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要以“二进制”取代思维方式】
前不久,人工智能“恐已具有自我意识”成为网上的热门话题。若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的能如人脑一般思考,机器人会不会真如电影中的一样“支配”人类?但苹果总裁库克却认为,我们更应该担心的是人会变得像机器一样思考。
众所周知,计算机的基础运算法则是二进制,即只有0或1——没有好坏,只有对错,没有善恶,只有是非。现代人的思考方式也是如此?有利的为“1”,无益的为“0”,真实的为“1”,虚假的为“0”……。人逐渐变成利己主义的纯理性思考者,其背后代表的是价值观的扭曲和认知的错乱。
康德认为,认知的顺序是从感性到知性,最终进入理性。然而在现代生活中,互联网的传播性、高效性使人们更容易达到认知的终点——理性认知。感性的认知和知性的思考被简化,人们便如计算机一样近乎于追求崇拜绝对理性。老人摔倒了,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为了人性和道义出手扶救,而是人格道义和自身利益的衡量。在这种思考的方式下,恐怕更多人选择维护自我利益。自私是人的本能,在这种思考方式下这一本能被放大了,致使了人本应具有的同情心的丧失。
只知是非对错同样也会导致价值观的盲目。一位贵妇人曾对大画家威斯娄说,“我不明好坏,我只知道我喜欢什么。”,威斯娄恭敬地说:“这一点您与禽兽相同。”如二进制般单纯的思想方式也于此类似,即不知除了目的之外还应该追求什么。人之为人,贵在于明白除了理性地达到目的外,也要追求善于美。不明正确的价值观,不明善与美,也将忘记何为恶与丑。与其说人变得像机器,称之为动物或许更为贴切!
人生如此多彩,怎能将其视作机械化的程序?面对困难挑战应勇敢攀登高峰,怎能如一个算法,去解一个未知,却也必知的解?再美好的壮阔之景,将其细分等为一个个像素,用1或0代表色彩,也是多么的单调无趣!多元的思考方式使人觉察色彩的渐变,品味水墨的晕染,明白色彩不只有三原色,应如彩虹般缤纷美丽。
不要以“二进制”取代应有的思考方式,在这个时代下社会不缺“电脑”,更却“人脑”。独特、创新,也更需灵活、多角度的思考。
【篇二:诚信与道义】
前天,我们五个同学在学校里约着一起出去玩,集合地点是大润发广场中间,时间是中午12点。
我回到家后,使用光一样的速度把我妈妈给我布置的作业做好了。然后,我拿起羽毛球拍和羽毛球,背在肩上,就出门了。一路上,我脚底像踩了风火轮似的跑得飞快。我一边跑一边自言自语道:“今天一定是个美好的日子,真想知道他们都带的什么好玩的东西。”
我到了约定的地点后,却不见他们的人影。我向四周张望,终于看见两个熟悉的身影,原来是冷欣睿和蒋清宇在别人店外的走廊里蹭空调啊!我悄无声息地走到他们的身后,大叫一声:“你们在这儿干啥呢?”他俩见我来了,赶紧把自己嘴中的棒棒糖拿出来丢掉,好像我要跟他们抢似的。我问:“其他人呢?”他俩支支吾吾地回答道:“还……还没来。”我说:“那我先打个电话吧。”我从口袋里拿出写有电话号码的纸,然后在手表上拔出号码,我本以为电话那头会说:“我马上就来了。”可是,只听到“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我心里像喝了一瓶黄连水,真是有苦说不出啊!“电话打不通,我们等等他们吧。”我对另外两个同学说。
我们打起了羽毛球。差不多过去一个小时了,我们都饥肠辘辘,精疲力尽。冷欣睿拄着羽毛球拍,眼珠子不停地转着,不知道在想什么。忽然,他说:“他们怎么还没来呢?要不,分两个人去找他们,留一个人在这里等吧?”“我们俩去。”蒋清宇对冷欣睿说。“好,我在这儿等,免得他们来了找不到我们。”他们俩拔腿跑了,跑的时候还勾肩搭背,在窃窃私语。
我一个人在广场上等啊等,感觉时间过得好慢啊。太阳越升越高,越来越毒,嗮得我想跑到大润发里乘凉,可我又怕他们回来找不到我。我顶着太阳站在广场中央,全身的衣服湿透了,喉咙干得像要喷火。
半个小时后,我终于看到了两个很熟悉的身影从大润发里走出来。我连忙跑过去,他们也好像看到我了,赶紧把手中的东西塞到口袋里。我过去后,看到他们口袋里露出汉堡的包装纸,嘴角边还有鸡肉的碎渣。我问他们:“干什么去了?”他们撇了撇嘴,一副很无奈的样子,说:“去找他们,没看见人影。”他们回答的时候眼神漂浮不定,明明是心中有鬼。我故意说:“你们的口袋怎么这么鼓?不会是吃的吧?”“怎么可能。”“那让我摸摸。”我把双手伸向他们的口袋,他们赶紧捂住说:“不行!”我火冒三丈,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我大声喊道:“你们也太不讲义气了吧,把我留在这里,你们去吃了一顿,还撒谎!再见,我走了,你们太令我失望了!”
俗话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我不喜欢和不讲诚信不讲道义的朋友玩,只有诚实、守信、讲道义才能交得更多的朋友!
【篇三:读《草房子》有感】
感动,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题记
“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一直使我难以说明。当盛夏的阳光被窗外的枝叶剪成一道道碎影,一本《草房子》为我呈上了答案。
哗哗的翻书声和着树叶的摩擦声,一副草房子生活画揉进我的心田。画面中,金黄的草房子错落有致。桑桑、秃鹤、细马、杜小康都笑着、闹着,纸月皱着眉眺望远方。茅草把阳光折射成一片亮光,孩子们脸上绽开的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正是草房子里的那些故事,泪水一次次溢满我的眼眶,深深地被感动到了。
最先印在我心中的,是倔强的秦大奶奶。她,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民。浓浓的土地情结让她倔强地守护油麻地小学这片土地,这片她曾付诸一切的土地;对生命的爱与善使她倔强地救起落水女孩,哪怕险些丧命;对油麻地小学的爱令她倔强地为了一个南瓜失足落水,只是为了把那南瓜扶到岸上,只是因为同学们把她当作油麻地小学的“奶奶”。她永远的睡去了,她的倔强却化为一缕清风长久地飘荡在墓旁的艾地上。感动之余,我发现,做一个倔强的人,是快乐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桑桑正是这样一个坚强无畏的少年。他的童年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把碗柜改成鸽笼,把蚊帐改成渔网……每个人都能在桑桑身上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然而,悄然降临的病魔掳走了桑桑快乐的童年。一次次求医问药的失败熄灭了桑桑的希望之火,只剩下绝望与无助。但在小小的药寮中,他在温老师无词的歌声中成长起来,即使面对随时可能来临的死亡,桑桑身上也透出异乎常人的平静与沉着。他,已然是一个无畏的少年。也许是上天不愿伤害如此坚强的孩子,桑桑被奇迹般地治好了。
当我从感动中缓过神时,泪水已润湿了书角。小小的药寮里,无词的歌声中,勇敢的少年挣断了病魔的枷锁,桑桑的勇敢深深触动了我。于是,我沉下心来问问自己:会因为复杂的古筝曲子,还会喊着不要学了吗?会因为周末的书法课,还想放弃吗?……不,不,我已经拥有最大的幸福,唯有一如既往努力才行啊!谢谢你,桑桑,是你给了我最棒的引领!
记得曹爷爷说过:“感动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的确,《草房子》中的文字并不华美,并不煽情,而那一份最美好的感动总让我潸然泪下。即使是秦大奶奶、桑桑这些平凡的小人物,也能在简单的故事中放射出动人的人性光辉。真正使人感动的东西,往往是平凡的,往往是永恒的,这就是《草房子》给我最美好的感动。
【篇四:关于钱的选择】
现在的社会,货币的存在是顺应历史的潮流,货币是用来等价交换的一种物品,它可以根据需要兑换的商品的价值来衡量应得的货币金额。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货币的渴望也是越发的要求大、多。所以才会有现在贪污,因为货币、金钱带来的一些不良后果。
就像上边提到的,金钱就是用来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作为一种天平是的等价交换的东西。现在人们对钱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多,希望自己可以有很多钱,甚至为了钱可以不择手段,不讲道义。所以,金钱对我们来说,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金钱呢?
俗话说得好: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一定要去掌握金钱,而不是让金钱去控制我们。
我认为,金钱是好的,但是要看你怎么去运用它,如果过于的去相信金钱,那么最终一定会为它所害。金钱能够帮助我们做一些善事,帮助那些无助的人,那些贫穷的人,脱离苦难,这个时候,金钱就是好的。
如果因为金钱心中起了恶念,用金钱做了不该做的事情,那么金钱就是邪恶的。以前看的一个故事,一个富商因为生意上的一点小摩擦,用巨款的诱惑,雇佣杀手将对手杀害,最终锒铛入狱。这就是金钱造成的恶果。
所以金钱的选择,看你的思想是在哪边,假如思想脱了轨,那么用金钱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就很难想象了!
【篇五:我与司马迁的一天】
子夜清寒的星光透过茅屋破了缝的窗户,洒在我面前这个男子的长衫上,照亮了他紧锁眉宇的脸庞。穿堂的风猝不及防地袭来,钻进了那件单薄的丝麻。他冻得一颤,睁开了睡眼,从案上直起了身子。37岁的司马迁看见了我。
你是谁?他问道,就像一切灵魂一样。我笑而不答。只见这年轻人布满血丝的眼突然一亮,乌黑的唇颤抖起来,断断续续地说着生涩的词语。“竟是你吗?”当然是我,我是神,引你去往你朝思暮想之地——死亡。
他奋然站起了身。我发现这年轻人消瘦异常。单薄的衣服像一个大口袋,松垮地挂在他身上,但此刻,他却似乎充满了精力,不必我引导便已从破茅屋夺门而出。突然,一声绝望的尖叫划过夜空,嘶哑得可怕。我快步跟上前去。
原来37岁的司马迁正被两个宦官逼近。年老的宦官拿着一根木棍,脸上的皱纹狞笑成一团。司马迁跌坐在地,等待棍棒如期而至,然而那两人却径直向他身后走去了,惩罚最终落在茅房前拎着沉重木桶的瘦削人影上。那是37岁的司马迁的影像。远处一个年轻的士子瞥见了这一幕,像被火灼烧了似地立即转开目光,加快了步伐。我走到司马迁身边,拍了拍这痛苦的灵魂的肩头,告诉他一切不过是幻象,他要在到达死亡前重新经历一生。他似乎没有听见,脸庞却早已被纵横的泪水打湿得一塌糊涂,喃喃着:“够了够了……”
我们结伴向前行走,他的泪早已被呼啸的风吹干,只留一条细微的红痕。这时一个老迈的声音响起:“吾儿要继续……继续做太史。”我们来到司马迁父亲的病榻前。老人布满虬筋的双手将那双年轻白皙的手紧紧包住。“不可……不可埋没历史,这是……是罪过。”28岁的青年早已热泪盈眶,克制着声音的颤抖,一字一顿地说:“父亲大人放心。”我用余光瞥见37岁的司马迁喉结微颤,似在嗫嚅着什么,然而他始终一言不发,只是攥紧了拳头,与我继续前行。
走着走着,我们面前的土地变得宽阔,一个健康的青年人带着炯炯的目光走在人迹罕至的野路上,芒鞋踏破却浑然不知。我看见司马迁的脸上挂起了微笑,边走边指点:“这是蜀道,这是灵渠,这是长城……”忽然那微笑一滞。眼前的青年揖别了老友任安准备奔赴广阔的山水。他说:“迁愿历千川,登万巉,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以不负青史。”青年的目光澄清如水。我看见司马迁的眼眶隐隐泛起了微光。
“快要到了。”我对司马迁说。然而他却在十岁诵读《春秋》的自己面前停了下来。奇怪的是,那孩子也看见了他,而且似乎毫不诧异,仿佛见到的是自己的师长,脸色依旧平和而谦恭。“请问先生,为什么‘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司马迁颤抖着双唇回答:“因为……道义”忽然他失声痛哭起来,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转身往回走去。
“你无法回头。”我骗他,相信他会回心转意,然而他依旧那样坚定地走着,置若罔闻。
“回去又能怎样?继续在棍棒和讥嘲下苟活?”“历史自有公道。”“公道?为一个触怒龙颜、万劫不复的书生?”“为一个秉笔直书的士人。”那“人”字久久回响在他所游历过的群山间。
“我不怕死,我甚至渴望死,但是我选择,”他顿了一下,转身直视我,“去活。去明忠奸,辨善恶,将我所坚守的道义记录下来。文字不毁,道义不灭。埋没历史,是罪过。”
“有谁会听你的自言自语?”“历史会听。”
我大吼:“我司死之神,你休想离开!”
于是他跑了起来,一开始还踉跄地,可后来越来越稳健,最后开始飞奔。我竭尽全力追赶他,但是自知无用,于是伫立在原地,望向他归去的方向。
……
37岁的司马迁在睡梦中用右肘击翻了案上的烛台,惊醒了。我站在门边看着这个年轻人又掌上灯,提起笔,写下了《项羽本纪》的题目,然后我转身,轻轻带上了茅屋的门。
【篇六:向鱼问水】
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有自己最可贵、最重要的东西,这种东西不可以缺少,更不可以丢失。
今天,看到一幅漫画,感触良多。画面上,一个人盯着鱼,向鱼问水。鱼儿的嘴巴张大,似乎想说些什么,目光中全是哀求。可那人用严厉的目光与鱼对视,似乎在说:你,必须给我水。
我苦笑。
水是鱼最重要的东西,离开了水,又有哪条鱼能够在生存?所有,我相信不管那个人如何逼迫,鱼儿都是不会妥协的。
既然,水是鱼最珍贵,最不可丢弃的东西,所以它才会不顾一切地去守卫、去坚持。那,我们人又为什么坚持,为什么捍卫呢?
其实,所谓一个人不可丢弃的,不是柴米油盐,不是家长里短,而是心中的梦想、理想和道义。
就拿明代的杨继盛作为例子吧。他成绩平平,只是一名普普通通并且没有任何政绩的官员。在那个奸臣当道的乱世,无数人为了升官,而阿谀奉承。可杨继盛没有,只是因为道义告诉他,严嵩乃奸臣,不得与奸臣为伍。在那个奸臣当道的乱世,大家都敢怒不敢言,怕拖累家人,也更怕失去生命。但杨继盛不怕,只因为道义告诉他,严嵩误国,当除,所以他便以死相劾。在他心中,死亦如何,只要守得住心中的信仰,死又有何难?不知而为之,乃是无知;知之而为之,便是无畏。
此时此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明白了为什么文天祥面对威逼利诱,至死不降;明白了为什么杨涟一心为国,毫无私心;明白了为什么岳飞精忠报国,守卫国家,哪怕得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因为气节,因为道统,这是作为一个官员不可丢弃的东西。
但愿以后,谈论到“最不可丢弃的”,不是水和食物,而是梦想,是希望,是心中的道义,是用自己的汗水写成的青春那些无畏的故事。
【篇七:国学诵读伴我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实现中华名族的繁荣昌盛,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一个真正强大的中国,必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壮大这种文化力的精神原点和指南;而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精神命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责任。
“月满则溢,水满则亏。”古人从这些自然现象中推理出一些道理:谦虚谨慎,能让人际关系和谐,让大家更开心,生活更美好,正如欧阳修所说: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所以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学习古人的谦虚谨慎。
中国古人推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也常常说: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这告诉我们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有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学而时习之,才能获得真知识。正如孔子所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在古文中“节”指气节、节操;“义”指道义、正义。“节义”是中国古代君子怙守的行为准则,在利益面前想到道义,遇到危险愿意挺身而出,经历长久的穷困都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算得上完人了。《三国演义》中关羽就是忠义的代表,如“身在曹营心在汉”,“降汉不降曹”这都是他忠义的表现。
古人们倡导“天人和”,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地之间有万物,万物之中有人类。人类要想生存,必须依靠万物。古人以和为贵,主张人顺应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大自然也有自身的规律,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但无法改变规律。我们要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共盈生命绿色。
“古今贯通”这是季羡林老爷爷提出的。国学给我们留下了众多耳熟能详的经典:他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我们要细细品尝,细细品读,读懂了自然也就理解了,这种优秀的文化也将一直伴随着我成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必然是立足于当下,面向世界,走向未来。
【篇八:你的良心永不过期】
曾几何时,扶起一位老人需要拍照为证;曾几何时,有人以谎言换来沉甸甸的善款;曾几何时天真无邪的孩子过早地尝到了世态炎凉;曾几何时我们无法直面尘封在黑暗中的良心。
五千年来,我们骄傲地以礼仪之邦自居,怎知那个大同时代正与我们渐行渐远。当摔倒的老人将罪恶的手伸向好心搀扶的孩子时,当人们哄抢从天而降又不属于自己的馅饼时,当马云的微博被清一色“逼捐款”留言覆盖时,我们愈来愈迷茫。我们在漫漫黑夜中找寻良心的曙光,在悬崖峭壁间向着良知艰难前行。
我们站在良心与私心的独木桥上,感到无比的孤独。呼啸的狂风让我们摇摇欲坠,我们执着心中的良知,等待阳光。“德不孤必有邻”,春秋圣哲孔子的话穿透时光的隧道,踏过万水千山来到耳旁,驻入我们的心房。刹那间天光乍破,浮云散尽,日光一泻千里。此刻我们站在道德的光辉下,看到了良知的身影。是的,那句古老的“德不孤必有邻”让我们相信这世间定有真情,它无疑不是道德社会的最强音。
坚守道义的人从不孤独,即使这条大道上布满荆棘、暗存陷阱也无法阻挡他们前行的步伐。心中的道义指引他们无畏向前,终有公正和光明在尽头相迎。
徘徊在道德独木桥上的人们,少一点现实的顾虑和羁绊,多一点道德的自信与自省吧!请相信这世间总有公正守住心中善念,摒弃世俗偏见,正义从未离开你的良心,永不过期。
善恶一念之间。这一念有多远?远到良心与私欲从此背道而行。这一念有多近?近到只差一步之遥便守住了良心,初心依旧。莫让繁杂蒙蔽了双眼,坚守良知,滋生恶念从来只有一步之遥。
若我们每个人都能守住善良,那么扶起老人不过举手之劳。相视一笑,道德之花遍地而生。美德从未褪色,这世间真正的力量是良心。让我们拨开顾虑的浓云拥抱美德的太阳,不再畏于邪恶之风,不再纠结于抉择,不再徘徊于“扶与不扶”的独木桥,让心从此坦坦荡荡,不负初心。
【篇九:主题作文】
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心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心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被人关心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关心他人是一种高尚美好的品德。
人的本质是爱的相互存在。人的生活是与他人的相互交往构成的。关心他人,就是要求人们善于理解他人的处境,他人的情感和需要随时准备从道义上去支持别人,从行动上去关心帮助别人。
现实生活中常常会给人带来喜悦或烦恼,带幸福或悲伤,带来顺利或困难,带来成功或失败,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人都需要别人给予相应的理解和关心。
你的父母应该是很关心你的。也许天天向你嘘寒问暖;你生病了,主动侍候;你有困难,主动帮助你;丢三落四时,父母是保姆;提笔忘字时,父母是老师;尽情高兴时,父母是小伙伴;心情烦燥时,父母是心理医生。他们的关心就在一点一滴中,你发现了吗?
那你关心你的父母了吗?你记得他们的生日吗?你在他们劳累时沏过一杯热茶吗?你为他们洗过脚吗?你有静静倾听他们的心声吗?这些你的父母做到了,你呢?做到了吗?
除了父母,你关心过被儿女抛弃的老人吗?关心过可怜的乞丐吗?你关心过一只受伤的小鸟吗?你关心过……
如果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吧!学会关心,关心父母;关心老人;关心乞丐;关心……,关心一切需要关心的生物。我们需要别人的关心,别人同样需要我们的关心。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你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需要你去关心。
我认为如果想要得到幸福,那就应该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得到他人的关心是一种幸福,关心他人更是一种幸福。让我们一起去关心他人,并因此得到幸福。
是呀!正如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温馨美好。
【篇十:当今时代还有英雄吗】
易卜生曾言:“社会是一艘船,每个人都要做好掌舵的准备。”在很多人眼中,英雄便是那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呼风唤雨的人。今天这个时代,硝烟散尽,于是有人便发出了“英雄无觅”的感慨。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答案是肯定的。乘着改革开放的锐意进取之风,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千花齐放,百舸争流,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这个多元化的新时代里成为主宰发展的一份子,实现己身之价值。
那么,在这样一片大好的时代背景下,为何有人发出了“英雄无觅”的感慨呢?
诚然,在和平年代里,“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英雄早已不复存在,因此古典诗词概念中狭义的英雄的确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英雄只是在战场叱咤风云的人物吗?不!在今天这个时代,英雄早已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英雄,是每一个以平肩担道义,推动着时代的巨轮不断向前的人。
在各美其美的时代里,英雄,早已不再只是人们心中那不可企及的高山。英雄,可以是放弃高薪毅然回乡带动白云村经济发展的耶鲁村官秦玥;英雄,可以是在“备份”位上默默奉献的航天员邓清明;英雄,还可以是六十多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的老战士张富清……英雄,在这个时代里,可以是那些仅以平肩担道义的微小个体,他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不如别人璀耀眼,但只有他们共同努力,才能推进时代的不断向前。他们微不足道,但他们又不可或缺。
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青年,“平肩担道义”是我们共同的时代责任。习总书记如是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然而,在物质条件愈加优越的背景下,追星时尚日渐风靡,青年人因为盲目崇拜以“流量明星”为代表的偶像而没有对真正的英雄给予应有的重视。然而流量再多,娱乐圈中的活动再博人眼球,也无法如那些身担道义的个体所做一般对社会做出莫大的贡献。时代要发展,我们便要争做那些默默奉献的个体,而不是盲目崇拜以流量堆砌的种种虚名。新青年一代应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正确看待“偶像”问题,明确人生的方向。
乘着时代的长风,你我都可成为破浪会有时的英雄。愿我们在英雄辈出的时代里以己身担当道义,凭一己之力,争做时代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