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相关作文

【篇一:《山东教育》——我的老友】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学校里有一名老师在《山东教育》教育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引起了全校老师的轰动和羡慕。于是抱着好奇的心理从同事那里借了一本,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在随后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每一期的《山东教育》我都读一读,书里面的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及鲜活经验的生动展示,让我获益良多,成为工作中的良师益友,对我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十几年来,《山东教育》的栏目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着,指导着山东的教育改革、管理、教学等方面的问题。

每一期的扉页上有一个教育视窗栏目,里面的内容都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提出了有用的、独到的建议。有一期里面刊登了一篇名为《教育教学少与多》的文章,对教育教学中在教学改革、情感态度、教师行为、学生状态四个方面存在的“多与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如“培养品德少,只管成绩多”、“主动学习少,被动学习多”等等,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通过与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照、反思,改进、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我特别喜欢“教学版”栏目,因为这一栏目紧扣教学实际,以精练的语言,条理的思路,质朴的文风,把一条条成功的或正在探讨中的教学改革经验展现出来,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为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贵的经验,给广大教师指明了教改前进的方向,唤起广大教师对教改理性的思考。正是通过“教学版”这个栏目,我才有机会见识许多名家的课堂实录,领略到名师名家的先进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获取了他们教学成功的真谛。教学实录及评析给我提供了很多很好的范例,它不仅教案设计新颖,而且点评和总评有针对性,从中我不但学到了应该怎样设计教案,而且也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从而不断的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正是因为它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我不仅从中了解了许多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最新动向,而且也从中了解了如何管理班级,如何教育学生,懂的了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知道了作为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她的每一个栏目都能提供我所需要的知识、思想、方法上的东西,让我常常在教海中拣拾到许许多多美丽的贝壳。

《山东教育》让我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在这里我找到了目标,学到了很多很多经验,听到了许许多多的声音。在《论每个学生都能创造奇迹》这一卷首语里,我学会了要教“活书”;布置作业时,我学习《谈作业的布置》,记得在下课铃响前,在同学们精力集中的时候认认真真地清清楚楚地布置作业,有时还记在黑板上,使学生们写作业的目的明确,明显提高了作业的质量。当我撰写论文时,急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山东教育》就毫无保留地奉献出理论性的文章,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些教育哲言,有的格言概括性很强,给我的论文增色不少,有的格言可以进一步指导我的工作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将一如既往的怀揣着对孩子、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通过《山东教育》这一老朋友,去聆听专家的教诲,吸取同仁的智慧,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改进!

井沟镇呼家庄中学 王发明

【篇二:读《山东教育》有感】

自从来了坊安街道石埠小学我一直担任的是体育学科的教学。在这将近三年的教学过程中让我对小学的体育教育有了很深刻的感触我深切的发现在我的周围有一些孩子是不喜欢学习体育的,一上体育眼睛就发呆、发直,于是我在课下便对这样的孩子多了一些关注,没事就找他们谈话聊天,最终这些孩子对我开口了:“老师,我们不是不想学好体育,您的讲课非常能吸引我,您的动作也很美。每每你给我们讲解示范的时候,我都能明白,可是一让我自己做就不知道该去怎么做了!”其实孩子之所以会这样,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基本的体育学习方法,脑子里没有成形的体育思想,遇到自己做然就会束手无策,有时还有恐惧心理,在被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后,对体育的学习态度开始变得消极、反应也随之开始迟钝、焦虑甚至产生了想要放弃体育的不正确的想法。众所周之,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对抗性质的体育问题,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的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了。

怎么样帮助孩子们,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体育的重要性。我想尽了办法,书里查、网上找、经常请教有经验的优秀骨干教师,向他们取经谋求解决的办法。有幸结识了《山东教育》给我最大的感受,对教育者对工作热爱,对学生热爱,而这种爱源与心,正因为这种爱成就了辉煌,任何成功背后都需要艰辛付出,从该书中中我发现许多教师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非常喜欢上面的那些内容,比方说“用真诚和关爱装点美丽人生——记山东省教学能手、青州市北关初级中学教师张春梅隗鹏”通过看这些优秀教师的教学事迹,我们能从中吸收更多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一种教育叫等待》,要想教育好孩就得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要有耐心,允许孩子慢慢成长。《坐下来批评》——冯耀军,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就算批评也要讲究艺术,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爱陪伴我们成长》——苏楠,《做学生的网友》——李淑芹等等很多好的文章都教会了我们学会用“爱”去教育孩子,欣赏孩子。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要想根本上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体育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就必须将体育教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就必须将我们的体育教学切切实实的生活化。看了《山东教育》的一些文章,感触颇深。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游戏活动为主,对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体育动作,通过观察、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拼搏精神。

根据体育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比赛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奖品,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几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标准,让每组参赛的不同体质的学生进行比赛,以积分多为优胜,或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动作,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体育兴趣。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会给学生在学体育时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体育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争强好胜”的学生心理,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由浅显的动作入手,引导学生对去尝试高级动作。学生经过对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因此,教师在设计标准、强度、运动量时要因人而异,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我时常教育我

的学生,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老师爱你们,希望能做你们的良师益友。《山东教育》让我爱不释手,我会抽取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争取做一名让孩子们喜欢的体育老师。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喜欢上我的体育课。

到石埠小学工作以来,为使我校实现“教有特色。学有特长”的目标,根据自己的专长,认真的进行体育教学工作,并于2012年上半年取得坊子区体育教学优质课二等奖。2012年下半年又获得坊子区体育教学能手。这是上级领导对我体育教学工作的肯定,也是自己努力工作的成果。在认真完成自己担负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对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认真的辅导,成立了三个社团:武术社团、篮球社团、书法社团。并辅导学校的田径代表队。经过师生一年的共同奋斗努力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12年在坊子区举办第八节全民运动会上,我辅导的体育代表队以团体总分第六名、奖牌总数第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武术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二名、金牌总数第二、武术操获第六名并且获体育道德风尚奖;篮球代表队也获得可喜的成绩:男队获得丙组第四名、女队获得丙组第三名;田径代表队获团体总分第五名的好成绩。

潍坊市坊子区坊安街道石埠小学 李士勇

【篇三:《山东教育》,我们忠实的朋友】

《山东教育》2013年第1-2月合期介绍了山东省昌乐县西湖小学作文序列化训练教改经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时间西湖小学的作文序列化教学走进众人的目光,引起了同行的普遍关注。

2013年6月6日,湖北省黄冈市教育考察团一行13人来到我校学校考察特色课堂教学。他们听取了学校关于主题阅读和习作教学的报告《让学生享受阅读和习作的快乐》,观摩了低中高各学段3节习作课,观看了学生的习作集展,对学校的习作教学给予高度评价。2013年6月8日下午,昌乐县西湖小学“‘趣•乐•情’快乐习作课堂”开放活动隆重举行。6月20日,全县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我校做了“趣•乐•情”序列习作教学报告,二至六年级20名语文教师全县小学语文教师全部出示了习作教学观磨课。我们的“趣•乐•情”序列习作教学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多种形式培训让老师们全部掌握了“趣•乐•情”习作教学的方法和技能,现在我们的老师已经全部能用趣乐情习作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们轻松写话和习作,解决了学生习作难的问题。语文教师的习作教学水平有了整体的提高。2013年8月,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获山东省校本课程探究评优小学组一等奖、全国二等奖。2013年11月20日,潍坊市教科院薛炳群主任来我校调研,考察习作序列化教学成果,对我校的习作经验给予充分肯定。

建校两年多来,昌乐县西湖小学一直和《山东教育》这位忠实的朋友风雨同舟,一路同行。学校立足实际,开展“教育报刊学用评”活动,采取集中推荐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形式,重点学习《人民教育》《山东教育》等教育刊物,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山东教育》,以其科学合理的设计,教育版、教学版、校园文化版等版块内容的丰富多彩,无论是封页、还是内部页面都洋溢着教育的光芒,处处体现新的课程理念,成为教师最喜欢教育读物之一。

学校每年调入新的教师,签于学校教师来自不同学段不同学校,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学校以八大措施:以二大工程、二大论坛、二大引领、二大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教师队伍发展。

二大工程:“教师读书锻造工程”,“基本功锻造工程”,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1、“教师读书锻造工程”,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学习型教师

学校每学期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专著,促进教师读书活动。一年来为教师提供了《山东教育》《学生第一》等教育教学类书籍供教师阅读,使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和人文修养都得到提升。

2、“基本功锻造工程”,为教师整体素质提升搭建舞台

(1)开展练笔活动,提高教师的自身业务素质

加强教师写字基本功,于2013年10月17日进行了全体教师硬笔书法比赛。提高了教师的写字基本功。

(2)英语教师基本技能比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13年11月11日举行了西湖小学英语教师首届基本技能大赛。本次大赛设有听力、口语答辩展示、英语朗读展示、英语歌曲演唱、才艺表演展示等技能竞赛。技能比赛促进了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大论坛:“百家讲坛”、“班主任工作论坛”,引领教师总结反思

1、百家讲坛,引领教师教学总结反思

大部分教师对教学总结和反思缺少动力和热情,而总结和反思恰恰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是有效途径。为此,学校开设“百家讲坛”。每周五的例会,由校长通过抽签的形式确定两名教师做报告,内容可以是专题讲座、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方法,也可以是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等。“百家讲坛”促使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加强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2、班主任论坛,引领班级工作走向创新

为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学校每学期举办班主任论坛。全体班主任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不同角度介绍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成功经验,班主任论坛的开设为班主任提供了一个班级管理和育人艺术经验的交流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大引领:“专家引领”、“骨干引领”,不断提升教师理念和教学水平。

1、专家引领,提升教师教育理念

(1)走出去

学校重视教师的培训学习,每学期外派教师100多人次到烟台、寿光、安丘、淄博、潍坊等地进行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像在潍坊、青州、寿光本市域内的教研会,学校每次都尽量让同一学科的老师们全部出去听课学习。

(2)请进来

学校邀请名家进校园,邀请县教研室专家对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指导,上学期还邀请了市教科院的薛炳群科长来校对习作教学进行指导。“名家进校园”以“头脑风暴”式的理念与教师们的思维进行碰撞,逐步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骨干引领,树立教师学习榜样

去年我校新进33名教师,全部从乡镇调入,教师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层次不一。为了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推行学校各学科教学模式,学校开展了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骨干教师上立标课、全体教师上达标课,同科老师参与听课、评课,尤其新教师从树标开始进行自我剖析和学习。通过两周听课评课,形成了深厚的教研氛围,教师教学能力得以提升。

二大研究:“个人教学法研究”、“个人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教学研究与创新

1、个人教学法构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学习模式,不唯模式,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力倡导个人教学法构建,以教学法研究推进学校课堂教学的改革。

去年3月学校进行了第二届个人教学法评选,教师们结合自身的业务专长、教学经验和任教年级学科特点,研究构建教师个人教学法。教师们的个人教学法,都以教师个人名字命名。一半以上的教师总结出了自己的教学法。本届教学法评选共有48人参加,评选出一等奖15人,二等奖18人,三等奖15人。

2、个人课题研究,细化课堂教学改革

学校倡导在教学中进行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学校申报了重大项目研究《作文序列化教学研究》和十二五科研课题《闲暇时间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机制的研究》,要求每位教师将教学中的问题与学校科研课题、重大项目研究相结合,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确定科研课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伴随我校习作教学经验的报道,《山东教育》为我校的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展示平台,在新的一年学校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这一办学理念,制定学校科学发展规划,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继续扎实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使西湖小学教育教学再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篇四:《山东教育》改变了我】

一、《山东教育》让我更热爱孩子

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爱孩子,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地教育过程。热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孩子,包容所有孩子的一切差异和缺点,对所有的孩子公正无欺、一视同仁,不仅要偏爱懂事、听话的孩子,更要对那些调皮的和品格不健全的孩子多一份偏爱。我们对孩子的爱的直接表现就是相信每一个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潜能,每一个孩子都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所以必须抓住孩子的积极因素和独特的方面,鼓励他们进行大胆地探索,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山东教育》让我对学生更宽容

我自小信奉“严师出高徒”,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一点也不宽容,也常常令自己不开心,影响情绪。是《山东教育》,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生气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是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宽恕是一种风范,要学会宽容对待学生。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爱是一门艺术,而宽容就是爱的精髓,它对孩子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当渐渐蹲下来看学生,赏识学生时,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他们都有巨大的潜能的,正等待着老师去发现,去挖掘。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罚他。”陶行知就曾告戒:“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她的一篇文章让我放下严师的架子,以宽容的态度来善待学生,以成长、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问题。“热爱、宽容、理解学生”的理念也融入了我的灵魂。现在,我与学生的和谐关系,都要归功于《山东教育》。

三、《山东教育》让我更解放孩子

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班级管理中,应该考虑每一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的管理不能牢牢地固守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信念,从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差异。在具体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孩子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孩子的学习激情得到了激发、释放和展现。

四、《山东教育》让我对生活更热爱

当人心变得浮噪,当人们对读书渐渐成为一种奢侈的行为时,我对《山东教育》却情有独钟,渐渐读懂了她。这里就像是通向世界的窗口,除了了解教育信息,还有更多人文化的东西,她没有让众多像我一样热爱读书寄予厚望的读者失望,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了情操。在这里,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教师的文学风采精彩纷呈,我看到了教师的成功与艰辛,体验到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工作不再是一种养家糊口的需要,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山东教育》的日子里,“热爱、宽容、解放孩子”的理念融入了我的灵魂,激发我更好地提高、成长。

【篇五:《山东教育》,我的精神栖地】

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我深知思想和知识的重要性,更明白加快自己专业化成长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除了及时向老教师、骨干教师请教学习交流切磋之外,也注重加强自我学习,充实专业素养。例如,参加培训,经常复习中文专业课程,尽可能多地涉猎文史哲知识等,力求做一位博学的教师;通过网络、教育报刊杂志等途径获取前沿的教育理念,了解新课改的动向和态势;加强教育教学理论修养,力争做一位教育理念先进的、富有现代感的教师。《山东教育》、《小学语文教师》、《中国教师报》成了我常看的报刊,在那里我得到释疑解惑,获得启迪新知。每每遇到教育教学中或棘手或困惑的问题时,我就会拿起来读读。

就拿《山东教育》来说吧。对于我来说她是一本历史悠久的刊物了,刚刚参加工作时,首先看到的教育报刊就是她了。当时,老校长语重心长地对当时的我们——年轻教师说要定期看教育报刊,并把几本山东教育交给了我们,每周的周三晚上组织年轻教师学习、做笔记。笔记已经丢失,但是习惯却保留下来了。要是一周不看,就觉得被时间遗忘了,赶紧抽时间看一看。

读着每一期的刊物,我接触到了前卫的教育理念,新课改的动态,知道了班级工作的新方法,领悟到了语文教育教学的抓手。

于是,每缝茶余饭后,落日黄昏里,待备好课、处理好学生的作业,我会腾出时间,捧着《山东教育》,端坐在办公室里,静静地阅读报纸上的每一篇文章,那滋味就如品一杯香茗,又如和智者促膝而谈,不亦快哉!虽然有时候很疲惫,也真想舒服地休息一下,但精彩有趣的文章一篇篇,不好好看看,那是一件扫兴的事。我觉得这里就象是五彩斑斓的教育天地,是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而且,她越来越亲切了。我最喜欢看的是老师们的教学随笔,因为她离我们的生活是那么近。也激起了我的行动,促使我记录了大量的教学生活随笔,提高了教育水平,在读、写、思中思想不断成熟。下面是我记的两篇短短的教学随笔:

11月3日

下午放学后,我送完返学队往回走,在塑像旁又遇到曹锐、邢建坤、张润宇、赖云鹏四个没有站队的学生。这是放学后不及时站队、总想落在最后追求一点儿自由的。正当我在询问他们的时候,曹锐一回头看到了四楼我们的教室有一个窗户没有关上,说了声:“窗户没关。”然后转身就往教室跑。

好了,责任心终于建立起来了。一个不会锁门的孩子终于知道关窗锁门了。

12月27日

上午第三节下课后,我把刘海硕、曹锐叫到办公室。他们俩先后来到。曹锐进来后,又进来了一位同学,但是这位同学没有关上门。这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天气啊!只见曹锐回头看了一眼那扇门,然后非常自然地走过去,轻轻地关上。

我不止是记,重要的是把这些及时反馈给了学生,激发了班级的正能量。

我想,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这里驰骋思想、激扬文字,尽显风流,也会以自身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这里切磋教艺,交流思想,携手进步。这是我思想成长的地方。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读书的感觉每一天都是愉悦的!真诚的希望《山东教育》以自身先进的理念,周到的服务,集聚起更多的教育人,越办越好,真正成为每位教师的精神栖息地!

潍坊市潍城区实验小学 王淑兰

【篇六:良师挚友——《山东教育》】

24载的教书生涯,让我深深的喜欢上了《山东教育》。是她,让我从一个不懂教育规律、不懂教学方法的懵懂少年,成为了现如今合格的人民教师。

至今难忘,1990年师范毕业的我,被分配到一个农村小学,因当时师资力量匮乏,校长便给我“委以重任”,让我担当班主任。我觉得自己乳臭未干,孩子皮还没褪,怎么能当好班主任呢?我面露难色,校长看透了我的心思,就递给我一摞《山东教育》(小学刊),说:“边学边干吧。年轻,必须的!”于是,我就在山东教育的指导下,边学边干,小心翼翼的开始了我的教育教学之路。当书上有不错的教学设计时,我就照葫芦画瓢地在教学中尝试书中的方法,嘿,效果非常好;当我不会设计练习题时,她给我送来龙“单元教学目标达标测试题”;当我不会上公开课时,她给我送来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实录;当我不会管理学生时,她给我送来了“创新教育百例”。每到暑、寒假临近,她还及时给我送来“学科考试样题”;每学一个新的单元之前,她都送来“教学建议”……在她的教诲下,我逐渐成长了起来,语文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的获得,都得益于《山东教育》这个良师的指导和栽培。《山东教育》(小学刊)成了我案头必备的书籍和每年必定的刊物之一。

由于工作需要,我又从小学调到了中学,担任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该怎么上这门课?我是一头雾水,突然我想到了我的好朋友《山东教育》。匆匆赶往学校图书室,借来了《山东教育》(中学刊),饥不择食的寻找有关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的文章,从而找到突破口。通过莱西城关中学李秀云老师的文章,我知道了案例分析能够使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做到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于是我在课堂教学时就经常用案例分析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高青县芦湖街道办崔福船老师的文章,我知道了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辅助思品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我也根据崔老师的做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从滕州市官桥中学杨家礼老师的文章,我知道了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思品课,就要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挖掘生活资源,创设生活情境,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使思品教学成为“活教学”……在这个无声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渐了解了思品课的特点,也掌握了一些思品课的教学方法,上起课来已能够得心应手,驾轻就熟了。现在我的案头必备还是山东教育,只不过由小学刊换成了中学刊而已。

特别是莱阳市第二实验中学张伟研的文章,让我获益匪浅。他让我这个最初的思品“门外汉”知道了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带领学生走上了正轨。

第一个学法,“通过概括总结让学生思路清晰,自主地找出问题,制定学习目标”。在他的引领下,我知道了思品课其实主要解决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每一课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思路编排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通过一节一总结,一课一总结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思品课学习的思路。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会自己提出问题,总结答案,并自己制定本节课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

第二个学法,“归纳答题思路,让学生答题规范,条理清楚”。规范的答题是学生考试中少失分的一个重要方面。深深的记得,我任教思品以来的第一次考试,我是新手,学生是初一的,也是第一次进行思品考试,结果考得一塌糊涂。因为我也不知道思品试卷的答题技巧在哪里?通过张老师的介绍,在日常的教学中针对思品考试中常见的几种题型,我在练习中不断地给以总结,如单项选择题的应对策略,价值判断题的答题步骤,分析行为的三大步,启示看法类的答题要领等等,并结合具体的习题再进一步进行练习,提高了学生自己归纳答案的能力,效果很是不错。期中检测的时候,我所任教的学生,基本掌握了答题的技巧,考出了还算理想的成绩。

《山东教育》见证了我的成长,在我的心目中,《山东教育》是我教学生涯中的灯塔,是我永远的良师,是我永远的挚友!

【篇七:《山东教育》伴我同行】

对《山东教育》由认识到接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学校给老师定了《山东教育》这本杂志,在我的意向中,很难说出这样的杂志对自己能有什么用。所以在杂志发下来的时候 ,我基本上没有看过。直到有一天,工作之余我翻开某一期的《山东教育》,看到里面有一篇文章,介绍一位老师自己拿了一个塑料袋到教室去拣废纸,结果引起了全班同学对环境卫生的重视。这位老师没有说一句话,却改变了长时间的教室卫生混乱的局面。看完以后,文章对我触动很大,为什么我就不能试一试呢?于是现学现卖,我也在自己的教室里试了一下,你别说还真管用,比之我的口干舌燥要好得多了。于是我对《山东教育》有了一种亲切感。

从那以后,每一期的《山东教育》我都看。慢慢的,我发现,其实《山东教育》里面的内容与我原来所设想的相去甚远。它里面有理论,但它这种理论不是僵硬的、教条的,而是取之于课堂的、灵活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来自于课堂,来自于老师们点点滴滴的教学积累。本以为理论是枯燥的,但现在发现这些理论是那样的切入实际、针对课堂。有些理论自己心里也有一些朦胧的意识,但无法准确的表述。这时再读教育理论便有一种酣畅淋漓、拨云见日的感觉。那里面的教学随笔更是让人爱不释手。一篇篇切入课堂世纪的随笔就好像金色沙滩上一枚一枚精致玲珑的贝壳。他以一个一个的课堂教学、管理实例,一幕一幕师生互动、师生交往场景向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教学者传经送宝。在这以前我曾经对“严师出高徒”这句话深信不疑。然而期刊里《将微笑送给学生》一文,却让我对这话有了动摇,慈师也能出高徒!文章中,一位老师本是性格开朗、爱说爱笑,但是为了管好班级,整天板着脸上课,处理学生而纠纷。一个月过去了,班级纪律非常好,然而老师却感觉出学生明显的和他远了,课堂上也失去了师生爽朗的笑声。恰逢一篇作文《××,我想对你说》,老师了解了原委。孩子们是这样说的:“老师,请您笑一笑,再让我们听到您的歌声,看到您和我们一样玩皮筋好吗?看到这,不仅仅是文章的作者受到了震撼,我的内心也久久不能平静。记得工作的第一年,我也曾经和我们班的孩子一起说说笑笑,跳皮筋、猜谜语,然而那只是极少数的情况下,大部分情况下我还是板着脸对他们。然而我也记得,当和学生在一起玩时,学生的眼神是多么明亮,话语是多么亲近!她们的心情是多么高兴!我们又怎能为了抓好班级,不顾她们的感受,强迫了自己,也压抑了学生?微笑,是送给别人最好的礼物,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的微笑就是对学生的认同,就是接纳、鼓励和赞扬!因此让我们把微笑送给学生,让孩子多些爱他人,少些爱自己,多些宽容,少些狭隘,多些善良,少些丑恶。

读《山东教育》让我懂得了为师之道,教学中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通过《山东教育》“教学版”这个栏目,使我有机会见识许多名家的课堂实录,领略到名师名家的先进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获取了他们教学成功的真谛。教学实录及评析给我提供了很多很好的范例,它不仅教案设计新颖,而且点评和总评有针对性,从中我不但学到了应该怎样设计教案,而且也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从而不断的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正是因为它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我不仅从中了解了许多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最新动向,而且也从中了解了如何管理班级,如何教育学生,懂的了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知道了作为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她的每一个栏目都能提供我所需要的知识、思想、方法上的东西,让我常常在教海中拣拾到许许多多美丽的贝壳。

岁月如梭,十多年过去,我读过的《山东教育》已经有一大箱子,唯有一直跟随着我,成为我的引路人,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孕育着新的知识,《山东教育》伴我生活,伴我成长,给了我丰富的知识营养和无穷的精神力量。借助她,我的教学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跃,几年来,我有数篇省级论文获奖,所辅导的学生也有多人在省、市、县级大赛中获奖。应该说,《山东教育》对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工作起着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在教育改革的大潮里,《山东教育》就是航标,是舵手,是我的良师益友。在教育工作的岗位上,我将与《山东教育》一路同行,不仅希望它有灿烂的现在,更希望它有更加辉煌的明天。衷心祝愿《山东教育》越办越好,使更多的教师从中吸取到新的理念,更适合实际的教法,把教师的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篇八:《山东教育》——我们需要你】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被《山东教育》深深吸引。我每天捧着它,细细读之,爱不释手;也是从那天起,我不再觉得每天的生活那么的平淡、那么的碌碌无为;也是从那天起,《山东教育》成了我的精神食粮,它教我教书育人,教我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山东教育》——山东教师自己的杂志,它让山东教育因我们而改变。是你,让我不再平淡无奇;是你,陪伴我进入了小学教师这一行业,时时地给我警醒,给我启迪,让我在工作中不再困惑,不再连连撞墙,不再那么的坎坷;是你,陪伴我至今,激励着我在本职岗位上更加勤业、敬业、精业,给了我对教育数不尽的启发、影响。

《山东教育》——让教师爱上阅读。

很多时候我们都说没有时间,不去触碰书籍;都说买书费用大,很少走进书店挑选书籍;都说可以网上看看,忽视了纸质书籍,可“当教师认可教育这个工作是他的内在需求时,读书就自然成为他的内在需求;当他认可书籍对于一个人生命的意义时,他自然会选择读书为消遣方式,乃至生存方式。”于是我爱上了阅读,爱上了纸质书籍。

《山东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是做人的工作,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果教育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山东教育》每天的谆谆教诲使我不断进步,日渐成熟,让我的心灵得到升华。让我更加热爱我的学生,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爱的教育过程。

《山东教育》——教育是个良心活,是该平淡无奇的。

教育是个良心活,平淡无奇的教育才会自然。该上学时就上学,不必披着星光进校门;该放学就放学,学生可以“忙趁东风放纸鸢”;该出操时就出操,不必突击搞什么万人舞蹈;该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而不能让主课老师把音、美、体这些课给“抓走”了。真正的教育就应当在生活中,在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孩子的生活里。如果说生活的本质是一种安静与平淡,那么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一种过程,滋润每个日子,滋润师生的心灵。老把目光盯着奖状、奖杯的,最终都将跟良心活南辕北辙。

《山东教育》使我懂得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孩子都有它的个性,但他们都是父母的孩子,都是可爱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差生,他们也同样有着进取心,渴望进步和成功!

《山东教育》让我明白了平时一些不易理解的问题,他们都给我做了很好的回答,通过教师们的研讨,我们再参考上面的解答,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山东教育》我懂得了什么样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这就要求老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储备和幽默的授课语言。注重平时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对于一个教师事业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山东教育》是我工作中的良师益友,也是一份宣扬教师情感与智慧的杂志,我们山东的教师需要你,全国的人民需要你。

潍坊市潍城区军埠口小学 王俊玲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