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写给李白的一封信】
李白:
您好!
当您看到这封信时,不用太惊讶,我写这封信,是向你请教学问的,请教什么学问呢?我是请教如何作诗的,怎么可以写得像你那么好呢?怎么写可以那么精彩呢?
您写的诗,多如天上云,多如地下水。一望无边无际,一叠九重天。其中,有短的容易理解的五言绝句,如《静月思》,也有很长的,如《将进酒》、《长干行》、《月下独酌》……,这些都是我很喜欢的诗。
您写的诗中,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浪漫,浪漫中又描述着心情的跌宕起伏,汹涌澎湃。也有一种孤独的美,身在花丛盛开中的孤独,这让您的诗有了一种很特别的美感,还有一种奔放,写的十分潇洒。以及诗中的角色转变,如您再写《长干行》中,就用上了。把您男性诗人的身份变成女性来书写,而且还看不见一点男性的视角。
我写这封信,是来请教您,是如何在粗狂豪迈和哀怨之间自由转变?是写时心情不同还是想法不同呢?我十分好奇,很想得到您的解答。
您的诗很伟大,我现在也在学习您的诗,不止是我,我们的祖祖辈辈也都学过您的诗,上至白发苍苍老爷爷老奶奶,下至刚学说话认字的小朋友。都学过您的诗。老少皆宜,十分感谢您给我们留下的这些用再多钱也买不到的精神食粮。
祝
幸福安康!
夏晨浩
201X-3-1
【篇二:这本书打开了我】
初中以前,我沉浸在小说与漫画之中,完全没有接触过除此之外类型的书本。进入初中,我了解到散文的存在。从张晓风到毕淑敏,林清玄,迟子建,风格迥乎的他们带领我在文学殿堂又踏上一级阶梯。
读《林清玄散文》时我并不觉得男性的文字思路会像前两者那样细腻而感性。当我翻开其中一篇《打开心内的窗》,才意识到自己的愚昧。“我们为什么对一个人完全无私的溶人爱里会有那样庄严的静默呢?原因是我们往往难以达到那种完全溶人的庄严境界。”这样理性中不乏柔情,让我看到这位男性的阴柔之美。
再翻动几页,我细细品读,又发现他的阳刚之气。
《形式》这篇散文讲述从古至今人们所追求的物质逐渐改变,要求也愈发提高,而慢慢的,人们盲目起来。从前,我们问:“你这衣服好看,什么面料?”现在我们问:“你这衣服好看,哪买的?”我们在生活中改变了初衷,改变了所想。
所谓“打开”我那封闭的,自大的心灵,林清玄带给我的是感动与崇敬,他的写作思想风格扣人心弦,仿佛迷惘的心找到了方向般清澈明亮。我的一切,不再流浪,而是有了自己的定位。
心既已明确了自己所想所求,便可以重新定位,认真思索。
世间万物的运转与变化是悄无声息的,我们不该随波逐流,无法改变世界,试着改变自己,让它因为有了小小的我们而有一点点的不同。读书的目的不只是接受知识教育,更是心灵的洗礼和灵魂的升华,它像阳光照亮生命,像雨露滋润干涸的心田。它绽放的朵朵鲜花丰富了我们枯燥无味,吹过的阵阵微风清凉了我们严暑酷热。
那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深埋在底的炽热心脏,它重新火热起来,不再沉默。
【篇三:真实而又虚幻的梦想】
梦想似一盏明灯,照亮了前方的道路;梦想似一箱宝藏,等待着我们前去发掘;梦想是一束阳光,一路伴着我们同行。
人各有志,每个人的梦想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实现梦想的经历也是不同的。有人想成为一个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有人想成为一个悬壶济世的医生,也有人想成为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师……千千万万的人,千千万万个梦想。这些梦想也有从小就陪伴着我们的,当然也不缺乏后来居上的。
我的梦想有很多,但这些都阻碍不了真正的它一路“浴血奋战”,“杀”出一条通向我的罗马大道,成为和我携手同行的“伴侣”。
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看新闻,看到的“达官贵族”都以男性为主,这未免有些不公,为什么主席没有女性的呢?为什么总理只是男性呢?难道国家还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吗?我有些愤愤不平。但我也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要成为“国家第一人”或许这是个荒谬的想法,但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虽然,这确实是无稽之谈,但这是我人生路上的最为之明亮,鲜明的路标。我所有的付出,都为之努力,为之奋斗。每一次当我遇到困难时,我都有想过放弃这个梦想,这个梦想实在是难以实现,对我来说,真是困难重重,可却又有些不舍。它陪伴了我多年,要抛弃也不会是易如反掌的事情。这就是我一点点坚持下去的意念。
随着日子的增加,年龄也在一岁岁增大。随之而来,便是我对它渐渐理解。对于这个梦想,我还配不上拥有它,只有等到我变得更为强大,更有能力时,我才配得上拥有这个梦想。我才能成为拥有这个梦想的人。
也许对于这个梦想我太过于执着,但这说明的知识我对这个梦想的喜爱,无论前途有何险阻,它都会伴我同行。
【篇四:男儿有泪不轻弹】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雄鹰振翅飞翔,我不畏艰难险阻,只惧心生退缩的念头。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这句话也有后一句“只是未到伤心处。”流泪,这是人类都经历过的,世界上,几乎每天都有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因为不同的事情而流泪,所以,男儿也会流泪,但却依旧傲然挺立,坚强不屈。
曾经看到一个句子:从明天起,我要坚强,在坚强中笑着流泪。这里的流泪并不是因什么而流泪,而是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坚强的活着,男儿有泪不轻弹,流泪,因何而流泪?那是取得成功的喜极而泣,那是一种自豪的眼泪。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惧万人阻挡,只怕自己不战而降!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失败与挫折,如果我们就此心灰意冷,自甘堕落,那么我们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与价值呢?我们是男性,我们有自己需要捍卫的尊严,我们将来更要承担更重要的责任,履行我们的义务。因而,我们要敢于挑战,勇往直前,坚强不息,冲向胜利的彼岸,让成功的大门因我而开启。
生活中,有人哭的时候,总时不时有一句“你的泪值几个钱啊”的嘲讽,是啊,眼泪值几个钱,它有什么用,难道它能帮助你度过难关,呵呵,不能,那只是你懦夫形象的体现,作为一个男性,你要勇敢面对一切,坚强的迈向成功,让自己戴上胜利的花环。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雄鹰展翅飞翔,我不惧艰难险阻,只怕我的心不战而降。但是,我决不允许自己投降,无论遇到什么,我都要坚强面对。我是一名男性,男儿有泪不轻弹,纵然是刀山火海,我也不会心生畏惧。我只有一个念头,那便是闯过去,取得彼岸上那胜利的旗帜。在你人生道路上留下一笔灿烂的色彩,让自己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男儿有泪不轻弹!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
【篇五:假文盲漫画的启示】
语文书上有一幅漫画,画着一个公交车站,一块标着“母子上车处”的警示牌和四位男性以及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
标着母子上车处的通道,却被四个男性占领,那位真正需要走母子上车处的抱着孩子的妇女却被阻挡在通道外,而且那四位男性看上去都是很有学问的人。
警示牌上的字标得清清楚楚,他们看样子也不是不会识字的人,不可能没看见,只可能是他们明明看见了警示牌上的字,却视而不见。
这幅漫画不禁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有人在标志着不许抽烟的公共场所明目胆张地抽烟;有人在停车的时候,一辆车停了两个车位;还有的人看见公交车上标着的“每人一元”的标志,却总喜欢趁人群混乱的时候,挤进车里不给钱……
就算他们真的不识字,看见那位抱着孩子的妇女站在通道外,起码也应该让一下,可见他们只是想贪点小便宜,不想排那么长的队,才会选择在母子上车处排队。
这也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事:一次乘公交车的时候,一位打扮时髦的大姐姐走了上来。她一屁股坐在“老幼病残”专座上,把手里的包放在一旁的座位,随即在包里翻找起东西来。紧接着,她的电话响了,大姐姐拿起手机,似乎遇上了什么不顺心的事,竟然破口大骂。一车人全都注视着她,其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还小声的提醒道:“这位姑娘,公交车上不要大吵大闹。”那位大姐姐则牛气冲天的回答:“我想骂,怎么着?”当时我就想,这人也太没素质了。
这幅漫画以及生活中的那些事例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所,我们都要遵守规矩、照顾别人感受,做一个真正讲文明的人。
【篇六:无悔青春健康生活】
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毒品是对我们身体最有害的物质。一次吸毒,终生戒毒。在我的生活中,我会疑问:毒品是什么?艾滋病又是什么?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吧。
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青年或成年都会出现有人吸毒,只要你一次吸毒,那么就得终身戒毒。所以我们应该拒绝毒品,才能让我们健康生活,无悔青春!
在我们的生活中曾经在书本上看过:一个男性用金钱换来一些毒品,他每天都吸毒,吸着吸着就习惯了,就对毒品上了瘾,可是毒品过几天就没有了。这个对吸毒过瘾的男性又开始发愁。毒品没了怎么办,有开始筹钱买。有一句话说:“人吸毒,神无主,伤心智,损六腑,苦妻儿,累父母,家庭破,没幸福。”
吸毒会让我们的生活蒙受灾难,毒品和艾滋病也成为从小到大人们最熟悉的词汇,“毒品”,一个人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它的陷阱,因为它的诱惑,让人陷入了一条不归路。
吸毒是犯罪的祸根,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吸毒害人害己害社会,所以我们要扫除毒品,利国利民,继绝毒品,健康生活。
规劝一下吸毒的朋友:“珍爱他人,珍惜自己,做事谨慎最相宜,莫为吸毒误终生,洁身自我要坚持。”
吸毒最终会让人感染上艾滋病,艾滋病简称HN,是一种能破坏免疫系统的病毒,使人类丧失抵抗病毒和疾病的能力。可以说吸毒必定让我们感染上艾滋病,艾滋病必定使人家破人亡。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规劝吸毒的朋友,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朋友们,愿这些文字,永远铭记在你们心中,永远雕刻在你的脑海。朋友啊,把毒品永远杜绝在我们真善美的大门外,为我们的理想,奋斗吧!只有这样,才能不累父母,家庭完全幸福在。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号召吸毒的朋友,让他们拒绝毒品,健康生活。
【篇七:神秘巨星观后感】
为了她,为了他
《摔跤吧爸爸》刚一过去,《神秘巨星》又与我们会面。同样针砭印度社会的电影再一次高举女权主义大旗,只不过这次以母爱为眼。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好电影,妈妈娜吉玛的爱,女主伊希娅的追梦,以及最后取下罩袍迎着聚光灯的坚定无不令人触动。它成功的打动了观众,但我知道这不仅仅只是剧情。剧情后面有梦想,有青春,有母爱,还有女权。
我是最近才开始关注女权。也许是因为我的家庭里并未出现所谓的重男轻女,相反,我爸妈更多时候偏袒于我,而非我哥。所以我并没有这种意识,天生就认为男女平等,就像电影里的姑母和妈妈,也就认为男尊女卑,这是命。
而最近阿米尔汗的连续两部电影的暴击,让我开始关注它。而对于这部《神秘巨星》,我想再说说这要被讲烂的话题。
我不想再说能拯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女性自身的觉醒的确十分重要,自身精神意识的觉醒是女权的前提,但是不得不说外力的帮助也必不可少。如果伊希娅没有音乐人夏克提的赏识,没有好朋友钦腾的帮助,和最后妈妈的反抗毅然离去,伊希娅只能像妈妈一样,像无数个印度女性一样成为生育,发泄情绪施暴的工具,囿于家庭。而在帮助她的人当中,大部分是男性。
话剧《父亲》表现两性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我觉得两性应该是橡树和木棉,互相成就,比肩而立。男性在数千年来都压迫着女性。父系社会是男女地位悬殊的背景,男性的强壮凸显女性的柔弱,男性的审美是女性时尚的风向标。这在电影里有着强烈的体现。伊希娅的妈妈长期受着家暴之苦一旦做错了一点,就被丈夫打骂,甚至被打断了手。伊希娅的梦想常被扼杀,还差点被嫁给一个根本不认识的大胡子。有点苛责地说,男性给女性带来了封建社会,甚至残余至今的痛苦。
但男性又是女权必不可少的力量。全社会女权意识的觉醒并不等于全社会女性意识的觉醒。男性,男同胞们,要加入女性的阵营!男性帮助女性,不代表在削减你的地位,损害你的权利。相反,它在帮助你的妻子,你的女儿,在帮助你自己。当女性不再被囿于家庭,能够追求自身价值之时,男性不再被愚蠢而蒙昧的自尊自大所迷惑,安于毫无意义的崇高的绝对地位,能够清醒的认识到真正的人伦纲常。一个先进繁荣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被父系社会统治的国家,要么在物质或精神上落后,要么就会被推翻。就像电影里的爸爸,一个不折不扣的父系社会的代表,并未得到妻女的尊重,而钦腾,却成了伊希娅最好的朋友。作为在现在仍处于中坚力量的男性,力量的确在女性之上。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男同胞们一定要加入进来的原因,你们的力量是女权不可或缺的保障。
著名英国演员艾玛沃森在联合国发表演讲《HeforShe》也就是呼吁男性为女性而战。她说:“如果我们不再把对方定义为自己的对立面,而把对方定义为我们的一员,我们都会更加自由。”她提出女权主义不仅仅为了女性的平等,它也让男性有了脆弱的可能。也就是说,这是一场关于两性平等的运动。女性可以强壮,男性可以敏感。女权的最终目的,是两性的平等,是自由。
纵观古今,每一次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必将标志着一次社会的进步。女权主义,是如今人权时代不可忽视的一个议题。阿米尔汗成功的把这个议题搬上了银幕,很好的表现了这一点。这是他电影成功的一个原因。由此,我国的影视界是否从中得到启发呢?现在各种大女主的IP层出不穷,但都千篇一律。其实大女主的题材受欢迎与每个人内心潜藏的女权主义有关。为什么不尝试这把这些IP转化为女权意识的体现呢?这样,那些影视剧就不在只局限于玛丽苏,男女情感的问题。
电影只能启发,还无力改变。它只是开头,过程只能由我们实现。所以,为她而战,为他而战,为自己而战。
【篇八:专属男儿的书】
机枪喷吐火舌在嗒嗒响;坦克轰鸣碾过战壕;炮塔在旋转,搜索下一个猎物;战机从空中中俯冲下来,疯狂扫射,又迅疾地拉起,直插入云霄。
这样的画面,对一般人来说,足够震撼,足够胆寒,然而对于我——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儿,这远远不够,他令我热血沸腾,血脉喷张,身体里翻涌着一种原始的冲动。但这样的场景在电视上,在电影里是瞬间的,但我想要的是永恒,我要持久的激情。书,这种传统的纸质媒介,很好地满足了我。书,让时间凝固,让画面定格。一张定格的照片的照片。一段流动的文字,它们配合得完美无比:图片让时间凝固,让人们慢慢回味,文字让时间不断重复——你可以反复阅读。这样的书,让人重温经典战例,剖析战场规律;让人熟悉没意见兵器,体验阳刚的、霸气逼人的金属生命。这样的书,就是我的至爱——军事书刊。
我与军事书刊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最早的相识是在初一时,那是还懵懵的很,在书店里看到他时,那种风格奔放,色彩简练干脆,形式粗犷的封面,就深深地吸引了我,那些兵器主题画面让我浑身发热,我感觉自己的脸被血性的激情渲染着,很红。书里的具体内容,我当时还看不懂,而且记得不分明了,但那种原始的,自然的,深刻的冲动到现在我还一直能够感受得到,我想那就是任何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儿生命根基处的,与生俱来的血性。
这种血性是男性的标志,我们看到拿着玩具枪“打仗”的是男孩儿,打战争题材游戏的是男生,就连群殴大部分也是男性参与的,其实看书也一样,很多人都不理解我的行为,看着我买回一本又一本的军事书、兵器书,他们疑惑地问:“买这些书干什么?打打杀杀的。”我无从回答,只是一笑,我只知道是男性的血性使然。
这种书就像一针兴奋剂,给我活力。每天晚上,学习到半夜,惓了就拿出一本珍藏的军事或兵器书,有时间时就一页页的翻着看,没时间时就浏览一下图片,不管怎样,他们就像咖啡,就像浓茶。让我精神振奋,让我有精力继续挑灯夜战。这样,连在梦里,都是歼10、F-22,M1A2尼米兹的影子,或呼啸、或轰隆、或壮观,悍然驶过我的梦境,我很喜欢这样的感觉。
每次去书店借书,登记时常会看到一些五大三粗、高大威猛的男生从书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书,仔细一看,不是言情的就是下三滥的武侠的、带点颜色的。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感慨万千,
非常惋惜,一个个本应血气方刚、热血沸腾的青年,就这样被一本本绵软无力、奢靡腐朽的书浸泡得褪去了男儿本色,这样的青年怎么可能成为成为有志青年,拥有远大的抱负呢?更有甚者,那些原本拥有阳刚之气的男生,硬要做变性手术,做什么“伪娘”,我嗤之以鼻,这简直是男性的耻辱,是男性的退化。
军事书刊、兵器书刊,专属男儿的书,我的至爱!
【篇九:谁说女子不如男】
女性,每每都会让人觉得柔弱,其实,女性为世界做的贡献并不低于男性。从许多年前芝加哥那场如火如荼的妇女运动过后,我们年复一年纪念自己的节日,在有人倡导女性走向家庭的今天,我们自到的却是更多的女性走向社会,撑起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半过天。
自古及今,女性都在忍耐、等待、盼望使自己的美貌、才智以及不让须眉的豪情在这个男性执撑的世界消磨殆尽。其实,现代女性必须有独立的人格和经济地位,而不能单靠情感而活;一心为男性而活,一定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受到全人类的尊重。早在她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就以优异的成绩使同校的“男子汉”甘拜下风。难道说,女性比不过男孩吗?
亚运会上,15岁的陈翠婷一鸣惊人,为祖国夺回两枚金牌。这个年纪最小的参赛者成绩异常突出,从为国争光上来说,她丝毫不比李宁、许海峰逊色。你能说女子不如男吗?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女教师麦考利夫在美国航天飞机失事时为人类航空事业献身,修氏定理为人们解开血液循环之谜……
以前,女子是柔弱的代名词,但是现在女性也是坚强、努力奋斗的代名词。1999年10月,许多的中国传媒自发的开始行动起来,向一名叫吴士宏的中国女人表示敬意和关注:一位北京椿树医院的护士,靠着一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凭当上了IBM的办公勤务,而后又凭着轰轰烈烈的销售业绩做到微软(中国)公司的女经理,接着辞职、复出、跳到国企TCL。吴士宏说,“我要做中国最杰出的女性!”
许许多多的女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勤恳地工作着。一个女教师,让牙牙学语的孩童画出多彩的图画;一位女医务工作者,让病人感受到白衣天使的关怀;一位女清洁工,让城市变得清洁美丽。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客车售票员李素丽,庄妈妈净菜公司社区服务钟点工等等,女性的爱心,构成了这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每一位女性都应更加严肃对待自己的工作。因为说到底,工作是唯一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它属于你且反射你的影子。
在21世纪这个新的时代里,我坚信,女子一定不会比男生差一点,由于旧社会的封建时期太长,“重男轻女”的旧观念很有市场,女子被剥夺了自主权力,生活依靠男子,就产生了依附感。现在,现实生活中的那些女伟人,踏上了成功之巅,“男子汉”们也不得不服气。我们就一定要向她们学习,敢和“男子汉”们争高低,比胜负。我们得让所有人知道:“女孩的力量不可轻视!”
在这个男女平等的新时代,有谁能说女子不如男呢!
【篇十:男女平等】
现在都在说“人人平等”,但我却觉得没有完全平等。
你不管不顾,我相夫教子
在家庭中,孩子大多数和母亲关系最好,难道只是女性会哄孩子吗?事实是因为孩子与母亲相处的时间最长,所以孩子与父亲的关系是生疏的。男性总会有一种观念:做家务是女性的事情,而男性只管赚钱。家里的事情都可以不管,做“甩手掌柜”。大多数人也认为女性就应该在家做家务,照顾丈夫孩子,否则就是不负责任,但是男性不做家务就不会被说三道四,好像“不管不顾”是男性特有的权利。
你随意转换,我静如处子
在有些人眼中,男孩子要动,女孩子要静。如果女孩子像男孩子一样好动,会被人说是“假小子”,而如果男生不好动,也会被说是儒雅、绅士。为什么男生的风格可以随意转换,而女生一定要静如处子呢?
你是好司机,我是小喇叭
女性开车,总是不被看好。有一个修车店师傅说:“女的开车就会按喇叭,遇到好司机,一定是男的。”难道男性开车都好吗?有一次,在我们小区附近的一条小路上,一辆车在路边拐弯,他每拐一次弯,车漆就掉一块。这位司机是一位男司机,最后还是一位阿姨帮助他把弯拐了过去。现在,大家普遍认为女司机不靠谱,可是开车技术好坏与性别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