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雨中的悲哀】
天是阴的,下着小雨,打在脸上软软的,额前的碎发已经被打湿了,却依旧不会消减我此刻的兴奋。
青砖黛瓦,细雨绵绵,在这个小雾的清晨,我走进了沙家浜,一个画中的城。路是用石板铺成的,加上雨天有些滑。屋檐上的雨珠有节奏的滴落,我穿梭在小巷中,细细品味这一番古味风情。
我倾耳聆听,我听见歌声那样美丽,她像在讲述一段故事,我娓娓听来,为她悲哀为她喜。我走上了一座石桥,眼前变得开阔起来,晨雾挡住了视线,迷迷糊糊瞧见了一大片枯黄的芦苇,她藏在雾中。掩去身姿,像掩面哭泣的女子,她不知为谁而悲伤。为他,还是为着一片寂寞的城?是的,一片寂寞,我读懂了那藏在她美丽外表下的寂寞与凄凉。白天,她是美丽优雅的江南女子,她精心的梳妆,画一弯黛眉,点一纸朱唇,她摸了摸头上的簪,不禁垂下脸掩起手帕幸福的笑了起来。瞧,这娇羞的少女是在等待哪位情郎啊!情郎啊!情郎啊!可莫要再迟了,少女已经化了美美的妆在等你呢!
唉!是谁在叹气?月夜之下,镜前,你呆呆的坐着。窗外,一片寂静,似乎只有你屋里的这只蜡烛在孤独的燃烧!星星之火,又怎么点亮这漫长的夜?你就微光,孤单的卸妆?又是谁就着黑夜在悲哀的吟唱?那歌声唱凉了游人的心,唱亮了黑夜,却怎样也唱不走那孤单!
有谁知道呢?谁也不知道,每个夜晚,月光皎洁,那一夜却还是黑的透彻。唉,有谁知道呢?谁也不知道他抚摸着静无声的流泪。
唉,有谁知道呢?谁也不知道这个夜晚,这座镇在雨中流泪,像个被抛弃的孩子。
是的,回不去了,那样的回忆早就淹没在时间的碎片中,一去无归。我想,以前这座着的夜晚,该是有多美啊!应该被蜡烛照得亮亮的,有孩子的哭声,有夜晚的轻轻细雨,还有属于她的歌声。
【篇二:掌声】
稻河湾的小巷里,是京戏艺人聚集的地方。
那年冬天,我与母亲来到稻河湾。古院青墙,亭台楼阁。立着曾首的屋檐上不时吐一滩雪水。琼花虽美,但走在无人的小径上不觉有些凄凉。
正走着,突然听到阵阵掌声,低头一看,发现前方的雪地上多了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一行行越向前脚步越深。蓦地,我已经顺着脚印走到了巷尾。
我猛一抬头,耳边传来悠扬的京腔。虽听不太懂,但咿咿呀呀的语调很是动人。我推开拥挤的人群,只见一群粉黛女子,穿着薄薄的戏服,吟风弄雪,包着头齐着眉,双眼如卧凤,朱唇如玫瑰,肤凝如脂,舞姿优美。过了一会儿,许多人似乎不耐烦了,曲末过半大部分人便陆续退去,顷刻间便从人山人海变成几只独秀。间断的掌声也从雷鸣阵阵到稀稀朗朗三两个。
我拉着母亲向前,近距离欣赏这京戏艺术。那女子并没有因为游人的减少而停止演出,而是表演地更加卖力,精致的戏服和妆容让她成为风雪中一只美丽的蝴蝶,那么轻盈灵动。天愈来愈冷,我可以看到她的身体在颤抖,好一会,她完成了演出,向台下仅有的两三个观众深深鞠了一躬。
不知怎的,此刻我的心中对那女子肃然起敬,大家都鼓掌了,我知道这是一种灵魂的相逢。
掌声绵延不断,那不仅是对这位艺人的肯定,更是对我国京曲艺术的崇敬与接力。
【篇三:又是一年花开时】
桂花盛开时节,留下满地金黄,香气扑人。
学校的厕所旁种了两棵桂花树,那几乎是每天的必走之路,一地的桂花似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装。仔细观察,那树上的桂花枝宛如低垂着头紧咬朱唇的少女。一阵风起,缕缕香气飘至鼻前,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我笑了,这香气,是热的,是甜的。
想起曾经,那也是一个桂花飘香的时节。走在街路上,到处都是“卖桂花糕哦,卖桂花糕哦”的吆喝声。如今似乎凄凉了许多,不再见有多少卖桂花糕的,只是行人往来,匆匆忙忙。
在巷子路口,却有一卖桂花糕的摊子。只见一老奶奶和一小女孩正忙碌着,那老奶奶年岁已高。那女孩头发高高束起,穿着鹅黄色风衣,浅色牛子裤,白色球鞋,这样的搭配让我眼前一亮。见我走向摊前,女孩放下书,笑着问:“要买桂花糕吗?”看着她清澈的眼神,我微微点了点头。
她麻利地抽出一个方便袋,包住四个桂花糕,递给我。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她那灵巧的双手上如上下翻飞的蝶,令我眼花缭乱。“尝尝,不甜不要钱的。”她笑着提醒。我咬了一口,一股热气模糊了我的视线。我掏出十元给她,她摸出凳子下的铁盒,翻拣着那些零碎的票子,一边自言自语道:“妈妈说我一个都卖不出去呢,真是小瞧我了。”从她的话语中,我估计是因为这老奶奶年事已高,走路不方便,所以才让女孩来帮忙的。她的脸上满是幸福、自豪的红晕。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敬佩,那小女孩能够有勇气在风中坐在街头,用笑容面对来来往往地行人,别人的冷淡,无法削减她因爱而生的热情,她那单纯的笑摇曳了我的心,让我感到愈发的甜蜜。
那清幽而温热的桂花香,至今依然交织在我心中,从那桂花女孩的笑靥中,我感到了幸福的味道。
【篇四:江南无限好】
古老了江南,神秘了江南,萦梦脑中,素午采桑于绿水之阳,醉享吴音相媚老,江南,疆南,无限好,无限柔情水中映。
撑一支乌篷船,烟雨蒙蒙中前进,穿越至江南,在青砖黛瓦中穿梭,又有明艳的欢笑,咿咿呀呀的唱调,一条青石板小径直通那座拱桥,消失于眼际边,身穿旗袍的少女举着油纸伞在桥上漫步。
流水静静淌,清秀的江南一如朦胧的少女,小启朱唇,走路金莲般晃动。软软的水声在耳边荡漾,风韵十足的妇人在溪边浣纱,像往日一样,没有嘈杂与沸腾,像一张黑白照片,光下的年华,平淡,没有故作姿态,亦如江南的风格,也亦如我梦中的江南。
江南的人儿是浪漫的,明眸皓齿的少女,操一口吴侬软语,目光流转,巧笑颜兮,一如曾经汩汩的流水,波澜无惊,在船边哼唱着古老的民谣,伸手摘一枝花,在鼻尖停留半分,江南妩媚,多少才子佳人子江南出。少女在夕阳里温柔的笑,淡淡的光辉洒在发间晕黄的色调更增添了一份美感,纤长的白皙的手指在水中划过,一波波涟漪泛起,水珠顺手背滑下,肌肤在迷离的水中呈现出一种光泽,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基调,丝丝滑入溪底。
你只知江南美丽恬静,却不知江南在千年前绽放。我们在江南外欣赏她的外貌,在她的怀抱里深深入睡。
江南的身姿婀娜怎能用语言描述?不盈一握的柳腰,丹凤眼修长的身材,一如既往的美丽,你又如何能忘怀呢?
我在梦中寻找江南,在江南寻梦,远远的,你还可以听到江南少女的问候,清澈的如小泉叮咚,滴在心间。穿越到古老而又神秘的江南,请静下心来,享受这片梦中的净土!
【篇五:年味】
晚风见暖,年味浓浓。
——题记
早晨,一缕阳光透过纱窗,照射在我的身上,丝丝缕缕的光束映照在街边的花丛中,称出一派别样的生机。大年三十,和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借着新年前夕的喜庆,一草一木都变得喜庆起来了。深呼吸,清新自然的气味便吸入鼻中,换上我精心准备的新衣,意味着新年将至,对镜子露出满意的笑容来,这个年,似乎很美好。
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行色匆匆,会心浅笑。一个个身穿红袄子的孩子们,天真的笑容盛若灿烂的夏花,手里拿着嵌有金边的“福”字,摇头晃脑地,为这美妙的清晨又增添一缕生机活力。看着悬挂在门上的春联:“满堂和顺庆平安,阖家欢乐迎百福。”朱色铅字在纸上嬉闹着,对着我们说着:“恭喜,恭喜!新年快乐!”,轻启朱唇,千言万语流露出暖心的问候,手机微微泛起光,短暂的旋律响起,祝福的文字,充满的祝福,不管身在何处,一通的文字向你送上喜悦的祝福。
奶奶准备了丰富的菜肴,家里来了许多至亲的人:姑姑,姨,叔叔,姑爸爸……家里热闹非凡,餐桌上洗杯更酌,谈天说地,亲和的语言把我们连在了一起。不约而同地坐在沙发上,茶几上的瓜果所剩无几,电视上的春节晚会把各个国家的每一个人连在了一起,我们的瞳孔里反射出五彩斑斓,一家人其乐融融。
不知不觉,零点已至,家人也陆陆续续地入睡了。响彻云霄的花炮此起彼伏,天边刹那间的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晚风突然吹过,拂过我的耳畔,显得格外亲切,携来了一缕年味,对我说:“新年快乐!”
【篇六:晒晒我身边的牛人】
朱唇轻点,黛眉描画,花旦容颜,一丝陈清散满院,满身华翠美人香,水袖飞扬,兰指微翘,提气酝酿一曲《锁麟囊》,震惊四座。她是京剧牛人。过往的六年,戏台上的辉煌不断。我曾一度不以为然,谁料得那次台上她惊艳了多少听众。
学校的艺术节,京剧总是压轴戏。乐声徐徐响起,幕帘微启,花轿入目,赫然一人端坐其中,不见容颜已闻其声。“世上何尝尽富贵,也有饥寒怀抱,也有失意痛苦嚎啕,轿内人儿弹别调,必有隐情在心潮……。”声音委婉哀呦,正是“别有幽愁暗恨生”,却又似一种通莹剔透的灵气,穿透空间,直贯云霄。轿帘微卷,玉手探出,似带嗔怒,“梅香说话好颠倒,蠢才只会乱解嘲”。我们台上台下似能透过珠帘望见她黛眉轻蹙,朱唇微抿,美目流转,似嗔似喜。呈过一只锁麟囊,帘后的美人轻笑却喝道,“囊儿何足道,救她饥渴胜琼瑶”。台下听者不禁将呼吸都放轻了,幕终良久,才恍然回神,掌声不绝。我不禁暗道一声,“真牛啊!”
她常出台诸此戏幕,却少有人知道她惊艳的声音和传神的动作从何而来。作为同班同学,我却知道她背后的付出,甚至看见她将自己代入戏中角色一遍遍排练。她头顶厚重而奢华的彩冠,却轻移三寸金莲,让自己的动作自然而不失戏韵。绯红的胭脂一涂,便整日洗不掉。她的手指时常因持续的紧张状态而微微颤抖。奢华的服饰让别人艳羡不已,然而对她来讲却是每日最沉的负重。她甘之如饴,对京剧的热爱已近痴狂,在负重的同时却感受着不同的快乐。她牛,牛在对京剧的表现力,更牛在对排练之痛苦的忍耐。
国粹,是文化底蕴的体现。脸谱、羽衣,满是韵味的戏词和回味悠长的唱腔彰显着京剧的牛气。而她,驾驭国粹的人,更牛!
【篇七:读人不如读心】
在这个时代,人们常用貌若潘安、倾国饭城来形容人的外貌,甚至以貌取人而我却要说,读人,不如读心。
古人们常用大把笔墨来描写人的外貌,现代也是和此。什么“眉如柳叶,面施粉黛朱唇轻抿,三千青丝轻轻挽在脑后……”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外貌协会”。
我承认,一个人的外貌是否美丑我也在意过,但我并不喜欢那些一貌定音的人。就比如,我崇拜的著名科学家一—史蒂芬。霍金。他的相貌真的不敢恭维(虽然他年轻时也算英俊潇洒),他金黄色发丝凌乱地贴在轮椅与额上,嘴角咧成一个奇怪的“s”形,再笑一笑,便是更加令人不适。他头小小地缩在一边,像是累了一般,慵憾地坐(仰或是躺)在轮椅上。不过,现在功成名就,又有著作《时间简史》的他,又有谁会不留情面,不留遗力地嘲笑?人不能读面,应读心!
他一生欢河万千,病魔们算是争先恐后地朝他攻来,而他呢?曾被医生们预言过,活不过两三年的他,竟奇迹般地活到了七十多岁!这是上天的思赐,是因接受痛而获得的回报?这我们不得而如,也无从得知。而此等人便是如古文名著,值得一读。
相较霍金的外貌及人格,有些人则与他截然不同。我记得有人曾说过,“有人英後潇酒,却喜独来独往,丧尽天良;有人相貌不堪,却至仁至义,精神千秋。”“有些人粗鄙不堪,但又貌若潘安,说好听点是表里否一,说难听点是人模狗样”。至于人物,则不一一列举。细细观察此等人便是一览无余。虽表面上有可读之处,但内心却是一无是处,就像那些文与意皆粗俗的小说,不值得一读。
对此,我敬佩霍金。有人曾这样写道:“有的人已经死了,但是他还活着。”借此论貌之时,抒发对“宇宙之王”的由衷敬意,也以此来试图改变人类以貌取人之陋习。
至此,我想道一声:“读人,不如读心!”
【篇八:曲终人未散】
有人说过女子皆为听觉动物比起花花绿绿的东西一曲高歌或许更能吸引她们。应了这句话,那袅袅婷婷的昆曲便是最能打动我的声音。
也记不得是什么时候认识的吧,打小就跟在您身边,耳濡目染,就认识了昆曲。昆曲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惊世骇俗,她雅致,恬淡,即便是像《长生殿》这样的宫廷大戏,也会不知不觉早早流露出苍凉末世之感。她没有木棉的赤瓣玲珑,比水仙少几分萧然清冷,较丁香多几分端庄素雅,又不及玉兰冰肌柔弱。在我看来,它更像一株空谷幽兰,在了无人迹的峡谷中,茕然一身散发幽香,不孤寂,不沮丧,不高傲,不张扬。只静静的等待着相隔数百年的知音,踏着晨露而来,欣喜地因她的美流下热泪。
很多同龄人不理解我对昆曲的喜爱。他们常带着同样诧异的表情,说出同样的理由:“那是老年人才看的东西。”更有人说:“那是早该淘汰掉的。每每听到这儿,我总会想起您。爷爷说过您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却生来爱这些人以为不入流的事物。后来又是新中国成立您的大半生经历着坎坷,但对这昆曲的热爱之心却从未放下过。我至今记得您的杜丽娘,惊艳了我的时光。舒了舒水袖,轻启朱唇,曼声而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段唱词,是杜丽娘感春伤怀,认识自我,思想苏醒的开端。“寻梦”一出中,丫环春香说:“夫人吩咐早饭要早。”丽娘问道:“你说人生在世,怎生叫做吃饭?”这一问,便是对古代“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纲常伦理的觉悟与反抗,是真性情的回归。
后来,您老了,也不唱了。总希望我也能完成您未完成的心愿,可天不遂人愿,我受了伤大概是再不能唱戏了。原以为您会很失望,总是我辜负了您,可您去坦然一笑说:“也好,也好。”一辈子戏如人生,您还是同那杜丽娘去了。
灼灼桃花,浅浅时光,佳人已逝,音容犹在。一曲牡丹亭,牵我相思情。
【篇九:语言】
听得见的是修辞,听不见的是诗。——题记
一颦一蹙,一嗔一笑皆为语言。自仓颉造字以来,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流淌着的语言,浸润一代代才子佳人。他们步步莲花,轻启朱唇,月光下吟出华丽的诗句,永远藏着说不出的情愫。
杜甫与李龟年正在盛世繁华中以曲相识,山河破碎,亲友飘零,几度辗转,在落英缤纷中他乡偶遇,不知是当笑还是当哭?写出了千古名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是久别重逢的语言。如果什么比语言更有力的话,那么就只有行动了。商鞅立门前之木以动民;曹操割发代首以表率;领袖以亲身的行动,作为群体动作的示范。说一千句漂亮的话,不如做一件漂亮的事。动民意行不以言,应天以实不以文。
人们都擅长纸上谈兵,却不敢付诸行动。说话时一套一套的,但行动时却不知该做什么。醒醒吧,别空想了,该行动了,我们应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不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不能“言战者多,备甲少的”。而是要有真正的实干精神!
行动无声,如诗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