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议粉丝】
当今时代,粉丝无处不在。一有明星或偶像出现,最先赶到的恐怕不是媒体记者,而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涌动的“粉丝潮”。
关于粉丝,你又了解多少?相传古时有一俊美的男子,就有许多“粉丝”。每次出门都有许多人给他送水果,就算是一辈子只吃送来的水果,也不愁饿死。由此可见粉丝的“战斗力”有多大。
简单来说,没有粉丝的追捧,就没有万众瞩目的明星。但有时,粉丝也是童星长大后没有小时那么红的原因之一。像以前《乌龙院》里那个武功高强的释小龙,当年也是粉丝无数,大叹:“好可爱!”可到了如今,名气却不比从前了。为什么呢?因为粉丝们对他的印象还是小时候的他,可他长大后就没了小时候的味儿,这让粉丝们兴致大降,他也只能淡出演艺圈。
但当童星的,未来不一定就十分渺茫,关晓彤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她小时并不出众,现在反而是“红得发紫”。所以,以前名气不大的童星长大后转型比较容易,易于让大众接受他们的变化。不然,也只能像秀兰·邓波儿那般另谋职位了。
每当店铺中出现偶像的同人笔记本、水笔、涂改带和明信片时,总会被粉丝一抢而空。然而这疯狂的热情,却给偶像们带来了不少麻烦。就说那偶像组合“TFboys”吧,他们平时连门都出不得。之所以如此“进退两难”,是因为一出门就有一群粉丝蜂拥而至,对他们“又亲又咬”,让人寸步难行。正常人买个菜只要十分钟,他们就算出去半个小时怕也叨不回一片菜叶子来。
所以,维持粉丝的秩序也是极其困难的事情。青春偶像剧一般都在学校内拍摄,周围拉着警戒线,线内是几个人物在对话,线外却是人山人海,从高空看去,如同“地中海”。若是粉丝真的爱明星,就应有对明星的保护意识,那样就不需要那条令人无奈的警戒线。
粉丝的口味也是决定偶像方向的一大因素。明明可以走酷雅路线,但粉丝却偏偏喜好小清新,那也只能把风格改成萌系小鲜肉了。偶像剧之所以称为偶像剧,就是因为有偶像在其中。即使演技不咋地,粉丝们也要一睹偶像的风采,收视率才会这么高。而偶像呢?自然是水涨船高,一下子爆红网络,成为搜索关键词,其他电视剧若要保证收视率,就必须与这偶像搭上关系。就如TFboys演过《超少年密码》后,就有大量的人关注,也是红得不要不要的。《天空之城》的导演倒是机灵,第一时间找上了他们,在片尾插了他们的名歌《大梦想家》,虽然字幕遮花了脸,也不碍着他们的影响力,《天空之城》也就成了与热播剧玄幻著作改编剧《幻城》相当的一大网络剧了。
粉丝难道就如此害人吗?实则不然,粉丝对明星来说实是利大于弊,不但能够提高明星的地位,也常有粉丝给明星帮助。只是,人们仍需正确看待粉丝群体,粉丝也需要更为理性,为自己的偶像考虑,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篇二:小议碎片化阅读】
眼前的真实变为数据代码,手中的笔杆变为智能设备。如今科技不断发展,生活节奏也逐渐加速。人们无暇腾出时间去阅读,碎片化的阅读逐渐变为如今最流行的阅读方式。
我认为碎片化阅读既有利也有弊。
碎片化阅读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在这样信息化的时代,人们都运用手机,电子书来阅读,便于携带,也便于随时随地在简短的时间里看一两页内容。许多人选择短小精简的文章来阅读,缩短了阅读时间,也同时阅读更多种类的文章,得到更多的知识,从而达到拓宽知识面。
碎片化阅读有更多的选择更加便捷。在地铁上,公车中,人们都选择运用手机来阅读,碎片化阅读不同于传统书籍,要去图书馆借阅。而手机直接搜索便可得到想要的书籍,即便捷也可以收藏多样的书籍选择。
万物皆有利弊。碎片化阅读既然有它受欢迎的有利条件,自然也有它的不利方面。
就像郑板桥所写:“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碎片化阅读没有时间去深入了解书中的精华。孔子读书韦编三绝翻阅几百遍才能更加深入了解书中的主旨意义。而碎片化阅读只能是我们了解片面,错失书中藏有的真正的宝藏。
碎片化阅读使人变得急躁。碎片化阅读追求快与短,这样会使人们不会学会放慢自己的脚步。书中文字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不仅仅会使在读书中追求速度没有质量,也会在工作学习中变得焦躁,最终酿成大祸而失利。
碎片化阅读容易遗忘。我时常也去碎片化阅读,偶尔在简短的课余时间内看一两页外国文学。然而,在时间的推移中,碎片化阅读更加容易将看过的内容忘却,再一次要去翻阅这本书时,我早已忘记了之前的内容情节,反而要重新去回顾重温,阅读变得没有效率,没有用处,没有理解。
所以我们在这样被数据冲刷的信息时代,更要学会如何去利用碎片化阅读,剖析碎片化阅读,而不是盲目去跟风去阅读。这样,碎片化阅读才真正有益于生活,让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创造真正有益的碎片化生活。
【篇三:小议宽容】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摔倒,损坏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毫无疑问,这是一则有温度有人情味的新闻,一则足以温暖人心的新闻,里面蕴含着钻石般的品德---宽容。
宽容的基础是理解。理解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即能体会到他人的感受,推己及人,达到“己所不,勿施于人”。当然,有时候,我们也要做到“己所欲,也勿施于人”。总言而之,一却都从他人的感受出发,理解他人的行为和背后的原因。只要理解了,才会去宽容。如果不理解,那就会误解,甚至是曲解他人的意思,那也是造成人与人冲突的根本原因。如新闻里的主办方能宽容男孩损坏名画的行为,就是出于理解,理解男孩才12岁,理解男孩是无意的,理解呵护童心的宝贵,所以主办方选择了宽容。
宽容的核心是气度。宽容到了一定高度,会升华成一种无声的思想力量,达到感化他人的目的。“六尺巷”的故事之所以成为千古美谈,恐怕还是因为张英那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的寥寥数语,寓意深长,道出了人生的真谛,蕴含一种看透世事的旷达和智慧。这种宽容也感化了对方,因为张英的后退三尺,也就有了吴家的后退三尺,也就有了“六尺巷”。而“负荆请罪”更是说明了宽容是感化他人的最好武器。面对廉颇的挑衅,刚刚“完璧归赵”的蔺相如选择退让,选择沉默,等廉颇理解了蔺相如后,也选择了“负荆请罪”。于是,将相和,国家安定繁荣。张英和蔺相如都用自己“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度,宽容他人,而他人也被他们的宽容感化。新闻里的小男孩是幸运的,他得到了一帮有气度、有修养的人对他的宽容。相信感激之余,这种宽容会影响他一生,“宽容”会成为他的生活信念,而他也会将这种宽容传承下去。
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宽阔的是人的心灵,这是因为人的心灵里有钻石般的品德---宽容。
【篇四:小议“读书”】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早晨一起床便听见邻居家的小弟弟在读书,犹德罗曾经说过一句话: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但有人说:“读书!有什么好读的,读过一遍就忘记啦,浪费这么多口水做什么。”我非常疑惑,读书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顿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两个小人,小人a说:“读书好读书可以增长见识还可以让我们的语感更加准确,以防考试上有什么需要语感的地方。”小人b说:“读书不好读书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练什么语感啊,倒不如抽出时间多做一些习题,这个才是通往成功大门的唯一的通行方法。”“读书好。”“读书不好。”就这样,人们在我的脑海里开始争论。
小人b说:“古人曾说读书无用,重在其题,多矣,方见其义理。看看对门的那个小弟弟就是因为喜欢读书,三更半夜不睡觉起来读书,害我不能好好睡觉,影响睡眠,你说在考试时,你能读出声来吗?况且古人圣人名人,都说读书不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读书有用吗……”
“你胡说八道,读书利大于弊,”小人b激动的说:“你根本不懂,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增长见识,有一次主人在考试的时候有一道选择题不懂,要不是我常常刺激主人让他多读书主人他根本不会做,最后还是我帮助主人挽回了,那不该丢失的分,这足以证明读书有多好,读书必专精不二,方见义理,你不读只看做再多的习题那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其实本人觉得读书利是大于弊的:1、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2、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3、读书可以使我们变得有修养;4、读书可以使我们找到好的工作;5、读书可以使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读书利是大于弊的!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的爱好的。”每个学生要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把读书,视为自己的乐趣。
【篇五:小议娱乐与时尚文化】
时代的年轮伴着巨响轰隆而行,身边的风景犹如飘去的野姜花,旧的离开,新的绽放。
如今的文化生活,消散了空灵琴音,弥盖了了低级娱乐,掩去了书香诗意,浮显了*。现代的文化生活,正如所谓的“多元化”发展,各种新鲜的,外来的,自制的娱乐节目,娱乐游戏以“独特”的气息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成为人们在当今社会面对的各种压力下的消遣。
而我们堂堂中国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唐代鼎盛的诗歌文化,明代有名的礼乐制度,自古就有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礼仪制度,我们有充满魅力的传统文化,有淳朴良好的礼仪制度,可是我们不去保护,不去忠诚地继承,而把时间浪费在狂热流行歌曲,热追选秀节目,我们沉浸在低级娱乐中无法自拔。
我们从文化废墟上走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娱乐和满足,而在各种各样文化中,在目不暇接的娱乐时尚中,我们盲目地追求能直接“满足”我们空洞内心的娱乐文化。而正因为如此,这些杂而不精。多而不良的文化,造成了当今社会的文化之轻。
在当今低级娱乐文化满天飞的当下,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怎样根据时代的变化来创造新的时尚文化。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是必然的。可多元化不代表全部吸收,取之精华,弃之糟粕是必要的。而当今年轻人,过分狂热地追求欧洲文化或其他异地文化的人数逐步递增,有多人去看看真正的文化,那沉淀了千年的文化。没错,单一文化的确使人乏味。但我们也不可以被异国文化的郁金香迷得不知所向,选取其中精华的异国文化,那才是我们需要的,才是符合当今时代的。
在武侠言情大行其道,音乐文化也逐渐受侵蚀时,真正的时尚文化究竟是什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真正的时尚文化是兼收并蓄的,是能让人感到一种文化魅力的。文化的内涵,有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也有时代创新文化的新鲜气息。
人有了思想,便创造了世界。而文化则是思想的载体,感情的物参,在时代的发展下,热衷于时尚文化吧。
【篇六:小议“初中生早恋”】
初中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花季雨季,也是青春期——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对着异性有着亲切的好感,却总是抱有天真的幻想。所以导致有些初中生在小小年纪就开始谈起了恋爱,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却也是一个大家最容易回避的问题。
其实初中生早恋有利也有弊。
初中生早恋也有很多的好处。有一位男生对他的父母这样说:每次出门见到我小女朋友的时候。我总是会穿得非常得体,将自己的衣服和发型都整理得干干净净,一丝不苟,而且还会在身上喷一些男士专用的香水。父母听了以后很是诧异,自己的孩子原来只是拖沓的一个人,而自从上了初中之后却变得如此纤尘不染。她感受到儿子改变的同时,却也带来了担忧,初中生早恋是不是有很多坏处呢?
其实初中生早恋的好处与弊端仅仅在一念之间,只是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初中生早恋就会带给人们许多的坏处——网上有新闻,有一位初中女生,因为拒绝了一位男生对她的告白,所以被这位男生打了一顿。而她也受了重伤。
有些初中生早早恋也是一枚青涩的苦果,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爱情?而且他们会学着网上一些不良的网站或者不良的视频,做出不该做的事,最终导致许许多多伤害事件的发生。但是当这些伤害事件发生之后,他们后悔也来不及了,悬崖勒马为时未晚,他们却在这时放弃了对自己改造的机会学习的机会,将满心的精力投入到早恋,投入到这无用功之中。
初中生的早恋问题应该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而不是人们说到早恋总是会逃避,早恋必须得掌握好,这个度掌握不好,可能成为悔恨人一辈子的最伤心的痛苦的回忆。,而掌握的好却可以成为让人充满甜蜜的回忆,网上就有这样一则新闻,也是一个初中生一一有过早恋经历。他们每当考试前夕都会互相赠送自己的小礼品,一直延续纯洁的友谊。到了大学的时候,他们又走到了一起,一同努力一同成长,最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初中生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即使沾染上了早恋,也一定要把控好这个度,因为只有把控好这个度,才能更扬利去弊。
【篇七:小议粗话】
在人流拥挤的地方。每当你不小心踩了我,我无意中撞了你时,就会有许多不堪入耳的“粗话”传到我们的耳中,令人难堪。如果双方都争强好胜,那就会愈演愈烈,以至于互相拳脚相加,难解难分。然而,听到“粗话”的,也不只是在这样的情况,走路时、在班级里,你也能经常听到有人说出不堪入耳的口头语,难免让人觉得厌恶!
有些人还不以为然,振振有词,好像很有理似的,并且满不在乎地说:“习惯了,好像也没什么嘛。”其实可怕之处正在于此。有些爱说“粗话”的人,似乎一直要到有一天发现自己的孩子,竟从自己这儿学了不少,也是满嘴口头语,才会深感“习惯”的害处。没有这点切肤之痛,恐怕要将这“习惯”保持一辈子,直到入土为安为止。
其实说“粗话”只是个生活现象,但它所体现的,要比“粗话”本身更严重。
随口说“粗话”,不仅是一个人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的具体体现,而且是一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所以讲“粗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知识贫乏和道德水平的低下。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我们的知识素养和道德水平应该相应提高,而低下的道德水平正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障碍,所以人类要进步,就必须摆脱掉不良习惯,提高自己的素质。
那些爱说粗话的人,请你们醒醒吧!难道你们就没意识到,自己将来也会像“粗话”一样被别人嫌弃吗?
我相信进步的人类总有一天会将“粗话”甩掉!
【篇八:习惯小议】
习惯决定着人的命运,从一个的习惯就可以看出一个的品格、修养,习惯也同样有好坏之分,好的习惯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发展,而坏的习惯则会妨碍我们的健康成长,养成一个好习惯足以让我们受用一生。
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很不服气:“您不应该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谴责我!”柏拉图回答说:“如是养成了习惯,就不是件小事了。”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了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
的确,习惯无小事,习惯也没有大小之分,在很多的时候,一个我们看似很小的习惯,却往往改变了我们一生的命运。
某大型企业在招聘管理人员时,在考官面前约五米处放了一把椅子,并在门口倒放一把扫帚,参加面试的人很多,其中不乏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但最后的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受录用的不过是一个普通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事后,这位大学生部被录取的原因,考官说道:“在众多应聘人员中,唯有你进门扶起了扫帚,并将椅子拉到我们跟前,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位大学生答道:“我没有想太多,习惯而已。”
习惯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在不经意间影响着人的身体、思维和各种各样的行为,千万不要小觑习惯的力量,有时候,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习惯却成为了人们成功的要诀。
好的学习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作为一个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热爱学习。陈景润在西南联大学习的时候就立志要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后形成了善于广泛专研世界顶尖数学理论的习惯。在后来的研究中,学习和思考问题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以至于走路撞到电线杆还以为别人撞他,陈景润最终攀上了“哥德巴赫猜想”的高峰。
其次,我们还要善于思考。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要养成思考的习惯,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算是善于思考。
第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要勤奋并持之以恒。“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曾获得全省和泰州市高考文、理科第一名的省姜中学生在介绍学习经验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勤奋。所以,勤奋出聪明,勤奋出成就。
习惯不是小问题,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将成为我们成功的关键所在。
播种一个细节,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命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迈出了我们成功路上最重要的一步。
【篇九:小议“补课”】
现在繁重的学业生活中,‘补课’可谓是占据了一大块内容。街边,学校旁,闹市区,处处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有的补习班,竟然打出了这样的幌子——只要在他们那里补习一个月,中考时便能提分五十分!
我也参加过补习班,但是补习班都是用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校大同小异。有些人去补习班仅仅是为了消磨无聊的时间,其实该会的内容他也会,但但是他不懂的内容去补习班补习之后,却还是一无所知,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补习班对于传统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而言,更看重的不是教书育人,而是挣到更多的补习费。所以他们不会针对每一个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教学,而是笼统的将知识网为同学们系统的梳理一遍之后,便让他们独立地去练习题目。所以有些学生还没有会便开始做题。
“你们如果不会的话可以问老师!”这是补习班一贯的做法。但是有些学生比较内向,抹不开面子问老师,他们便把不会的一点一点的如同山一般堆积起来,到时候最终还是无所收获。一到考试——皱了眉毛。
现在网络上,一些言论说:“补习功课其实是在‘害’学生!”我并不这样认为,找到自己的漏洞和不足,有的放矢的补习功课才是最好的补习方式。而有些学生在学校已经认真的学习过了,课堂上也听得一清二楚,又去‘眉毛胡子一把抓’似的的去补习班,乱听一顿——可想而知,最后把原来整理的知识网络也弄得混乱了。到头来,在考试里,也考不出多么好的成绩,最后还是白白浪费了父母辛辛苦苦的‘血汗钱’。
其实,我觉得补习,一定要掌握好自身的实际情况。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补习,才能达到最优的发挥效果,千万不能因为补习而补习,因为学习而学习,这种‘被动学习’的方式真的是在害人!
【篇十:小议“碎片化生活”】
记得一位老师教导过我:“做事情要专心,不要一会看手机,一会吃东西,这样学习效率低下”。事实的确如此,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越来越好,写作业身边有了手机,一会看个新闻推送,一会又参加群聊,貌似讨论一道数学,其实削弱了独立思考能力,而且把整块时间都割裂开来,时间都碎片化了,以致作业写到半夜,反观家母大人,写稿很少受干扰,连和她说话都置若罔闻,看似很美好的高科技,却把生活割据成小块,让我们总是埋怨“时间去哪儿了”?
事实上,生活的碎片化在没用智能手机之前,就已经存在,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那些不会分配时间的人,把时间不够的责任一股脑儿全部归咎在手机身上,比如以前我手捧一本小说,可以一口气读上几小时,由于集中注意力,我对书本的印象深刻,而如今,智能手机随时随地的推送,同学群的聊天都会吸引我的注意,于是我对文章的理解就大打折扣。
其实古人也有碎片化的生活,欧阳文忠公构思文章有“三上”,即“厕上、马上、枕上”,今人的科技已较古人有了翻天覆地的发展,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们可以借鉴古人的经验,既无法化整为零,就要善于安排,合理利用。
现在我用手机读文章,由于时间是碎片化的,往往是先一目十行进行泛读,如果有兴趣,就利用晚上进行精读。晚上做数学遇到难题,苦思冥想而不得,我会放下题目,站在阳台上做几个深呼吸,或是闭目养神稍事休息,这种做法常有奇效,题目会因短暂的休息放松迎刃而解。碎片化时间帮助我放空自己,比起那些在题海里血战的人,我的碎片化时间让我显得游刃有余。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同样我想说,时间真的不够用吗?想要做成事情,就要充分利用一切时间,哪怕是看似不起眼的几分钟。
我母亲有颈椎病,每天回家做颈椎保健操是她的习惯,而最近一段时间很少看到她做操,原来她是利用每天午休时间做操,而且她充分利用了等电梯、地铁这些零碎的时间,做一些扩胸、按摩颈椎的动作,时间被充分利用了,回家后可以安排的空余时间自然就多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从我们的指缝里、笔尖下飞快流逝,从来不会为谁停留。珍惜时间,享受生活,让青春在浩瀚的人生长河里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