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俗相关作文

【篇一:关上心灵之窗】

听别人曾说过,性格孤僻的人往往会在朋友或老师的帮助下去打开心灵之窗,而我,却执意要去关上那心灵的窗。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一直是一条宽敞干净而又笔直的阳光大道,而上了初中,我发现这条路慢慢弯曲了,越来越狭窄了,一年光阴白白飘逝,而却变得更加庸俗,更加无能,有我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我却一步步快将走到无底的深渊。曾下过决心,曾发过毒誓,曾有过进步,然而又失败了。可我的心却永远放不下现在这个无能的我。

一次次失败,一个个破碎的梦,使我感到上帝对我不公平。为什么?为什么?我从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变得这样庸俗,这样无奈。

过去的我,幼稚的我,纯真的我,与现在庸俗的我,无奈的我,随便的我,又是何等的天差地别。我讨厌现在自己一步步走向成熟,我讨厌自己长大,我向往天真,天真是一种美,它有着一种晶莹剔透的明亮,它没有受过一点浑浊、污点的触及,自始自终都保持着一份自然,一份纯美。

当我们长大的时候,面对天空喊到:“长大真好。”的时候,总会想到儿时的生活更加美好。思想的纯洁、心灵的纯朴,梦想的天真,我快抓不住了,快!快!帮我关上心灵之窗,别让“天真”悄悄溜了出去。

月光如瀑布一般洒下来,泻入每一个梦的心灵,也索引着我的心飞越——我愿关上心灵之窗,让所有污点与失败透过窗子,在心中沉淀,让所有庸俗与无奈都透过窗飘去,化为乌有,从此,我会关上这一扇心灵之窗,去保持着一份天真的美丽,去收藏那份纯真。

【篇二:仰望】

当你低头苦闷失意之际,无疑已错过一个仰望的机会。这当中的遗憾好比错过十年一次的九星相连,又如一次海浪翻滚中,一粒石英沙赶不上漂洋过海的末班车。难道你还愤愤地怪责飞奔过的马儿没有系上提醒的铃铛?

懂仰望,便有崇敬,便有目标。回想起在云南过往香格里拉的途中,有一片花海,具体什么地名已经忘记了。五彩的花田里有一大片金黄的向日葵。挺直了腰杆,朝着太阳仰望。那种坚定,那种不灭的信念,就这样使它们在这片冰冷的高原上赤身薄体地生长着。望着那一片片金黄和毫不吝啬的阳光,我心中充满着憧憬。

仰望崇高,抛掉卑微。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在皖南山区,有一座几千年来无人攀登且不可攀登的黄山。而后便有李白的“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又有吴龙翰的“上丹崖万仞之巅,夜宿莲花峰顶。霜月洗空,一碧万里”以及王灌的“从者七人,二僧与俱一扑前持斧斤,剪伐从莽……”历代祖宗,后代子孙都仰望着这座神圣的黄山,“不敢侵犯,不敢攀登”这使炎黄子孙深感卑微。而如今我们征服了黄山,在仰望中定下了目标并征服了。黄山断崖之间架上桥梁,险处的红漆栏杆是一处处可羡的风景,更是仰望崇高,抛掉卑微的见证!

仰望伟大,感受渺小。

“妈,如果有下辈子,我再好好照顾你。”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胡忠,一家三口迁去高原来到西康福利学校,他一个月只有三百元的生活费,为了一百多个孤儿能读上书,不惜远离在成都的老母亲,忍着“不孝”的悲痛放弃在大都市好的生活,好的工资当了名志愿者。当他从遥远的高原来到北京获奖现场时,主持人说:“这是一个穿着借来的棉外套的志愿者。”心痛鼻酸是在场所有人的感受,我们仰望着这样的人,仰望着他的伟大,仰望着他脸上的高原红,那是阳光的沉浮!我们无须急切的伟大,只需仰望,只需学习。

仰望纯洁,脱离庸俗。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花之君子也,它的一生都是纯洁的。从纯洁的花籽,纯洁地破土,纯洁地出水到纯洁地开花结果。清水盖不过它的纯,雨露敌不过它的洁。仰望纯洁,掏空心灵的污秽;脱离庸俗,打磨思想的凌角。

仰望,仰望,仰望。

仰望便有崇敬,便有目标。

【篇三: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叔本华写下: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倘以孤独低到尘埃再开出花,那么盛开的瞬间,应是万丈光华,伟大而独绝。

赫胥黎说:“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这句话在历史中无数次被证明其正确性。人是社会性动物,而当有人的目光看向更高远的地方,他势必将一个人历经成就伟大与独创精神的过程,因为倘若有人并肩前行,那么就将不再是独创,而他势必将陷于孤独。

比如卢梭,法国自由三剑客里最激进的卢梭,被称为自然之子、真理之子的卢梭。和伏尔泰不同,卢梭是孤独的。他不被法国上流人群所接受,不为平民群众所爱戴,甚至与其他启蒙思想家针锋相对。迟暮之时,他离开巴黎,去往圣皮埃尔岛。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喜欢孤独。”当他成为了一个真正孤独的人,他才真正获得了自由的心灵。“我常常想,若是把我囚在巴士底狱或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里,我也仍然可以悠悠幻想。”他仗剑浴血,孤身一人,遥遥望见法国大革命的血光。他无疑具有独创精神,他站在时代的最前端,偏执浪漫桀骜而孤独。

他成为浪漫主义之父也由此成为了必然。那个时代,大师辈出,而他独一无二,只有他能够开创这样一个崭新的流派。从一问世,就带了无法言说的张狂与恣意。浪漫主义,罗曼蒂克。当浪漫的乐章声消退,它渐弱的尾声里,我们捉到了孤独的一点影子。

再比如托尔斯泰。他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他的生平事迹被写尽,往事一一被翻出,陈旧的历史里我看到更多的是他的孤独。

托尔斯泰的身上,或多或少带了一点苦修的色彩。他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却对物质的需求降到最低。他亲自参与劳动,一生过着清苦的生活,最终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孤独地走向了死亡。他一生孤独,来时孤独,离去时孤独。

他不为世人理解,甚至不为妻子索菲亚理解。但是,他写下了《安娜·卡列尼娜》,彪炳史册的一部巨作。他的名字,从未沉沦。

孑然一身的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时,他是孤独的,但他却看到了云朵与蔚蓝的天;《肖申克救赎》里的安迪在暗无天日的囚室中时,他是孤独的,但他有莫扎克陪着他;五十年代的巴黎街头,马尔克斯是孤独的,但他看到了海明威,自此,又宣告了一个时代的交接。

里尔克在《秋日》里写:谁此刻还孤独,就永远孤独。孤独是一个太过常见的命题,你此刻视孤独为孤独,势必永远孤独。孤独者亦会庸俗,庸俗者亦会孤独。而真正伟大的,具有独创精神的人,他们能够享受孤独。

孤独是酿了一坛好酒,蕴藏春秋,只敬爱酒之人。

【篇四:我眼中的她】

在北纬四十一度的城市,一个女人,在她忙碌的生活中,注定了忙碌一生。

——小引

女人是平凡的,她在那座小小的城市里,安分地度过了她的大半生。似乎在所有人眼中,她都是那般——臃肿并且繁琐。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我是第二个她。可是她说,她不要我成为她。是的,她唤我:囡囡。

北纬四一度的城市,夜晚的路灯是昏黄的,却散发出温暖暧味的气息。那时,三月的春帷还未掀起,还未回暖。她牵着我,在那人并不多的街头迈着缓慢的步伐。她呵了呵气,然后开始说话,她说了很多,可我最记得一句话:狭窄的视野和精神的愚昧,注定了穷人永远是穷人。或许她当时没有说得这么好听吧。但印在我头脑里,就串了这么一句话。她还说,她想去北京看看,看看北京和乌山有什么不同?我看着她,然后回答:当然有啊,乌山有山,北京没有,乌山有泥路,北京没有,乌山有漂亮的人,北京没有。她皱着眉头:瞎说。我们的对话就这么简单地进行着。我在心里告诉她:我以后一定会带你去北京看看的,然后再告诉你,北京有紫禁城,而乌山没有。在我的眼里,却始终有着对她的不明白,不明白她为什么不厌倦日复一日的生活,也不明白她为何还对这个世界充满如此多的向往。确实,她所能够对生活抱以的态度,或许,我永远也做不到。

北纬四十一度的城市,是庸俗的。可是,似乎每个在这种庸俗中流浪的人都对现状感觉自满。女人,自然也就庸俗了。所以,她在菜市场和一个卖菜的中年妇女争执了起来,因为,她一定要用五块钱买六块钱的菜。最后,当然,她成功了,并且脸上绽放出朵朵笑容。原来,这个世界原本就是庸俗的,否则,也不再称之为世界。我看着这个笑的女人,可并不想嘲讽她的小气,只是感叹,她小小的满足感,还真容易满足。

女人年轻的时候,也是漂亮的,可,还是因为生活的繁碌吧,因为培养我,而磨化了她。

就这样,这只是一个故事,故事还没完,因为生活还在继续……

我想了很久,却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我眼中的她。只能说,我看着这个北纬四十一度的城市,因为这里有着我爱的人,这个我不知道被唤作“母亲”是不是足够的人。

【篇五:我们的必修课——孤独】

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叔本华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么选择孤独要么便是庸俗。人人都厌恶了这个纷扰,人人却都脱离不了这社会。逃避无用,既然我们不得不在其中,那就保持内心的平和。

每个人都在喊叫每个人都在哭诉内心的孤独,难能的是学会享受孤独,享受孤独带给你的静谧并且让你有一个个人的空间去思考去感受生活带给你的美妙与不可思议。然而保持孤独亦并不是封锁自我,隔绝外界,只要你能够在一星期或者一个月内有那么一段时间能够静下心来仔细体味内心的孤独和对外界的感知,让自己能够得到一个喘息的时间而不是永远在为生存奔波。也许这会让你明白,除了眼前的苟且和诗与远方,还有第三种选择。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大声说话,每个人争分夺秒。我们用最快的速度站上高度,却在瞬间失去态度;当喇叭与引擎声遮盖鸟语蝉鸣,我们早已忘记谦谦之道才是君子之道。这个世界需要的又是什么呢?当别人喧嚣时你能否保持平静,当别人沉默时,你能否勇于发声。

有人说想做一道光,照亮他人,确实够伟大,只是他是否想过他能否成为太阳般的恒星,行修与心,忍受孤独……人嘛,避无可免的庸俗,但是你不能成为庸俗的代名词。如果你学不会品尝孤独带给你的特别味道,我想你很难能够保持内心波澜不惊。有时我也在想孤独的味道是不是如咖啡一般苦味席卷舌尖,心胃,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其他任何食物都取代不了的浓香与味蕾的绽放。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能分享的秘密,唯有孤独只能藏匿于心底,他是不是秘密的秘密,他是不能交流的交流。

【篇六:我以我生荐书缘】

书,一个多么简单而又平凡的字眼啊!但是,它却在我心中占着极高的地位。每一本书都有各不相同的故事,有些书充满了无限趣味,有些书会让你感到悲愤,有些书甚至会让人感到恐惧。书中之事,纷繁莫测,与书结缘,乃人生之大快也。

有人认为读书是苦闷的,读书浪费时间,也对自己没多大好处,而我反而觉得读书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有趣的事情。

当我感到烦恼时,读一本有趣的书可以让我的心情变得愉悦,何乐而不为呢?

从书中,我了解了许多生活中了解不到的知识,比如历史、地理、文学等。读了《三国演义》,我知道了诸葛亮的机智,关羽的重情义,刘备的仁义;读了《水浒传》,我知道了梁山好汉的仗义,知道了吴用的智慧,知道了武松的勇猛;读了《西游记》,我了解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读了《幽默大王》,我了解了如何让自己幽默起来,使生活变得更有情趣;读了《自然探秘》,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动物的知识……我喜欢的书太多了,数也数不过来。

我对书的感情很深,我喜欢在书中寻求一份宁静的美,书让我多了一份儒雅,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清纯,少了一份烦躁;多了一份智慧,少了一份愚笨。

读书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心境。人人都知道“开卷有益”,但是忙碌的人与书没有缘分,悠闲的人也与书没有缘分。要想抽时间去读书,也一定有办法,不妨把看书当作一种享受。书就像我最爱看的电视节目一样,这样你就会爱上读书。

我热爱读书,读书伴我成长。在书的长河中,我才刚刚开始起航。

书是我们的精神粮食,大家都加入读书的队伍中吧!让我们一起与书结下深厚的情缘!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