【篇一:久违了童心】
年少时,我们曾经去草丛中捉蛐蛐,去地里踩泥土,去小山丘办登山比赛……在不经意间,就发现了无限趣味,听到蟋蟀在低身吟唱,捉到几条滑滑的泥鳅,捡到一块贝壳,也在不经意间,发现了童年的欢乐与美好。
还记得,鲁迅在百草园时捉何首乌根;记得小英子在家门口听着骆驼的叮当声;记得海伦·凯勒第一次遇见莎莉老师;记得……久违了,童心,回想起童年的点滴,发现拥有一颗童心的人是那样快乐。
“妈妈,这是什么呀?它长得可真奇怪,一对那么那么长的耳朵,和一个那么短的尾巴。”我转头看向身后的妈妈。
“这是一只小白兔。”妈妈走过来,牵起我的小手。
“哦,是只兔子。”我抬起头。
童年的我们有着无限的好奇心,有着对新鲜事物的疑问,对身边小事的关怀备至。连一点小小的事情,也要去问妈妈,遇到一点新的东西,就会十分激动,更别提遇到问题,肯定会第一时间一蹦一跳地跑去妈妈的怀抱中虚心地求教。
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的孩童已经长成了花季少女,还是对事物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会掀开砖头,去看砖头底下的蚯蚓;会捉一只蚂蚁,放在手心里把玩着;会抱一只玩偶,坐在沙发上安静不动地看电视……虽然我们长成了少年,却仍是不减对事物的喜爱和关怀。
久违了,童心。现在的我,还会像童年一样,吃起棒棒糖,把糖汁流到地上,引蚂蚁来吃,饶有兴趣地观察它们如何呼唤同伴的帮忙。甚至一个下午都在看蚂蚁搬运自己流下的糖汁,乐不思蜀。
久违了,童心。虽然孩提时代已经远去,可童心依旧在我们身上,让我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我们的童心可以容纳下整个世界。
【篇二:外婆家的美食】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我对这句话非常赞成。我是一个“吃货”,对吃嘛,颇有一番研究。
我家每次吃南瓜的时候,总会分两部分,皮和馅,恐怕你会说,皮怎么能吃呢?告诉你,我家的南瓜皮是用来做包子的。
外婆喜欢做包子,用南瓜皮和面粉做的包子,皮软软的,很Q弹,馅儿是用芝麻和糖桂花制做而成的,吃一口,就会有糖汁流出来。
包子皮儿
做包子,首先要和面粉。外婆先倒半盆面粉,接着加一些水,再把南瓜皮放在里面,最后再用力的揉一揉。
别以为揉完就行了,必须放在焖烧锅醒一醒,这样,面团就会发酵鼓起来,每次,外婆都会用手按一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过,好吃就行了。
包子馅儿
包子馅里用的糖桂花就由我来做了。
我家院子里种了几棵桂花树,我会先拿一个大盆,然后使劲摇树,就会有桂花落下来,然后再摘一些,摘个100——200g就差不多了。
回到家,我先秤一秤,按照2:1的比率来放糖,最后放在瓶子里腌一周左右就好了。
外婆先擀皮儿,用面粉和南瓜和成面皮再擀成圆形,然后放点芝麻和糖桂花,一个个黄色的包子就做好了。
煮好后一开盖,包子香味扑鼻而来,咬一口满嘴的香甜。啧啧啧,真不错!
美食,各个地方都有,每家每户中的美食也不少,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啊!
【篇三:生活的滋味】
金黄黏稠的糖浆在银白色的铁皮锅里翻滚,香气怡人。用小勺舀一点糖浆,缓缓倒在一张平整的铁皮上,勾画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形状……这就是我小时候的最爱——糖画。
“卖糖画喽……卖糖画喽!”每当听到楼下传来这响亮的吆喝声,我与小伙伴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卖糖画的伯伯跟前。
糖画摊占的地儿不大,一个烧着炭火的小火炉,小火炉上放着一口铁皮锅,锅里可是我们的最爱——糖。最吸引我们的还属那木质的转盘,四周画着许多活灵活现的动物:鱼、蝴蝶、鸟……可大家最喜欢的是龙和凤,所有糖画中就属它俩个头最大,最漂亮。
先交给伯伯一块钱,然后欢天喜地来到转盘前,用手轻轻拨动指针,指针飞快地转起来,大家的心也随着它怦怦直跳,小伙伴们把双手捏得紧紧的,兴奋地大声喊:“转到龙、凤!转到龙、凤……”指针慢慢停了下来,大家慢慢平息了喊叫声,都睁大眼睛期待着奇迹发生。
“呀!我转到龙了!”琳跳起来惊呼。大家全都乐开了花,欢呼雀跃,相互击掌。
伯伯大笑: “哟,还真厉害啊!”只见他不紧不慢地用勺子舀起一些糖浆,再把勺子移到铁皮上,摆好架势开始作画了。盛了半勺糖的勺子微微倾斜,那黏稠的糖浆便慢慢地从勺尖流了下来,大家还沉浸在欢乐中时伯伯已经笑呵呵地把做好的“龙”递给我们了。
这条“龙”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琳左看看右瞧瞧,怎么也舍不得吃。不一会儿,金黄的糖汁一滴一滴溅到了地上,小伙伴们这才赶紧你一点儿我一点儿有滋有味地吃起来。
刚一入口,糖画的甜润瞬间浸过全身的每一个细胞,甜蜜一丝丝在舌尖绽放,在口中萦绕,这般甜美,令人久久不能忘却……
拿一块晶莹剔透的糖画,放入口中,慢慢咀嚼,回味,糖画仍如小时候一般甜美,如同我金色的童年。
时光匆匆,让我们一直向前走,蓦然回首,那过去了的已成为最亲切的怀念。我想这就是生活的滋味吧!
【篇四:身边的艺术】
生活处处都有艺术,唱歌、书法、跳舞、弹琴……你是否留意过我们身边的艺术呢?今天我来讲一下我发现的一样民间艺术。
那是在周末的一个下午,妈妈带我去人民公园玩。我们一进大门就看见一位老爷爷摆摊卖糖画,一根不大的泡沫棍上插满了已经做好的糖画,有龙、鸡、兔、狗等,各式各样,栩栩如生。老爷爷还在现场“作画”。他的小摊子上摆着小炉子、小锅、铁板、勺子和铲刀,老爷爷将准备好的白糖放入锅内,用炉子加热,再用勺子迅速搅拌。没过多久,白糖就变成了糖汁,老爷爷用勺子试了一下,见可以拉丝了,就开始画糖画了。只见他用勺子舀起一勺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没过一会儿,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就“画”好了,它有长长的耳朵、圆圆的眼睛,真可爱!老爷爷拿起一根竹签放在小白兔中间,再在竹签上淋了一点点糖汁固定,冷却一分钟后,他用小铲刀一铲,瞧,活泼俏皮的小白兔就完成啦!
趁着老爷爷不太忙时,我同他聊起天,我问老爷爷:“糖画难不难学啊?”“不难,只要肯下功夫,学起来挺快的,熟能生巧!”听了这番话,我不禁对老爷爷既佩服又尊敬。
这就是我发现的艺术。只要我们仔细地去观察,各种美好的艺术就会呈现在你我面前!
【篇五:家乡奇人】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了冯骥才写的《世俗奇人》后,我猛然记起自己家乡的“奇人”。
家乡的奇人还真不少。有做生意精得出奇的,有小商小贩卖东西吆喝出奇的。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那位卖冰糖葫芦的老人。
那是一位高瘦的老人。他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把垂胸的白花花的胡子。因此,他卖冰糖葫芦不需像别的小贩那样大声吆喝,只需把白花花的胡子一扬,我们这些“好这口”的小孩子就会情不自禁地跑过去买上两串糖葫芦。
当然,白胡子不是他的招牌,真正吸引我们的还是他的糖葫芦。他的糖葫芦有两大亮点。一是新鲜,他家后院就种上一片山楂树,又到了收获的季节,黄橙橙、亮晶晶的山楂挂满枝头,只等人来摘。白胡子老人因腿脚不便,只能请人帮忙摘。然后做成糖葫芦犒赏大家伙。而且,他还讲究现采现做现卖。那些采摘来的坏山楂,他是坚决不要的。一些小贩们劝他说:“没必要都扔了吧!反正包在糖里,又吃不出个中味道儿,何必那么较真呢?”只见他眼睛一瞪大声喝斥道:“你们存心要想砸我的招牌吗?做生意要讲究诚信,诚信都没有了,谁还来买你的货?”老人一番话,掷地有声,句句敲打着那些平时缺斤少两,偷梁换柱,以次充好的小商小贩们的心尖,他们羞得面如猪肝色,都一溜烟似地散了。
这第二个亮点便是做工精美,有卖相。他首先选取上等的山楂作为食材,然后将山楂连成串,再将连成串的山楂放入先前准备好了的糖水中搅拌,这时,粘稠的糖汁顺着山楂往上爬,不一会儿,整个山楂串就被糖汁包裹着,出奇的均匀,像是穿上一层薄薄的糖衣,整个糖葫芦像一座水晶塔。这也就是我们这些孩子为什么总爱上他那儿买糖葫芦的原因吧。
山楂树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一晃十几年的光阴过去了。白胡子老人离开了我的家乡,可那糖葫芦的味儿却仿佛还留在舌尖。今后,让我上哪儿去再重温这一缕香甜的滋味呢?
【篇六:中国年】
新年未至,心急的人们却早已把火红的灯笼挂在树梢,在夜间大放光彩,像是点亮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盼望。
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和爸妈来到了大唐不夜城。在车上就能望见远处光彩夺目的灯光,真有“不夜城”的豪华之感。下车后步行一小段,便看见了一盏灯,上面标着“西安年,最中国”六个大字,后面是一排排祈福墙,上面贴满写着美好祝愿的红纸条。仔细看看,上面有写对事业的期望,有写对身体健康、家人团聚的祝福……新的一年,生活又会潜藏怎样的惊喜?向前走去,只见几棵树的枝条上悬挂着各式各样的灯,其中有一棵挂着的灯颇像春日低垂的杨柳,无论从颜色,抑或是形态,都与柳树无二,使人一时忘记此时的寒。再往前走,就更为繁华了,一盏盏巨大的花灯置于路中,直吸引人们的眼球。聚光灯射出的光柱,在空中轻捷地飞舞,如万花筒般,织成多姿多彩的图案。头抬的时间太长了,脖子有点累,刚把头低下去,却又发现了玄机——只见我脚下踩着的砖,不,是灯,变幻出不同的颜色,脚一踩,就又灵敏地变为蓝色。更妙的是另一种灯,它被做成钢琴键的样子,踩上去能发声,真是令人不得不赞叹技术的高超。
除了灯,热闹的便是路边的小吃摊了。它们三五成群,国内外各种特色小吃连成一条“龙”,每一个摊位都是人头攒动。有一个饮品店,服务员竟是一个机器人,售卖和制作饮品,都做得很出色;旁边还有一个无人超市,我进去体验了一下,智能程度很高,手机扫码即可完成全部操作,着实令我大开眼界。科技发展如此迅速,以后这些应该会屡见不鲜了。在这里,当然也不能少了中国传统艺术。在一个摊位,我见到一位老者在做糖人,只见他从一个小盆中舀取一勺麦芽糖,在一块平板上方略微倾斜勺子,糖汁缓缓地流下来。随着老者手劲的娴熟变化,糖汁形成的线条也有粗有细。手法时而虬劲有力,如狂草飞舞;时而又庄重细致,像端正的楷书。不一会儿,在老者手中,竟画出了一条龙,手艺之精湛,可见一斑。
我再次回到路上,人已渐渐多起来。他们身着盛装,脸上洋溢着微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欣赏着大唐不夜城的夜间美景和灯光秀。不夜城的繁华之景,是中国繁荣富强的写照,构成一个独具中国味的春节年画。
【篇七:寒假塘栖古镇一日游】
放寒假了,加上今天阳光明媚,妈妈就决定带我、表哥、表弟、外公外婆趁着这个难得的好天气出去游玩。
我们坐着车,来到了塘栖古镇,塘栖古镇人真多啊!人山人海的一片!有些人簇拥在一起,聊着天,暖洋洋地晒着太阳;有些人举着相机,拍照留念;更多的人拿着各种小吃,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小朋友们在广场上嬉戏打闹,十分开心!
过了广济桥,我看到一排排的小吃店坐落于此,一家连着一家,连绵不绝。我们足足转了1个小时,才把这些小吃店给看了个遍。我数了一下,光是买臭豆腐的就有10家,卖糕点糖果类的也有10家左右,此外还有卖酒类的,卖冰糖葫芦的,卖麦芽糖的,卖鸡排鱿鱼的,卖冰糖雪梨的……。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恨不得把这些都吃个遍。
我买了一个现成的糖葫芦,糖葫芦很好吃,甜中带酸,回味无穷。而我表哥要了一个枪型的麦芽糖。只见老板拿起勺子,盛了一勺烧好的糖汁,慢慢地倒在铜板上,渐渐形成了枪的外壳。又倒了一勺,做了枪的把手,用棒子画出枪的形状。最后用一根细长的木棍做了麦芽糖的手持杆,这样就可以拿起来了。表哥舍不得吃,他让老板小心翼翼地装进袋子里,生怕破坏了这精美的“艺术品”。我表弟只有2岁,不能吃别的东西,所以买了一个椰子给他解“馋”,他可高兴了,笑个不停。
下午2点左右,我们要回家了。这里的景色和美食让我流连忘返,我有些依依不舍,希望下次假期再来玩。
【篇八:滋味作文】
金黄黏稠的糖浆在银白色的铁皮锅里翻滚,香气怡人。用小勺舀一点糖浆,缓缓倒在一张平整的铁皮上,勾画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形状……这就是我小时候的最爱——糖画。
“卖糖画喽……卖糖画喽!”每当听到楼下传来这响亮的吆喝声,我与小伙伴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卖糖画的伯伯跟前。
糖画摊占的地儿不大,一个烧着炭火的小火炉,小火炉上放着一口铁皮锅,锅里可是我们的最爱——糖。最吸引我们的还属那木质的转盘,四周画着许多活灵活现的动物:鱼、蝴蝶、鸟……可大家最喜欢的是龙和凤,所有糖画中就属它俩个头最大,最漂亮。
先交给伯伯一块钱,然后欢天喜地来到转盘前,用手轻轻拨动指针,指针飞快地转起来,大家的心也随着它怦怦直跳,小伙伴们把双手捏得紧紧的,兴奋地大声喊:“转到龙、凤!转到龙、凤……”指针慢慢停了下来,大家慢慢平息了喊叫声,都睁大眼睛期待着奇迹发生。
“呀!我转到龙了!”琳跳起来惊呼。大家全都乐开了花,欢呼雀跃,相互击掌。
伯伯大笑:“哟,还真厉害啊!”只见他不紧不慢地用勺子舀起一些糖浆,再把勺子移到铁皮上,摆好架势开始作画了。盛了半勺糖的勺子微微倾斜,那黏稠的糖浆便慢慢地从勺尖流了下来,大家还沉浸在欢乐中时伯伯已经笑呵呵地把做好的“龙”递给我们了。
这条“龙”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琳左看看右瞧瞧,怎么也舍不得吃。不一会儿,金黄的糖汁一滴一滴溅到了地上,小伙伴们这才赶紧你一点儿我一点儿有滋有味地吃起来。
刚一入口,糖画的甜润瞬间浸过全身的每一个细胞,甜蜜一丝丝在舌尖绽放,在口中萦绕,这般甜美,令人久久不能忘却……
拿一块晶莹剔透的糖画,放入口中,慢慢咀嚼,回味,糖画仍如小时候一般甜美,如同我金色的童年。
时光匆匆,让我们一直向前走,蓦然回首,那过去了的已成为最亲切的怀念。我想这就是生活的滋味吧!
【篇九:忆春】
我的童年五彩缤纷,就像小河中的鹅卵石,五颜六色。他们带给我的开心快乐是无穷的,更是有意义的。而童年的趣事也会是很多的,其中的几件我早已淡忘,但总有些事情会使人产生难忘的回忆。
每当阳春三月,爸妈总会带我去爷爷奶奶家里,爷爷奶奶住在农村,祖祖辈辈的田地造就了他们的淳朴和善良,可是岁月不饶人啊,满脸的皱纹写满了岁月的痕迹。
三月的农村是最美的时节,满地的油菜花金灿灿的洒落在田间村头,绿油油的草籽上面泛着梅红梅红的草籽花,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啊,远处有玩伴放着风筝,奔跑于田埂之上,近处有袅袅的炊烟,缭绕与白云之间。
最让我回忆的应该属那淡淡的艾香味。每年的这个时候,正是艾草最最鲜嫩的季节。奶奶做的艾草饺让我永远的无法淡忘。每次奶奶都会带我去田间剪艾草,整理过后便可以做艾草饺了。我们先把糯米粉掺点水,慢慢的揉,等揉到糯米粉成团时,便可以放入艾草,艾草跟糯米粉融合的那一刻,洁白的糯米粉掺着嫩绿的艾草,如同白玉从中的一点绿。我们揉啊揉,等揉到艾草和糯米粉完全融合后,揉面的工作就算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做艾草饺的时候了,我们把揉好的面团搓成一个小团,然后再用力一按,再用擀面杖擀成厚度适中的圆片,中间放入芝麻和糖,再把它包成饺子的样子,这个艾草饺就差不多完成了。等回过神来,发现脸上沾满了洁白的面粉,用手一抹,糯米粉便更加沾满了我的脸,奶奶看了我,扑哧一下笑了,我照了照镜子,也大声笑了起来。接下来就是下锅蒸了,随即,嫩绿的艾草饺就做好了。一开锅,淡淡的艾草香味扑鼻而来,一口咬下去,浓浓的芝麻香随着糖汁飘散开来。吃在嘴里那糯糯的艾草饺游走于舌唇之间,让人不忍心咽下去。这就是奶奶做的艾草饺,包含着浓浓情意和甜甜爱意的艾草饺,让我终生难忘。
现在奶奶已经不在了,虽然这种艾草饺店里有的买,但总是做不出奶奶那种味道,那种包含着亲情和慈爱的味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这个时节,我总是会想起那淡淡艾草香和甜甜芝麻味的艾草饺,也不经让我想起我那慈爱的奶奶。
【篇十:忆春】
我的童年五彩缤纷,就像小河中的鹅卵石,五颜六色。他们带给我的开心快乐是无穷的,更是有意义的。而童年的趣事也会是很多的,其中的几件我早已淡忘,但总有些事情会使人产生难忘的回忆。
每当阳春三月,爸妈总会带我去爷爷奶奶家里,爷爷奶奶住在农村,祖祖辈辈的田地造就了他们的淳朴和善良,可是岁月不饶人啊,满脸的皱纹写满了岁月的痕迹。
三月的农村是最美的时节,满地的油菜花金灿灿的洒落在田间村头,绿油油的草籽上面泛着梅红梅红的草籽花,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啊,远处有玩伴放着风筝,奔跑于田埂之上,近处有袅袅的炊烟,缭绕与白云之间。
最让我回忆的应该属那淡淡的艾香味。每年的这个时候,正是艾草最最鲜嫩的季节。奶奶做的艾草饺让我永远的无法淡忘。每次奶奶都会带我去田间剪艾草,整理过后便可以做艾草饺了。我们先把糯米粉掺点水,慢慢的揉,等揉到糯米粉成团时,便可以放入艾草,艾草跟糯米粉融合的那一刻,洁白的糯米粉掺着嫩绿的艾草,如同白玉从中的一点绿。我们揉啊揉,等揉到艾草和糯米粉完全融合后,揉面的工作就算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做艾草饺的时候了,我们把揉好的面团搓成一个小团,然后再用力一按,再用擀面杖擀成厚度适中的圆片,中间放入芝麻和糖,再把它包成饺子的样子,这个艾草饺就差不多完成了。等回过神来,发现脸上沾满了洁白的面粉,用手一抹,糯米粉便更加沾满了我的脸,奶奶看了我,扑哧一下笑了,我照了照镜子,也大声笑了起来。接下来就是下锅蒸了,随即,嫩绿的艾草饺就做好了。一开锅,淡淡的艾草香味扑鼻而来,一口咬下去,浓浓的芝麻香随着糖汁飘散开来。吃在嘴里那糯糯的艾草饺游走于舌唇之间,让人不忍心咽下去。这就是奶奶做的艾草饺,包含着浓浓情意和甜甜爱意的艾草饺,让我终生难忘。
现在奶奶已经不在了,虽然这种艾草饺店里有的买,但总是做不出奶奶那种味道,那种包含着亲情和慈爱的味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这个时节,我总是会想起那淡淡艾草香和甜甜芝麻味的艾草饺,也不经让我想起我那慈爱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