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相关作文

【篇一:取经路上找个伴】

《西游记》中,和唐僧取经之伴的人、神还不多吗?身边有四徒,前方有妖魔,上天有六丁六甲、护法伽蓝、四值功曹等日日相伴。但是,唐玄奘更需要精神之伴——信仰。

他应该信仰些什么?作为自幼出家之人,他固然信仰佛教,他信仰取得真经,获大乘佛法之真谛,便可普度众生,他是中华唐朝之人,他亦信仰中华,信仰唐太宗,必将会虔诚等待他的归来,大力传播真法。但是,那一种信仰却深深地支配着他取经路上所迈出的每一步:他坚信,只要一步一步的走下去,终有一天,会到达雷音圣寺,取得真经。

君不见寒冬腊月,万物凋零,漫天大雪,已在玄奘的身上,成为他最美的白雪袈裟。师徒四人,踽踽前行,无言的他们都正在用自己的意志,与这恶劣的天气进行着一场心中的战争。长老默念着《心经》,心中的信念也好像凝成冰,坚不可摧。八戒哼哼了起来:“师傅,要这样走,几时才能到?”“功到自然成。”没想到,细皮嫩肉的唐僧口中竟脱口这样男子汉的气概来。“好!我们徒弟几个定使尽生平力气,决不放弃!”徒弟几个齐声说道,在空林之下传出铿锵的回音。“哒哒……”他们的身影渐渐远去,雪地上,留下几人的足迹,那样深,那样坚定。

君不见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把大圣的毫毛烧尽。昔日威武的大圣,今日也身如冰封,毫无体温的静躺在地上。大圣已衰,前方妖魔,艰险不断,该怎样取经?或许是念及师徒情谊,或许是想起观音指点,或许是为完成使命之决心,他们无一人放弃。尽管那努力也是徒劳无功的,但他们愿放手一搏,因为他们坚信:“只要坚持着一步步走完这十万八千里,终会到达。”大圣忍痛变作牛魔王,企图骗取红孩儿,但很快被识破,八戒去请南海观音,那妖魔却变作观音之像,赚了八戒,章回名中道“悟空殷勤拜观音”,“殷勤”二字,其内涵何深!那是疼痛中的咬牙切齿,强抖擞精神,那是大圣的屈尊,那是难丢的颜面,那是不放弃的精神!

多少次,当天兵天将都无力敌住妖魔,是师徒四人在努力找寻对策,四处搬来救兵;多少次,当地的土地神告诉他们,此路不通,雷音难去,是师徒四人执意降妖,克尽困难;多少次,唐僧已被妖精所虏,是妖洞内外不放弃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降妖……

最终,他们做到的了,取得真经,普度众生,功臣立佛。正是这坚定的信仰,使他们迈下了坚定的每一步,奠定了成佛的基础。

有人说:“一个人之所以信仰宗教,是因为他不信仰,努力终将成功。如果你信仰努力终将成功,也无需宗教。”我不敢否定宗教,但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信仰:努力终会成功。

在人生的取经路上,你也应找个伴,信仰些什么,要知道,积水成河,聚沙成塔,成功就在于你脚下的每一步。

【篇二:精神与物质】

信仰是一种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生活中那些虔诚的信徒们的所作所为常常会让我们发出这样的感慨。

据说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欧洲,教堂永远是最华丽的建筑。不同的是,欧洲人建教堂时会统筹兼顾;印度人却会为了建教堂而放弃建设,因为在他们心中,神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身为凡夫俗子的我很难理解,在一个收入水平低下、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尖锐的国度里,人们会为了信仰甘愿在物质生活上委屈自己。据说欧洲人建造一座教堂往往需要花费上百年的间,因为他们只会用多余的财富来修建教堂,印度人却为了建教堂而节衣缩食。

有道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狂热的信徒毕竟只是少数,没有人可以仅凭信仰而活着。“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唯物主义者最基本的理念。纵观人类历史,是物质基础催生了精神文明,失去了物质的支撑,信仰也就很难维持下去。缺乏物质根基、温饱难以维持恐怕正是今天的印度犯罪率居高不下、负面新闻层出不穷、社会面貌难以更新的主要原因吧。

中华文化中有一种传统的概念叫“治世”。所谓“治世”,必须是物质财富丰富,如此方能社会和谐,国家安定。正如杜甫诗中所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才会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景象。从没有听说那个朝代能够仅凭精神力量使得国家安定和谐。从太平道到白莲教,历史上的这些宗教组织在遭遇许多社会问题无法解决之时,只能被迫使用暴力解决问题,而驱动百姓揭竿而起的力量恰恰不是信仰,而是贫困与饥饿!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三武灭佛”事件,就是政府为了社会安定而采用暴力手段拆除了庙宇、道观。结果使得社会安定,国祚绵延。由此可见,一旦宗教信仰侵占了过多的社会资源,反而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信仰之所以成为信仰,便在于其催人向善,若是仅仅着眼于礼神之地、礼神之人、礼神之物的奢华,恐怕就是舍本逐末了……

许多宗教信仰的另一弊端就在于它的迷惑性。宗教可以给身处绝境中的人以希望,但同时也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中国的佛、儒、道三教都曾被历代统治者用作钳制思想的工具,其作用说到底就是愚民。佛教教人相信因果论,寄希望于来世;儒教教人忠君,做一世的顺民;道教则教百姓安于现状,安贫乐道。欧洲的宗教也不例外,从号称“圣战”的十字军东征到“赎罪券”盛行,宗教领袖总是依靠自己的宗教地位来聚敛财富。前者导致了百姓安于现状,社会停滞不前;后者则导致了社会的动荡,百姓的贫困。这样的信仰,就不是“催人向善”,而是“致人愚昧”了。

我不信教,但我尊重那些宗教徒。不过我绝不相信信仰可以取代一切,我只相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那种为了宗教信仰而放弃物质追求甚至罔顾生命的做法的得失优劣,实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篇三:发现一条河流的隐秘】

浩荡成江的鲜血,滂沱如雨的炸片,总是处在存亡关口的我们对于整个的人生问题每每都会有一度新的审查和领悟。

人生,从不重复,不接受悔恨与偏执,包容一切又拒绝一切虚伪,就像一条奔腾不止的大河,唯此一条,引发着千千万万的民众前来经历与探索。我们不能倒流,不能随着时代前滚,我们要把握着巨轮有意识的推动它前行与发展。

多么艰辛!面对着清晰的软弱、恐惧、卑怯,我们又将如何抉择。有人选择了安逸,顺流而下,随遇而安,有人选择了激流勇进,勇往直前。后者义无反顾,显然受到了时代的赞扬,他们也理所当然地担当起谴责前者的责任。就像我们看很多事件会由法律角度去选择贴“加害者”或“受害者”的标签,可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整体,除了法律观点之外,还有宗教、道德、文化等等因素,又岂是“好”与“坏”的黑白分明呢?

如此看来,也许在河上或正要踏进河流的我们应该停下手中的“桨”,思索思索脚下的这条河究竟意义何在。

“死说不定就在什么地方等我们,那就让我们到处等他吧”蒙田的这段话并不是所谓海子式的倾心死亡,反倒有点像儒家学说的“孔曰成仁,孟云取义”告诉我们要圆满自足。死亡毕竟是人生中的重要命题,这是河流的终点。也是无数“摆渡人”不愿面对和古往今来一直企图与之抗衡的事物,对此的看法无数人一直持不同的观点。直至今日,我们挥着慧剑,割去陈腐,眼看着就要成为主宰万物的主人时,我们仍摆脱不了它,恐惧它,这份恐惧的存在永远宣示着我们都是它的奴隶,我们终将被死掌控主宰。

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

人类生来思考,与自我与世界斗争,可我们总是忽略何为思考?何为人生?罗素曾说人的思想始于怀疑终于信仰。可喜的是,我们乐于怀疑与打破,不幸的是我们不愿坚守与传承。“你最效忠,你就得决定哪一个值得你效忠的主张去效忠。”西方的人文主义与宗教向来为人神往,但神往只是启蒙,一旦不将之物质化则将永远游离于我们之外,但信仰又绝非仅限于宗教。

信宗教的固有以身殉道者,但不信宗教的人也有不少成仁取义者,就像苏格拉底的临死不阿,是他信仰哲学的主张,文天祥的从容就义,是他信仰孔孟的伦理。信仰力量的弥漫决不限于宗教,其影响可见一斑,究其原因,源于“了解”二字。凡是你不懂的便易“浪漫”,又或是自觉恐惧,将其想象成极端模样,反倒是自己吓了自己。这份主观与臆断阻碍了多少通往光明的道路。

谈及“了解”何其容易!这份客观与从容又是多少历练过后的简单,这份启蒙又如何进行?其全在自身。康德所说“启蒙不是谁去教化谁,而是人要摆脱自身造就的愚昧。”摆脱自我何其困难。但又何其容易!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中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他叫小奥斯卡,他发现周围世界太过荒诞却又不愿长大,愿永远做个小孩子。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他成了一个侏儒。

这个故事神奇又有趣,永远做一个小孩子办不到,但做到摆脱自我愚昧与偏见是否容易些呢?

存在既要有意义,即有其合理性,虽然人类行为原动力是自我保护,但打破并重建的决心我们一直不曾丧失。只是我们未曾有过意识与发现的欲望。

在这条大河中,我们如果愿主动发现,那么终点已不再恐惧,过程也不再坎坷,因为我们掌握了什么才是人生之道,了解了通往成功的隐秘之路只是“了解”二字耳。

【篇四: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黑暗中的一缕微光

翻开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行走,因为它将人性阴暗的一面展示得淋漓尽致:虚伪、麻木、卑鄙、堕落……但不只有这样,偶尔也能看到几缕微光:奉献、团结、善良……光,虽然微弱,却是极其振奋人心的。正是因此,才使人有读下去的勇气。

雨果将美与丑、善与恶拉向了两个极端,形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对比。通过这种方式让人明白了美与丑并不是从表面可以看出来的。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座奢华的、象征着权力的教堂,它就像一件极致美丽的外衣,将人性全部掩盖了起来。人们甚至不知道拥有自己的思想,一切都要假借神圣的宗教来实现。宗教如乌云一般笼罩着中世纪的天空,想扼杀一切真善美。

作品中每一个对比都是震撼人心的:封建王朝中,大小官吏勾心斗角,处处与人民为敌,国内尽是冤狱,艾丝梅拉达因此受到迫害,而在“奇迹王朝”中,尽管那些平民、乞丐、流浪者衣衫褴褛,举止粗野。但却互助互爱,舍己为人。为了救出艾丝梅拉达而攻打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就像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表面上和善,温文尔雅,实际上却对世俗的享受充满妒羡。自私、阴险、不择手段。而加莫西多,这个驼背、独眼、又聋又跛的畸形人,这个几乎将人类外表所有的丑集于一身的人,却能冒死从绞刑台上救下艾丝梅拉达。克洛德和加莫西多都爱慕着艾丝梅拉达,都同样遭到拒绝,也同样选择了毁灭。但二者的区别是:前者选择毁灭他人来成全自己,后者则毁灭自己来作为最后的奉献。

小说中的艾丝梅拉达则是这个阴暗的时代中最为耀眼的光芒,她不仅拥有迷人的外表,更有一颗如明镜般澄澈的心灵。从她对待山羊,给想要劫持自己的加莫西多送水,救下落魄的诗人,对负心的弗里斯至死都保持的爱情就可看出这是一个至美至善的人。但是正因为这样,她的存在才不能被这个时代所允许,最后被诬为“女巫”“杀人犯”,从而被送上了绞刑架。

那个时代的法国被乌云笼罩得让人有窒息之感,真希望有一把利剑能刺破这片乌云,但却不可能,因为这意味着必须打败代表着“真善美”的上帝,尖锐的矛盾体现了残酷的现实,也揭示了人性丧失的悲哀。

我曾经偶然看到一条新闻,新闻说的是几只驴子在被大雪困住时互相取暖。我想中世纪的生活在底层的人民和这几只被大雪困住时的驴子很像——都能在恶劣的环境下互相帮助。虽然世界依旧黑暗,但这份“相濡以沫”的友爱就如同穿透云雾的微弱的阳光一般,至少让人感到温暖,我想,至少艾丝梅拉达和加莫西多以及奇迹王朝中的人就是如此。也许,卡西莫多和艾丝美拉达就是爱情的化身,代表着至死不渝的爱情。

掩卷,我唏嘘不已,圣母院的钟声似乎还萦绕在耳旁。如果这个世界缺少阳光或阳光还不够温暖,那就燃烧自己去发出光芒吧,我这样想。

【篇五:我与《圣经》】

上周末,我们一家来到了宁波游玩,最让我印象深刻当属教堂之旅。

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矗立着一座颇有中世纪风格的建筑,它有两个高高的塔尖,定睛一看,原来是教堂啊!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很想进去看一看。可是转了圈,只看到铁将军把门紧紧地锁着。我和妈妈商量着第二天再来了。

第二天,我们再次来到教堂。我满怀期待地走了进去,刚跨进门槛,我忍不住赞叹道:“真大啊!”因为是周末,教堂里有祈祷活动,热闹非凡。这里聚集着各色人种: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大家虽然种族不同,但信仰的都是一样的,因此才会聚集在一起大声祈祷。这时,我坐在最后一排长椅上环顾四周,窗户上镶嵌着美丽的彩色玻璃,绚丽夺目;教堂中还整齐地摆放着几十排的木椅,古色古香;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正前方那被绑在十字架上的巨大的耶稣雕像,这就让我想起了手中这本《圣经》。

《圣经》是写真主写给人类的信,它分为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旧约是讲耶稣降生之前的事,里面包含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比如诺亚方舟;新约则讲的是耶稣降生之后的事,新奇而有趣。

这次偶然地接触到了宗教,让我对不同的文化有了不同的了解,而且宁波的教堂多得数不胜数,我希望自己能去参观更多的教堂,了解更多关于宗教的事。

【篇六:走出方圆】

一规一尺,便成方圆;一念一思,便成心中方圆,如画地为牢,于是,落了一地的金黄,换来万物皆空。

有时,心中的方圆如枷锁,使我们不思改变,不得改变,终会落下如马嘉鱼的悲剧。马嘉鱼平时生活在深海里,春夏之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漂流到浅海。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十分简单:只需用一张网在水中拦截鱼群,由于马嘉鱼向来走这条路洄游,不思改变,被方圆禁锢,于是前仆后继笛撞入渔网中,被渔人捕获。

而由此看来,禁锢住马嘉鱼的不仅仅是网,更是他们内心的方圆,因为它们不曾走出,于是深陷其中,越陷越深,付出生命的代价。

但是,一个时代总有人敢于打破内心的方圆,跨出那一步。

当欧洲中世纪的人人都以宗教在心中画出方圆以自欺欺人时,有那么一群人,在黑暗的宗教枷锁中,举起了“人文主义”的利剑,划破了这枷锁,破开了这黑暗,为欧洲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种下了萌芽,于是,有了这数百年后至今的欧洲的兴盛与发达。这又何尝不是因为他们走出了方圆,学会了尽力去改变!

当然,走出方圆也并不代表着妄图改变一切。当一只蚂蚁妄图扑灭一场森林大火时,这只能叫做自不量力,最终只会一无所成甚至赔上生命。正如尼布尔所说:祈求上帝赐予我平静的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给我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并赐予我,分辨此两者的智慧。当我们能时,走出方圆,进入一个大世界,获得更多;当我们不能时,就平静的待在方圆中,等待走出方圆的机会。正如那农人,在麦子成熟时,他尽可以走出心中的方圆——“他一贯的风格”,去收获属于他的果实,而不至于满地落黄;而当他发现一切已无法改变时,他该选择,等待,并重新播种,得到下一次他的金黄。

现在,太多的人和我们的国家缺乏那一小步——走出那方圆的一小步,于是,“madebyChina”(中国创造)太少;人人在“扶不扶”中徘徊……朋友们啊,走出心中的方圆,或是等待下次的迈出,那,会是你破茧成蝶的刹那,会是你“盆盘钵满”的时刻!

【篇七:划破天际的光】

神说,要有光。于是,本是黑暗的一切,却因为这一缕光芒,划破了天际。

这只是一个开始。

世间存有多少人们不知的问题呢,有很多。其中,就有对未知的恐惧。

每一个人都有害怕与恐惧的情绪与表现,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面对未知的认知与思索,都存在人们不能企及的领域。

相对而言,也存在着勇敢与坚韧的人,还有正义与善良的人,勇敢与无谓的人。

只是面对着未知,人们更多是选择了让步与观望。

就比如一种虚无的存在:魔法。这种观念最早出现于西方世界,相对而言就是宗教的存在于世,就是对于现代信奉以科学为上的世界来说,也存在观望与质疑,批判与否认。如果想一下,当真正意义上的魔法出现在世人面前,又会是何种情况呢?

虚无的未知,那也是对未知的一方面的认知,就算是现在生活中的事件,同样存在着未知。

就比如说近几年出现的道德绑架问题,何尝不是一种未知的表现呢。如放任人们继续下去,是不是又是另一种的《2012》。

所以,一群又一群的人们站了出来。他们行走于刀山火海、波涛汹涌的现实,但他们何尝不是未知的开拓者?又何尝不是人们的英雄呢?

比如一位西方伟人——哥白尼。他的“日星说”动摇了人类中心论等宗教教义不可冒犯的神话,即使存在着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它作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第一次让宇宙的阐述从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在人类的思想发展史以至社会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样的,还有东方伟人——鲁迅。就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药》,这篇小说通过对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暗中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精神,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

现实中的人们,他们并未缺少对未知的好奇,只是前人面对的处境让人们退却了,失去了毅力,也失去了斗志,却忘不了未知的可怕。

科技的便利化,已经开始,不,是早已开始让人们失去了应有的血性。所以,面对未知,应该勇敢地站出来,正视它。退却,那只是自我的放弃。

无论如何,人,都应有勇气去面对未知,不管怎样的结果,那都是打响人生的第一炮,也不过是划开黑暗的开始。

记住它,黑暗,不只这一处;光,不只你一缕。

【篇八:别怕,向前再迈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中,作者被困在悬崖上,不敢向下攀爬,幸好作者的父亲及时赶到,在父亲“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耐心劝说下,作者终于克服恐惧,一步一步爬下悬崖,生活中,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就能突破自我,成为生活的强者。

向前再迈一步,是布鲁诺对科学的坚定信念,和捍卫真理的无上勇气。

鲜花广场上的烈火燃烧着,火焰焚尽了你的身体,却烧不尽你的坚念与勇气。在那个盛行宗教迷信,人民迂腐顽固的旧社会,你如一股清流,要用科学的真理,撼动宗教的根基。你公然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质疑基督教的教义,但这也使你,成为了教会最大的敌人。面对人民的疑惑不解,面对教会的威逼利诱,退一步,你本可以向教会赎罪,保住性命,但你毅然选择了向前再迈一步,你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证明了真理是需要用生命来捍卫的,科学是需要用生命来守护的,向前再迈一步,你成为真理的代名词,也让世人永远铭记。

向前再迈一步,是贝多芬对音乐的无限热爱,与命运抗争的坚强不屈。

命运仿佛与你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在你的声名正如日中天时,让你的世界陷入了一片寂静,双耳失聪,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面对一片黑暗的前途,退一步,你本可以放弃音乐,另谋他路,但你毅然选择了向前再迈一步,听不见声音,你就用棍子抵在牙齿和琴键间,辨别那微弱的振动,即使面对万千困难,也绝不放弃对音乐的热爱。向前再迈一步,你在音乐历史上写下了最为光辉多彩的一页,也让世人永远记住了你的名字。

生活中,当你面对困难时,当你遭遇挫折时,告诉自己:别怕,向前再迈一步,突破自我,做生活的强者!

【篇九:人类简史读后感】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神,但可别告诉我的仆人,免得他半夜偷偷把我宰了。——伏尔泰

人类之所以优于动物,是因为人类拥有想象的能力,并用以构建共同的“想象”。

初读此书,这个观点就让我留有深刻印象。

而这正是是作者,赫拉利,一个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对现今人类社会的解读。

这个观点乍看无理,但却是本书的灵魂,随着文章的推进,跟着作者思想的脚步,一点点逐步清晰,让人一时间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人类社会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那最初的想象上,而使这想象成行的,是人类对其的相信,百分百的相信。

从认知革命开始,人们就开始想象,他们制作并不存在的事物的雕像,并崇拜它们,信仰它们,这或许就是宗教的开始。人们因一个共同的想象聚集在一起,互相信任,形成了一个个部落,过着采集狩猎的生活。到了农业革命,人类似乎开始从居无定所的生活中走出,开始驯化种种能为人类所用的植物与动物,有了更加稳定的生活保障,更是形成了一个个村落。现今,历史学家们发现一些历史遗迹,也与人类农业革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作者明确的表示了他对农业社会的不推崇,并将农业革命形容为“史上最大的骗局”,但从现在来看,这仍旧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发展的开始。就在这人类发展的源头,人们也在为了一个共同的想象勤勤恳恳地劳作。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一个个国家产生,世界上第一部法典出现,社会上也有了阶级划分,人们相信恶人有恶报,而奴隶生来就身份低微。从这时,人们的“想象”似乎并不都向着美好的方向了。甚至以前能将人们聚集在一起的宗教也发生了变化,各大宗教的分歧使得神学争论愈演愈烈。但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彼此杀得难分难解,国家与国家也不停交战,互不相让时,他们对对方手中的钱币可没有任何抵触的情绪:一种新的互信系统产生了。金钱正是这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比起任何国家、法律、等级或是宗教,金钱的魅力让它毫无阻碍的跨过一道道鸿沟,丝毫不受宗教、种族、性别或是性取向的影响。

读到这里,稍一思考,就发现作者的用意,从始至终在文字里透出来的,都是对人类社会梦幻泡沫的戳穿与嘲弄。他甚至不用“人类”这个词汇,他频繁的使用”智人“,这个生物学意义的词汇。他想做的,只是将人类从高高的食物链顶端拉下来,把人类从自己的想象里点醒,告诉人类其实他们不过是“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而人类的“想象”在“上帝”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但正是这“想象”,造就了当今的现代社会,使之达到了现在的高度……。我们拥有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但几乎不知道该怎么使用这些力量。

“从动物到上帝”,人类是否能够成为上帝?这个问题在我心中已有了答案。

放下书,脑海里浮现的却是作者在写农业革命时写下的一句话:

“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早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篇十:文化共存】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场有史以来对人类文明最为毁灭性的灾难之后,人类文明迎来了在废墟中重建起来的久违和平,然而不同文明之间的纷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近日来,“伊斯兰”、“博科圣地”等宗教极端组织大行其道,又挑起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持续了几千年的仇恨。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世界上的争端终归还是文化与宗教的冲突。不同文明之间的妥协与共存,真的那么难吗?

不同文化能否相互共存?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首先,不同文化在地球上平安共处几千年了。汉代的“丝绸之路”打通了欧亚大陆,将近一亿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人联系在一起。先秦时代百家争鸣,各种思想的百花齐放,大大促进了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成为了又一个不同文化共存的典范。历史证明,不同文化的共存,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并非是水火不相容的尴尬情况。其次,不同文化之间,也在不断地互相吸收与融合。这是十分显而易见的。

我们每天一节的英语课,理科生所信服的科学知识,文科生所喜爱的外国小说,都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结晶。我们中国的文化,也走出了国门,譬如茶文化、孔子学院,以及遍地开花的中式餐饮店。这些也都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文化和平相处下的繁荣。不仅如此,整个世界,本就是一个和而不同的大花园,在这美丽的土地上,普世众生共生长。大自然本身就是和谐而多彩的。作为她的一份子的人类,有什么理由不能共存呢?

然而,现实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又时时刻刻警醒我们纷争的存在。既然我们能够实现文化共存,为什么无法完成消除彼此的分歧呢?

我认为,其一,我们还缺乏足够的悦纳与宽容精神,不愿放弃骨子里那一丝莫名的优越感。历史上许多次大的灾难都是因为这种偏见所导致的。譬如,“以消除异教”的十字军东征以及宣扬种族优越主义的雅利安人所发起的世界大战。显而易见,这种行为有弊有利,到现在,宗教与种族主义引发的冲突还在发生,正如爱因斯坦警告的那样,我们要么面临一次空前的灾难,要么是新的思维方式。

其二,我们还缺少一种“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如今的纷争,归根结底也是不同文化利益的纷争,如果大家都只想着怎么为自己抢得更多的好处的话,那么纷争就永远也不会消失。唯有把大家的利益绑在一起,求同存异。亚投行就是一个十分好的典例,既满足中国的发展利益,又帮助落后国家发展基础设施,同时也为发达国家开拓了市场。当我们真正将所有的人类看做是自己的亲人,真正实现“家天下”后,不同的文化自然会和谐相处。文化共存,也就不在话下了。

这是一个人类的“梦”,一个共同的理想。我相信,在将来,也许一百年,也许一千年后,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人们,终会消除一切分歧,站在同一片蓝天下!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