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一样的盛夏,一样的情】
现在的夏日,无论大人小孩,只要一做完手上的事情或做完作业,就会捧着一个手机或平板在那看着,玩着。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已养成了离不开电子产品的习惯。但是,在以前还没有这些高科技的时代,也就是我们爷爷奶奶的那个时代,他们又是怎么过的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奶奶跟我讲他们小时候可有趣了,跟现在可大不一样。那时候,他们许多个小朋友在一起玩,有男孩,有女孩。夏天的时候可以下河游泳,男孩子还经常抓一些小虫子吓唬女孩子,不怕的就傻傻地站在那里;害怕的,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就早已逃之夭夭。
女孩子们就爱摘下柳树上的柳条,给自己编一个小柳条帽或小篮子,插几朵小花在上面,戴在头上,好看极了。他们还喜欢用编好的小篮子去河里抓螺蛳。回家的时候,篮子上洞大的地方就经常掉,后面的小朋友就捡现成的便宜。回到家,前面的小朋友篮子里空空如也,后面的小朋友的篮子里却是满满当当的。他们还经常带着各家的食物,到树下的草坪上去野餐。奶奶说:“记得有个小朋友,他什么都没带,因为他家里很穷,但是别的小朋友给了他很多吃的,他可开心了。”奶奶小时候的夏日真的有趣啊!虽然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的电子产品,但是,他们一样玩得很开心呀!
可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有一样总是不变的,夏日的傍晚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在小平房,还是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家人相聚,在一起唠唠叨叨,聊聊天才是永恒的主题。搁置下已经捧了一天的手机,一家人围坐在餐桌上,热热闹闹吃着饭。即使在从前的时代,淘气了一天你也一定会回到家吃饭,跟家人讲讲发生的趣事。
不一样的盛夏,永远一样的情!
【篇二:岸边的柳树】
夏天的太阳像火一样,把小河里的水都晒得发热了。
小猴戴着柳条帽,从小河边走过。小鱼羡慕地问:“戴柳条帽一定很凉快吧?”
小猴停下来说:“是的,我把柳条帽送给你们。”小猴拆开自己的柳条帽,编了许许多多小柳条帽,送给小鱼。
小鱼戴上小柳条帽,还是觉得热。他们扔掉柳条帽,游向小河的下游,因为那儿有一片树林。
小河里有只老乌龟,正趴在河底休息。当一片碧绿的小柳条帽漂到他头顶的时候,老乌龟慢慢游起来,把小柳条帽全放到自己的背上。
老乌龟游到岸边,在泥地里挖了一个个坑,再拆开那些小柳条帽,把一截截柳枝埋进坑里。
又一个夏天来了,小鱼游回老家。啊,这是老家吗?岸边的杨柳青青的,河水凉凉的,游在其中,舒服极了。
“谁种的树?”他们互相问着。老乌龟躲在河底,微微笑了。
【篇三:院中的柳树】
老家院中有一棵柳树,郁郁葱葱,却从不张扬,刚入春,柳树仿佛第一个收到春姑娘的消息,拼命扎根,汲取营养。两天时间就长出了一树的叶子 ,叶子们个个又细又长,如一个个刚生下来的孩子嫩绿清新。一阵风吹来,就在树枝上,摇啊摇。十分活泼美丽,让人不禁称赞一句:‘好美呀!”
夏天的柳树十分热闹,柳树枝上的叶子长得又绿又长。风调皮地跑过,他们也随风跳起了舞,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夏天的柳树是知了的舞台,知了唱着优美动听的歌,吸引了孩子们的心,孩子们一个个来到柳树下,围着柳树唱起了歌谣。我们也会折下几根柳条,编一个柳条帽,戴在头上,盛夏时,深绿的叶子盖满了柳枝,下垂的柳枝像飞泻的叶的瀑布,那勃勃生机给人们带来片片绿荫。
秋天来了,柳树迎着秋风,跳着道别的舞,柳叶一片片变得枯黄。好像老天不小心打翻了颜料,叶子们一片片落下,却不失绅士风度,向我们鞠躬以表依依惜别之情。柳叶落在地上,为大地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感谢大地的养育之恩,小鸟为柳叶唱着一首首歌,让我为柳叶竟伤心了起来,但我随之变开心起来——他明年还会再来!
冬天的柳树轻轻地,默默地在寒风和冰雪中为冬姑娘伴舞,他抖落身上的积雪,在寒风中跳着一支凄凉的舞。
四季的柳各有特点,却依然美丽,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柳依然保持着它的规律,虽然已经离开了老家,却依然记得这棵柳,这棵院中的柳是我儿时的回忆。
【篇四:柳树】
有的人爱松树,因为它挺拨;有的人爱柏树,因为它苍翠。我呢,最爱婆娑的柳树,和松柏比它不粗壮,和水杉比它不笔直,它像一个窈窕秀美的少女,披着飘逸的长发,站在山涧溪边、田边地头、屋前屋后。
春天,柳树长出了嫩绿的芽儿,渐渐长出翠绿欲滴的叶子。柳枝软软的,叶子细细的,远远看去总是那么秀美。随着气温升高,柳树慢慢地枝繁叶茂。
夏天,柳絮飘洒,碧柳成荫。柳树挡住了火热的阳光,大人们在树下打扑克,小朋友们则各编一顶柳条帽在柳树下玩耍。柳树下还有一种似有似无的香味。
秋天,其它树的叶子差不多掉光了,但柳树穿上了金色的彩妆,笑嘻嘻看着其它落光叶子的树。
冬天,白雪覆盖住了柳树,柳树像穿了一层厚厚的白毛衣一样,银装素裹,显得十分美丽。
柳树的作用可大了,柳树长大后,人们把柳树加工做成家具,柳枝可以编成篮子或框子。柳树呢,总是谦逊地低着头。
我爱柳树。
【篇五:未寄出的卡片】
那些生命路途中的风景,转瞬即逝,好在,我们有文字。
——题记
春天来了,光线懒懒的射向大地,坐在窗前,享受这美好的日光浴,心思也就随之转移。以前在老家的院子门前有一个大操场,每周星期五和朋友约好,准备疯玩一下午,也就是这个时候,柳树发芽,草长莺飞,和同伴编“柳条帽”躲在柳树下,草丛里。因为同伴都是女孩子,所以就用柳枝在头顶编成一圈,散下来。大家都模仿当时《还珠格格》中的香妃娘娘,喜欢她穿的衣服,戴的帽子,总想着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觉我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不断的减少。
上了初中以后,每次相见,虽然在同一个学校却总是匆匆忙忙,几分钟便各自离去,忙着做作业或其他的事。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规律。特别是在初三,每次见面也不说话,直接摇一摇手或是笑一笑便各自离去。这么冷漠,这么生疏,这还是以前亲密的朋友吗?怪不得一本书上说:“那些生命旅途中的风景,转瞬即逝。”后来,真的要分开了,心里不免有一丝牵挂,一丝不舍。
在这里,陌生的环境,对我来说太孤独、寂寞,没有知心朋友,没有可以与自己痛痛快快娱乐的朋友,只有我一个人在阳光下寂寞的看书,写字。也许对别人来说,这个城市是比那个小县城好得多,这里有着灯火辉煌,车水马龙的气派景象,街上有各种新奇好玩的受青年人欢迎的小饰品,这里的人穿名牌,开好车。的确,这些在我们县城真的很少有,但我在那里生活的快乐,能显示出自己的个性。但在这里,我不敢,我只能一个人每天匆忙的回家,上学,两点一线,这便是我一天要做的。
有时间,总会在抽屉里拿只笔,翻出一张卡片,想给同伴们写信。但对她们满腔心事,笔下却不过只言片语。我在寂寞的夜里想着她们,写着他们,但却不能找到。我懂得,年少那份天真早已离去,在岁月里碾碎成灰。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夜里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少了些什么,那么的索然无味,那么的寂寞。那一张张写给她们的卡片,张张都有泪。写过之后,烦了把那些全部塞进抽屉里,不想看,但等心情平稳了,拿出来一张张仔细的看,想找回影子,却发现很难。
习惯了一个人时,翻出那一张张未寄出的卡片,看着那时的欢乐再与现在的自己对比,我才懂了寂寞孤独是什么,是那一张张未寄出的卡片带给我的一丝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