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春的脚步】
我倚在窗前,读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静静倾听着春的脚步。
她轻轻走过沉浸在梦中的小河,总担心会惊醒它,却不知,潺潺流水早已唱起清脆的交响乐,欢迎着春的到来。
徐徐的,她那如青草般的连衣裙轻轻的拂过鸟儿的双翼,方才还在沉梦中。此刻却见湛蓝的天空中鸟儿如流星般划过,每经一处都会洒下她们美丽的身影。
春点着芭蕾步得轻盈,展示着生命对她的热情。还没轻声细语叫醒大地。蛇早已穿好春衣出来展示它的苗条身姿;熊宝宝出于对春的爱,努力睁着朦胧睡眼拖着笨笨的身体玩着滑梯;连小松鼠都要参加到这个大集体中,先前是警惕着露出一双可爱的小眼睛,不一会儿就成群结队的摆着大尾巴上街goshopping。还有小田鼠调皮的和春姑娘玩着捉迷藏,一会儿东躲躲,一会儿西藏藏,多可爱啊!
春姑娘的脚步走遍大地,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生机。树林里,鸟儿拼命展示着自己的歌喉,清脆悦耳。花园里,青青小草刚露出了头,就像一个个刚出生的婴儿,好奇的张望世界,可爱却略带羞涩。就连阳光都变得温柔起来,再无炙烤之感。
感受中,突然袭来一种莫名的安慰与幸福。
是啊,一年四季春是最不寻常的,它没有夏“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炙热,没有秋“双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或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凄楚,更没有冬“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或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冷清。相反,古之学者赞颂春的诗句数之无数,有“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轻盈,更有“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的可爱。
我爱诗词里的中国,更爱感受春的脚步。
【篇二:小田鼠】
动物王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了,小猫,小象,小狗都兴致勃勃地来参加了。看!就连胆小如鼠的小白兔都来参加了。可小田鼠依然不想来,因为它害怕大家嘲笑它跑得慢,妈妈一直鼓励它,可小田鼠还是没有勇气来参加。最终,在大家的鼓励下,它终于下定决心来参加运动会。
比赛即将开始了,勇气可嘉的小田鼠系好了自己的红色绳子,第一个站在了起跑线上,小猫,小狗和小白兔也都做好了准备。裁判大象爷爷大声说:“预备跑!”只见小田鼠使出了洪荒之力奋力地往前冲。一下就超越了所有的队友。特别是胆小的小白兔,被远远地甩在后面了。小田鼠生怕自己会被反超,还是拼命地往前跑着,只见它满头大汗,果然,在它的努力下终于到达了总点。它获得了第一名。顿时所有的目光和欢呼声都投向了小田鼠。也许成功来得太快,小田鼠还没晃过神来就被抬上了领奖台。小田鼠心想:原来我也可以成功,原来我也很棒!
通过这次运动会,小田鼠找回了自信,再也不像以前那么胆小了。我想:我们也要像小田鼠学习,要对自己有信心,这样生活才会充满更多乐趣。
【篇三:小田鼠奇遇记】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无边无际的大草原。生活在这里的小田鼠窝窝,小老鼠吱吱,梅花鹿茸茸,还有兔先生长耳朵。成了好朋友。
它们四只小动物都十分喜爱音乐,总是凑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每天过得都很欢乐。在草原上从来没有忧愁。
有一天,聪明的小田鼠窝窝出了个主意:既然我们这么爱音乐,那我们建个乐队吧?四只小动物都赞成这个想法。于是,他们四只小动物凑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乐队。取名叫:草原乐队。
他们每天早上起来演奏音乐,为草原上增添了许多生机。动物们都很喜欢听他们唱歌。
又一天的演出结束了,梅花鹿茸茸说:“我们既然演出这么厉害了,何必还要继续组队呢?何不单飞更有发展前途。伙伴们想想,也有道理。于是各种发展了。只有兔先生长耳朵,坚持认为必须继续坚持下去。但那些小家伙,全都不听劝。直到后来,只有兔先生一只动物在这个乐队里了。
兔先生很伤心,但是他还是必须要继续乐队的维持。过了几天,三只小动物回来了。他们伤心地说:“没人懂得我们的好歌,大家都赶我们走。”兔先生说:“回到乐队里来吧,我永远欢迎你们。”
【篇四:小麻雀借粮】
一年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小麻雀家断粮了,小麻雀们决定去小田鼠家借粮。
于是,麻雀哥哥就去了。他来到了小田鼠家门口,“咚咚咚”,小麻雀重重地拍着门。
门里探出个小脑袋,小田鼠问:“谁呀?”“诶,猫食呀,问问你家老猫食,能不能借我点粮食,我们家断粮了,如果天气好转,我立马还。”
小田鼠回去禀报了大老鼠。老田鼠一听,火冒三丈,只见他眉头一皱,两眼冒着火光,愤怒地说:“哼,叫我猫食,还敢向我借粮,不借,叫他出去,不然我吃了他……”
麻雀哥哥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麻雀妹妹看到这副表情,就知道哥哥没有借到粮食,于是鼓起勇气说道:“明天我去借粮。”
第二天一大早,麻雀妹妹就到了田鼠家门口,她轻轻地敲了敲门。小田鼠不耐烦地问:“谁呀?”“小总管,你好呀。我是来借粮的。我们家断粮了,可以借我们一些粮食吗?天气好了,一定还给你们。”
小田鼠立马把情况告诉老田鼠。老田鼠一听,喜悦地说道:“这个妹妹可比她哥哥强多了。带她去仓库,让她自己挑。”
田鼠妹妹背了一大袋食粮回到了家。麻雀哥哥看到了,又高兴又羞愧,还多了几丝疑惑,他心里嘀咕着:“妹妹是怎么借到粮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