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那一片白衣胜雪】
会稽山阴,百里樱林,如千仞雪山,其中一人白衣胜雪。
落英缤纷,樱花遍地,雪白的花瓣儿从枝上飞落下来,便好似来自天际飘零而下的鹅毛大雪,又恍若万千的白蝴蝶御风而飞,绕着嫣然如花的人儿飞。
这是纯净的颜色,没有任何杂质,宛如不抹脂粉的玉璧佳人,清秀而脱俗。
席地而坐,重重叠叠,不知归途的樱瓣;闻的是淡淡的雅香,没有馥郁的香味,让人心旷神怡。莺鸟在胜雪的花间鸣唱,鸣的是春。
我含笑看着这片春,内心并没有极大的波澜,只是慢慢地,慢慢地,被这淡香包容了起来,轻扣我的心弦,我坐了下来,这是一块很大的青石。
我的目光开始游走,转向落在了一个并不清秀的女孩身上,她长得却很白净。她正在劝父母不要摇晃那几棵颇为可怜的樱树,可怜花瓣儿还未自怜一番便被破坏了,那对父母却颇为不满于小女孩的态度:不就想浪漫一点儿吗?有什么关系。女孩并不为之动容,反而嘟着小嘴,言之凿凿。后来,她的父母才缓缓地停下了。
这只是一个穿着素裙的小女孩,但她会去保护大自然,这高尚的品格更与何人说。
会稽山阴,那一片白衣胜雪。
【篇二:素心如兰淡雅香】
谁以旖旎之心渲染了零落的逝去?
“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她,能工诗文,吟出“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名句;她,亦能跨马携枪,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里,她以诗文才华抨击着腐败与黑暗;在那个多事之秋的时代里,她挺身而出,以革命热情书写人生的壮丽篇章。耿直是她的性格,正派是她的为人,自尊是她的品质,不同流俗是她的信仰。满腔热血染红轩亭口,赤子之心激励后来人。
她如春兰,虽生于凛冽寒风,却有着一颗向往春天的心。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她是士大夫府的大家闺秀,撑一叶扁舟,嬉戏于荷花深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清冷的月光下,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更具志士爱国之情怀。虽生于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之末,成长于运筹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之初,她依然坚毅地守护着远大的理想、崇高的抱负。
她似墨兰,一席墨色成就了旷世奇葩,满卷书香描绘着传奇人生。
“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隐隐笙歌,絮絮垂柳之汉宫,是谁凭栏踱步,仰望碧空?寒风凛凛,秋草萋萋,黄沙茫茫之大漠,是谁以一曲琵琶诉尽了心中的悲凉?北飞的大雁在深邃的蓝天上翱翔,连绵的青山横空屹立,葱茏不老。着一袭红装,她有着倾国倾城之容颜,吟一纸《怨词》,是她换来了汉匈之间的半世和平,马蹄声声,愈发坚定的眼眸中泛起的是盛情涟漪。
她像蕙兰,生得娇柔万千,亦氤氲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回眸历史的星空,素心如兰凝结了千古芳华。
【篇三:一枝康乃馨】
母亲节就要来到了,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我暗想:母亲节那天,我一定送给妈妈一份礼物,让她那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送什么好呢?我拍拍脑袋,有了!
母亲节这天,我悄悄地带上平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向花店走去。我知道妈妈最喜欢鲜花了。我精挑细选了一支红色的康乃馨,在青翠纤细的花径上,开出一朵纯朴、美丽的花朵,花瓣紧凑,叶片秀长,花朵状态高雅别致,我低下头,一股清淡的雅香扑面而来。看着它,我好像看到妈妈每天忙碌的身影:一会儿给我辅导作业,一会儿给我洗衣服,一会儿又给我做好吃的。我生病了,她跑前跑后,精心照顾……我觉得把花店里所有的花朵都送给妈妈,也不能表达我对她的感激之情。回到家,我用上等的包装袋包好,又特意做了个心形的卡片,深情的写上:“妈妈辛苦了!感谢您为我付出的点滴!”
不出所料,妈妈发现那枝康乃馨后,疲惫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紧蹙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沉浸在幸福之中。看着妈妈,我不禁想到孟郊的《游子吟》来。古往今来,世上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妈妈的爱为我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小小的一枝康乃馨蕴含了我对妈妈的爱:“妈妈,我也爱您!”
【篇四:读《夹竹桃》有感】
夹竹桃是一种我并没有见过、听说过的花卉,但今天读了一篇《夹竹桃》,让我对夹竹桃有了别开生面的好感。
看那“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的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这段话一读,让我初对夹竹桃就有了一种“淡雅如兰”的感觉,它们本颜色不同,两盆花放在一起应有些突兀,可它们竟融洽地开在一起,真正体现了夹竹桃朴素的风格。再看“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迎风不吐艳。”真是不知道是应该赞叹作者的文笔,还是感受到了夹竹桃的特点。它把夹竹桃从“最普通”送上了“最特别”的位置,使得夹竹桃在普通中显得特别,在特别中显得清雅了。
这么一对夹竹桃,虽然不金娇玉贵地养在一墙之隔的花园里,守在大门前,但它能够有着这样的韧性,是何来的可贵啊!让我不知不觉就渐渐产生了一种幻觉:这世上最美的花,不与迎春争头彩,不与梅花争傲骨,只是单单地立在那里,陪着四季,就好了。
我们身边不正有这样的人吗?他们不畏艰苦,默默奉献,自甘平凡,却默默奉献,只是站在角落里,默默地绽放。
一簇夹竹桃,不像千千万万名花那样,只是昙花一现,它是“清新如兰淡雅香”的代表,是朴素的花,是人们淡忘却默默盛放的朴素之花!
【篇五:拿生命去热爱青春】
诗人说,青春除了年轻,一无所有,可谁又不是在岁月飘忽间感受着生命的静好,用自己的方式将青春涂抹得一半明媚,一般忧伤呢?
青春将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困在一座座小房子里,偶尔光明,偶尔黑暗。伫足不动,袭来的便是绝望;可妄意而动却又搅起一滩浑浊。就好比一杯白开水里的杂质,越是摇晃越污浊,越用力越偏激,知道失望后才肯放下,却惊觉它可以沉淀。如同青春里那份伤痛的回忆沉淀在心底,不碰便不痛,直到由时间慢慢过滤,还原一颗纯净的心,一片温暖的回忆。
我从小便喜欢紫色,那淡淡的具有浪漫气息的浅紫,那深深的如同黑眸般深邃的墨紫。每一种都刻在了我的心上,可以紫传神的花却不多。大片大片的薰衣草田野固然美丽,可零星的几朵便显得寂寥。一次偶然间,勿忘我闯进了我眼中,映入了我心底,因为它亦深亦浅的紫色,更因为它不老的神话。无论茎断了还是枯了,它始终留着当初绽放时的美丽,即使风化也始终将自己包围在生命的火海中,紫的那么纯粹,那么出尘。
生活,青春,不如勿忘我那样纯粹,但却因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而更让人铭心刻骨。也许是哭过,痛过才知道改过,又也许是它在记忆中太过鲜明。总之,青春是生命中消不去的痕,让人爱恨不能自已的痕,告诉着我们,青春曾走过,回忆曾温暖,我们在成长,生活也在继续。
若有若无的泌香飘入鼻间,淡淡的雅香不张扬却又不低调,好似一张白纸那么素白又让人忍不住想添点什么。而逝去的青春已然是有着墨迹的山水画,虽然不纯白但却美丽,即使失去了也得到了。既然它已不再如初时那模样,何不继续踏着步伐前进,让美丽延续,让花香盈袖。
当青春的帷幕落下之后,我们会发觉自己用生命去热爱了青春,我们把最绚烂的色彩留给了青春,明媚而忧伤,我们将成长放进口袋,等心静了,便会抬头看见更澄清的天空,阳光洒在肩上,前方是以爱的名义铺就的路。
【篇六:竹韵】
外婆家旁有一片竹林,每逢夏天,竹子便长得格外茂盛,青得灼眼。偶有微风,把竹香吹得四处飘散,沁人心脾……
小桥、流水、人家,外婆家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神往地方。哪里有竹,还有一切与竹有关的事物。
每年夏季,我都拉着妈妈去外婆家。外婆家周围的山上、地下、池边都长满了竹子。外婆家很多的生活用品已经不再用竹子制成的了,但屋子还保持着竹屋。走廊、楼梯、地板,全是竹子编织而成的。有时一小阵微风拂过,竹香味便充斥着你的嗅觉,让你如痴如醉。连蝉儿、鸟儿都停止了鸣叫,享受着这淡淡的香韵和这清新自然的气息。
门前有小溪,这条小溪时分清澈而甘甜。水中的鱼儿偶尔在溪底的水草间、圆石中嬉戏,那场景真是颇有趣味。外婆总在溪边洗衣服,听外婆说洗出来的衣服不仅干净还散发着竹香。的确,这里四处都是竹香,只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小径,怎么不会“惹”上这“黏人”的竹香呢?
这儿的人们通常去河边挖竹笋,据说在河边挖到的竹笋不仅清爽可口还清甜无比。有竹林的庇佑,人们在林下并不会感到炎热,而是阴凉的。累了,就摘下一片竹叶,躺在地上吹曲,还能感到清幽的竹的气息。
在不同的季节,景观也自然是不一样的。
春时,四面的竹生意盎然,嫩嫩的、绿绿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夏里,竹林绿得不能再绿了,青青的、翠翠的,充满了浓郁的幽香。
秋中,竹绿中泛黄,青中泛紫,围绕这清新的雅香,扑鼻而来。
冬深,竹覆盖着薄薄的霜雪,晶莹透亮,好像被洗去一身污秽的明珠,显得格外耀眼,透着一阵与严冬完全不吻合的柔香。
一阵风又吹过,竹韵,在这空气中如同水纹般,又荡漾开去……
【篇七:被雨淋湿的中秋节】
脚下的水纹一圈圈荡漾开来。交织、融合,与这被亲情浸润的水气绘制了整夜的诗情画意……
中秋,小雨连绵。
几年未见的,在曾花好月圆的中秋夜,竟下起了小雨。水气从泛着微弱的光亮的地面蒸腾起来。眸光也随着浮到空中,刹那间就看见了烟雾燎绕的一层黑幕。那样的吝啬啊!一点星光都不曾为谁留下。惟剩的,只有那被潮湿的空气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夜,没有了那带着给我童年月光浴的满月。眸子里不见了两个亮晶晶的小月亮,看见的只有黑洞洞的死寂。
哎!真是扫兴呢。我定定地站着。回想着往日的花月夜,竟不知不觉踏进了雨中,又浑然不知地任那斜打着的雨交合在一起,染湿了乌丝和轻衣。忽然间一把伞出现在了我的正上方。刹那间就挡住了我的无限遐想,只是头顶不再有微凉的冷意。“那谁进屋吧!别冻着啦!”耳畔出现了久违又熟悉的带着点儿青春俏意的声音,却还是把我吓了一惊,本能地往后转过身,往后微挪了一小步,却触到了那双清醒含笑的眸子,顿时眼中又有了光,是哥!我僵住的嘴角又扯出一丝笑。“好啊!我那么久回来一次,你也不进来打声招呼,就一个人跑出来啦!”哥带着嗔怪的话响起,鼻息间的暖意温热了我的前额及至心房。我抱歉地笑着:“我这不是不知道你现在回来的嘛?”却很听话地迈开脚步,走向前院,那个曾经被我和哥种满月季花的小院,此时一定满园芬芳了吧!我这样想着,可事实却不如我意。那曾开得绚丽的红色倩影,此时却颓败、飘零,零星的几片残叶独自在雨中摇曳。我瞬间伤神,念叨着:“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样……”哥在一旁说:“或许是未曾见到那满月的月光吧!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继续种啊!”我望向他,哥的眼里充满了温暖与关怀,瞬间,一切懊恼与不满都随风飘散,我与哥相视一笑,心里的空缺,早已被亲情填满。我的鼻息仿佛又出现了淡淡的雅香,就是亲情的味道……
唉,这被雨淋湿亦被爱浸润的中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