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心随你动,爱向远方】
爱,爱是什么?爱是当你累了时需要停泊的港湾;爱是什么?爱是当你迷失方向时夜空中的启明星;爱是什么?爱是当你独孤无助时伸过来的手掌……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心灵鸡汤,爱能滋润人受伤的心灵。
回首那些斑驳的记忆,那一幕令我记忆太深。
这是一个触动人心的时刻——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第五大街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30秒之后,二次爆炸发生。爆炸发生了两次,第一次是在仓库的起火过程中,消防人员正在实施求援,突然仓库发生爆炸,随后,第二次爆炸发生,先是白烟升起,随后产生黑色蘑菇云。不知道这一瞬间,又有多少无辜生命离世界远去……
我的心中深深受了震撼,随着救援人员的步伐,我的心走向了远方,走向了天津。让我们的双手为天津共同建造起一个防护罩,让灾难不再降临;让我们十指合掌,用心向天津祈祷。天津需要我们的支持,需要我们的鼓励。我多么想站在那些遭受不幸、失去亲人的人面前对他们说:“当残酷的现实不能改变,我们只能学会面对坚强,花开花落,世间万物都有始有终,当你遇到困难与挫折,请不要伤心软弱,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我们会为你们加油!”虽然我不能亲手帮助他们,但我的心,我那颗炽热,燃烧沸腾的心已经走向天津。
一个个年轻的消防战士冲进了火场,他们用热血和担当打开了营救生存者的大门;一个个公安民警拉起了警戒,他们用责任和道义筑成了隔离生与死的高墙。他们的精神令我敬佩,他们的事迹令我感动!在关系人民生死的重要时刻,是他们毅然站了出来,站在离死亡最近的地方,把生的希望给了人们,把死的可能留给了自己。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被无情的大伙吞噬:11位民警倒下了,24个公安消防倒下了,75名消防战士倒下了!他们的生命还那么年轻,他们的父母还在翘首等待,他们的妻子还在渴盼团圆……
但是,英雄已逝,他们的心里装着人民,他们的心里盛满职责,他们的心给了为大爱!
他们的心盛满大爱走向了远方,我的心跟随他们走到了天津,走到了那大火浓烟吞噬过的现场。
天津累了,它需要停泊;天津迷失了方向,需要光明;天津孤独无助时,需要援助。天津需要爱!
让我们团结起来,与自然灾害作斗争,让我们把那颗凝聚了亿万人的心送到天津,让每个人的爱走向天津,走向远方……
【篇二:如果】
朝夕如昨,光阴如昨,一切都消逝于刹那,似飞蛾扑火,而我在角落沉默。
一个月没有见到母亲了。
从3月份春游的那个周末开始,自己呆了一周,外公来了一周,又自己待了一周。有外公陪着还好,独自待在家里,当天色逐渐暗下时,感觉周遭的一切事物都降至零点。隐隐约约中,总觉着地狱之门大开着,眼前愈发的浑浊。有时深夜一下子坐起来,默念着priest,奄奄一息。无形之中,我仿佛独自驾着一叶小舟,在靠岸停泊时,被湮没在迷雾中,周遭光影,悄悄褪去了颜色。
我不止一次叩问自己,这样的选择,对么?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甚至连家里出了事儿,都要靠别的途径知道。没有一个人对我吐露实情,他们都将我蒙在鼓里,我知道亲人们这是希望我能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说什么好好学习,才能造就你心中所向往的诗与远方。可现如今,我抽空窥视的远方,却没有黎明,不见曙光,是深渊,还是荒漠?
又更多次的想要放弃,觉得自己在无度的挥霍光阴,到了现在还分不清所谓的善恶始末。这俗世的万家灯火,到底值不值得我一个人去飘荡?
如果岁月重现,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作此抉择,我想我会一如既往。
如果是在提前预知剧本的情况下,我也不会改变,我会说“哦,那还是先考考看吧。”当时似乎也是这样说的,所有人听了这话报之以微笑,满含欣慰。
或许在这周而复始的无助中,这一片又一片的无声的欣慰,支持着我。这几天还陆陆续续的接到了许多通电话,外公的,小舅母的,母亲的,他们的语言就像一抹微光,照进了我那小舟停泊的港湾,温暖又轻而易举的就愈合了我的心伤。乐观点想想,这一路上我泊船击碎的波浪此消彼长,也算是对过往的一种见证吧。
我在角落里沉默,抬头见流星突然划过,这一瞬心火自愈陈疴。淡淡血色里,心中的芬芳却向着烈日生长。
如果再选一次,我心依然如昨。
迎接每次摔倒,躺着也不起也好,自暴自弃也罢,毕竟我走过。我还要同那时光,万寿无疆。
一个人没什么大不了的,孤舟随烟波,渡我去远方。
【篇三:那只手表】
牵挂,是航船停泊的港湾,可以躲避风雨;牵挂,是黑暗中的一束亮光,可以照亮我们的心。
每当我看见手上的表,看见表上面的那只小熊,我就会惦念起他。
我从小就认识他,他只比我略小一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天天在一起玩。毫不夸张地说,一天二十四小时,我至少有一半以上时间是和他待在一起的。我们的共同话题很多,总是可以聊到一块儿。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该上幼儿园了。我们央求各自的妈妈:“拜托了,让我们在一个班级吧。”妈妈说:“可以,但你们上课不能讲话,要乖乖听老师的话,不许调皮。”“知道了。”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我俩又成了同桌。
上课时我老爱找他说话,他比较稳重,说:“别找我说话,你还想不想和我做同桌了?”我根本没听进去,一如既往找他说话。老师受不了了,把他换到离我很远的地方去了。我这才后悔起来,可已经晚了。
那年生日,他买了一只手表送我,手表上还有一个小熊图案,特别可爱,我别提多高兴了。
刚要读小学时,不知什么原因,他搬走了。记得当时我十分伤心,痛哭了许久,以后常常盼望他能回来。
我望着天边,他的脸庞出现在蔚蓝的“屏幕”上。我想,他应该也在看着我吧。
【篇四:秋的记忆】
秋,是一个繁花飘零,瓜果成熟的季节。诗人笔下的秋,有时是凄凉的,有时是欢快的。安静,是秋的主旋律,但秋又是热闹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人张继笔下的秋过于凄凉。而我所钟爱的秋呢?
清晨,地里的稻叶全都戴上了一串串晶莹的项链,显得格外优雅。小巧的珠儿缀在叶尖上闪烁着,晶莹,透亮,惹人喜爱。走过去,用指尖轻轻一触,珠儿便溶在你的指尖上。滑滑的,凉凉的,洇润到你的心里。太阳出来了,阳光暖暖的,洒在稻叶上。露珠儿脸上热烘烘的,渐渐地,渐渐地,珠儿不见了。一阵风儿吹过,站在小土坡上往下看,霎时间,金色的稻浪涌向山头。稻草人摇着手上的蒲扇,赶走那些来偷稻吃的鸟儿。该收割了吧?农民伯伯来到地里,捋下一稻穗子放在手心里,捧起来嗅一嗅。脸上露出舒朗的笑容。
果园里,弥漫着瓜果的香甜,淡淡的,浓郁的。那香气在空气中飘散开来,仔细嗅嗅,越来越浓,刺激着人们的味蕾。日渐稀疏的枝叶间,挂满了成熟的果实。红得像火,粉得像霞。柿子树挂起了无数的小灯笼,张灯结彩,吸引着人们的视线。石榴笑得咧开了嘴,露出了大门牙。看到了它玛瑙似的果实,忍不住抠一粒,放到嘴里,嚼一嚼,啊,甜甜的,酸酸的,好爽口!
“沙——沙——”片片树叶在空中飘落,缓缓的,是一叶叶不系之舟。飘啊飘,停泊在湖面上,躺在大地的怀抱中。静静地,不一会便酣然入梦。瞧!他们睡得多香!湖畔的矮墙上,一只大南瓜躺着,懒洋洋地晒着太阳。还有一根藤蔓爬上了电线杆,伸着脖子看着远方,是想再看看远方有怎样的风景。芦苇将脚伸进了水里,探一探水的温度。田螺儿静静地趴在芦苇的根上和芦苇窃窃私语,也许在谈论即将来临的冬天吧!码头上,一个阿婆在洗菜。一条青虫从菜叶里落下来。在水面上扭来扭去,几条鱼游过来,虫子没了,阿婆会心一笑。
远处湖面上停泊着一只小船,静静地像一只小摇篮。偶尔,一阵风吹来,小船晃起来,轻轻地,荡起一圈圈涟漪……
【篇五:暑假旅行】
终于放假了,我们一家人商量着去看看姥姥,是去妈妈的外婆家,所以我们选择了去山东。7月19号早上,我们坐上了去山东的火车,就这样愉快的踏上了旅程。
第二天我们到了山东姥姥家,姥姥一家人特别热情的招待我们。给我们品尝了山东与湖南各种不一样的美食。过了两天,妈妈告诉我明天去青岛玩。我兴奋地一夜没睡觉。凌晨便把他们叫醒,早上五点半就进入青岛市,壮观的高楼大厦吸引了我,紧接着我们又到了五四广场,海里停泊的游轮和清澈的海水吸引了我。我们还在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拍照留念。顿时我感觉很幸福。
又一站我们来到了青岛的栈桥,在那里我们坐上游轮参观了海上风景。最吸引我就是停泊在海面上的那些军舰,让我联想到我们国家强大的军事装备。下了游船以后,才发现已是午时,我们都感觉肚子饿了,也有点累了,准备就餐完返回姥姥家。在返回路上,经过青岛的胶州湾海上大桥是那么美丽壮观。坐在车上看到桥两边蔚蓝的海水。起伏的波浪就是我此刻的心情。拐弯时看到前方的桥就像一条巨龙,腾空在海面,是一座多么壮观的海上大桥哇!
旅行结束了,让我体会到青岛美景和我们中国发展的速度与辉煌。
【篇六:如果的作文】
朝夕如昨,光阴如昨,一切都消逝于刹那,似飞蛾扑火,而我在角落沉默。
一个月没有见到母亲了。
从3月份春游的那个周末开始,自己呆了一周,外公来了一周,又自己待了一周。有外公陪着还好,独自待在家里,当天色逐渐暗下时,感觉周遭的一切事物都降至零点。隐隐约约中,总觉着地狱之门大开着,眼前愈发的浑浊。有时深夜一下子坐起来,默念着priest,奄奄一息。无形之中,我仿佛独自驾着一叶小舟,在靠岸停泊时,被湮没在迷雾中,周遭光影,悄悄褪去了颜色。
我不止一次叩问自己,这样的选择,对么?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甚至连家里出了事儿,都要靠别的途径知道。没有一个人对我吐露实情,他们都将我蒙在鼓里,我知道亲人们这是希望我能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说什么好好学习,才能造就你心中所向往的'诗与远方。可现如今,我抽空窥视的远方,却没有黎明,不见曙光,是深渊,还是荒漠?
又更多次的想要放弃,觉得自己在无度的挥霍光阴,到了现在还分不清所谓的善恶始末。这俗世的万家灯火,到底值不值得我一个人去飘荡?
如果岁月重现,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作此抉择,我想我会一如既往。
如果是在提前预知剧本的情况下,我也不会改变,我会说“哦,那还是先考考看吧。”当时似乎也是这样说的,所有人听了这话报之以微笑,满含欣慰。
或许在这周而复始的无助中,这一片又一片的无声的欣慰,支持着我。这几天还陆陆续续的接到了许多通电话,外公的,小舅母的,母亲的,他们的语言就像一抹微光,照进了我那小舟停泊的港湾,温暖又轻而易举的就愈合了我的心伤。乐观点想想,这一路上我泊船击碎的波浪此消彼长,也算是对过往的一种见证吧。
我在角落里沉默,抬头见流星突然划过,这一瞬心火自愈陈疴。淡淡血色里,心中的芬芳却向着烈日生长。
如果再选一次,我心依然如昨。
迎接每次摔倒,躺着也不起也好,自暴自弃也罢,毕竟我走过。我还要同那时光,万寿无疆。
一个人没什么大不了的,孤舟随烟波,渡我去远方。
【篇七:暑假旅行】
我们在放假前订了去山东的火车票,是妈妈的外婆家在山东。所以我们选择了去山东。
假期的7月19号早上,我们坐上了衡阳去山东的火车,就这样出发了。
第二天我们到了山东姥姥家,姥姥一家人特别热情的招待我们。品尝了山东与湖南各种不一样的美味。
过了两天的傍晚,妈妈告诉我明天去青岛玩。我兴奋地一夜没睡觉。凌晨便把他们叫醒,就这样启程出发了。
早上的五点半就进入青岛市,先是壮观的高楼大厦吸引了我。紧接着我们又到了五四广场。海里停泊的游轮和清澈的海水吸引了我。我们一家还在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拍照留念。顿时我感觉很幸福。
又一站我们来到了青岛的栈桥,在那里我们坐上游轮参观了好像参观了海上风景。最吸引我就是停泊在海面上那些的军舰。让我联想到我们国家强大的军事装备。下了游船以后,才发现已是下午十分。这时我们都感觉肚子饿了,也有点累了。然后准备就餐返回姥姥家。
在返回路上,经过青岛的胶州湾海上大桥。是那么美丽壮观。坐在车上看到桥两边蔚蓝的海水。起伏的波浪及其我兴奋的心情。拐弯时看到前方的桥就像一条巨龙,腾空在海面,是一座多么壮观的海上大桥哇!
旅行结束了,让我体会到青岛美景和我们中国发展的速度与辉煌。
【篇八:拭去心尘望花开】
拨开心之林,探寻静谧与幽深;撕开魅之瓣,惊觉黑暗与荒凉。隐匿在心灵深处的,是那样一番光景——一片幽暗鬼魅的罂粟园。为避开那犹如远古即将沉沦的微笑,洒下一片阳光,拭去心尘,待黑色罂粟花海成为玫瑰花园。
眼之所见,来自心之所念。
犹记夕照下,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那日,东坡与佛印一同打坐修炼,东坡问佛印说:“你看我像什么?”“我看你像一尊佛。”佛印回答说。东坡大笑道:“我看你活像一摊牛粪!”佛印不语。二者同时参禅修行,为何眼前之景却大相庭径呢?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眼中有佛。而依东坡所言,其意不言自明了。
由此可见,如果来自心灵的花朵开得烂漫,我们眼前的天空便会是万里晴空。我们要修净自己内心的污浊,拭去封在心口的灰尘,来自净土的明朗之花自然会开。
净心之霖,源自自省之泉。
我们要想要让自己的心灵一尘不染,永远如寒梅般傲霜斗雪,洁白无暇,那么自省便是必然。
中华历史上素以善于纳谏著称的唐太宗有着这样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高尔基也曾说:“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拭去心灵上的尘土,自然离不开自省,自省的航船也在历史的大洋中一帆风顺,从未停泊。
据《圣经·新约》上记载,一次,一群自以为是的人捉住了一个犯了罪的女人,当他们询问耶稣该处置之法并建议用石头将其打死时,耶稣问:“你们之中谁没有罪?”众人竟哑口无言。这样的一次“答非所问”,巧妙地点出了人性的盲点——在指责与批评他人过失之前,为什么不能先反省一下自身呢?反省自己有利于我们认清自己,更好的完善自我,将自己的心灵用反省的甘泉浇灌,圣洁之花会开得越来越美艳。
人生之光,取于言行之善。
华灯初上,映入我们眼中的究竟是灯红酒绿还是星光灿烂?心窗的洁净、人生的光亮都需要我们从一言一行中得到。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令人避之不及的“怪物”:贪婪、指责、欺骗、仇恨……但是我们说要做的,便是将这些黑暗的物质驱逐消灭,从一言一行中规正自己,让这些邪恶的幽灵无处藏身。我们要按照真善忍的道理做人做事。当我们在真与假的路口徘徊时,请不要犹豫,真诚之花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幸运;当我们在善与恶的门前踌躇时,请不要犹豫,善良之果一定会是最好的慰藉;当我们在忍与斗的港湾前停泊时,请不要犹豫,忍让之阳总会洒下最温暖的光。
拭去心窗上的灰尘,点一盏明亮的心灯,来到鲜花初绽的花园。别讶异——黑色的罂粟之海早已芬芳了玫瑰的香气。
【篇九:阅读,领略另种人生】
英国的史美尔斯说过:“好书是生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读书,成为我们开启了未知世界大门的钥匙。一本好书,能够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领略自己没有感受过的人生,这种方式何尝不是一种生活!
有人喜欢读简约的宋词,喜欢在那些古色古香的文字中描绘中华灿烂的文明。读宋词,如同品一杯香茗,喝至清香绕身,凝神聚气;好似赏花,看那含苞待放的花蕾绽放出最清丽的色彩;仿佛在淡淡时光中将凝重的岁月,剪辑成一张张照片。虽然宋词的时代已经远离我们的生活,在早已泛黄的书页里,我们还是可以邂逅一尾游曳的鱼,一片水灵的叶,一株幼嫩的小苗。带着简单的心,翻阅那卷竹简,你会发觉每首词都会说话,每个字符都在跳跃,每个词人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有人喜欢读名著,喜欢在那些波澜壮阔、引人入胜的情节中带入自己。读名著,仿佛在广阔无垠的书海中翻检最耀眼的明珠,而我们就是一叶扁舟,永远不知疲倦的向前行驶。只是凭着舵手的直觉,寻找一处合适的港湾来停泊,在小舟停泊的闲暇时分,那些被我们找到的宝藏——名著,就是我们赖以慰藉的精神食粮。,有缘,我们和书才会相逢在今生的渡口。
有人喜欢人物传记,喜欢在别人的生活中寄托自己的感情。读人物传记,在单薄的岁月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最真实的自己,品尝他人的故事。世俗给我们披上了一件或华丽、或朴素的袍子,我们可以将其打扮得更加妖娆、也可以去掉它本身的装饰,褪去光环。做一个简单的人,因为我们拥有了很多,以淡泊明心,以清醒自居,因为读书本书,就是一件简单的事。
【篇十:非淡泊无以明志】
一杯酒,一轮月,一个怅然的转身,转出了盛唐的半壁江山;一首曲,一个决然的眼神,唱出了《广陵散》的千古绝唱。他们将人世看穿,将心灵停泊,畅游在这浩渺的人世,书写着时代不朽的凯歌。
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乾坤。在这偌大的世间,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有多少文人雅士泊于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寄托;又有多少伟人名家淡泊名利,只为了追寻那永恒的真理。
五柳先生,他看不惯这嘈杂混乱的人世,多少次归隐,躬耕田园,唱着那“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歌谣。他的心灵是“悠然见南山”的平静泰然,是“晨兴理荒秽,草盛豆苗稀”的无奈与怅然。他泊于南山,泊与那块贫瘠的土地,用锄子割出了淡泊名利的豁达胸襟,用晨露滋润着平静的心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望着南山,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寻到了那个真正的自己,看似无常,看似痴狂,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将心灵停泊,陶渊明化作躬耕者,在田间吟出了一首淡淡的乐歌。
一代诗仙李白,他身披皇恩,昂首阔步,走向他原本引以为傲的金銮殿,他一心想着辅佐唐玄宗,报效国家,他是诗坛的“前无古人”是盛唐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也有过忘己,但又是在什么时候,他躺卧在沉香亭,醉了,睡了。望着他不解的朝廷,望着那轮孤月,他尝试撷取月光,照亮自己。黑夜是如此漫长,他累了更倦了。他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唱出了内心的那个自己,同时唱出了时代的最高音。他走了,毅然决然离开了朝廷,忘记了名誉。回首昨日,一切宛如梦魇,“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他走向了山水,走向了自然,小心地将心灵停泊,于是他有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浑壮阔的慨叹;壮志未已,他有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不羁地长嗟。李白用笔墨挥斥着自己豪放的人生,一代诗仙的华丽人生之花悄然绽放。
他们将心灵停泊,同时,生命之花悄然绽放。
淡泊名利,法拉第置身自己于电与磁,面对国王的质询,他直言相信世间有纯净的科学,终于发现了磁生电。电与磁这看似没有交集的领域,从此成了密不可分的兄弟。从此世界有了“用之不竭”的光明;淡泊名利,居里夫人竟资财倾尽,一心投身于镭的研究,终于发现了新放射元素镭的存在。他们淡泊名利,忘却了时间,将心灵停泊,置身于美好的世外桃源。他们是时代的伟人,站在历史长河的最前方。
他们淡泊名利,花香沁着一世又一世人的心灵。
当今的社会,金钱利益充斥着我们最熟悉的空气,在这浑浊的空气里,时时压迫着我们,无法畅吸。不妨将自己的心灵停泊,深吸一口气,坚持住,你会渐渐发现又有另一片心灵的天地,在那里可以找到你要的美好。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将自己的心灵停泊,寻找属于你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