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让我想一想】
周末,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写一份实验报告——《怎么样才能让鸡蛋浮起来》。
我做完作业,迫不及待地准备去做实验。我心想:让鸡蛋浮起来还不简单,不跟我在游泳池里浮起来一样吗?有水有鸡蛋就行了呗。于是我拿了个大的玻璃杯,接了些水,然后再将鸡蛋放进去,奇怪的是鸡蛋却像一块沉重的石头慢慢地沉了下去。我有些诧异了,难道是水不够吗?于是我又加了一些水,可鸡蛋还是重如磐石的沉在下面。这下我可有些急了,认真想一想:为什么泳池里的水能让人浮起来,而现在鸡蛋却浮不起来呢?人总比鸡蛋重吧!突然,我想到妈妈以前告诉过我,泳池的水加过漂白粉,难道是这个原因吗?我兴奋极了,飞一般地跑到了洗衣机旁去拿漂白粉,打开闻了闻,跟泳池的味道一模一样。我赶紧放了一些进去,只见鸡蛋轻轻地动弹了一下,还是呆呆地沉在水底。唉,好失望啊!到底是什么方法才能让鸡蛋浮起来呢?
我坐在沙发上,陷入深深的思考中。突然我想到了我们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死海》。死海里的盐分很高,相对应的浮力很大,人在死海里也就能轻而易举地浮了起来。说干就干,我重新抖搂精神,先倒出漂白粉水,拿出鸡蛋,然后又接了些清水,放入鸡蛋,最后我到厨房间拿来盐罐。开始啦!我屏住呼吸,小心冀冀地拿了一点盐,轻轻地撒了一点进去,鸡蛋还是乖乖地待在水底,我不灰心,想起了前几次的失败,只要多想想,思路正确,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于是我又从盐罐里挖了一勺盐放进水里,只见这时鸡蛋从乖娃娃变成了调皮的小孩,一会上,一会下地来回翻滚着。再接再励,我又放了一勺倒了进去,鸡蛋像吃撑了的胖娃娃挺着白肚子顿时浮了起来。我兴奋极了,实验终于成功了!
有人说:没有地图就会迷路,所以要循序渐行。但也有人说: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所以要大胆立新。其实做任何事只要多想,多思考,坚持不放弃,答案就会来到你的面前。让我们遇到事情时想一想,再想一想吧!
【篇二:文化大礼堂】
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因为,我和其他同学会一同前往湖头村的文化大礼堂,这为我的暑假又添上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早上8点,我们跟着带队老师来到了湖头大操场边上的大楼里。想不到,小小的房间里竟然装载着湖头历史渊久的文化!村长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历史的事迹,我们听得目不转睛、出神入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长辈们用过的东西了,有盐罐、鱼篓、小儿站桶、扁担、扁柱、饭篮……盐罐用来装盐,鱼篓用来抓鱼,小儿站桶用来放小孩,扁担用来挑东西。这些祖辈们留下的东西,又使我们想起了以前的艰苦生活……
村长讲完以后,我们又去参观了文物馆、书法馆、诗歌馆和图书馆。文物馆里都是以前祖辈们留下的东西,有风车、蓑衣、龙头还有以前的书和杂志。书法馆是专门写书法的,里面还有个爷爷正在写书法,他下笔铿锵有力,写出来的字不亚于书法家。我们的小小书法家——陈若欣也上去大胆的试一试,爷爷不断纠正了她的缺点,看来她的书法又增进了一步。诗歌馆是一个创造诗歌的圣地,里面有许多村民、委员创造的诗歌,有湖头西湖、游湖头、西湖……每一句都让人陶醉,流连忘返。接下来是图书馆,里面全是关于抗战、古代文学、历代伟人的书——果然是老人家爱看的类型。
参观完后,我们就排着整齐的队伍下楼了,老师叫我们站在文化大礼堂前面排好队伍,拍了个集体照作为这次旅行的纪念。接着就可以回家了,家长们都陆续来接自己的孩子,我也自己走回了家。
这次旅行我一定会记在心中滴!
【篇三:我的暑假德育实践活动】
周六早晨,我很荣幸的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德育实践活动。我们各个班的同学从校门口出发,步行来到湖头文化大礼堂参观。大礼堂的里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他们小时候的生活用品。感觉那些生活用品都很环保,实用。
比如盐罐是由陶瓷烧制而成,分上下两层,罐内中间有几个小孔,化掉的盐水可以漏下去,确保上面的盐不会很快化掉。漏到下面一层的盐水,也可以拿来重复利用,制作盐水豆腐。当时的盐非常稀缺,这样就不浪费每一颗盐!
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小孩子小时候用的站桶,和我们现在的学步车有相同的功能!小孩子可以站在里面的隔板上,或者拿个小板凳坐在隔板上,特别是冬天,寒冷的时候,隔板下面可以放一个大火盆,那小孩子就可以取暖,大人干活的时候,小孩子也不会冻着了!
我们利用自由活动时间仔细看了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我们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看见了。我们觉得很新奇,很感谢学校组织这次活动,让我们见到平时生活中看不见的东西,增长我们的见识!
【篇四:停电的日子】
雪花如鹅毛般从空中飘落——准是老天爷家的盐罐被哪个粗心的厨师给能翻了。我正做在电脑旁津津有味的看着电影,然而电脑频幕却忽闪忽闪地,没两下便灭频了,我按了下这不争气的电脑开关,没反应,一个可怕的念头就此诞生——停电!
“我的天哪!”我一边走一边大叫,“好端端的停什么电啊!”无奈,家中所有电器就此罢工,我看着家中的冰箱、电视机、热水器,它们仿佛如释重负般笑着:“我们终于可以歇一会儿了。”看来,现在我们不得不回到“原始社会”了,可新的问题来了,现在干什么呢?无意间,瞄到角落里静静躺在那儿的毛笔和字帖——我已经多久没练过字了!字帖上那厚厚的灰尘仿佛是字帖在向我诉苦:“你有多久没抚摸过我了?”看着“受苦”的字帖,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是啊,自从有了手机和电脑,昔日的“老朋友”渐渐被我给淡忘了,陪伴我成长的名著、字帖、古诗,似乎已从我的记忆中被抹去——这样做真的值得吗?我不禁自己问自己。
拿起毛笔,让笔墨在我的指尖挥洒,即便以显得不如从前,但那份感情却还是有的。拿起名著,和世界名人来一次心与心的对话,即便彼此多了些生疏,但那种在黑夜中找到心灵驿站感觉依旧存在……
不错,在如今以“快”为主题的时代,“慢”慢貌似已成为一种奢侈,但也请不要忘记那份“慢”下来的喜悦与惬意,说不定,你也会爱上“停电的日子”。
【篇五:情感类作文】
春天对花朵的爱,凝聚在那一阵阵花信风中;夏天对鸣蝉的爱,凝聚在那一滴滴露水中;秋天对大地的爱,凝聚在那一片片落叶中;冬天对稻田的爱,凝聚在那一个个雪花中。
我们对姥姥的爱,就凝聚在那一粒粒盐晶中,凝聚在这善意的谎言里。
那天,我与妈妈去探望姥姥。姥姥听说后十分高兴,摆了一桌子的菜。我们刚进家门,姥姥就招呼着我们:“来了,上桌吧,不用帮忙。”她自己则迈着小碎步,摇摇晃晃地移到了厨房中,吃力地伸出她那枯树枝一样的手,握紧了银白色的盐罐,又蹒跚地摇回了餐桌。原来她是要给这凉拌海带丝放盐。不锈钢盐罐反射出惨白的灯光,映射出姥姥苍老的脸。
姥姥走向了海带,眯起她本来就很细小的眼睛,重重地挖了一勺盐,又嫌不够,又重新挖了一勺更多的盐,直接洒在了那盘不多的海带上!我在一旁看得“触目惊心”:天哪,绝不会有人敢去吃这个的。姥姥说:“好了好了,你们吃吧。”墨绿色的海带上盐粒星罗棋布,晶莹得像钻石一般。
这时,妈妈居然夹了一筷子的海带,和馒头一起放入口中!果然,妈妈的表情是那种极力掩饰的痛苦。姥姥察觉到妈妈的异样,问道:“怎么样,咸吗?”“不,刚刚好,不咸也不淡。”姥姥又转向了我:“尝尝看,咸吗?”
在灯光下,我又看到了姥姥那饱经沧桑的脸。她脸上满是皱纹,头发早已变得全白,而她不大的眼睛中射出的目光中包含着慈祥与期待。我夹了一筷子的“钻石”放入口中,说:“不咸的`,姥姥啊,您的手艺真的是越来越好了。”姥姥笑了,她脸上每一道皱纹都在笑,这是我看到她最舒心的笑容。
春天在哪里?她就凝聚在花朵里。幸福在那里?幸福就凝聚在那小小的盐粒中,那未融化的盐晶中凝聚着我们对姥姥浓得化不开的爱。
【篇六:暑期实践活动】
今天既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又是一个令我兴奋不已的日子。因为今天我要去参加一个难得的暑期活动,还有记者来采访呢!
为了不迟到,我早早地起了床,准备好了纸和笔去学校门口集合。我们跟着一位老师来到文化礼堂,不久后,有一位老师来给我们讲课,主要是关于我们乾西乡的一些历史文化。
首先,他给我们介绍了一些以前的人们经常用的东西,以及这些东西的作用,比如:扁担,相信大家对这个一定不陌生,扁担多用毛竹消制而成,外表简朴,它是一种劳动工具,前后一共两个桶,是用来挑水的,它酷似一个“一”字。
饭篮,是一种可以装饭的篮子;盐罐,是储放盐的一个非常好的罐子;鱼篓,是一种捕鱼或盛鱼的的篓……老师拿的这些东西有的我们非常熟悉,有的我们又非常陌生,他给我们讲了之后,我们对这些东西都了解了。
之后,我们就去参观了一些这里的民俗和书画,这些东西我从来都没有见过,书画十分漂亮逼真,还看到了蓑衣,这就是民俗吧!
这次的活动令我受益匪浅,我虽不是本地人,但我对这的历史文化有了兴趣。
【篇七:暑期活动】
今天,我去参加了暑期活动。
首先,是张伯伯给我们讲农耕文化,就是给我们介绍以前的一些工具,有盐罐、饭蒸、担子等。
张伯伯说以前有钱也不能无限次的买盐,一年只能买一两次盐,所以以前的盐是有限的,大家都会节约用盐,不会浪费盐。
张伯伯还说以前的人都喜欢用饭蒸蒸饭,因为蒸出来的饭好吃一点,不会很多黏在一起,是一粒一粒比较干燥的,所以大家都喜欢蒸饭。
张伯伯最后还说以前没有机器,大家都是用担子挑的,所以以前的人都是很辛苦的。
讲完后,我们就开始参观了,我参观了毛笔室和图书室,而且在我们去的人里有一个毛笔字写的特别好的人,毛笔老师还送她了一本写毛笔字的字帖。
我还在图书馆里看到了《本草纲目》,虽然不是李时珍亲自写的,但它也是一本有年头的老书了啊。
最后,我们在阳光明媚的文化广场上拍了好几张大合照,之后,我们就兴高采烈的回家了。
【篇八:知识的天堂】
俗话说:学无止境。今天,我们来到了善美礼堂,学习有关农耕文化的知识。
张伯伯说首先向我们介绍的是盐罐,他说:“盐罐是放盐的,也防水,因为它下面有一个洞,如果进了水,水就从这个洞里面流出。”这个盐罐可真奇特,还有一个小洞来防止它受潮,我心里想着。
接下来,张伯伯给我们介绍了饭篮,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他说:“饭篮是用来装剩饭的。以前,农民工们起早贪黑去干活,根本就没有时间来烧饭。他们早上四五点钟起床,把一天三餐的饭煮好,装在饭篮里,到中午或晚上的时候,再拿水泡一下直接吃。”从张伯伯的话中,我感受到了农民们的辛苦,生活得不容易。哪像我们,天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时不时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好,跟农民工们比起来呢,谁更辛苦呢?谁用更幸福呢?
俗话说得好:知足常乐,如果你不懂得知足,又怎么会快乐呢?所以,珍惜眼前的生活。有眼前的这些,就足够了。
我不要做温室里的花朵,我要做一棵迎着风沙雨雪长大的树,不畏惧任何困难,知难而进。
同学们,想要拥有更多的知识,就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不要做一只井底之蛙!
【篇九:怎样让水里的鸡蛋浮起来】
你们听说过浮力定律吗?那可是古希腊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如果你们不信,今天我就来做一个鸡蛋从水里浮起的实验。相信你们看了一定会心服口服的。
材料很简单,只需要准备盐、水、较大的杯子和勺子。首先,把三分之二的杯子的水装满,再把鸡蛋小心翼翼的放进杯子里,鸡蛋“咚”的一声沉入杯底。接着,我开始放盐,放了一勺后,用勺子搅拌。咦,鸡蛋没反应,在杯底做美梦呢!我再加了一勺,两勺,三勺,它还是没有反应,我一气之下加了六勺盐,它像是个刚睡醒的小孩,慢慢悠悠地从杯底浮起来,我这才长吁了一口气。心想,这个鸡蛋终于不在杯底睡觉了。接着继续往杯里加盐,继续搅拌,鸡蛋慢慢的从杯底上升,露出它的小脑袋,好像在探究水上情况。最后我一狠心,把盐罐里的盐全部倒进水杯里,搅拌均匀,鸡蛋终于整个露出水面了。这时,我高兴得欢呼雀跃,心里却有一个问题,这是为什么呢?我上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是盐增加了水的浮力,水的比重超过了鸡蛋的比重,鸡蛋才会浮在水面上。
再打个比方,比如著名的死海,它位于炎热干燥的地方,虽然海里的水份蒸发得很快,但是盐分却依旧留下来,年深日久,死海成了世上最咸的湖泊,含盐量高达230%-250%,可以让不会游泳的人浮在水面。而游泳馆里的水是淡水,没有盐分,也就不能让不会游泳的人浮在水面了。
小实验让我明白科学知识无所不在,只有好好学习,认真观察才能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
【篇十:湖头文化大礼堂】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由各班老师选出的少先队员们,准备去了解湖头文化大礼堂。到了目的地,选好位置坐下,那些课桌是专门让听课的人做的,让人顿时觉得自己来到这里很光荣。
演讲开始了,一位老伯走上讲台,看起来很有文化的样子。我们马上端正姿态做好准备工作。老伯开始演讲,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从老伯口中我们了解到,他姓张,他说话幽默风趣,给我们留下了好映像。
他向我们介绍了以前人们的一些常用工具,如盐罐、鱼笼,饭蒸……等。我们了解到了以前人民的智慧。
张伯伯让我们去自由参观。我们走向一间小屋子,发现地上墙上都是毛笔字,和毛笔画。简直就是一位书法家的悠闲胜地。再看看边上的一幅幅画,有一幅画中的孔雀画得栩栩如生,正对着天空,张开她那美丽动人的羽毛。
再走进另一间屋子,你会发现屋子里都是以前人们生活的生活用品,上面还有一些已褪色的油漆。与现在的生活用品完全不一,让人感觉奇妙。
出了这间小屋,就是一条小道,小道很狭窄,墙上贴着许多农村生活的照片。其中有一幅,一位小女孩正抢着红包。从照片旁边的介绍,我了解到,这些照片都是拍摄获奖的照片,我欣赏着每一张照片。
这时我们将离开这充满文化的圣地。相信这些文化一定会让我们更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