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相关作文

【篇一:北京故宫游】

北京故宫,历史上,康熙,雍正,乾隆皇帝们的住所,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历史悠久的宫殿,它还有一个即美丽又好听的名字,名叫紫荆城,这次,我就要游历这个名垂青史的大宫殿。

刚进去,穿过了天安门,我们见到了这个令人恐怖的地方,午门,这个是我在整个紫荆城中最害怕的地方,对,这就是那些犯了错的人的惩罚地,我看到这个又大又空旷的地方,不由得惊起了当时那样惊慌人心的画面,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就那样跪在地上,头一个个掉落,那种画面,真的是令我的心怦怦的跳动呀。我慌乱的走过午门,来到了紫荆城内最大的门,也就是我们紫荆城外朝的正门—太和门。

太和门,也就是当时的奉天门,是皇帝像接受大臣们的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现代说的工作地,这个地方的前面有五座桥,俩边是最窄的桥,是只有朝廷三品大臣才能行走的地方,位于中间桥的旁边俩座桥就是给皇帝的亲戚,那些亲王门走的,还有最中间的这座桥,这是皇帝专属行走的桥梁,是最长的,最宽的桥,实在是尊贵无比,之高无上呀。

穿过太和门,我们来到了弘义阁,也就是皇朝礼乐展,被当时的清代人称做是武楼,是内务府银库,专门收存那些尊贵的金,银,制钱和玉器,一听这些名称,那肯定就是做宝地了。

接下来就是太和殿,这里面有皇帝真正的宝座,龙椅,这个宝座金光闪闪,简直是金子般,漂亮极了。

接下来就是中和殿,顾名思义,就是皇帝在去太和殿开朝之前要稍作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在我们紫荆城的三大殿之中,只有中和殿是皇帝可以休息的地方。

下来就是保和殿,这是皇帝们更衣的地方,也是皇帝册封皇太子,皇后的时授贺的地方,也是一个重要之地。

再下来就是乾清宫了,这个看古装片的人们都熟悉,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各位皇帝们休息的地方,这里是侍奉人最多的地方,为了保证皇帝的优质睡眠,真是费尽了心思了。

下来就是皇后千秋节和生日时收贺礼的地方,交泰殿。这是个喜气的地方,虽然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宫殿,但其实这也是的重要的殿,后宫中的其中之一。

然后就是坤宁宫,这是我们尊贵的皇后的寝室,也就是休息的地方,这里大,冷清,也是个寒风刺骨的地方,这里的冷清也真是好大,毕竟皇后几乎就没有住多少回。

还有,就是我们紫荆城皇宫的后宫的后花园,名叫御花园,这里就是格格阿哥玩耍的地方,皇宫中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其他地方都显的那么冷清,而御花园不一样,这里满满温馨的味道。

最后,就是我们后宫的后门了,紫荆城最后一个地方,神武门,我们的各位要进宫的都必须走我们皇宫的后门,神武门,也是个重要的地方,各位要进皇宫的都必须走后门。

可见,古代真是又可怕呀,我们要感谢我们可以生在这个幸福的时代里。

【篇二:给微笑一个定义】

什么是微笑?你也许会说:“这还不简单?不就是咧开嘴巴,轻轻笑一下。”不,微笑,不仅仅是表面的笑,也应有内在的东西。

从古到今,微笑都是一种礼节,就拿古代的前朝和后宫为例,在朝庭之上,大臣们对待一件政事必有不同的意见,他们一边唇枪舌剑,一边脸上还挂着笑容,一副“没事儿”的样子,毕竟天子在上,不能失了礼节;后宫中“微笑”则体现得更多了,后宫佳丽三千,勾心斗角又岂会少,但是,至少表面上是很平静的,宫斗剧中,哪里不是整天带着微笑的娘娘小主,但暗地中狠施辣手的大有人在。在当今社会,也是如此,酒楼前的迎宾小姐,脸上都展现着热情但僵硬的微笑;在外游玩时,也不乏有假笑拍照的人,所有这些人,真的在微笑吗?

这样看来,他们既在微笑,也不在微笑,因为他们表面上在笑,可是心灵并没有。

那么到底什么是微笑?

微笑与否,不在于外表是否“笑”了,而在于内心“笑”了没有,在小学的时候,有一位严肃的老师教我学习数学,因为小时候贪玩,所以我学得并不好,本来就不苟言笑的老师见了我就更严肃了,平时都是板着一张脸,也不知怎么回事,一天我突然要好好学数学了,于是上课,做作业特别认真,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为此,老师特意把我叫到办公室,给了我一颗糖,对我说了许多鼓励的话,最后,嘴角扯动了一下,似乎是想笑笑,但终究没笑出来,不过,我感受到了他的善意,也知道他的心已经在对我笑了。

当然,生活中也有许多表里如一的笑,能够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人深受鼓舞,所以,平时我们也应多去想想快乐的事,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微笑,也许在不经意间,能帮助到别人,这样的笑,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像现今社会一般职业性的、虚伪的笑。

我曾在高速公路的收费站亲眼见到如下情景:一位收费员因为伤心事在哭泣,但见到有车行驶而来,忙擦干泪水,强扯出笑容,为我们服务——因为有规定表明她们必须笑对旅客。虽然我也很敬佩她的敬业精神,也觉得这条规定于我们而言很“人性化”,但是对于收费员来说,就有些牵强了。

毕竟微笑不可勉强,只有心笑了,才能叫做微笑啊!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让这些“被强迫微笑的人”真正笑起来,否则看得不仅自己不舒服,于他人更无益,在走过迎宾小姐时,能否稍稍点头向她们也笑一下?当见到别人哭泣,是否可以问一句安好?这时候,小小的温暖便会使他人真正的微笑。

那么,以心微笑,以微笑温暖微笑,这就是微笑的定义吧。

【篇三:共存】

曾有人言,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便已足够。诚然,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物,每个人手中所拿的都是一把双刃剑,这锋利刀刃既能重创强敌,亦可能误伤自己。也正如牡丹雍容华贵、艳丽夺目,可是它没有金秋桂子的十里飘香;鸟儿轻盈灵动、自由讯逸,可是它没有大象的端庄沉稳。然而,还有他们,却因共存而在历史的长卷上写下了惊艳一笔,铭刻在浩荡的长路间,任风霜侵袭也抹不去他们沧桑的印痕。

豪迈与柔媚可以在辛弃疾身上共存,似烈火与清泉的矛盾互依。“马革裹尸当自誓,峨眉伐性休重说”,洋溢着他作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格调;“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激荡着他飞扬的豪情与气概;“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则流溢出他对美好夜晚伊人的细腻赞美;“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飘逸着他对客观自然细致观察而流露出的缕缕柔情。对,这就是他,一位胸怀大志的铁血将军,一位忧国忧民的哀伤词人。他改变了人们对于北方汉子的粗鲁莽撞的看法,将豪迈与柔媚,集于一身,在烈血中绽放出柔肠寸断。

丹青与兰亭可以在苏东坡身上共存,选择的宏大让绚烂的文化长河里从此多了一位全才。他是博学多识的大作家,也是“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大书法家,更是重视画作神似的大画家,诗文书画,样样精通。他的书法,虽不如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却也与名家黄庭坚,米沛,蔡襄并称“宋四家”,其《黄州寒石帖》也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他的画作,梅,兰,竹,菊,无不清新俊逸,潇洒刚劲,为其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告诉后人,在艺术的领域里,没有什么不可共存!

智慧与美貌可以在武则天身上共存,让武周王朝凛然列于泛黄的史籍中而独溢光辉。十四岁就因豆蔻年华,美艳绝伦,光彩照人而被选入后宫。自古美丽女子数不胜数,可大多都是温婉娇柔,传统温顺。可她不是一般的女子,她有回眸一笑惑君王的美丽外表,更有一颗果敢勇毅,明察善断的智慧之心。她步步为营,无论在后宫的明争暗斗中,抑或是前朝的风云政变中,她过关斩将,凭借自己智慧的处世之道,成了中国这个男尊女卑封建王朝统治中的第一位女皇帝。没有她,就没有几十年的政通人和,也不会有媲美太宗的盛世华章。她兼并了人们认为不可能共存的美貌与智慧,写下一段巾帼传奇。

科学与思想可以在帕斯卡尔身上共存,让思想的苇草推动这世界的前行。帕斯卡尔,就是他,在物理学中提出了帕斯卡定理;是他,在数学中发现了圆锥曲线,证明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器。也是他,写出了《思想录》——被誉为西方哲学三大经典之一,深深地影响着哲学的发展与人们的思想。最本质的科技与最玄妙的理论,看似对立又截然不同,这一切却都在他心中共存,并将它们的关系处理的如此融洽、行走得如此完美。

共存是美好的,正是因为天空与大地的共存,有他们的轻盈与厚重,才有了世界的区分。正是因为山川与流水的共存,有了它们的沉淀与灵动,才有了秀美大地。正是因为有了光明与黑暗的共存,有了它们的温暖与冷清,才有了昼夜更替,生物繁衍生息。一切皆有可能,就让宁静与活泼,微笑与泪水,智慧与勇毅,皆与你我共存!

【篇四:人生不能被保证】

人这一生啊,总是要面对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困难,挫折,当面对这一座座大山时,告诉自己一定能够越过去,而不是一味的自怨自艾,“这么高,这么险,我肯定会失败的呀。”而就在这时身边总会出现一些声音“我保证你迈不过去,别去白费力气了。”而这,是轻蔑,是忠告,亦或是变相的鼓励?我们不能肯定。

忆当初中国保尔张海迪,她在高位截瘫后,失去了踏入校门的机会,如此就能保证她从此就与知识无缘?安知他克服各种困难,艰苦奋斗,自学成才。人生不能被保证!

忆当初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受宫刑,坐大牢,而《史记》也自此涅盘而出,傲视九州。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社会,他又是顶着怎样的压力艰难生存,创《史记》于天下。人生不能被保证!

忆当初郑和七下西洋,海上风浪无常,谁又能保证他每一次都安然无恙,平安归来?这背后,又有多少准备措施,付出多少汗水与智慧。人生不能被保证!

是否还记得仲永,多么聪明的一个孩子,但最后却泯然众人矣。童年有那么一个超于常人的智力,甚至被称为神童,长大后也该是一个才华横溢,迷倒万千山女的翩翩公子哥,可谁又能保证这剧情是顺利发展。又如曾经帝王后宫,后宫佳丽三千,环肥燕瘦各有千秋,谁又能保证日日恩宠不断,独霸后宫?帝王本无情,只凭倾城容颜腹中却无华也只是空壳一具,无人赏幽。但又或转念一想,任你腹中诗书千万卷,连外在美都没有谁又去赏你气自华。人生不能被保证!

任它再多先天条件缺乏,又或后天磨难众多,我命由我不由天。变相鼓励也好,嘲笑轻蔑也罢,只需记得人生不能被保证,人生也就将在自己手中改变,未来由我创造。

是啊,人生,不能被保证。

【篇五:生活不是电视剧】

阴天,雨纷纷扬扬的下,车窗外的雄伟城墙覆盖了视线。眼前是小时的梦想,电视剧的豪华排场,男主角和女主角的久别拥抱,战场的烟火飞扬……所有的零碎记忆随着雨滴滴答答的落下。

步入南海影视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磅礴的宫殿。踏上一层层庄严的石阶,敞开的大门,金碧辉煌的是那夺目的龙椅。想起《后宫甄嬛传》的勾心斗角,想起《巾帼枭雄》的义海豪情,想起《步步惊心》的爱恨交织……关于皇宫,掺杂着向往和恐慌。罢了,如今只是荒城一座而已。其实,生活并没有电视里皇宫的奢侈享受,只有一家人三菜一汤的平淡淳朴;没有后宫所谓的佳丽三千,只有“一日夫妻百日恩”的幸福温情;没有车祸穿越的梦幻,只有重症病房外不吃不喝的苦苦等候。生活从不如电视剧那么曲折离奇,更多的是那一份温暖的守候。

沿路走到旧香港街,抬头望去,都是些七八十年代的楼阁。整条小街屹立着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建筑,妓院,钱庄,赌场……一砖一瓦,都是属于那个年代的青涩。想起《读心神探》的神机妙算,想起《狮子山下》的逆境自强,想起《烈火雄心》的机智勇敢……关于香港,太多捉摸不透的幻想,但始终还是幻想。其实,生活还是生活,没有一出手就能抓到罪犯的神探,没有开始很败家后来经历世事后变得很成熟的富家子弟,也没有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励志传奇。生活从不如电视剧那么顺心如意,更多的是那一份平凡的忙碌。

信步来到江南水乡。柳絮随风飘扬,细雨打湿了心房。没有战争的打扰,没有争吵的厌烦,没有太多物质生活的奢求,在这儿,只有简单的一草一木,朴实的一花一树。感觉恰似白居易那么一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又恍若来到三毛临死前还念叨着的周庄,那温婉如玉的江南水乡。想起夏雨荷的雨中邂逅,想起《似水年华》的韵味悠长,想起《人间四月天》的浪漫爱情……江南,和温婉缠绵、白头到老的爱情交织在了一起。

而生活中的爱情被赋予了太多钱权的含义,于是就变质了。它没有命中注定的相遇,错过就是错过,挽不回,也追不到;它没有放弃荣华富贵只为爱人的王子,只有为了结婚买房奋斗一生的房奴;它没有约定好的相守相依一辈子的永恒,或许只是相爱一时头脑发热的冲动,难以坚守那一份原本就不现实的感动。生活往往没有电视剧中久别后相拥的感动,更多的只是一次次的落泪让你明白,什么叫现实。

小时候,我常常裹着一条长长的浴巾,站在太师椅上,看着小伙伴们俯首参拜的模样,嘴角洋溢着得意。小小的脑袋装满了对电视剧里那皆大欢喜的美好结局的向往,就像坚信白雪公主必定会过上幸福生活般顺其自然。而其实,现实生活并没有人们常说的万事如意。人心之间余留的空白,面具下的鲜为人知,爱与恨的感情纠葛,又有多少事情尽如人意呢?

生活不是电视剧,没有所谓的收视率,没有观众和掌声,没有多次“NG”的可能;生活没有王子搭救公主的美好,没有英雄出手相救的侥幸,没有时空穿越的梦幻存在;生活是充满遗憾的篇章,因为她没有机会让你修改病句……

【篇六:莫等待】

像是一种宿命,古代的女子习惯了等待。又像是一把枷锁,等待,使她们寸步难行。

你于大汉深宫,手抱琵琶,低头沉思。你在等待,等待那人以你为妃,等待幸福。望着镜中你的美貌,你以为等待不过是瞬时之事。然而,你忘了,在这尔谀我诈的宫廷,美貌不过是蜻蜓点水之轻,画师把你绘于宣纸之上,却已不再是你的容颜。飞蛾,尚有扑火之勇,你怎会于此等待至老?面对和亲,你说,我去。其实,你在心里呐喊的,应是莫等待吧。

等待的枷锁应声而碎。莫等待,一首《昭君怨》流传至今;莫等待,你让一个失去你的人视后宫粉黛如飞尘;莫等待,你让另一个得到你的人甘愿对大汉朝俯首称臣。昭君,是你打开了等待的枷锁,吹响了莫等待的号角,有了追求幸福的权利。

你,十四岁进宫,却因太宗去世而被送入尼姑庵。最美好的时期,你在后宫中等待;最难熬的时期,你在青灯前等待。我们都应该知道,你不会甘于等待。于是,你抓住时机,成功逃离那座寺庙。

从才人到贵妃再到母仪天下,你也曾受过冷落。或像他人,于深宫处等待斯人;或,莫等待,自寻办法,主动争取。深思过后,即使为时代所不容,你依旧选择了莫等待,你却找当时最受宠的贵妃,一席谈话,如醍醐灌顶。“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样的语句该是形容你的吧。

莫等待,你不必空对青灯;莫等待,你统率着后宫三千佳丽;莫等待,你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莫等待,你,使日月为空。

等待如一把枷锁,将你牢牢束缚,既如此,何不将自身化作刀剑,斩断人间束缚,让自身得以解脱。

人之一生不过百年,任你风华绝代,任你才情无限,到头来,还不是一抔黄土。

古代妃子如此,我们又何尝不是?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不必等待,自此开始,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之一是虽然短暂,但刹那的光辉,便似永恒。

【篇七:观《甄嬛传》有感】

近日重看《甄嬛传》,得了些许别样的感悟。

《甄嬛传》主要讲述了一位浪漫无忧的少女甄嬛步入后宫的生活及蜕变。我看着入宫时甄嬛、沈眉庄、安陵容相交为姐妹,会心一笑;看着她们在华妃的气焰下毕恭毕近,小心翼翼时,便为她们感到忐忑;看着陵容与甄嬛、眉庄遭人离间致使陵容陷害甄嬛、害死眉庄时,我亦痛心不已;直至最终,姐妹三人独剩甄嬛一人,这让人无形中感受到深宫的萧瑟孤清……我们的喜怒哀乐,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幻。

从《甄嬛传》的第一集看到结尾,我沉下起伏的心情回忆无数的画面,漂浮于脑海挥之不去的是每一个人脸上夹带着的笑。不论官职位分高低,人人衔着笑容。可是,随着剧情发展,我发现这些笑容大多是虚伪的或笑里藏刀的。

有一幕场景:皇后夜来回宫,让贴身侍女给自己揉太阳穴,因为她一整天都维持着脸上的笑容,脸都僵了。

说实在的,《甄嬛传》中皇后的笑容最让我感到亲和端庄。当皇后的恶毒面具揭下时,我心中百感交集——有着这么一个亲和笑容的女子竟是个虚伪的人!疑惑间,我对着镜子,看着镜中的自己嘴角扯出弧度。虽然我知道这是皮笑肉不笑,但也能让一陌生人感到笑容的亲和。

当笑容成为一件装饰品,生活便成了痛苦。

《甄嬛传》中的后宫嫔妃无一不是脸挂笑容,这笑成了她们对人、对生活的展示,外人无法知晓她们笑容下时怎样一番心思。

但也许,这就是生活给每个人的磨练。身在其中的人,保护自己成了基本目标,让自己更好地生活成为不断奋进的动力。于是,每个人身上的棱角一天天被磨平润滑。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笑容成为甜入人心的糖,成为人前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后宫嫔妃争宠,展现的又何止是争宠的手段和戏码。于我而言,在《甄嬛传》这部剧中,真情假意,善恶交合,恍若真实生活。

这个世界非善即恶的事情太少。同样,善者非绝善,情意非绵长。

在《甄嬛传》中,我们难以评说谁善谁恶,只能怀着复杂的心情感叹:生活不就是这样似真似假的吗?

【篇八:这就是女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古以来,女子大都是以一种“美丽”、“文雅”、“娇羞”,却又有那么一点点羸弱的体态出现在古代的历史及诗文当中。人们大多已习惯,或者说是已经认定了古代女子的娇弱,甚至把这样的印象带入到了对现代女性的印象评价当中。殊不知,女人为了自己所想保护的东西,会让自己的内心如钢铁般坚强。

就像刘兰芝,她为了捍卫自己与焦仲卿的爱情,毅然拒绝了万贯家财的县令和太守家公子的求亲,坚贞不渝地守护着她和焦仲卿的爱情。只可惜她生在无法自由追求爱情的朝代,纵然她的爱深如大海,却始终得不到焦仲卿母亲和自己哥哥的理解,最终只能以死明志。如此美丽动人的女子,却只能以如此悲惨的结局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休止符,可她却没有半句怨言,只求自己与焦仲卿的爱情能够平平淡淡地绵延下去。这难道不是一个女子为了爱情而坚如磐石的表现吗?

再看花木兰,她为了不让年迈的父亲再受兵役之苦,宁可自己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去便是十二年。十二年啊!这意味着一个原本娇弱、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必须放下作为女子的一切:收起自己如纱的长裙,穿起重如磐石的战甲;卸下自己钟爱的精致发饰,戴上自己并不喜爱的战斗头盔……以雪为脂,与风做伴。好一句“谁说女子不如男?”荡气回肠,让人敬佩不已。是啊,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为了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奉献了一切,从此被传为一段千古佳话。这难道不是一个女子为了亲人可以征战沙场的表现吗?

还有那王昭君,年纪轻轻便被选进后宫,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后宫女人数不胜数,得不着皇上的宠幸,她如笼中之鸟,池中之鱼般孤独、不自由。后来,汉宣帝驾崩,他的儿子汉元帝继位,为了巩固与匈奴的外交,他决定挑一位公主和亲。可吕后因为不舍得其唯一的女儿,让汉元帝在后宫三千佳丽中挑出一位做“假公主”前往匈奴和亲。“三千佳丽”为争得和亲的机会都请画师把自己画的漂亮点,唯独王昭君没有这么做。所以在汉元帝审核画像的时候,看中了画像平凡的王昭君,并决定让她前去和亲。可怜的王昭君啊,她如此善良,却要被远嫁去漠漠黄沙之中的匈奴,再也不能返回家乡。可她又有什么办法呢?她宁可自己远嫁他乡,也不愿国家的安宁被破坏……王昭君的“昭君出塞”早已流传千年,这是大家所明白的。这难道不是一个女子为了自己的家乡而牺牲一切的表现吗?

看,谁说女子不伟大?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子也会为了自己的家乡,为了亲人,为了爱情而牺牲自己的一切!我们应该感到光荣,更应该感激,从最初始造人的女娲到每一个普通的母亲,哪一个不值得我们感激,不值得我们敬重?从古至今的每一位女子,都是值得敬佩,值得感激的!不仅为了她们在古代文学诗文上留下温文尔雅的点点墨迹,还有她们在古代史诗上刻下铭心刻骨的道道印记!

看,这就是她们!看,这就是女子!

【篇九:开在紫禁城里的一朵花】

将喧闹抛在背后,留一朵花,一种情怀随皇城在历史时空间浩荡。

故宫那道厚重的高门在帝土背影后关上,因比,每一个人都可进入,跨越皇城那巍峨壮丽地高门,迈进深宫那至高无比的门槛时,到那间在历史的河道奔腾翻滚,记忆一泻千里。

曾经辉煌显赫的紫禁城,尽管如今依旧璀璨纷繁,却成了一道道虚无的城池,白天有喧闹的游客来走,夜晚只剩了开在城内花的影子。二十四位皇帝立在史册里,在自己曾经有过的时空里叱咤风云,而一代代的百官、后宫嫔妃以及宫女只不过是飘在尘风中的一粒粉生,后宫遗在,又能留下多少痕迹呢?

当年时崇祯皇帝迎审还在龙床,李闯王已破而入,在热血沸腾中生上了龙椅。同草寇却击败了他,他们不过一颗在紫禁城的繁星,太快了。甚至连陈圆圆一支霓裳羽女还未完,帝王之梦就席卷一空了。

自此,战乱后便是平静的祥和,大清皇帝的龙蟠御装载了紫禁城近几百年,从几时开始,八旗子弟丢下了刀剑,抛弃了战马,在温柔富贵乡里遛鸟听戏。再提后话,在坚船利箭面前,还记得高头战可和草原跳跋扈的铁蹄吗?

江山不是铁铸的,皇城也不是铁铸的,大清的国土不得屈服于列强的铁蹄,当故宫最后一位皇帝傅仪离开皇宫后,大清就真正结束了,紫禁城就真的是一座亡灵的城池了。偌大的宫殿只留残碎的梦,历史的烟云在紫禁城上空迷漫,所有的梦都开在,载于一朵花间了。

春秋数载,秋云飞渡,多少英雄在争这座宫城,血溅易水,埋骨荒山。春日楼头,又是谁将担相随,朱红的门环。还留哪个帝王的手温。

大地间是一片自古的肃穆,奔腾的血液都渐平稳缓和。此时的紫禁城深邃无比,容纳了万千世界,又无比寂寞,多少梦,己消渐。

仰望星辰,紫禁城的月亮被谁捎了光环,却圣洁宁静,留下一朵花的梦。用一颗明亮的心去创造。在盛世太平间,用不灭的热血,热情像一轮璀璨的朝日喷满而出,照耀祖国的壮丽山河。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