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暑假生活】
这次暑假妈妈带我去北京玩了六天。我见到了我梦想中的清华大学,参加了庄严的升旗仪式,登上了壮观的万里长城,还跟天安门城楼合了影……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游圆明园。
我从书上得知圆明园有“万园之园”的称号。妈妈告诉我圆明园是三代皇帝花费了大量真金白银,请来了无数能工巧匠,耗尽了许多心血才建造而成的皇家园林。
一路上我都非常期待,一个劲地催司机叔叔快点再快点。
终于到了圆明园,我跳下车,从入口冲了进去一瞧,这不就是普通的公园吗?我失望极了。
讲解员阿姨带领我们往里走,看着周围毫无特色的树,我闷闷不乐地跟在后面。突然讲解员阿姨停了下来,指着前方的残垣断壁对我们说:“这就是著名的西洋建筑群。”我简直难以置信眼前这破烂不堪的石头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讲解员阿姨接着跟我们说了圆明园的历史,用语言描绘了圆明园的美。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身着正装的乐师拿着各种各样的西洋乐器在奏乐。随着音乐声响起,十二生肖喷泉喷出美丽的水花……
突然讲解员阿姨打断了我的思绪,她说:“圆明园变成现在这样样子是因为它经过了两次掠夺。第一次是英法联军,第二次是八国联军。他们抢夺了财物,还摧毁了这座奢华的皇家园林。”
讲解员阿姨教给我们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也告诉我们“勿忘国耻”。我看着满目疮痍,心里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努力为祖国添砖加瓦,让祖国变得更富强,更繁荣!让历史不再重演!
【篇二:在记忆中重逢】
一直以为,再激烈的往事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趋于平淡,再鲜艳的色彩也会随之褪色,可当我回到氤氲的记忆中时,却总有这清晰的闪着光芒的往事、故人与我重逢……
重逢屈辱历史
薄暮中飘着淡淡的雨丝,我托腮凝思,但有一两滴雨滴滋润了我的面庞,这时眼前突然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硝烟弥漫,雾气凝重,一个个炮弹扔向祖国大陆。英国有16艘军舰、4艘武装轮船、27艘运输补给船、装载火炮540门,而中国水师这些梳着长辫子的水师仅仅只有小舟,落后的靠火绳点捻儿炮弹,如此大的差距,结果只有一个,中国水师输了,输的很彻底,随之而来的就是签定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就是鸦片战争,这让中国走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道路。
“中华商国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那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得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还。它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船不会立刻沉没,它就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海岸撞得粉碎”。这是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对中国的描述,曾经的大国变得如此的破旧不堪,是什么让她衰亡,是什么让她一次又一次失败,一次又一次被肆意侵略?
国家之沦丧,验证了海权理论是生存真谛。有海无防,国家必亡!
屈辱历史,印在了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苦,所以才会铭记!
重逢辉煌历史
摊开地图,我望着那条航海路线,兴奋、自豪,那是郑和下西洋的路线。郑和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船队先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澳洲等地。在世界航海史上,他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古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七下西洋的船队编制在历史上,在当时全世界上都可以称之为绝无仅有,无论航行在什么地方,郑和率领的大明皇朝船队在当时都是唯一强大的、不可挑战的力量,它把中国海洋事业推向高峰,对人类有海洋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郑和下西洋的辉煌功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辉煌历史,让国人为之振奋、欣喜,与辉煌重逢,感受历史带来的喜悦、自豪。
与现实重逢
翻弄一张张报纸,我的手指在纸张上慢慢地移动着、摩挲着,带着欣喜、带着自豪。中国拥有了第一艘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是当今所有战斗舰艇中吨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舰艇,被誉为“海上霸主”、浮动的海上飞机场。2011年8月10日,中国首个舰艇进行了出海航行试验,中国研究发展航母,是为了增强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的能力,如今的中国再也不会象那段屈辱历史中的中国任人宰割,血染海疆,羊亡牢未补,而是不断的强大!
悦过神,望着淡淡地雨丝,我收紧的心如花瓣般展开了。太多的往事像未经影的底片存在心灵的暗室,只要我们找到那个与之契合的密码,我们便回到往事的记忆中,与我们认为遗忘的往事、故人重逢……
【篇三:读《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有感】
我利用了秋假的时间看了一套记载中国历史的书,这就是共14本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书,这套书主要写了中国从夏朝到清朝的精彩历史故事,这套书使得我爱不释手,因此我津津有味地一口气读完了。
书中有许多我熟悉的故事如“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张骞出使西域”、“班超联络各国”、“郑和下西洋”,也学习了不少原来不知道的知识。郑和下西洋原本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新莽·由假皇帝到真皇帝是王莽建立的新朝区分东汉与西汉……这些让我明白了不少历史典故。
但这套书也写了中国人在清朝的时候忍受的屈辱。每次看到中国被战败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我都情不自禁为祖国捏一把汗;当祖国快要成功时,我会欣喜若狂,却又由于某个原因又失败了,我又十分沮丧;最后终于成功了,中华民国成立了,我才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我认为虽然现在祖国已经比较强大了,但是我依然会想起“圆明园毁灭”的耻辱,回忆起“中日甲午海战”的悲壮,要让这些惨痛的记忆刻入我们新一代的心中。警告年轻的一代人别只顾享受先人留下的财富,而应该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打拼出一片天下,不然历史上的那些悲剧,肯定还会再重演。新一代的我们不能过着慵懒的生活,要时刻保持警醒。
让我们一起牢记历史不忘国耻,爱我中华,把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篇四:舟船精神激励我成长】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传统文化也是源远流长,而舟船文化也闻名于世。人类最早使用的水上工具是浮具,在浮具诞生时,人们就已经在水上与汹涌的波涛作斗争了。
我们中国的第一位航海家是“三保太监”——郑和,在他35岁时,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随行的总共有两万七千八百多人。郑和在大海上经历了汹涌的波涛和海盗的袭击,但他没有退缩,仍然逆流而上,奋勇向前。郑和七下西洋,促进明朝与各个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怪不得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呢。
这种奋勇向前的精神也要用在我们的学习上。作为学生,我们主要的事情就是学习,我们不仅要学习课内的知识,还要增加课外的知识。在学习的大海上有着各种险恶的风浪,但是我们不能退缩,要对风浪发起挑战,最后战胜它们,那我们就是胜利者!
逆流而上,奋勇向前的精神是可贵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句话说得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要逆流而上,战胜困难。
【篇五:十年后的我】
十年前的自己:
你好吗?
我是十年之后的你,在给现在的你写一封信,感觉挺酷的。
你曾经在三坊七巷给十年后的自己寄过一封信,你对我说“愿你归来仍是少年”,我收到了那封信,我一直在努力着。
你猜我在哪?你一定猜不到,我现在正在印度洋上漂流。我是一名史学家,我的主要研究路线便是明朝的历史。是不是很酷?我知道你一直强烈崇拜七下西洋的郑和以及“成功骏烈,卓平盛矣”的明成祖。最向往的便是那“幅陨之广,远迈汉唐”的大明朝。所以,我正循着郑和下西洋的足迹,计划将他当年经历的风光无限重新经历一遍,虽远远不及当时的万国朝贺之胜景,却也了浮生之愿。
我的船当然没有郑和堪比舰队的船队那么大气磅礴,雄伟壮观。只是一叶小舟,动辄便会湮没于水中。好在,这种神圣而孤单的旅行并不是我一个人,我还有一只猫,一只中国花狸猫,它叫永乐。一人一猫在船上无数个日夜,纵使时光漫长,但心中有目的地,路途便不再遥远。我现在也是一个学会等待,学会慢慢发现美的人了。而郑和便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打算去郑和一直心之所向的麦加看看,那里到底有什么“十里桃花”。他最后一次下西洋,去的便是麦加,史料记载,他于最后一次海上航行中死去。我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去过麦加,但我希望他是去了的,他会宁静诚恳地抚摸圣石,虔诚地对着真主安拉朝拜。这一刻,他不再是大明帝国的使者,他是一位忠诚的穆斯林,同那千千万万的穆斯林没有什么区别。他很幸福。
我不是穆斯林,但我愿意去看看那个让万千穆斯林倾倒的圣地究竟是有多么的神圣。听说广袤的沙漠如同金子一般,每一颗沙砾甚至都能反射出太阳的光彩。人们爱安拉,就像爱他们自己那样。
我已经去了他在东南亚的几个落脚点,我去了马来西亚和文莱。似乎并没有那么现代化,高楼大厦也没有过多的将大地侵蚀,摩登时代的印迹也并未留下太深。人们仍愿意住在木头搭起的房屋里,驾着小舟,朝着地平线方向驶去。一切是那么自然与原始。当时的原住民,也是驾着这种木质小舟,去迎接大明帝国的船队吗?
我还想去非洲看看那只中国人寻觅千年的麒麟——长颈鹿。虽然在动物园见到过无数次的长颈鹿,但在草原上自由奔跑的长颈鹿才更像是那远古的百兽之主麒麟吧。
我还在船上,我不知我的旅途何时结束,也不知道每一天的开始与落幕将会如何。但我没有辜负我的初心,我完成了年少时的我,也就是你的梦想。现在,我很幸福。我在充实自己,我在丰富自己。我在追寻前人的脚步。黑格尔曾说“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但我愿意追随,这并不是单纯的学习,是积累,是体验,总会有些别样的风景,历史洪流中留下的,总不会被人遗忘,我相信。从某种角度说,我也是一位虔诚的信徒。
郑和归于大海。
愿我归来仍是少年。
祝万事胜意
十年后的你
【篇六:《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明朝,是一个变化多端的朝代,是一个十分离奇的朝代。从起始到灭亡,一切都是那么怪。
第一阶段,明兴(1328——1398),朱元璋建明。这个阶段,元末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名将辈出,各地农民相继起义,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和陈友谅,与元决战。元原本以为这个人只是想在战争中捞点好处的乡巴佬,元朝也太蠢了,你看看,元官吏的压迫使朱元璋家破人亡。朱元璋选二十四名将,其中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周德兴、汤和等人。一举攻破大都,元灭亡。朱元璋杀开国功臣,又经历了蓝玉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恒案,一并称为“洪武四大案”。朱元璋用自己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战胜了所有的竞争者,获得了最终的胜利,直到他遇到了最后一个敌人——历史规则!
第二阶段,明盛(1403——1449),这一期间朱棣起兵造反,史称“靖难”。除此之外,他还北征了蒙古,打败瓦刺,平定安南,国力日渐强盛,又做了两件大事,即修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先讲永乐大典,此书共3亿7千万字,它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它绝不仅是一部书,而是一座中华文明史上的金字塔,是文化传承、自强不息的精神。再说说郑和下西洋,郑和与西洋各国建立了良好关系,虽然彼此之间的生活习惯不同,国力相差很大,但大明没有对这些国家另眼相看,它以自己的文明和宽容从心底征服了这些国家。
第三阶段,明衰(1465——1627)。这个阶段是中明三大征的发生时间,第一征土木堡,第二征京城保卫战,第三征朝鲜保卫战。这三征使大明元气大伤,晚明的灭亡无法避免。还有内斗,这期间有六名天才角逐,分别是徐阶、严世蕃、陆炳、杨博、高拱、张居正,徐阶等死了陆炳,除掉了严世蕃,却被高拱一竿子打翻,张居正又用一记黑枪结果了高拱。还搞出来个四党之争,齐、楚、浙三党形成联盟,东林党和三党僵持不下,直到汪文言的出现,汪文言以布衣之身,操控天下,最后,汪文言把三党拆解并逐个击破,东林党胜利了。
第四阶段,明亡(1627——1643)。现在的明朝,战乱纷飞,官府疲于应付,全国大部分经济萧条,各地人民纷纷起义,重现元末景象,六个猛人被派去镇压起义军,最后奄奄一息的明朝被李自成击败,女真入关,自立国号为清。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明朝灭亡的起因有很多,有人说万历,有人说天启,有人说嘉靖,说法不一而足,但原因是官吏无能、经济萧条、皇帝不管事等等。但它还是一个十分诡异的时代,比如建文帝丢帝位后死没死等一系列谜案,明朝这个朝代,非常诡异,也非常伟大。
后记:《明朝那些事儿》共九部:《第一部·朱元璋:从和尚到皇帝》《第二部·朱棣:逆子还是明君》《第三部·太监弄乱的朝代》《第四部·妖孽横行的宫廷》《第五部·内阁不相信眼泪》《第六部·帝国,风雨欲来》《第七部·拐弯中的帝国》《第八部·人间再无魏忠闲》《第九部·1644最后的较量》。
【篇七:我就是我】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围墙和天地。
这个世界上,我就是我,没有第二个我了。不过我也太普通了吧!让人有一种过目就忘的感觉,一双乌黑的眼睛,两眼之间有一个顶天立地的鼻子,一张樱桃小嘴。如果让我去面试的话,肯定会让人过目就忘。不过我的音乐和英语可以让我有一点存在感。
不要看我英语好一点就成了书呆子,我也是有热血的,一下课,就会约上几位同学到操场上打篮球,拍了几下,快步走入红色区域里,又跑了出去,像针一样,在一块布里缝起来。我不喜欢在篮筐下抢篮球,因为这个位置是不能乱走、乱跳、乱跑的,况且我还是个好动之人。
我喜欢音乐,在充满愉悦的歌声中我感觉比较轻松,体现出平时不能表达出来的心情。我们在各种各样的枷锁中生活着,行走着,每一步都有镣铐。不自由中来点音乐,却是求之不得的快乐。架子鼓是我快乐之源。那是一种西洋音乐,有时快,有时慢,很有节奏感。世界上应该没有哪两首音乐的节奏是一样的。我埋头于架子鼓里,寻觅自由和惬意。每次辛苦操练,终有一天都要运用到表演上,享用的喜好,彻底能够把一个技能操练,打得很有音乐性。花时刻操练,拍打之下出现的旋律每次都有不同,在音乐中和自己对话,何乐而不为呢?
平时家里的我和学校里的我是完全不一样的,和孙悟空七十二变一般。学校里的我在老师眼里是个听话的男孩子,在同学的眼里我是一个活波好动的好朋友,而家里的我就成了话唠了!一天至少能说3000多个字呢,没有一刻是不说话的。
每个人似乎都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老师眼里的我,是学生的本分;家长嘴里的我,是儿子的准则;我心里的我,是孩童的天性。加在一起便是一个完整的我。他不特别,不出众,却在四四方方的墙里活得开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