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选择了诚实】
记得那是星期五下午放学时,天气很好,我的心情也不错,这时同学约我去她家玩儿。我想快考试了,应该回家复习。可是,跟她在一起玩真的很开心,我动心了。
走在路上我就在想,去同学家玩,妈妈会答应吗?况且作业还没有写完。又一想今天是星期五,作业可以留到周末去写,我就跟同学去了。到了她家,她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们两个玩了跳棋、电脑等游戏,这一玩就玩了两个小时多。再一看表都已经七点钟了。我赶紧回家了,在路上我编好了哄妈妈的理由。
回到家,妈妈已经买菜回来了。妈妈问:“你干什么去了?”我目光躲闪地说:“我给老师帮忙去了。”这时候我已经感觉到妈妈看出了,我在说谎。难道这就是做贼心虚吗?妈妈又问:“你到底干什么去了?”我还是说:“给老师帮忙去了。”妈妈说:“真的吗?”我再没敢说话。“你到底干什么去了?说实话”妈妈有些严厉地说。我只好说实话。“我去同学家玩儿了。”妈妈说:“那你为什么要骗妈妈呢?”我说:“我怕你会打我。”妈妈说:“只要你肯说实话,妈妈是不会打你的,记住,做人一定要诚实,这次就原谅你!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做人一定要诚实,不能说谎。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篇二:诚实守信学生作文】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就如同一盏生活中的明灯指引我们前行的路。
在生活中,我遇到关于诚信的事情。上个星期,老师突然对我们班进行了一次数学考试,虽然没有取得我期盼的100分,但是使我刻骨铭心。
“叮铃铃”上课铃一响起,老师拿着一沓厚厚的考卷笑眯眯地走进教室,对我们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进行数学考试。”话音刚落,原本安静的教室立刻沸腾了,“糟了,我没有复习!”“老师怎么突然袭击啊?”“这次考试我肯定考不好!”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叫道,有的急忙地翻看课本,有的拿起复习资料,嘴里念念有词。我却镇定自若地坐着,静静地等待老师发试卷:我可是数学高手,对付这种考试,那可是像踩死一只蟑螂这么简单!
几分钟过后,教室里鸦雀无声,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我奋笔疾书,从容不迫地攻破一道道题目。唉,求鸡兔同笼的最简方案怎么写呢?霎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连一点有关鸡兔同笼的相关信息都想不起来。我心急如焚,只好先去做后面的题目,其它的题目我都会做,而且非常有把握拿到全对,如果因为这道题被扣掉几分,那真是太不应该了!偏偏这个时候笔断了,我嘴里小小声地嘀咕着“倒霉”二字,翻找着书包里的备用铅笔,突然,我的眼睛一亮,瞄到了复习资料:只要看一下复习资料,那几分就可以拿回来了。我的手不知不觉地伸向复习资料,一刹间,我觉得有好几双眼睛在瞪着我,我便连忙收回手。转身一看时间,只剩下5分钟了!我抬头看了看老师和周围的同学,还好没有人注意到我。再不抄就来不及了!我像下定了决心似的,再次把手伸向了复习资料,也不知道怎么了,那张复习资料顿时有千斤重,我的手竟然无法移动它分毫,我想应该是因为做贼心虚吧。这时,老师和妈妈失望的眼神,同学们鄙视的目光,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耳边又回响起了老师教育的语言: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诚实。最终,我还是没有偷看复习资料,因为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学生。“叮铃铃”下课铃响了起来,老师吩咐组长把考卷收上去。
虽然这次考试我没能取得梦寐以求的100分,但是我收获了比这更宝贵的东西——诚信。孟子曾经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每个人应有的品质,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会一直携带着它前进。
【篇三:诚信的种子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诚信的种子》这篇文章,感触颇深,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明白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诚信的种子》讲述了一个国王为了寻找一个继承人,分发给给王国里的孩子每人一粒花种子,并宣布:在规定的期限内,谁种出了最美丽的花,谁就能成为下一任国王。于是,全国的孩子都开始种花。有一个家里很穷的孩子也分到了一粒种子,为了种出最美丽的花,他每天都细心地照料种子。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种子却一直都没有发芽。国王规定的日子很快就到了,他看见其他孩子手里都拿着一盆美丽的鲜花,唯独自己的盆里什么都没有。然而,当国王看过所有孩子种的花后,却当众宣布他成为了国王的继承人。面对众人的不解,国王解释道:种子是煮过的,根本不可能发芽。
在这个故事中,小男孩能从全国的孩子中脱颖而出,成为王国的继承者,绝不是因为他很幸运,是他的诚实给了他这样的机会。诚然,有些时候,诚实守信的人会被他人欺骗,会被社会的残酷和现实打击,但最终,诚信的人总能获得命运的垂青,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故事中小男孩的经历不正是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吗?其实,不仅仅是在故事中,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六年级时,在一次考试中,我考得很好,所以那天我格外地开心,恨不得立刻将我的试卷拿给爸爸妈妈看。可就在老师分析试卷时,我发现有一道题目我做错了,但老师没改出来。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拿去给老师改掉,但我又想:这是老师自己改错的,我偷偷改过来不就好了。这两个想法就如同两个吵架的小人,在我脑中挥之不去。最终,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还是选择了前者。虽然分数是低了,但我的心却一下子踏实了,觉得无比满足。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做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诚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心里播下诚信的种子,并用心浇灌,让诚信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篇四:诚信让生活更美好】
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比如:诚信,的确,诚信为我的生活增添了一处风景,让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那得从三年级说起了。在一个下着暴雨,刮着狂风,天空黑漆漆的上午,我万般无奈地把这张空着一大片没填的试卷交给了组长。上帝啊!你快帮我预言一下今晚用不用吃一顿“竹子鱼”吧。所谓“竹子鱼”,虽是“鱼”却并不美味。那可是妈妈用竹子打手臂时留下红红的印痕啊!
果真,我想的是没错的,下午,我垂头丧气地去上学,讲台上放着一堆已经批改好的试卷。我走过去,一张一张地翻着,此时我的心一上一下地跳着,我仿佛看见了我的试卷,但定睛一看,原来是小刚的,等等,为什么小刚考了第一名?我又往后翻了翻,发现了我的试卷,我仔细看了一下我的排名。什么!竟然考了第三十名。这不科学!平时不起眼的小刚考了全班第一,然而我却被人抛到了三十名,不行,我得想个办法,不然今晚的“美味佳肴”——“竹子鱼”,肯定归我了。我顿时想到了:小刚和我是一个书法老师教的,字不会差得太远的。
于是,我东张西望,嗯,周围没人!于是,我拿起一支笔,小心翼翼地涂改。OK!名字交换成功。随后,我大步流星地向座位走去。虽然我不用吃“竹子鱼”了,但总感到自己心跳加快了很多。
上课了,老师给我发奖,我愁眉不展地走上讲台去领奖。放学了,我忐忑不安地走回家。老师不会发现的,我总是这样安慰着自己。
直到第二天早上,我的内心一直在挣扎,我终于下定决心去“自首”。我走向办公室,吞吞吐吐地对老师说:“老师,其实我……把小刚和我的名字互换了,希望老师能原谅我。”“傻孩子,其实老师一直在等你承认错误。”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人就是这样,做了偷鸡摸狗的事,心里一直都不平静,若勇敢承认,就会舒服很多。的确,诚信可以让生活更美丽。从那以后,我时常用孔夫子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来告诫自己。
【篇五:社会主义价值观】
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能使人惊奇和敬畏的有两样东西:一个是头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诚信,作为民族的图腾,深深地印在历史的伟业上。它如一轮明月散发着光辉,普照大地。以它的清辉袪尽人间的阴影,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孟子曾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纵观历史关于诚信的例子不胜枚举:孙武练兵,泪斩宫女,为吴王练就一支骁勇善战的铁军,最终成就一番霸业;商鞅变法,立木为信,建立强大的秦王朝,为后来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季布诚实守信,留下“得黄金万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佳话。
“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当代的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在苍茫大地上演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人,雪落无声,但情谊打在地上铿锵有力。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他们只为一个承诺——“新年不欠旧年帐,今生不欠来生债”。20年来,他们不曾欠过工人一分钱,无论家里出了多大的事,他们都不曾违背诺言。我是含着泪看完他们的事迹的,不只因为感动更因为他们的行为时刻警醒着人们。
诚信是我们取信于人的根本,没有比诚信危机更可怕的了。信任危机是社会的毒素,而我们终将为蔑视诚信付出的代价。信任危机无声无息,却充满着负能量,足以销蚀人的勇气和良善。
身为中学生的我们虽不能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试问自己:诚信离我们远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我们遥远吗?并不遥远,因为我们可以让诚实守信散发出最耀人的光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壮哉中国,富强兴旺。荣辱浮沉,民主富强。中华文化,文明共享。十亿民众,和谐所望。美哉华夏,自由传唱。沧桑千年,平等解放。变革风霜,公正兴党。社稷千秋,法制流长。吾辈学子,爱国流芳。共襄盛举,敬业莫忘。乾坤旋转,诚信兴邦。民族复兴,友善四方。民族复兴,友善四方!
神州一统,群英堂堂。舒天朝晖,磅礴东方。吾辈学子,爱国流芳。民族复兴,友善四方!
【篇六:议论文】
孟子曾经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诚信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规律。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诚信。设想,如果没有了诚信,还交朋友干什么呢?
古时候,有个人叫赵二。他在集市上开了酒馆,取名“实惠酒家”。开始的'时候东西实惠,碗大、酒香、价格便宜,每天都生意兴隆。赵二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动了些歪点子,把大碗变成了小碗,但还是大碗的价钱,并且骗客人说在酒里加了名贵的草药。客人们相信了赵二的话,酒店的生意仍然很好。赵二尝到了些甜头,又往酒里加水,并且越加越多,几个月后,几乎都没有客人了。一天,一位老人进了酒店,在了解了赵二的情况后对他说:“我告诉你一个秘方,拿笔来。”赵二赶忙拿来纸笔,老人写了两个字:诚实。赵二豁然开朗,他把酒店改名为“只赚一文钱”。从此诚实经营,坚持一碗酒就赚一文钱。于是,赵二的生意又能日渐兴隆了。由此可见,人不能为了利益而丢失诚信,一个人没有了诚住,那他还剩下什么呢?
刘基在《郁离子》里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很爱财的富商过河时翻船了,他在水里大声呼喊:“谁救了我,我就给他100两金子!”一个渔夫救了他,可他却只给了80两,渔夫指责富商不讲信用,商人却不以为然。后来,富商又坐船过这条河,不巧又翻进了水里。富商喊了和上次同样的话,可没有一个人救他,最后他淹死了。人不能因为眼前的一些小利益而失去了诚信。想到得道多助,就要遵守诺言。
左拉曾经说过:“失信就是失败。“如果你要做一个成功的人,那请先做一个诚信的人。
【篇七:诚信】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曾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可见,在战国时期及以前,人们就已经将诚信视为人最基本的伦理。而时间来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诚信依旧是衡量一个人最基础的标准。不诚信的人,比如有时的我,将面临严重的后果。
当我还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老师对于英语考试有这么一条规定:任何单元背诵内容中,家长签字缺失或者不合格的,一律扣分。
英语单元考那天,我在班级门口看到了我们组英语组长,同时也是我当时的同桌。她一到座位就问我:“你作业上字签了吗?”要知道,这不仅是个人评分标准,更是小组评分标准,弄不好会“全组覆灭”。我一打开书,原本很从容的我慌了:我的签字少了一份。
这项扣分最高可以达到5分,而一份百分制的卷子又有多少个5分?整整一个上午,我都无心上课,低着头想对策。一开始同桌也在帮我想,但当我提出伪造一份签字时,她却制止了。
为什么?
我的同桌是个责任心极强的班委,我这种损害群体利益的现象她自然是要挽救。但即便如此,她的胆子也不可能大到在老师面前帮我造假。
这时,喜讯传来,老师把签字上交时间改为下午考试前了。听到这里,我那叫一个喜出望外,高兴得连当时一意孤行在上面的签字都忘了擦。
一到家,我就把书递给我爸签字,没想到他脸色一点一点地阴沉下去,我就知道:大事不好。
下午,我眼看着自己的试卷被写上扣分的标志,追悔莫及……
因为不诚信,我在英语考试中失去了本不该丢的5分。而在生活中,后果严重得多的情况就不胜枚举了。也许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点,不要在付出了代价后再后悔。
【篇八:诚信为本】
国庆长假期间,我追剧看了《那年花开月正圆》,剧中主人公周莹就是靠诚信立本,脚踏实地经商成为当时女首富,“诚是货真价实,信是信誉卓著”,耳边久久回荡着周莹那铿锵有力的教诲声。
孟子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为人之本。生命中唯一不可丢弃的财富就是诚信,没有了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随风而逝。
诚信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无处不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有些人变的油腔滑调,满脸不正经;有些人变的世故老成,说的话都是客气敷衍;有些人信口雌黄,满嘴大话,喜欢吹牛。你不知道他们哪一句是真话,哪一句是假话。那一句话能全信,那一句话只能半信,或者一点都不能信。渐渐的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猜忌,充满了怀疑。
就如我们最常见的一句话见面话:“干嘛呢?有空请你吃饭”,请问这个“有空”是什么时候,是明天还是猴年马月?其实时间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根本没有心思请你吃饭,这只是一句客套话而已,千万别想太多,慢慢的这个人说话可信度在你心中降低。
诚信就如一朵芬芳淡雅的兰花,静静地开在每个人的心田中,尽管香气幽幽的似有似无,却可以传递最遥远的温馨关怀,建立起人们之间相互信任感。
自古以来,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就已总结出诚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诚,乃信之本;无诚,何以言信?诚而又信,方为人生。”到了现代社会,诚信变的能看的见了,摸的着了。我的妈妈在人民银行征信部门上班,负责维护每个人的征信信息,打印征信报告。妈妈经常对我说: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信用。如果你上信用黑名单了,你就无法申请贷款了、不能办信用卡了、不能坐飞机了等等,真的感觉超严重、超可怕。妈妈说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将会领到自己的个人征信牌照,大家都会“持照上岗”,诚信变的离我们生活越来越近,越来越重要。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栋梁,祖国的未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篇”中,要求我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诚信就是一言九鼎,重于泰山。
诚信为本,真诚做人,就让我们一起做个“一诺千金”的人吧!
【篇九:诚实的力量】
诚实是做人之本。从古至今,人们都以诚实作为度量人善恶的标准。在《孟子·离娄上》中有这样一句:“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时空远隔,但却广为传唱,使人明白:“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高尔基曾言:“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很多人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诚实,选择了投机与侥幸,欺骗与谎言。可是,谎言虽然可以得到暂时的收获,却终以失去未来为代价。诚实,也许会因此而失去暂时,但其必定以获得未来为回报。当人们都选择投机与侥幸之时,诚实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投机与侥幸的心理为人所共有,因此,诚实作为一种智慧,也就毋庸置疑了——当投机、侥幸与谎言选择向左的时候,诚实毅然选择了向右。
诚如斯宾诺莎所言:“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很多人打着诚实的旗号做虚伪的事,在他人的心中寻求树立伟大且高尚的形象。然而,虚伪永远不会代替诚实,赢取因诚实所能获得的回报。诚实永远是无可质辩的真理。虽然诚实不能使你像投机取巧一样获得许多的蝇头小利,但它却充分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和自信;因为自信者不一定诚实,但诚实者必定自信。
鲁迅先生曾言:“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只有诚实,知错就改,才能与别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的关系;只有诚实,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只有诚实,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才能有所作为。
我们可以失去美丽而外表粗陋,可以失去金钱而独守清贫,可以失去权力而普通平凡,却万万不能失去诚实,因为,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终有一天会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而那些虚伪的人,虽然会获得暂时的好处,但是终究会失去他所获得的,更甚者连带他的生命。
人有许多的美德和宝贵的品质,诸如:善良,勤劳,仁义,谦虚……,但唯独诚实是其中最为纯净者。诚实是人心灵纯洁的阳光,不仅可以照亮自己,也能温暖他人。“诚实是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深处的安全与尊严。”诚实,这个高贵的品质,应该成为我们永久的伴侣。
就像英国的莎士比亚曾说过的那样:“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还有比金子更重要的,那就是诚实。
【篇十:行走在忧思中】
轻轻散步于混凝土森林里的各处道路,凝眸流转,那风景似乎已消失在眼际。——题记
黄河两岸,五千年文明,屡经磨难而不倒。但在灯红酒绿、华灯喧嚷之间,渐渐消逝着。
社会生产的进步带来了物质的富足,但也带来了精神的荒芜和文明的消逝。《礼记》曰:“不宝金石,而以忠信为宝”,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立足社会之本。秦时商鞅“徙木立信”之行,《邓析子》“驷马难追”之说就是最好的印证。
但现在,利欲熏心、不折手段的奸商,为了牟取更多的利益,不惜以尚在襁褓中的婴儿的健康为代价,酿造了骇人听闻的三聚氰胺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毒馒头”、“毒豆芽”、地沟油等等一时充斥各大消费市场。这股“唯利是图风”刮跑了部分商人的良知,刮走了流传几千年的美德,也刮散了民众心头对社会的某种信任。我不禁嗟叹:社会在向更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弥足珍贵的东西正渐行渐远!
汉语,中华民族的母语。它不具备英语的某些特点,不及法语华美,不如德语粗放,但却是我们一脉相承的文明。据调查显示,对汉语作差评的有50%,随意调侃、戏谑汉语的现象也极为普遍。某大学举行一场汉语比赛,参赛者众多,但第一名的得主却是一位加拿大留学生。不觉之间,默然许久:到底消逝了什么?
黄沙漫漫,前路悠悠。流传千年的美德、承载智慧的母语,能否真正薪火相传、经久不衰,能否真正征服国人、撼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