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相关作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作文1200字06-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华夏儿女的根,滋养着民族之魂,引领我们千千万万华夏儿女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应对各种挑战、天灾人祸以及外来侵略,适应形势的各种变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物质使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出现了无数伟大的人物。今日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人口最多,正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在社会主义大国。21世纪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大国。21世纪头一个十年,我国gdp“赶日超美”,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步提升。今...
优秀作文900字06-14
年少时,不懂得责任,更无从承担。记得朦胧印象中,自己曾任班长,只知道帮助老师管理好整个班集体是我应该做的事,却不知道这就叫做责任。随着知识的慢慢积累,阅历的逐渐增加,我开始意识到责任的存在和重要性。责任有大有小,责任有轻有重,社会关系中的每一员都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对于老师来说,热心教学是责任;对于医生来说,救死扶伤是责任;对司机来说,将每一位乘客送到目的地是责任;对于法官来说,维护正义惩治罪犯是责...
未来世界中国有“戏”作文1200字05-31
时间如同一台摄影机,记录了建国以来七十年间的点点滴滴。如果将时间的镜头向前拉长,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七十年前,遍布大街小巷的是自行车;三十年前,风靡全国各地的是摩托车;而如今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各种交通工具像雨后春笋一般。这一样样老物品的消失,一件件新事物的诞生,都在叙述着中国七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听爷爷讲粮票的故事小时候,爷爷总爱给我讲故事。爷爷说,在他们那个年代,物资匮乏,...
中国作文650字05-30
纵观世界地图,或许第一强国美国引人注目,或许第一地域大国俄罗斯引人注目,或许第一人口素质国日本引人注目,但你绝对不能小看东方这个文明古帝国的唯一幸存者,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中国有超过5000年的悠久历史,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形成国家,有许多代表名称:“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名称,而生活在其上的华夏人民著称以“龙的传人”,500...
愿景作文800字05-2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景,或跃马赛上,雕鞍驰射,武定北疆山河;或斩胡杀虏,驱寇平蛮,复我锦绣江南;或提督十州,吴钩越甲,文御三川五岳;或把酒泼墨,纵横捭阖,书我满腔豪情……周恩来同志愿景是其26年总理生涯为解决中国当代民生问题奋斗的一部历史缩影。中国的历史长河,将无数王侯将相、迁客骚人的愿景,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如一幅丹青画卷,徐徐铺开,展现在世界面前:这一笔,是后羿满弓上的轩辕箭,射下炙烤大地...
拍卖最后一杯水作文600字05-11
在美丽的阿拉斯加岛上,正在举行着一场拍卖会,这次的拍卖会与以往的拍卖会不同,这次拍卖的物品竟是一杯普普通通的水。但是本次拍卖会却聚集了美国、英国、中国等各个大国的首脑前来竞拍。也许你会问,这不就是一杯普普通通的水吗?怎么会令那么多大国的领袖垂涎三尺呢?这杯水到底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原来在2030到2035年,全世界剩下的水资源已不到2%,这都是人们之前浪费水,不珍惜水资源所造成的。人们以前洗完手,...
梦大难圆甘裹足?作文700字05-10
中国梦?政治、经济、军事、人文……太大了!难圆!生态家?生存之基础、发展之保障……要建设!难筑!难道要因此而裹足?当然不可能!中国梦之宏大,大到听起来就倍感艰难!是的,中国自明朝中叶衰败以来,数百年间,我们连有一粥裹腹、一隅偏安都成为一种奢望,如今何谈军事大国?何谈经济强国?何谈全民小康?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可以说是成绩斐然,举世瞩目!然而,“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
大国小家,我爱我家作文2000字05-05
我爱这土地,这片滋润我,养育我。伟大而深广的北方的土地。家,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是一个可以让你在累了,倦了的时候,休憩,停靠的地方。每一个人,对于家的定义。或许都不相同,或深沉而厚重,或明媚而小巧。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系天下的有志之士,对于家的爱,是深沉而厚重的,他们对于家的定义,是广意,先是大家而后才是小家;兢兢业业工作的父亲,温婉贤惠的母亲,乖巧听话的孩子,于他们而言,家的定义...
点赞中国作文1500字04-26
这是一个山河壮丽,历史悠久的民族,这是一个沐浴着新生的阳光愤发图强的民族,这是一个有着龙的脊梁、铁的担当的民族……这,就是中华民族!这,就是中国!自21世纪以来,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向世界大国的行列,迈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发展科技之时,却能同时保护好生态,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向世界展示大国风采!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中国的名山名水,吸引了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登临游...
大国之匠作文800字04-24
2016年中秋,“中国廊桥之乡”温州泰顺遭遇洪灾,多座古廊桥遭受重创,急需修复。而在人们加紧筹办修复工作时,却陷入了“无人可修”的尴尬局面——在全国仅有的数位掌握古廊桥修复技巧的主绳木匠中,大多已放弃廊桥修造工作,而如今依然坚守廊桥事业的匠人,多年事已高。这些急需修缮的廊桥,或将陷入失修窘境。为何这些匠人放弃了对这些古老技艺的坚守?这不能完全责怪匠人们。随着物质高速发展,这个社会似乎已没有更多的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