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音相关作文

【篇一:听古筝说话】

仿佛将皎洁的月华凝成玉坠,将绝美的诗意沉淀为情感,又如塞外天穹澄澈的光晕,大漠幽兰唯美的极致绽放,那缓缓流泻而出的古韵筝音总在以细腻的语调轻轻诉说。

我喜欢听古筝,自己却不会弹奏,而温婉的姐姐却很精通娴熟,所以每次去舅妈家总会央求姐姐弹上几曲。姐姐喜欢穿素白的纺纱裙子,几朵殷红如血的梅花在裙上恣意伸展,裙摆褶褶如雪月光华流动倾泻于地。三千青丝用玄色的发卡束起,只余几缕垂在左肩。纤纤玉手,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宛若含辞未吐,又如花树堆雪,新月清晕。左眼下方那颗泪痣柔情千转,更为她平添几分清冷和寂寥。姐姐旁若无人地弹着,我听得如痴如醉。

姐姐常弹给我听的有《汉宫秋月》和《梅花三弄》。只见姐姐轻轻地戴上宗白相间的玳瑁指甲,玄幻的纹理似乎是溶在岁月的骨髓里。她轻抬藕臂,呈皓腕与轻纱上,眸含秋水清波流盼,指如削葱,轻轻拨弄着琴弦,空灵而又飘逸的音符好像一个个跃动的精灵,在空中轻提裙裾踮着脚尖翩翩起舞。随着筝音的变幻,我心亦随之起伏,一幅幅画面在眼前显现,仿佛身临其境。

远离城市的喧哗,踏着悠悠的古韵,沐浴着唐风宋雨,穿越千年的回廊,云烟深处,飘渺的烟雨从天际划落,迷离了含泪的眸光,妙龄女子在烟雨中伫立,手擎绣着墨梅的桐纸伞,微风拂过,青罗纱裙随风飘动,愁绪仿佛洇染成雾缕,弥散在这迷离的烟雨中。青烟之上,余音袅袅,悠远绵长的弦音婉转回荡,刻画下此刻凄婉的温柔。她口中呢喃,阡陌间,她为谁凭栏细语;夜阑珊,谁为她缱绻思念?谁的耳畔细语惹了她的清泪,谁又许她在迟暮之年同看叠云细浪,红尘路上已是曲终弦断,花落人散,冷星寒月下,她将万般柔情种于眉梢,恍若望断了几生的轮回,几世的情怨,伴着一声轻轻的喟叹消失在蒙蒙烟雨中,飘渺无痕……

梅花三弄,筝音响起。梅花树下,杜鹃滴血,伊人相对,默默无语,只剩眸光中如秋水般的情思在空中缠绕成结。他带着青春的不羁在黄沙上踏马,许她十年的承诺。在殷红的梅花下,他披着染血的战袍,夕阳勾勒出他俊逸的脸庞,戎马磨平了他年少的棱角,厮杀不再,脸上的线条柔和而恬淡。他抱住她柔弱的身子,轻轻拭去她她脸颊上的清泪,那一瞬间,时空为之停滞,只有和风舞着梅花在吟唱,三千昼夜的思念仿佛氤氲在空中,糅杂着梅花的清香在他们中间回荡。

我总以为弹古筝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姐姐却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弹古筝就是谈人生,谈尽了世间百态,谈遍了人情冷暖。只有对生活有深入的体验、对人生有周密的思考才能弹好古筝,才能听懂古筝说的话。”

那娓娓流泻的天籁之音,带给我的不只是千年前月下美人的婉转缠绵,秦风古韵的历史脉搏,更有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

【篇二:外婆家的秋】

我喜欢秋叶。在清秋的长廊里,甚至可以闻见秋叶的味道,那是一种妙处难以与君说的气息,带着淡淡的清凉,微微的明净,还有浅浅的感伤。

儿时乡村的秋味最浓。晨风略带秋的凉意,袅袅的炊烟升起,在秋日思语的旋律里,生命的琴弦在拨动着落叶轻轻地低落,落下金黄的绸缎,铺满乡间的小径,不愿去惊醒沉睡的大地,悄悄地走来,无声无息,舞步轻盈地飘散在风的方向。一天的生活又开始了。

秋分时节,各家各户开始在庭前囤积柴火,以备整个寒冬的日常所需。外公比寻常农民更加起早贪黑,白日忙着农活,闲时编织竹篾,抽上一支烟,而我只是在一旁静静地注视着他陶醉在烟雾袅袅的情景里,这个素日在村人眼中的粗人,竟也是那么柔软,那么淳朴。

冷落清秋,湖水清平如镜,偶有一片落叶划过,荡漾起圈圈涟漪。两岸棉花正盛,几只飞鸟掠过惊起满地残雪。棉花田里,我拉着外婆的袖子,屁颠屁颠地跟在外婆的身后,也像模像样地采摘棉花。才刚刚采了几朵,便失了兴致跑开了。外婆在一旁不语,目光柔和地看着我,嘴角挂着慈祥的笑容。我时而追着飞鸟,时而望着落叶翩飞,时而静坐在桂花树下,看闲逸的老翁垂钓几湖秋水。从此,秋天于我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想起王维的《山居秋暝》,听着流淌的筝音,伴着飘飞的落叶,仿佛在一幅意境清远的山水画里,迷离了心绪。

又是秋叶飘飞的日子,不禁感叹时光的微凉。在空灵的诗韵中,我把生命托付给乡间的一株草木,寻找那一份安宁的幸福。

【篇三:走在__的路上半命题作文】

走在古韵的路上

一杯香茗,一抹书香,一丝筝韵,一寸流光。走在古韵的路上,细品古韵的芬芳。

琤琤琴音,悠悠我心

闲暇之时,静坐筝前,翻开琴谱,感受音韵之美,《高山流水》气势磅礴,低转之时又如水声泠泠,一曲毕,余音绕梁,韵味无穷。《渔舟唱晚》似人声低喃,如有万千渔火点点亮起,令人沉醉。《汉宫秋月》低沉哀怨,恍若置身一冷寂亭院,见一女子倚墙低声啜泣,怎能不叫人心生怜悯?曲终,弦停,音未毕。

走在古韵的路上,筝音相伴,情思绵长,将作曲之人心中的激昂、闲适、哀怨,点人我的心房。

柔柔锦华,灼灼其华

典雅又不失高贵,俏丽又不乏端庄,这便是我中华之裳——汉服。静美素丽之曲裾,勾勒出最柔美的线条,现给世人一幅岁月静好。简雅大方之交领,透露出一股侠气,英姿飒爽。活泼明丽之襦裙。映衬出少女的俏丽,短上襦与长下襦的搭配,显瘦又耐看。微风拂过,衣袂飘扬,恍若月宫仙子,相映成趣。雍容华贵之明制,装点出高贵的气质,令入难以转移目光。汉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束花,正可谓尤物!

走在古韵的路上,华衣相衬。巧思悠长,将设计之人心中的恬静、淡然、浅乐绣入我的心房。

琅琅词藻,与子偕老

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自我懵懂之时起与我相伴至今。从“春眠不觉晓”到"齐鲁青未了”,从“举头望明月“到“初日照高林”,我一点一点地汲取着知识,一滴一滴地增长着见识。“独怜幽草洞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轻声吟诵,我仿佛看到了清澈的水涧,涧边的青青草,听到了树上婉转的鸟啼。“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默默品味,我宛如置身幽深小院,着美人倚栏观海棠,人花相映,美不胜收。“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我”大声朗读,我好似体会到了陆游想要亲眼看到中原统一的焦灼。“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静静倾听,我感受到了征兵们的哀伤……

走在古韵的路上,诗书相随。文思敏长,将写诗之人的思量、凄凉悲叹染入我的心房。

香茗未冷,书香未散;筝音未消,流光未逝。走在古韵的路上,细品古韵的幽香!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