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观察天气日记】
今天的天气特别怪。早上起床时还有太阳,过了一会儿就变得时晴时阴,到了下午干脆就下雨了!
一早醒来,我披着温暖的阳光起了床,尽管有些寒冷,但阳光把一切照耀得看起来很暖和。我坐在铺满阳光的.地板上,感觉很暖和。但不一会儿,天成阴沉沉的样子了,太阳极力把沉重、可怕又可恶的乌云拨开,但汗淋淋的太阳刚露一会儿面,脾气暴躁,乌烟瘴气,叼着烟斗的乌云大叔来了,他一脸凶恶地把太阳给挡了起来,太阳小哥有点不高兴了。便和乌云大叔打了起来,你瞧,乌云喷烟了!把白白的云妹妹弄脏了,云妹妹“呜呜”哭了起来,太阳小哥和乌云大叔谁也没了主意,一溜烟全跑了,云妹妹一看,谁也不理她了,哭得更利害了,小花、小草、小树都沾上了云妹妹晶莹的泪珠,长快了、变绿了,云妹妹一看,小花们正向她笑呢!顿时破涕为笑。
天空女神知道了这一切,严厉地处罚了太阳小哥和乌云大叔,把云妹妹搂在怀里安抚了一阵,然后又让她飘走了。
人们纷纷议论:今天的天气真奇怪!
【篇二:射雕英雄传读后感】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先生笔下一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读了它我受益匪浅。它主要讲了主人公郭靖本是一个浑浑噩噩的少年,但闯荡江湖后受到各路前辈谆谆教导,最终成为一代枭雄,并与黄药师之女黄蓉同生共死,结成一世姻缘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使我一会儿攥紧拳头,屏息凝神;一会儿轻松自如,捧腹大笑,真是有趣得很。
读了这本书,我在有趣的同时明白了: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信义,不论成败。
先说“论是非,不论利害”。在小说中,大宋子民向金人摇尾乞怜是“非”,将生死置之度外、奋勇杀敌为“是”。郭靖、黄蓉,乃至江南七怪等人都是志从高远,不见小利,热爱祖国,在奸臣当道之下出淤泥而不染,望屠刀而不悔,自然属于后者;而杨康等求荣卖国的卑鄙小人,认贼作父,为前者。表面上前者有钱有势,后者身份卑微,但上天有眼,那些叛国贼哪一个落得好名声、好下场了?正应了孔夫子那句话:“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生活中我们不需要做到书中的那种为国献身之事,但也必须恪守做人的原则与底线,不去羡慕大富大贵,因为那些看起来地位显赫还有许多钱的人不一定就是忠义之士,“粉骨碎身全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啊!
再说“论信义,不论成败”。“信义”就是坦坦荡荡。一个人不坦荡,成与败岂不是如浮云一般?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纵然不是个个都有仁德、扶危济困之心,可无一不是正人君子。书中的恶斗是数不胜数,我沉思良久发现:武林中有点名气的人都不会乘人之危、背信弃义。有时眼看仇人已为瓮中之鳖,一掌即可将其致死,但却不能!因为必须讲信义,这时成也好、败也罢,又何妨?
当下,我希望大家都记住自己的每一个诺言,不反悔,坦坦荡荡地做君子,成败,轻于鸿毛!
论是非,不论利害;论信义,不论成败——这令我受益终生。
【篇三:周恩来传读后感】
《周恩来传》是一本由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的关于周恩来总理生平的传记。
谈到周恩来总理,相信大家对这个人物一定再熟悉不过了。是的,他曾出现在我们的小学课本中。他那炯炯有神的眼晴及不懂就问的好学精神,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锵誓言,更是震撼了无数人。
那时候我年幼懵懂,并不理解这句话,虽然嘴上念念有词,但却无法体会到他说出这句话时的感受,也只是像个过客一般,学完了便抛之脑后。但经历过这几年的锤炼后,再次读到这句话,我似乎能够明白了。
他正值少年,可中国正处于历史上极其黑暗混乱的时期。同样是花儿一般的年纪,他却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常人不能感受到的社会的黑暗腐朽、人民的疾苦。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他便暗暗的下定决心:要努力读书。于是,如此年幼却成熟的他,便开始筹划着东渡到日本留学。
但是当日本把中国当作一个合法的掠夺物时,他和他的同伴便都毫不犹豫地卷起铺盖,整好行装,不待学业结束,便乘船离开日本返回国内,然后又投身于五四运动。不久,他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他都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上,维护党的利益。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
而最让我敬佩的是他独具魅力的人格,他荣辱不惊的处世方式,他真诚、平实和坚韧的性格。正如他自己认为的那样:“大凡天下的人有真正本事的,必定是能涵养能虚心。看定一件事应该去做的,就拼命去做,不计利害……这样子的人总是心里头有一定主见,轻易不肯改变的。”能涵养能虚心的心态,不计个人利害的功名观,确实使他高雅脱俗。而这样的他在文革时期表现得更加突出。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大智大勇和自我牺牲精神,面对极端复杂的特殊环境,忍辱负重,苦撑危局,极力保护党的忠诚的老革命前辈,尽力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即使是在这极端复杂的特殊环境,在这如此孤立无助的时候,周总理仍旧没有一句怨言,仍旧默默努力,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即使在得知自己患膀胱癌后,他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尽头,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逝世。他一生只讲奉献,从不索取,把个人有限的生命完全融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中去。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对革命事业坚定不移的信念,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在当今和平年代,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不懈地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篇四:共想视界】
世界是一体的,大地与山脉相依,海洋与江河相连,资源均匀地分布在各地。但人们却是个体,拥有自己的社会与权益。所有品,像一个深深烙印的标签,刻在人们的消费观念中。
可时代总是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做出改变,信息科技与大数据时代的降临,无疑是人类史上一次飞跃的发展。不论是谁,都不能与时代脱轨,如果说高科技时代作为了现当代的一个驱壳,假使人们没有能够应用于网络中的软件,空有外表,那么这个时候,网购、移动支付的出现则恰好为时代的运作添加了动力,逐渐成为时代潮流的空前浪潮。
但谁来与移动支付接轨呢?
当一位在校大学生提出了“共享单车”这个崭新的词语,它就一下子变成了网络中的热词,一夜之间,仿佛就有无数新“共享”的出现,更让共享单车成为老外最想带回去的“新四大发明”之一。
共享单车作为第一个“共享”出现,能成功也得益于大时代中的环境,移动支付的浪潮未过,此时出现的它,则恰好满足了消费者的新奇与虚荣心,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新鲜气息。
首先,作为“共享单车”,它为人们带来的方便是普及的其中一个原因。假使思考上海的大环境,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大都市,拥有一辆车和牌照,找寻一个车位,在漫无尽头的车流中等待终点,几乎是每一个人的烦恼,此时,用自行车出行,确实是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小黄车,随处可见,租借方便,每个小时仅需几元,这些词语成为了共享单车的标签,逐渐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每一处,让它成为新潮流中的领先浪头。
而后,我们需要思考的则是“共享”作为一个商业形式,所能带来的效益。
它的运营就像是一个苹果,当我咬了一口,传给下一个人的时候,它仍是一个完整的苹果,当全国几亿人以便宜的价格同时反复消费,可以想象倘若能一直完美运行这个频率,由起先的大放血,到最后回本,乃至盈利,而这正因为是共享,才会出现这样独特的消费模式。
“共享”这个词,将本毫不关联的人们,慢慢连接到一起,模糊了世界与世界的界限。
为何这么说?
因为当我们使用“共享”这个词的时候,我们的利害就相关联在了一起。今天我租借了共享单车,却没有遵守规则将它弄坏了,明天你使用的时候,就会借用到一辆坏了的共享单车,同样,如果我今天将它完好地归还,明天你使用的时候就能正常骑行。因为利害紧密地依靠在了一起,所以才会造成现在人们所感受到的,所看见的,都逐渐形成“共想”,缝合成一个完整的群体。
“共享”作为一个崭新的消费观念,已然成为了现今移动支付时代的一个完美载体,它的成功,更将科技时代的中心推向金字塔的顶部。
世界与“视界”都因共享而“共想。”
【篇五:社会需要正能量议论文】
如果这世界真如乌托邦小说中那样,没有颜色、天气的差别,每个人的生活都被安排得顺遂,那么也就无所谓欢乐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然而我们的世界却并非如此完美。但也正因我们的世界中存在着种种不公和丑恶,每个人都有陷入种种危机的可能,所以正能量这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与情感才得以突显,成为对抗不公和丑恶,化解危机的一方良药。
想要弄清正能量这方良药得以化解危机的机理,首先必须明白危机是如何产生的。但凡一个人,总希望自己能够得利而避害,能生活安逸。但现实却往往与我们的意志发生冲突,求利而得害,求安而得危。在这如泥潭一般危局之中,我们愈是向利害安危上用心挣扎,愈觉出意志与现实的差距之大,越陷越深,寸步难行。
当此之时,有人向现实妥协,浑浑噩噩以度终日;有人一味批判现实,却不为解决问题而努力,这是另一种消极逃避。这两种态度都是负能量,于事无补。
而作为解药的正能量分为两种,一种叫做“义”,一种叫做“美”。
“义”为在利害安危上挣扎的人们开辟出另一条路径,它让人们不再在个人的得失上纠缠,凡事只问个该不该,义不义。虽眼前有万千利害得失纷纷扰扰,吾自有浩然正气,便可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古有屈原虽见疑被谤,仍正道直行,虽身处浊世,仍坚守自己的皓皓之白,众人皆醉我独醒。又有苏武被扣匈奴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威逼利诱,都夺不走他那挺立的汉节。这种在危难面前对个人品行的坚守和对国家的不渝的忠诚的背后,是个大写的“义”字。今天又何尝不是如此?在老人倒地无人扶时,当人们对社会风气产生怀疑时,一个人出于简单的道德坚守,不顾自己可能被碰瓷的风险扶起老人的义举,又怎不是温暖人心一股正能量?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正是这样一种至大至刚的义气。它是一种刚性的正能量,让我们直面危机,勇往直前。
和“义”不同,“美”采取了另一种化解危机的思路。现实中满是丑恶,荆棘遍布,我们无可奈何时,我们不妨暂时超脱现实,在自然中,在艺术中,在生活的点滴中享受美的安慰,于是精神便富足充实,危机也就迎刃而解。欧阳修被贬滁州,却能醉于山水之美,于是山肴野蔌胜却山珍海味,泉声鸟鸣胜却丝竹管弦。苏子几起几落,晚年从海南北返,尝到太守为他烹制的蔬菜羹,高兴地说“勿语贵公子,从渠醉膻腥”。在人生的大起大落后,一点点蔬菜羹的鲜美便可让他欣喜,让他沉醉,那些富贵功名与之相比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今天的我们在疲于奔命之际,又何妨暂时停下来,或展美文一卷,或品香茗一盏,听首小曲,做个小菜,用美来滤去困扰和焦躁。
“美”是一种具有韧性的正能量,看似没有直面现实,却喂饱了我们的精神,为在现实中处理危机积蓄了强劲的动力。
所以说,正能量所包含的“义”与“美”均是化解危机的一方良药,但配合起来使用药效更佳——既有坚守道德的硬度,又有超脱现实享受美的韧性,可进可退,能屈能伸,又有什么危机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篇六:科技的产物——共享单车】
所谓共享单车,就是公众皆可付出代价使用的单车。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时代瞬息万变。又一个新的时代冉冉升起——共享时代。
共享时代的魅力,它所带来的便捷显尔易见。人们不用样样都要去拥有,只要你有一个软件,点点手机便可达成。其实共享时代并不是现今才出现的,它从很久之前便埋下了伏笔。很多年前便有租房、租车模式,只是不像现如今租用共享单车那么便利。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一个突破点,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人,它的意义可以说是深远的。
今年,大街小巷停满了共享单车。起初只有摩拜,而后才有OFO,再然后就是各式各样的单车涌入我们的生活。说是涌入,不如说是入侵。它侵入了我们的手机,我们的交谈,我们的出行。每个新新人类手机上大多都会有至少一个单车APP,谈话中也常有关于共享单车的使用舒适度,如果是不太远的路,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缓解了交通一部分的压力,随处可寻的它们使人们的出行更加环保,更加快捷。可我们又对它们做了什么事呢?
有些人破坏污损共享单车的二维码,来达到只能自己专用。有些人拆掉共享单车的某些零部件,也不知道是要做什么。有些人把共享单车随处胡乱停放,倒了,也从不把它们扶起来。造成了共享单车许多不能用,不好用,严重的还造成了事故。大量堆放的,无人使用的共享单车,从利民,变成了堵民。共享单车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共享时代的利害也开始使得人们深思。
需要深思的仅仅是这个时代?不,还有人性!或许有人会说,人性本该如此,又有什么好深思的呢?不,人性中有善有恶,是世俗的追名逐利,纷繁的潜规则与破窗效应蒙蔽住了,遮住了人性中的善,使恶肆意妄为,使内心堕入了深渊,深不见底,永无止境索求的深渊。那我们又如何逃出这个可怕的围城呢?知道答案的人只有你自己,只有放下内心欲望,命运的枷锁才有可能把你放开。一往无前多了,别忘了当初你为何出发,也别忘了你来时的路!命运的开关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是善是恶只在你的一念之间。
科技与时代并没有利害,决定利害的只有人心。世上之事皆有两面性,就在于你怎样去看待它了。就像是风景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颗充满爱与美好的内心。
共享单车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篇七:谈底色议论文】
底色是基础,是基调。若说一个人的发展,就如同创作一幅油画,那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的底色便是那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那一股义气,具体来说,就是克难精神。
中国的历史长河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自然灾害,帝王压迫,外族入侵,在种种苦难之下,是什么使中国至今仍屹立不倒,成为唯一存在的四大文明古国?
自孟子书中指出“浩然之气”,便有那三国家门而不入,一心为民的大禹;便有那“等死,死国可乎”的起义军领袖陈胜;更有那被匈奴威逼利诱,后放逐北海牧羊,仍心念祖国的苏武;便有那愧对江东父老,自刎乌江畔的项羽。到近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英雄比比皆是,用生命炸掉对方堡垒的董存瑞,在火烤之下一动不动的邱少云,面对十指穿心,做老虎凳的酷刑仍不改色的江姐。战胜困难的是一个个的民族英雄,更是他们背后共同具有的民族精神:克难精神。
在面对困难时,利害得失、生死存亡往往被抛之一旁,而心中只想着该不该,义不义,这便是克难精神。一代代中国人便是在这种底色下成长,一个个英雄便是在克难精神的熏陶下绘制出自己的传奇。正如钱穆先生所分析的那般,当你纠结于如何可得,如何可生,如何可利,在这种事情上进退取舍时,往往会适得其反,不如把这些放到一边,只去想做正确的事,懂得这般义命之辨,义利之辨,问题便迎刃而解。
到如今,克难精神渐渐式微,学生们发展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路人们开始袖手旁观路边摔倒的老人,奄奄一息的小悦悦,而政府更是与贪污腐败绑在一起。人们又开始纠结于自己得失利害,忘了什么是义,什么是克难精神。
还记得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当宣布到最后一名特别大奖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令人震惊的四个大字:全体中国人。接着一幅幅熟悉的画面映入眼帘:抗洪的一排消防队员,与汹涌的洪水全力对抗;刚爬出废墟的平民又转身去帮助还未逃出的难民;满脸沧桑的乞丐捐献自己唯一的积蓄。正是这一张张拼图,拼出了中国的宏伟蓝图,让中国在汶川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中,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中屹立不倒,还成功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神州七号的成功发射,一切的一切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更离不开那中华民族大画卷之下,那厚重的底色——克难精神。
今日,克难精神仍旧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底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克难精神的底色让我们屹立不倒,延续至今,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继承这种精神,发扬名族正气,如此便能让我们的底色更加厚实,让中国画卷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