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词相关作文

【篇一:春天的足迹】

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叽叽喳喳的声音让我有些许的烦躁。站起身来,却被那一片片浅浅淡淡的明黄晃花了眼。猛然惊觉,是迎春花!原来,我们温和恬静的春又回返人间了。

嫩黄的迎春花骨朵儿,在微风轻柔的抚慰下欢快地摇着小脑袋,似乎是要抖落一冬的沉重,昭示新生命的美好。花瓣上的露珠还处在酣睡之中,朦胧的呓语在耳畔萦绕,诉说着关于新季节的美好。春天的脚步在这里变得轻盈,不忍心惊扰它们的梦。

从远方迁徙而回的燕子正忙着筑新巢,它们轻快地在淡蓝的天空中飞过,双翅奏出和谐婉转的乐曲,是春天低低的吟唱。刚破土而出的小草,在天空的守护下安静地生长。于是,我想象着白居易笔下的浅草没马蹄,遥想钱塘湖畔那抹乱红此刻正以怎样的姿态盛放。

冰雪消融,余馨馥起。

河水被冬日的寒冷禁锢了一季,现在,它终于又可以不羁的形式流淌。它似天真的孩童,与河畔不知名的花朵嬉戏,发出泛泛的笑声。这是春天在欢快地奔跑,无拘无束,亦无半分李煜词中所言的春水东流的愁情。

我在这草长莺飞的季节里想象着老舍笔下的北国之春,现在应也别有一番风味吧。形态万千的风筝在天空中以飞鸟的姿态飞翔,它们是想高高地飞,看看远方是否也如这里一般花红柳绿。

夜里,半透明的天空中簪着半弯新月婉转的侧影,透过柳梢,在地上画出一幅写意的山水画。当月亮调皮地钻进厚厚的云层厚的时候,黯淡的天空便开始下起毛毛细雨,轻轻地洗刷着冬天的残渍。细细的雨丝,似牛毛,似花针,从天空中散落开来。这春季的雨随着轻扬的风儿悄悄潜入夜里,默默地滋润着大地。春天的足音,便是这夜里无声的轻唱,如一支悠远的古谣。

浮云缭绕,江水东流。春天似纯洁的天使,轻轻抚过每一寸土地。我在花开的声音里,在染绿的声音里,在河水的流淌中静静倾听春天走来的足音……

【篇二:这样的人令我感伤】

帘外雨水绵绵,春意阑珊。薄衣难挡春寒,终是看无尽江山,梦花非花,一晌贪欢,究是流水落花春去,留唱春花何了。

北宋建隆,李煜继位,带着不甘拘束的浪漫诗情做起了本不适于他的皇帝。

有人说,他是“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对他的评价从来都是无赞美加身,但是我却从未如此觉得。他的一生像是天公戏弄,苍茫误了此生,但是他的词却为后人铺开了锦绣华章。在胭脂薄雾中,看到一位深情的自由人。

在李煜即位期间,他爱他的妻子大周后,曾为她谱下千古名篇。他曾邀周后酒后醉舞,谈诗论赋,与她语香闺韵事,讲儿女柔情。周后病重,则衣不解带,日夜相伴。当周后过世后,又将所有的爱都倾注于他的妹妹小周后身上。李煜曾为小周后写下这样一首词:“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又谁知画堂南畔,一人宛如水墨中的人儿,青丝飘飘,拂风而过,闪下倩影灼灼。香袜踏在台阶上发出点点闷响,纵使额上沁出点点轻汗,眼底是遮挡不住的笑意。这朦胧的雾里,花香醉人的夜里,你依偎在我的怀里微颤。此时无言更上胜有语声,只有你我眉间流转脉脉深情,你又娇嗔一句:“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是李煜词中写出的,很难想象,这首词竟出于一男子之手,将幽会的场景写得隐隐跃动。小周后面前,李煜不再是板起脸来刻意严肃的君王,他不是。他是小周后的丈夫,是她的心上人。他用他独有的深情去专心爱这个女人,用他的词去描绘她的眉,她的眼。

后来,南唐亡国。这对昔日在皇宫里弹琴和诗,点眉间红妆的爱人被俘入汴京。再也没有琉璃瓦下两人相依相偎看宫灯摇曳的潇洒日子。但两人始终有一种莫名的默契,李煜不离,小周后不弃。两人每日过着以泪洗面的囚禁生活,日子虽然艰苦但是谁都没有放弃。

“莫失莫忘,不离不弃。”昔日我陪你在东堂点灯,今日我又与平常百姓一样粗茶淡饭伴你左右。李煜给小周后的,是荣华富贵,只许你的一世繁华,颠沛流离时的相伴相依。在李煜的一生当中,李煜对他的妻子做到了难得的深情。

在痛苦现实的同时,李煜没有忘记他的词,虽然说生活带给他沉重的打击,但是他仍然坚强的用笔记录了在经历沧桑巨变之后,他更为深沉的思想和难忘的爱情经历。

在《临江仙》中他如此写道:“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或许是满目的月色又让李煜想起了逝去的故人,感叹物是人非的沧桑。这被囚禁的日子让他再觉痛苦,才用诗吟一苦曲,吟一无可奈何,吟一寂寞。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他曾不止一次发出对自由的渴望,“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他愿拈花尝酒,在万顷波中得到真正的解放。他把他的愁,他的怨,他的恨,倾诉一般写在他的词里,让我们现在看来也曾有片刻伤神。他的词从未受到古代诗词惯有思想禁锢,用李煜特殊的经历讲述着他愁苦的内心,这是专属于李煜的寂寞,无奈,伤感。作为一位词人,让今天读来,能够轻叩心扉,直入心弦。是李煜词的成就,是他个人艺术的修养。

又一难冬,带着落梅如雪迷离,拂一身却又还满,在屈辱的尽头,李煜客死他乡。带着他为亡国之君的不明,和作词才华的千载难逢,像短春逝去。我想,他也许不是一个明智的君王,但是他在花满渚,酒满瓯中得到了自由。这是问在哪?就在那令人感伤的樱花尽头,金蝶双飞的词中,他留下了。留下了那夜画堂南畔两人朦胧的目光和现在令我越来有意的字字句句中,留下一生只为一人言的款款深情和横跨千古的动人诗篇。若说一代君王不明是遭后人诟病的罪,倒也莫怪他了。

我说,李煜,无罪。毕竟他还留下了令我抿唇意蕴的词和片刻的感伤。

【篇三:李煜词集读后感】

胭脂泪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题记

顷刻间,南唐亡了,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千年的风雨,淡褪了刀光剑舞,洗去了琉璃芳华,沉淀了你的目光,却化解不了你的忧伤。你只是独自登上高楼,望着那一轮明月,望着家的方向。无言,只能无言。一杯浊酒消愁,往事依旧在目。国已破,家已不能回,心该何处归?花依开,月依圆,却早已物是人非,抬头望月,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黯然神伤。罢了罢了,就让孤单融入淡酒,伴你孤往。

你是一个诗人,一个愁比江水更多的诗人,不然你怎么会吟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千古名句。短短十八个字,数不清你的爱恨情仇,却道出了你的孤独。

然而你只是一个诗人,一个愁比江水更多的诗人。你不该为帝,不该君临天下,你不懂什么治国方略,更没有什么远见卓识。在那个兔死狗烹的时代,你的善良也显得格格不入。也许大臣感叹的对,“百无一用是书生,”真是妙手偶得。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身为阶下囚的你是多么委曲求全,即便只是在梦里,也只能一晌贪欢,沦为亡国奴的耻辱你怎会忘记?对于故乡你又何尝不思念?可惜梦境美则美矣,可太过短暂,陪伴你的永远只有无尽的黑暗。所以你才会发出“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感叹。

其实,你真的是一个善人。要不,当大宋兵临城下时,你怎会连仗也不打就直接投降?因为你知道如果两军兵戎相见,百姓将陷入水生火热之中,生灵涂炭。为了保全百姓和大臣们的性命,你选择了放弃江山,放弃皇位,你岂不知这一走,就再难归来,何曾不知道这一离别将受尽无限耻辱,聪明如你,只是你在百姓和你之间选择了前者。所以当你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传到昔日臣子的耳边时,他们纷纷抱头痛哭。你不仅是一个心慈手软的皇帝,更是一个悲人悯民的诗人。然而太宗的一壶牵机毒酒,结束了你凄惨的降辱生涯。那一年,你刚好42岁。42年,对于浩渺的人类历史来说,不过是沧海一栗,而对于你来说,却是曲折漫长的一生。“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更是对你漫长人生的评价。

你的格格不入,注定要亡国,注定要成为亡国之君。可是如果你不是丢了江山,你又怎会成为一代诗人,又怎么会写出如此优美之作,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道沧桑语始工。那些流传下来的作品就是你生命的延续,日久弥香。

但愿有一天你能明白,你的生命也曾精彩过。而不是只有无限愁思陪你望着那一轮明月,望着家的方向,寂寞的吟唱:“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