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难忘历史读后感】
《难忘历史》是我觉得本暑假最好的一本书。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中国人的光辉历程。这本书主要是一些从古到今的历史典故。比如它有三国之事,也有现代的红军征途。其中我喜欢三国的一篇故事,由林汉达编写而成,名叫《一身是胆》。
这个故事,讲的是刘备夺取汉中与曹军决战,他派黄忠去战,夏侯渊因黄忠不下山,于是不再管他。但这时候黄忠立马冲下去,把夏候渊杀了。希了夏侯渊后,打听到北山有敌军粮食,便去夺取。半路却遇敌人突击而失败。赵云听到北山有动静,便去看。他看到黄忠被追杀时,立刻冲上去把敌人解决而且用”空营计”吓跑了敌人。第二天刘备得知,来到赵云营里来看他,将士们让他看了夜里交战的地方,便说:赵将军真是有勇有谋啊!"“是啊是。
他可真是一身是胆。"将士们说。说罢,刘备便给赵云庆功。庆完功说:“敌军坚持不了多久了”。最后因天越来越热,闹了疾病,粮食也不足,手下也跑了不少,就退兵回长安了。从此汉中是刘备的地盘。
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是赵云杀退曹军的场面,对赵云有几分敬畏,也非常佩服。我佩服赵云是因为他有勇有谋,能够用计将敌军赶走。我喜欢这本书就因为这里面有太多的伟大的英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有太多的谋略与太多的智慧。用知识去积累,让事实去验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用知识和视野去战胜一切!
【篇二:有你便是春天】
行走在小巷中,细雨蒙蒙。三月的雨,连续不断地敲打着冬与春之间的赞歌,待它停息时,便已到达春天。
还记得多年前,爷爷带我去听京剧,我死活不肯去,拖着,拽着,才到剧场,我坐在椅子上也不安分。台上唱的是《定军山》,“师爷说话言太差,不由黄忠怒气发。一十三岁习弓马,威名镇守在长沙。自从归顺了皇叔爷的驾,匹马单刀取过了巫峡……”演员在台上卖力地说唱,字字铿锵,句句有力。
《定军山》是爷爷的最爱,每回爷爷都要跟台上的人哼几句。讲的是三国时期曹操派大将夏侯渊、张郃守汉中,驻兵定军山等隘口的故事。当时,刘备率军进攻,老将黄忠在军事诸葛亮的激将法下,打败驻守天荡山的张郃,又直取夏侯渊,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腰斩,夺取定军山。这一段戏文,爷爷百唱不厌。
只见演员在台上舞刀弄棒,那胡须在移动中颤动,脸谱下面的眼睛射出丝丝精光。那京腔,真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精彩绝伦,似重回历史。台下的观众们连连称好,拍手叫绝。那一刻,我也被震撼了,情不自禁地拍起了手。
一抹笑意在他脸上绽放,自此,我心中埋下了一颗京剧的种子。
此后的日子里,幼小的我跟爷爷练唱腔,背唱词。兴致高时,爷俩也来个对唱。看我有模有样地唱出“师爷说话言太差……”爷爷高兴得直拍手,“好!好!”地夸个不停。这样的爷唱我随的日子,直到我离开老家,到爸妈所在的城市上学。
光阴如梭,一晃七年过去了。重走在小巷中,岁月斑驳,青苔已蔓上墙头,屋顶上笼着一层薄烟。
走进戏院,依旧是朱门,里面那朱红的木桩色料已有些剥落,地方已不再如七八年前的那般热闹,台下的观众寥寥无几,都是年过花甲的老者。有些靠边的椅子上落满了灰尘,透露着孤寂与凄凉。
红布徐徐拉开,唱的仍是《定军山》。我凝望戏台,依旧是那个熟悉的身影,依旧是那个熟悉的旋律,依旧是那个熟悉的动作。
声音随着旋律逐渐高昂起来,依旧是那么有力,叩击着人们的心弦。那动作翩翩欲仙,一来一往。重新回味,味道依旧。
爷爷依旧穿着我熟悉的戏服,挂着我熟悉的白胡子,右手执枪,接着唱:“一不用战鼓咚咚打,二不用副将随后跟,只要黄忠一骑马,匹马单刀取定军……”
一曲终了,台下的观众拼命鼓掌,我也鼓起了掌,久久不绝。他的眼中没有悲哀与凄凉,只有更加坚定的信念。
走出剧院,阴霾已散,微风吹来。吹过了河畔,吹起了绿叶,吹走了闷热,吹来了清凉。我意识到春天已经到来。
我真想大声告诉爷爷:
爷爷,有你,就有京剧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