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相关作文

【篇一:美就在身边】

【篇一:美就在身边】

高悦轩

世间的美,千姿百态,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美,无处不在。美,就在我们身边。

在我眼中,最美是外婆。

我的外婆六十多岁了,但看起来总是精神料擞,说话声音清脆悦耳,一点都不像花甲老人,我想,是不是因为她有一副热心肠呢?所谓,相由心生吧。

在我看来外婆做了许多美事,而在外婆眼里却是一些平凡无奇的小事。外婆家住一楼,后门有一块小空地,热爱生活的外婆种了许多蔬菜,可谓种类繁多。外婆总会慷慨地把劳动成果分给左邻右舍。我经常听到窗外传来不同的声音:“张阿姨,煮面条没有青菜,我摘一把。”“张师傅,没蒜苗了,我拔几根”……外婆总会热情地回应,张罗着帮忙摘。外婆还种了几棵香椿树,一到成熟的季节,外婆便一茬一茬的割下来送给大家。刚成熟的季节,香椿的市场价格很高,平时外婆可是个一分钱恨不得掰两半花的人呢,为了能让邻居们尝到鲜,外婆可是特别慷慨呢。

平日里,谁家吹风机坏了,手电筒不亮啦,电风扇不转了等等。外婆都会让懂电工的外公去帮人家修好,每当邻居连声道谢时,外婆总是站在门口摆摆手,挑挑眉,眼睛弯成了月牙,笑起来别提多美了。

外婆在家如此,在外更令我佩服。每到寒暑假,我们一家都会出游,不管是住酒店还是民宿,退房时外婆都会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并把垃圾整理好带走。外婆说,保洁阿姨们挣的都是辛苦钱,很不容易,我们随手能做的事情尽量去做好。出去爬山时,外婆的包里总是带着几个塑料袋,那是外婆用来装垃圾的。大理的苍山,昆明的西山、广州白云山、阳朔的老寨山……都流下来外婆顺手把捡垃圾的身影,有时候恍然觉得外婆比那些山姿水景更美些了。

我想,美,其实就在身边!

【篇二:美就在身边】

贺梓坤

美是母亲的悉心照顾,美是朋友的细心提示,美是老师的认真背影,美是同学的刻苦身影,美更是身边的唐诗、宋词、元曲名篇名著。

唐诗的美,美在高雅端庄,美在浪漫可爱。自古有美人——“云想衣裳花想容”,是千古美人杨贵妃的容,如花一般娇柔美丽,一语道出了女子的娇羞美柔,楚楚动人,这是大诗人李白眼中的貌美。自古有美景——“晴空一鹤排云上”,是秋之美景。一行云鹤扇动美丽的双翅,在晴朗的天空中飞舞盘旋,忽然又直冲云霄里去了,描绘了一幅《云鹤飞天图》。读到此句,使人无不产生联想,更使人身临其境,舒展畅意,这是大诗人刘禹锡眼中的景美,更是唐诗的内在美!

元曲也美,美在凄凉悲伤,美在思乡之情。自古有乡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一幅《秋日黄昏思乡图》。秋日的一个黄昏时分,秋风萧瑟,夕阳将要沉入地平面。思念家乡的游子仿佛肝肠寸断了般痛苦,无法自拔。他悔恨自己无法与家人在一起团聚,使人触景生情,也忍不住悲伤起来,更有一丝同情,便更珍惜与家人相聚的时日。这是“秋思之祖”马致远眼中的情意美,也是元曲的精神美。

名篇名著更美,美在优雅可爱,美在动人心弦。从古至今,有多少好的诗文,有多少好的歌曲,它们的灵魂与精神,都在这美好的文学中。名人名家采回的景、情、物,都融入了文学中,一代代相传,这才是文学之美,这才是文学之魂!让我们在生活中体会它的美,让我们在学习中感受它的魂!

这就是美,美就在你的身边,只要你有一双会发现美得眼睛,那世界都是美的……

【篇三:美就在身边】

曹曦丹

波涛汹涌的长江,美;壮阔宏伟的草原,美;绵延不断的长城,美。这些都是从古到今人见人夸的景色。可是美其实不用远行千里去寻找,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眼前。

俗话说的好:“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美丽的。秋去冬来,春夏交错,这些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美的色彩。早上起来,穿好衣服,一开门,风便会像一个久违的老友给你一个最深情、最亲切的拥抱;下了楼,走出去,小鸟便好像欢迎你的到来,在你耳边唱出婉转的曲子,与清新干净的空气和高大挺拔的树木应和着,给你一个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象。

最美妙的一定是秋天了。金黄的树叶慢慢悠悠地从树上滑下来铺到地面上,时间一久,大地像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走到上面,脚一落地好像踩在软绵绵的棉花糖上舒服极了。如果运气好的话在小路边捡到大自然寄给你的一封来信,上面写着“冬天要来了,注意增加衣物”等一些温暖的字词。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你用心去观察总会发现身边的美。

抬头看云卷云舒是最惬意的了。云呢,是变化多端的。风一吹来,各种形状的云便出现在你的眼前。这时你周围的一切事物好像都消失了,留在你眼前的只有变化多端的云和柔软的草地。这难道不是大自然送给你精神上的良药吗?

美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是那“河畔的金柳”,是那“床前明月光”,是那“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我们的身边处处存在美,只要你有一颗向往美好的心,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蕴含的美。

【篇二:夏日随想】

今天是7月26日,已经到了中伏,一大早,我吃完早餐,静坐在书桌前,手捧一本装帧简单质朴的书,津津有味的读着,思想的火烛在闪闪发光。

走进《唐诗宋词元曲》,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眼前一亮,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领略到友情的宝贵,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佩服诗人的智慧,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让我感受到坚守边疆战士的爱国情怀,李清照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让人读懂了一代才女一生凄美的爱情。我徜徉于古典诗词的这座美丽的殿堂,吟诵着这一首首千古绝唱,聆听着一个个诗人的传奇故事,我的心灵为之触动,思想的火焰在闪光,不一样经历造就不一样的人生,诗人的笔下的一草一木,一鸟一石都是有生命的,他们都是诗人赋予灵动意向,抒发情感的最好的载体,我在一角走进去,看到了别样的风情,脚步和灵魂都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洗礼,书写和风景是两扇门,同时开着。

我喜欢读书,书就像一位挚友,和我倾心交谈,书就像一位长者,教我做人的道理,书就像我的化妆品,滋养了我的精神。每当我偷懒的时候,耳边好像总有一位好友在提醒我,今天,你读书了吗?那一刻。我听见了自己的心跳,于是,我又重振旗鼓,继续用手敲击着键盘,那些心中激荡的雷声犹如千军万马,在广阔的大草原驰骋,奔向远方。我希望,在我的身边,一直有一个行侠仗义的花木男,一起挥剑杀敌,一起笑看风云。

夏日清晨,一样的人间烟火,并非孤独的行走,静坐读书,也是一种美,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坚持,你的生活会多么有趣。

【篇三:汉语的传承】

从三皇五帝到秦汉帝国,从唐宋盛世到明清伟业。中华民族历经千年风雨,仍自强不息。文化的传承已融入血脉,源远流长,而语言就是文化最伟大的传承。

中华民族的母语是汉语,写出来的字是汉字。唇齿一张一合留下的是一首动听的音乐;笔走龙蛇留下的是一页绝美的篇章。喜欢唐诗,喜欢宋词,喜欢元曲,喜欢明清小说,喜欢一切一切用汉语和汉字表达出的感情。

六岁老师教我背唐诗,便深深爱上了那平仄中的无限韵味。喜欢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喜欢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伤;喜欢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欣喜;喜欢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追忆———唐诗的文化传承千百年,语言的魅力也使我们深深折服。

记得一代文豪苏东坡也有“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哀伤;记得一代爱国诗人陆游那“东风恶,欢情薄”的《钗头凤》的千古绝唱;记得那一代女词人诗风由“惊起一滩鸥鹭”的清丽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哀婉——宋词的艺术在与情感,一直觉得他的存在就是为了拨动心中最隐匿的那封情感的弦,语言使宋词伟大,文化是宋词经典,而宋词则使语言和文化传承千年。

而是喜欢听爷爷讲《赵氏孤儿》,都喜欢跟奶奶一起听《牡丹亭》,看这一个个元曲故事的经典,也是在欣赏一份特殊的语言,在其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传承。

从小看吴承恩先生的《西游记》,听易中天先生品《三国》,听刘心武先生讲《红楼》。明清时代的小说给我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乐趣,看一页页泛黄的纸张,品读故事中人生百味,也给了我不少为人处世方面的建议,字里行间里流露的是人生的智慧,语言的传承。

现在呢?现代科技高速发展,而我们的文化却一步步的走向没落,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语言传承经典,经典传承文化,这是一件多么奇妙的结合!其实,我们能做的远比我们想做的多得多,因此我们拥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保护我们的语言保护我们的文化。

传承语言,传承文化,演绎经典。中华文化五千年绵延不息,自有它独特的魅力与价值。爱护汉语,爱护文化,爱护一切从汉语表达出的感情,一切从汉语中感受的爱。

语言传承文化,文化铸就民族未来。

【篇四:我在诗歌中快乐】

中国五千多年历史中,许多风流人物落入帷幕,留下了不朽的诗文,有《楚辞》,有《唐诗》,有《宋词》,还有《元曲》。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前秦时期的著作。

画面转移到唐代。“诗仙”李白。“诗魔”白居易,大李杜,小李杜等文学巨匠纷纷涌现在中国历史上,把文学的根基扎得更深。你看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高高的瀑布悬挂在云霄之上。银色的水流飞泻而下,就像是天河之水倾注到了人间。再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让人感受到山上寺院的高楼那惊人的高度。除了豪放派的李白,白居易也酣畅淋漓的写出了《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让我看到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杨玉环之间深刻动人的爱情故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管苏轼与自己的弟弟相隔多远,但看到的却是同一轮圆圆的月亮,就如亲人就在身边。

知识就像水一般,是源源不断地流动的,多读书,多汲取,才能达到人生更高的境界,正如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言。

还有女诗人李清照,也写了许多著名诗句,都让我回味无穷。

读诗词,能领略到壮阔的高山流水;读诗词,能体会到湖边的无限风光;读诗词,能听到鸟语花香的幽香。诗词能使我陶冶情操,使我得到启示,达到知识的顶峰,开阔视野,让我体会到无限快乐。

【篇五:诗词给我带来了快乐】

不知何时开始,爱上读诗,也许是爱上读诗时的快乐。

诗是晴空中舒闲的云,是高山上傲放的菊,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也许你会问,诗词单调而乏味,那乐从何来呢?

乐是陶渊明笔下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是田园生活的自得其乐。是李白笔下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是天真烂漫的童稚之乐,是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金榜题名时的欣喜若狂。是杨万里漫步乡间所见“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一种朴实的自然之乐。

诗人之快乐情怀固然令人陶醉,但四时之景也多被文人墨客所称颂。

读古典诗词,和李贺一起领略“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斜”的无限春光美景。跟随杨万里的脚步,去感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日荷塘风情。与杜牧结伴同行,品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日枫林盛景。是卢梅坡邀我郊外赏雪时,邂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冬梅怒放图。

情景交融,其乐快哉。但宋词元曲也是文学史上瑰丽的风景,亦让我回味无穷。

走进宋词元曲,让易安居士带着我们,品“常见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酒醉池塘游玩之乐。循着辛弃疾的踪迹,在乡村野间,看那“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自由自在、悠闲之乐。同马致远奔波在他乡小径上,感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秋日乡村风光。

漫卷诗书,藏着我的追求与探索。书香悠长,载着我的汗水与快乐,伴随我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篇六:汉字,你听我说】

汉字你是那江南春天岸边的一阵微风,带着你那婀娜多姿的体态;汉字你是那北方茫茫戈壁中的一颗青松,带着你那坚挺而险劲的身躯;

汉字你是在蓝天自由飞翔的一只雄鹰,带着你独有的雄伟奔放的梦。

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雨,依然带着你的精神,在历史的大舞台上绽放。汉字,你听我说你的历史,你从甲骨文和金文开始了新的历史,到大篆、小篆和隶书让你变得成熟,再到草书、楷书和行书的辉煌。但无论是你的哪一个时候,我都深爱着你美丽的身躯。因为正是你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历程,让中国的文化由你挥洒的淋漓尽致。

我们离不开你呀!汉字,你听我说我是多么的爱你。你的一笑一颦我都牢记于心,你所包含的每一个字都吸引着我。你是传承中国文化的基本,从《诗经》到元曲,从唐诗到宋词都能表达你的心声。那种与生俱来的韵味和灵气都震撼着文人墨客的心,让他们无论是喜是忧,是乐是怒都能将心中的感情抒发的酣畅淋漓,难以自我。何况我一个平凡的人,能不被你的魅力所折服吗?

汉字,你听我说我的担忧。如今的你,变得不像从前了。你已经被人们当成考试的工具了,被束缚在一个一个方方正正的田字格里。如今没有了“草长莺飞二月天”的美,而是生硬硬的答题技巧。我不希望人们为了利益而摧毁你的美,中国的文化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汉字,你听我说我的快乐。你那销魂的身躯不仅令中国人折服,也令外国人赞叹。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慕名来学习汉字,是啊,你的秀丽与妖娆是千言万语说不尽的。

汉字,你听我说,我对你的爱,正源于你无尽的美与温柔。

【篇七:倾听文化的声音】

回眸历史之悠久,感受中华文化之伟大。——题记

听,是谁在吟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听,是谁在吟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听,是谁在吟那“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醉”的惆怅?

是李白,是苏轼,是马致远……那是唐诗,那是宋词,那是元曲,那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呀!听,这是文化的声音,一种响亮的声音。

这是一个充满温暖而惬意的午后,我静静地享受着这份安祥,品味手中的书卷,然而一次寻找文化声音的旅行便开始了……

这是哪儿?时间就像中了魔法一样,我穿越了时空隧道,来到了江中的一叶小舟上。与我对坐的则是一位正在饮酒的文人。小舟飞快地行驶在江中,而我没有和他讲太多的话,只是赞美了这里的风景。两岸猿啼声一阵阵地传入耳中,两旁的山也一直往后走。到了河流落差处,小舟的速度更快了,顺流直下,这时他突然诗意大发:“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诗是多么铿锵有力,我瞬间意识到:原来我正和大文豪李白一起游山玩水。我拍手叫好,李白摸了摸胡子大笑了起来,“此乃美景也!”这短短的几句诗无不透露出唐诗的豪放,也让我听出中华文化的伟大。

天突然黑了下来,周围一切又变了。我抬头望了望天,月亮又是那么的圆。眼前一位唉声叹气的中年人便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跑上前,不解地问:“您为什么要叹气呢?”他转过头,深深地叹了口气,说:“思念亲人,今天是中秋节,而如今我被贬密州,无缘与家人相见。”我听了,知道他就是大文豪——苏轼。皎洁的月光更加勾起诗人对亲人的思念。我无言以对,只是静静地望着月亮。他抬起头,无比惆怅地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罢,他便走开了。这种的伤感,无不透露出宋词的柔美,也让我听出中华文化的伟大。

天起雾了,在不知不觉中,我又被带到了一个小村庄。那儿流水潺潺,溪上驾着一座小桥,旁边有几户人家,屋顶炊烟袅袅。我不禁慨叹到“小桥流水人家”。正当这时,一位游子带着一匹瘦马,垂头丧气地下山,忧伤至极地说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想也许这就是漂泊他乡的游子——马致远吧!他的叹息声无不体现了元曲的淡远。

一阵风拂过,我带着万千感慨回到了现实世界。这一次有声有色的旅行,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伟大。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无不让我难以忘怀。这可是一种让中华儿女自豪的声音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它无时无刻不透露出它伟大的气息。文化就像是天上的繁星,点亮了我们的人生,让我们用心倾听文化的声音,回眸历史之悠久,去感受中华文化之伟大吧!

【篇八:我变成了一本书】

假如我学会了变化,我真希望我能变成一本书,书是人类学习进步的重要工具,而且,这样很好玩!

妈妈不知道我变成了书,就稀里糊涂地给我包上了书皮,这就是我的衣服。可是这个衣服居然是透明的,我的身体都裸露在外面了,真的是羞死我了。我想这不是和《皇帝的新装》一个样了吗?

穿好衣服,我又被放进了书包里,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我快要被闷死了。好不容易,把书包背起来了,向学校急匆匆赶去。我在书包里作了一次免费的旅行。到了教室,又把我拿出来,还在我身上写字,我觉得浑身痒痒,这还不算什么。居然写错了字,还拿橡皮擦在我身上来回拼命地摩擦,把我身上的污垢都擦出来了,痒得我忍不住哈哈大笑。

我的身上内容可多了,简直是包罗万象。有天文有地理、有唐诗有宋词元曲,还有四大名著,很难读懂的文言文,更厉害的还有大家都不懂的甲骨文,我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每天大家都会拿着我爱不释手,从我身上学到很多知识,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有一句话叫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都说明我的作用很大。

可是,有的人却不喜欢我。把我放在书柜里,几乎都不看我。还有更可气的,居然把我卖给收破烂的。最可气的是,还有人想把我当柴给烧了。

我觉得每天待在书包里都腻了,于是打算去外面逛一逛,但是外面的世界太大了,我居然迷路了。有人把人送到了一个图书馆里。那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书。有科幻书、童话书、故事书、漫画书。我在这里认识了许多朋友,我想在这里待着也不赖。

直到有一天,我又被人给借走了。借走我的居然就是我妈妈,她就带着我回家了。我想她怎么知道我的秘密呢?原来这就是一场梦。

【篇九:大美中国,大美汉字】

当人类出现在地球上时,当我们的祖先开始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生活时,语言便随着生活衍生出来。但是人们苦于无法记录事件,随后一个名叫仓颉的人发明出一个伟大的东西——汉字。从此,人们便有一位新的好朋友——汉字。

或许是我们每天接触汉字的次数太多了,又或许是我们的生活频率太快了,所以我们认为汉字只是一些古老符号。但如果我们细细地去欣赏汉字,我们的心中便会漾起一阵文学与思想的清香。我们先来看看象形字吧!看“火”,它就是一堆干柴上燃起的火焰;看“水”,看似一板一眼的一撇一捺中却好似蕴含着万倾碧波;看“山”,它是在一往无际的平地中拔起的数座高峰,显得那样突兀,数座高峰相互呼应,一高一低,呈现出相映成趣的画面。看了象形字的大家庭后,我们不妨再来欣赏一下形声字。看“柏”,一木一白便成了一树,“木”为它的本意,“白”为它的声部,一本一声,变成了一个声形并茂的字,这其中既有着禅的那种简单、自我思考的境界,又有着可利用声部来方便记忆的特点,这其中包含着古代人的精神与智慧的结晶啊!我记得一位名人对于汉字结构的评论:“有时我真不愿把它们拘束在方格中,因为它们是那么的灵动、美丽,我想让它们在方格的外面尽情地伸展自己的身姿!”

值得人们津津乐道的不仅仅是汉字的结构,更是它的本意,以及它与其它汉字所连接起来的美感。中国的文章体制,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再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如果把一个汉字比作成一块玉的话,那文章则是人间最美的珠宝首饰。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写出了每位游子的共鸣;岳飞《满江红》中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和“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写出来战士们视死如归的决心;李煜《相见欢》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的愁。此外还有元曲《西厢记》《牡丹亭》,明清小说的《儒林外史》《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它们是采莲的女子,它们是他乡的明月,它们是寒山寺的钟声,它们是商山的景色,它们是永不凋谢的牡丹,它们是经历了昨夜东风的小楼,它们是滔滔不息向东流的江水,它们是江上的渔者,它们是九曲的黄河,它们是美丽的嫦娥,它们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美好的回忆!

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觉到,汉字真不是冰冷的符号,并不是单单用来记事的,它是所有意境的表达方式,它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篇十:与文化并行】

中华泱泱五千年文化,在岁月的流逝中沉淀出一份圣洁的美。作为仅存的文明古国,遗留下来的文化底蕴自然不容忽视。

在中华文化中,绚丽的瑰宝比比皆是,犹如满树桃李,等着有心的你去采撷。

漫步走进唐诗之中,“诗圣”杜甫因国家战乱纷纷,夙夜忧叹,写下了《春望》,将忧国思家之情抒写的淋漓尽致;缓缓踱入宋词,苏轼将对自身遭遇的无限感慨和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地向往以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融入了一首《水调歌头》之中,寄托在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上;翘首展望元曲,马致远一首《天净沙·秋思》,不过寥寥几句,却勾勒出了一副清晰可见的悲凉哀愁之景,叙写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都如一颗颗晶莹华美的宝石倒映着人民内心深处的期盼与祝愿。面对这如此璀璨的文化,一直引以为傲的我们,却愕然发现,我们在一昧追求发展的时候,不经意间将文化遗忘在了后面。

面对世界性的汉语热,我们本应该作为最熟悉汉语的人,对于汉语文化的理解程度却每况日下。在连自己的母语都没有学好的情况下,还不断探索外国的语言,将母语文化冷落一旁。对汉语文化的曲解让人痛心疾首,火星文以及外来词汇的直接使用更是给汉语带来了抹不去的伤痛……

泱泱中华文化犹如先辈们早已为我们后代拾起的珍珠,却被无知的我们遗落在海滩上,随着时光的潮起潮落,沉入深不可测的海底。在追求发展力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拉起文化,齐头并进?让如此优秀的中华文化断了传承,我们心中又是否会有一份难以磨灭的罪恶感?……

中华文化石民族精神的见证,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更是民族精神的灵魂!拾回中华文化,能让我们中华民族更有内涵,更加具有凝聚力,能让我们中国人将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的更远,让整个世界再次看到我们中华文化的骄傲!

我们是新时代的新动力。在永不停歇的时代火车上,我们应该拉起中华文化,在学习外来文化的时候多分一点时间,捧起一本古籍,在时代的火车上,与文化并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