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要以“二进制”取代思维方式】
前不久,人工智能“恐已具有自我意识”成为网上的热门话题。若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的能如人脑一般思考,机器人会不会真如电影中的一样“支配”人类?但苹果总裁库克却认为,我们更应该担心的是人会变得像机器一样思考。
众所周知,计算机的基础运算法则是二进制,即只有0或1——没有好坏,只有对错,没有善恶,只有是非。现代人的思考方式也是如此?有利的为“1”,无益的为“0”,真实的为“1”,虚假的为“0”……。人逐渐变成利己主义的纯理性思考者,其背后代表的是价值观的扭曲和认知的错乱。
康德认为,认知的顺序是从感性到知性,最终进入理性。然而在现代生活中,互联网的传播性、高效性使人们更容易达到认知的终点——理性认知。感性的认知和知性的思考被简化,人们便如计算机一样近乎于追求崇拜绝对理性。老人摔倒了,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为了人性和道义出手扶救,而是人格道义和自身利益的衡量。在这种思考的方式下,恐怕更多人选择维护自我利益。自私是人的本能,在这种思考方式下这一本能被放大了,致使了人本应具有的同情心的丧失。
只知是非对错同样也会导致价值观的盲目。一位贵妇人曾对大画家威斯娄说,“我不明好坏,我只知道我喜欢什么。”,威斯娄恭敬地说:“这一点您与禽兽相同。”如二进制般单纯的思想方式也于此类似,即不知除了目的之外还应该追求什么。人之为人,贵在于明白除了理性地达到目的外,也要追求善于美。不明正确的价值观,不明善与美,也将忘记何为恶与丑。与其说人变得像机器,称之为动物或许更为贴切!
人生如此多彩,怎能将其视作机械化的程序?面对困难挑战应勇敢攀登高峰,怎能如一个算法,去解一个未知,却也必知的解?再美好的壮阔之景,将其细分等为一个个像素,用1或0代表色彩,也是多么的单调无趣!多元的思考方式使人觉察色彩的渐变,品味水墨的晕染,明白色彩不只有三原色,应如彩虹般缤纷美丽。
不要以“二进制”取代应有的思考方式,在这个时代下社会不缺“电脑”,更却“人脑”。独特、创新,也更需灵活、多角度的思考。
【篇二:成熟与个性】
到了一定的年龄段后,你似乎开始懂事,似乎听得明白一些道理了,于是周围人便会慢慢要求你变得成熟知性。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你的长辈……仿佛无时无刻不在说:“该长大了!”
但何谓长大呢?如果只是指明事理、辨是非,那很好,我觉得我们已经长大了。但家长们往往不那么想,他们心里有一套自己的准则:好好读书、品学兼优、做“别人家的孩子”。只有合乎这些标准,我们才算长大。不期然,我们按照家长们的设想在“成长”的道路上行走着,肩负父母的期望,成为他们心中“成熟”的人。但慢慢地,我们也在这过程中,丢失一些我们自己的东西——比如说,个性。
每当在父母高谈阔论“别人家的孩子”时,我只觉得枯燥、无味。因为这些人往往都有着相同的经历、相同的特征、甚至于相同的性格。仿佛是由机器批量生产的一般,一批又一批,毫无个人特点。尽管如此,父母仍旧要求我们成熟到这般地步,这就是我们在“成熟”中“低垂着头”的缘故。
成熟,就意味着我们一定要丢失个性,丧失自己身上的某种闪光点或特性吗?我觉得不。
成长的最好方式,我觉得应该是让我们自己去选择。即便会因此多走弯路,即便会因此摔倒,即便会因此而感到迷茫,这都没关系,只要我们保持自己最初的模样走到最后就好。成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丢失个性。当然,这种个性要无伤大雅。只有这样,我们在将来才能成为真正被他人所需要的人。
所以,从现在开始,去找点自己喜欢做的事吧,发现自己的个性,说不定,你能从中挖掘出自己的才能,进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保持自己的个性,在成熟的道路上走下去吧。
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在将来不久的秋天里,结出形态各异的果实。并在我们真正成熟的那一天,依然高昂着我们的头。
【篇三:有一种甜中考作文】
有一种甜叫夏相识,冬相知,四季能与您常相伴。
初见惊鸿
那个夏天的蝉鸣比哪一年都要欢腾,教室外树木枝桠疯长,却总挡不住烈阳,金色的阳光像是蜜糖,洒满了教室,也洒满了我的心房。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怀揣紧张与兴奋,一头闯进了这个陌生的大集体,教室里陌生的同学们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好奇,个个都像初生的鸟儿,伸出个脑袋好奇地打探我们的新学校,期待着新老师的来临。
我远远的就看见您——身着一袭飘飘长裙,乌黑的秀发软软地搭在肩上,脚步轻盈的像一只高贵优雅的波斯猫,裙摆和乌发也随着迎面而来的微风轻轻扬起,就连那干燥的阳光在您身上,也显得温润起来。只那惊鸿一瞥,便乱了我的心曲。谁要是能与这样知性优雅如天仙般的老师相伴三年,那一定是像泡在糖罐子里一样幸福吧。
不多时,这份巨大的甜蜜竟砸到了我的脑袋上。一步,两步,三步,您施施然踏进了这一室阳光里,也从此走进了我的心里。
您微笑着说:“每个人都有缘,与你擦肩而过的路人,是前世修了五百年的缘,能与你相伴度过一段美好时光的人,定是前世修足了九百年的缘分,是命中注定的,所以要惜缘。”正如您所说,我前世定是一个很努力认真的人,修了上千年的缘,只为与您相识。想想,还能与您朝夕相伴三年,这是一件多么甜蜜幸福的事啊。
后识沉沦
闭眼的时候还是盛夏,睁眼时就到了初冬。在段考之后,您牵起我们的手,乘飞机,坐大巴,跋山涉水,带我们走出这座拥挤小城,来到繁华的人间天堂——苏杭,给予我们一份厚实无比、今生都回味无穷的甜蜜呀。
犹记得,在兰亭,你带我们拜访王羲之,流水曲觞,教我们吟诵赏析《兰亭集序》,尽情体会兰亭之乐;在绍兴,你把我们带进陆放翁的家里,《游山西村》后,再到迅哥儿的乐园;在百草园里,你给我们上了实景作文课,你给我们从未有过的实景学习体验,这幸福,我,我们今生都不会忘记。
从绍兴赶到杭州时,已是傍晚。
西湖初冬的傍晚,斜阳堪堪停在水天相交处,把天染得赤红,像是哪位著名的画师不小心把丹橘这一颜料打翻在线条冷硬的水墨画上,平添了一份温情一份令人回味的绵甜啊。修长又爱美的柳枝垂在水里,微风一起,便搅乱了这一湖温暖的圣水。晚餐后,您就坐在这排身段婀娜多姿的的垂杨柳下,捧着一本散文集就这着绚烂的夕阳细细品读,神情专注,整个人看起来温婉知性得宛如一幅画,好像您本就是这画里的人。西下的斜阳通过水波映在您的脸上,悄声无息地浸润了您的脸庞,给您镀上了温润的光,这一幕,仅让我们看一眼就能生出无边的喜悦,我心里漾着一波又一波的甜意。
经过快一年的相处,我知道您的举手投足间展现出的自信优雅,来自您饱读的诗书;知道您喜爱侍弄花花草草,那是您甜蜜的小爱好;知道您课堂上的侃侃而谈、神采飞扬,是您在夜半台灯下认真备课的甜蜜果实……这样的您,有着让人想深深了解的魅力,有让人沉沦在诗词歌赋间的魔力,好像那样就能摆脱世间一切的烦恼,找到生活中平淡最真的甘甜。
事实上,我就是如此做的,是您身上的诗意引领我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让我寻觅到了平淡而真实的甜意。
与您四季常伴,那就是繁花盛开,就有被簇拥包围的甜了啊!这种甜蜜,会温暖我一生一世,也会让我拥有隽永的幸福。
【篇四:分支路口上,一念之间的抉择】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它所产生出的产物也越来越丰富——共享经济,定位服务,人工智能……它们无不在改善我们的生活。而人工智能的典例——计算机,也正是这个信息化时代的重要象征。但很快,人们提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问题——人工智能是否会如人类一样思考,甚至在日后统治人类?不过我认为研究这个问题,暂且没有意义。而正如库克所说,更现实,更贴切的忧虑,实际上是更担心人类会像计算机一样充满“理性”思考。
当人们自以为自己是在不断完善自己,更加“理性”地生活,却不曾想过,这种“理性”,已经渐渐使人们失去了某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本应是人所独有的,现在正悄悄地消失。
显然,这种“理性”的思想是不可取的,更有甚者竟被这种伪理性绑架了思想。真正的理性是一种与感性的融合,早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孔子的仁爱的思想,早已为我们解读,人们的生活,怎样有“礼”,什么是文明。文明的标志,是一种价值核心。而这种价值核心,最显而易见的表现方式,就是善。与人为善,就应该做到包容与理解他人,尊重与同情他人。这种最根本的美德,使人与人相互靠近,越贴近,也越是温暖。而闻名,也由此产生。反过来想,当人们不再由这些道德,知性与感性,作为理性的基础,那么人们的整个思想,也会由此崩塌。文明,也便虚如空物了。人性,也就渐渐淡化了。
当人们开始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以计算机的思维方式作为生活方式。那么,便不再会想到兼顾他人。人们便因此而更加自私,自私的思考方式必然会增加人与人的距离,使人与人变得疏远。而自私的结果,必然会发生矛盾,引发口角、争斗,最后甚至是两败俱伤。而曾经寓言中的鹬蚌不就是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也确实具有“理性”的理论依据,但最终不都两败俱伤了吗?而这种计算机式的思考方式,这种自私所带来的结果,就连家庭都会如一对散沙,何况是变为一个集团、组织,甚至是一个国家呢?而这样的时代,文明,貌似就不会诞生。
所以,当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再快节奏的当代,站在分支路口上的我们,是该以感性为基础,以知性为思维,以理性为态度,保存着更古不变的人性,坚定得走下去,还是如计算器一样,抛弃价值核心,更加“理性”地走向另一条道路?这一念之间的抉择,都将会带来一场巨大的认知的风暴。
【篇五:我的老师们】
在我的学校里,有好多个中国老师,还有一个跟那么多中国老师一点儿也不同的美国老师——大牛。我的喜欢总是多分一点给大牛的。
大牛来上英语课,总是会偷偷地给我们准备一些惊喜:有时是弹着吉他给我们唱首歌,有时会来一段他自创的魔舞,就是带颗糖也是我们没见过的。连课间跟我们打招呼的时候,他也会从后面蒙住我的眼睛,用蹩脚的中文大声说:“猜猜我是谁?”我们总是会咯咯笑着回话,并和他一起调皮、搞怪。顾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知性、优雅,看见她时总是笔挺着腰板,高跟鞋蹬得“咯嘚咯嘚”作响。我们见了她,总会习惯地毕恭毕敬地鞠个躬,叫声“顾老师好!”。她总是微微一笑,推一推黑框眼镜,温柔地回:“你好。”最有趣的是,大牛在走廊碰上顾老师,总是热络地跑上去,想跟她聊聊天,而我们的顾老师一看到这外国大汉,总是逃也是的回办公室,剩下那只牛在风中凌乱,这就很尴尬了。
再说说上课吧!大牛似乎是吃了什么药,40分钟的课总是上蹿下跳不知疲倦,连我们也被带动着一刻不得停歇。放眼望去,教室里全是举得老高老高的手,大声嚷嚷着:“Me! Me! Let me try!……”哪怕答错了,也脸不红心不跳地坐下,再想想再举手。顾老师的语文课,我们可不敢这样!顾老师的问题不简单,我们很少举手,哪怕举手也是规规正正,一丝不苟地呈直角状。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都会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组织,生怕看到顾老师皱一下眉。顾老师喜欢我们静静地听,静静地记,说话也喜欢娓娓道来。
其实我挺喜欢顾老师的,她能让我静心学习,也让我做事细心;我也挺喜欢大牛的,他能让我激情澎湃,也让我处事自信。如果非要问我最喜欢谁的话,我想想还是大牛多那么一点点吧。
【篇六:像那样生活】
你有想过自己的未来生活是什么样的吗?你知道生活的英文是什么吗?没错,是live。还有一个衍生单词lively以为五彩的,朝气蓬勃的。所以我认为生活是有着朝气的,快乐的!
我想要像那样生活。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的女孩,有着中等偏上的成绩和一群伴我成长的良师益友。父母看着我时会有欣慰在眼中,家庭和睦,万物明朗。
我想要像那样生活。在下雨天里坐在家中的阳台上,手捧一本书,身旁一盏茶。听着雨淅沥沥的滴答声,偶尔身旁的小猫会窜上我的膝盖温柔地伏着。
我想要像那样生活。我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每天都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从早上匆匆忙忙的去公司上班到晚上开着小车,拖着疲惫的身子,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中。偶尔烧两个小菜来犒劳一下自己,再放松自己,进入甜甜的梦乡中去。
我想要像那样生活。在工作之余有足够多的时间回家与爸妈唠唠嗑,偶尔家人们一起包一顿饺子。把饺子下入锅中后,像个小馋鬼一样,看着白白胖胖的饺子慢慢浮了起来。然后打开电视机,端起饺子坐在一块儿,享受着你夹给我,我夹给你的那一丝丝带着矫情的温暖。
我想要像那样生活。在年老之时任性一回,满足自己的愿望,和家人一起去法国的爱尔兰小镇,感受梵高画册中的那束温暖的阳光。也许我的孙女会乖乖的待在我的身边,我会给她讲述着民间的故事,回顾着我童年时那许多的纯真和快乐。
还记着三毛在《蝴蝶的颜色》这篇文章中写过——我希望我的20岁能有一头卷发,几双高跟鞋,很大的藏书阁……而我却只想在我20岁的时候能拥有着一腔热血的激情和拼搏。
从青春的朝气蓬勃到渐渐的成熟知性,到意识到身边人和家庭的重要性,到年岁渐老深知人间冷暖的淡然,这便是我理想中那样的生活。
【篇七:老师,我想你】
记得那时,已是春分入学时期,只见一位两鬓发白的妇人面带微笑端坐于前,只见她身着天蓝修身得体的工作服,一双富含沧桑之意的眼睛配上十分知性得体的方形眼镜,迎面而来的招呼如同春风沐小草令我来到新年级的陌生感消失到天涯海角。
许久后,我才明白这位看起来知性大方的夫妇人是我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下一刻她便给我上演了一手绝活——记名字,顺口溜一样的名字如同连珠炮一样从陈老师嘴里吐出,我也被这手绝活逗得呵呵直笑。
此时已是秋至,一份不亚于泰山压顶的成绩报告单深深地轰击我的心灵,“我考砸了!”灰心笼罩我的心头,落日的余晖印照在我的脸上。突然,一只强有力的手拍在我的肩头,我扭头望去,“莫灰心,力侨,这次失败并不代表什么,老师陪你一起努力,劈开月考这座山!”说话之人正是陈老师,她充满信心的看着我,眼里闪烁着斗志,声音里透着坚定。我的鼻子有点痒,但我强忍着眼泪不掉下来。
毕业临近,欢呼声响彻整个教室,陈老师和我对视一眼,发自内心的笑了,努力没有白费,心血没有浪费……
毕业演出,毕业展示,每当其他老师问起如此大的一个工程是谁干的。陈老师就会洋溢起浓浓的笑容,自豪并大声地说:“这是我的学生干的,我根本就没出过一份力,都是我的学生干的。”身旁一边的我们眼里奋发出了狂热,大有“为知己者死”的想法。
毕业了,命运无情地把我和老师分开,而时光的列车也即将开向下一站,我的脑海里回映着和老师在一起聊金庸,看武侠,讨论班级事务,所有的一点一滴我都历历在目,有时聊得一时兴起竟会忘记吃饭,仿佛时间早已停止流逝。
陈老师,我想你。我至今都忘不了最后我们分离时的那一次有力的击掌,忘不了你在我耳边无时无刻的教诲,更加忘不了在我生病时那一声声善意的问候和无微不至的照护。陈老师,我想你!
【篇八:计划励志作文】
喜欢刷视频软件的朋友,经常会看到一些“励志丰富”的文案。
视频里,他们年轻、成熟、单纯,或者老了但是知性,然后他们都说了一句话“努力了一个月,月收入终于达到了五位数”或者“上个月的收入突破了六位数,我的努力没有白费”等等。
这是一个不耐烦的时代。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这样的话会更加焦虑不安。那么我们也可以在评论中看到很多“杠杆”,有的反驳,有的讥讽,有的嘲讽,当然也有很多人想虚心向他们学习。
我很喜欢其中一个中性的理论。她提到,不管这些话是真是假,我们往往只看到他们分享的结果,显示出他们光鲜的一面。至于他们真正为这条成功之路付出了多少,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多少,只有他们自己能够理解。
的确,这是一个信息快速传递的时代。有的人站在风口上一下子被吹上天,有的人则抓住了机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我们往往只看到结果,在他们到达风口之前从来不了解他们的经历,在遇到机会之前从来不知道他们做了多少准备。
事实上,在这些“鼓舞人心”的表面上,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差距以及我们的贡献程度。如果我们学会分析它们,就会明白一些套路,明白我们需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