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活在当下享受生活】
现实中总有人抱怨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多么的不容易,多么多么的困难,大人如此,就连正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也抱怨学习压力大,作业多之类措辞,但是,我们想想,现在的生活不易,难道其他时期的人们就轻松吗?他们就没有压力吗?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可以说算得上是安逸的,没有战火燎原,没有君主专制,没有压迫限制,这比起以前不知要好多少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呢?在这个安逸的背景之下,我们应该做的是有一个好心情对待这美好的一切,青少年拥有一个好心态去学习,成年人拥有一个好心态去工作,每个人都学会享受当下,不自怨自艾,那我们的这个世界该有多么的美好啊!
诚然,生活并不全都是没有烦恼的,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谁的一生不可能处处都充满掌声和鲜花,当我们遇到这些挫折和困难时,应该以一种乐观平和的心境去面对它们,勇敢地直面挫折,战胜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反之,如果一遇到挫折困难就闪躲、逃避,那么这种人永远也获得不了成功,也成为不了一个强者。
值得我们享受的东西有很多,享受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享受同学对我们的帮助,享受师长对我们的教诲,享受亲情,享受友情,享受师生情。这些美好,不也是让人感动,让人回味的快乐吗?其实,我们应该将目光投向我们当下的生活,去发现其中的美好,享受其中的快乐。
放下对生活时期的想象吧!既然活在当下,我们就应专注于当下的生活,在面对困难与坎坷时内心坦然,在度过平凡的日子里寻找快乐,收获感动。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就让我们活在当下,享受生活。
【篇二:心中的明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点的星火,在我心中伸展身姿,欢快跳跃,火星逐渐越来越多,凝聚成一团火焰,照亮了我心中的道路。
一团火焰,就是这么一团朴实无华的火焰,燃起了我的满腔热血,让我拥有了毫不退缩的决心。那盏明灯,那团火焰,耀眼得竟能令任何神灵畏惧。
记得那是一次必输无疑的仗。军训最后一天的下午,我们举行了拔河比赛,教官专挑大个儿的比赛,导致能人异士极度不满,民心大失。徒有其表的队伍,遭到了我们群众的怀疑。可他们仍顶住压力,殊死一搏。前几场,不知是不是教练的安排,竟异常的顺利。可好景不长,我们这支“老弱病残”遇上了一匹黑马——四班。开始比赛,我们队里唯一的两个力量担当——小胡、小黄,刚开始就拼尽了全力。绳子缠在身上,如同巨灵神附体,额头青筋暴起,面色通红,用力往后拉扯,似乎想缩小些差距。可谁知对方等待我方发力完后,使出了隐藏的实力。我们队连拉带拽被扯了过去。“绝对没有希望了。”我暗自叹气道,“这种差距除非奇迹降临,否则绝对没有希望了。”
这就是我们的下场?被敌人击溃失败?不!我们向来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能在这里停下,哪怕无法前行。我挥舞着手臂,用尽全身所有力量,大喊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众人仿佛被唤醒般也加入了鼓励大军中。局面一点点的反转,最后竟赢得了胜利。全队人欢呼大叫,庆祝着奇迹的诞生。就在那一刻,一点点火星印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坚信“星火可燎原”,奇迹无法出现,便创造奇迹!
一点星火,却能烧遍草原。即使失败也要做到那永不放手的倔强。有时候一盏明灯往往是那一点点的星火。
【篇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梦想,是黑暗中那一盏照亮前路的灯;是茫茫大海中那推动希望的帆;是翱翔蓝天的雄鹰那一对有力的翅膀;是成长过程中,那个始终不离不弃的闺中密友。
我曾经做过一个美梦,那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宽阔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条条大道通罗马;城市、农村的建筑群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满目皆是高楼大厦;工厂里的叔叔和阿姨们,用机器人代替了笨重的手工劳动,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连农民伯伯种庄稼,也纯电脑操作……
啊,明天,多么美好的明天,多么伟大的明天。可是,想到这,我不禁又想起了老家那矮小的平房和泥泞的小路……
朴实的家乡人,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是由于建筑和交通的不发达,那里的经济极不发达,所以老是遭到外地人无情的嘲笑。记得那一年我刚到宁波求学,当地人就嘲笑我们:“你们来自湖南永州,我听说那边的厕所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茅房,茅坑里的石头是又臭又硬。”说完还哈哈大笑。那时候,我就下定了决心,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回去好好建设我的家乡。我在心里对他们说:“等我考上了大学,你们就好好瞧瞧吧!”为了考上大学,我刻苦学习,努力学好文化本领,我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我想长大的我一定会成为老家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并带领家乡人民努力改变家乡面貌,走上致富道路。为了梦想,我会努力的!
同学们,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这绝不是响亮而空洞的口号,她已经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星星之火,相信有一天,她必将燎原……
【篇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晚上,我看了电视节目《一堂好课》,理解了毛主席所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母亲。
本期《一堂好课》的关键词是“爱国”,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讲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历史,第二课时则是讲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飞速发展。看第一课时是我咬牙切齿,攥紧拳头,恨不得把侵略者全部捏碎。但当我看到第二课时时,我眉头舒展,手舞足蹈,眉飞色舞,为越来越强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
世界上最重要的力量是什么?是信仰,信仰这个词虽不经常挂在嘴边,但却十分重要。中国共产党是靠什么与日军作斗争?是信仰,当时他们兵力少,装备差,就是这样一只“叫花子部队”,在当时没有人相信他们,但他们却一次又一次创造了奇迹,最后创建立了新中国。可以看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南昌起义的第一枪,把沉睡的东方雄狮唤醒了,全国上下无一不革命。革命,反抗,道路曲折,但是前景光明,牺牲了很多将士,但他们在信仰的指导下,无所畏惧地坚持了下来,最终取得了胜利。这足以证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现在,我们可爱的祖国已跻身世界前列: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上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世界上最快的磁悬浮列车,国产航母,国产大飞机,世界上最快载重最大的观光电梯,天河二号,“神威太湖之光”……辉煌成绩多的数不清。现在日益强大的祖国,也是在原来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发奋苦干取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这样强大的中华母亲,我们又怎能不发愤图强呢?
愿祖国母亲更加强大。
【篇五:我的舞台】
仰望着星空,想去摘星星,虽然翅膀不够硬,也要去闯一闯。——题记
浓浓的黑墨在笔中流淌,长长的毛笔在纸上疾驰。用八岁稚嫩的手儿在那黄色的纸上留下丑陋的文字,接下来,是一场撕纸声、摔笔声和抽泣声的交响曲。于是,书法的火焰便在我心里熊熊燃烧。虽然,开始只是星星之火,不过我觉得是可以燎原的。
九岁的我在宣纸上舞蹈,我在楷书的世界遨游。我用那一张张规范的楷书作品作为燃料燃烧我心中的那一点星星之火。
十岁我的笔在一幅幅作品里蹦腾着。于是,我便在行书中度过一个光速之年。荣誉证书、奖状、奖杯,这一切,都是我积累而来的。
十一岁我登上了我的书法舞台,在那一幅幅对联中行走,在那一张张宣纸里游荡。台下,或有人斥责,或有人反对,可我并不在意。哪怕……没有一个人的赞许,但我依旧持笔疾驰,飞舞在纸间。
这时,不再有斥责声和反对声了,而基本变成了羡慕的声音与赞美的声音。我的表演非常成功。现在,星星之火,早已燎原。
我已经感悟:每个人想有一个舞台,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篇六:真正的才华】
在微信里看见一位同学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迎春晚会上的演出,琵琶音美轮美奂,让我有很多感触,为什么她会在那里,为什么取得如此的成绩,为什么她如此有光芒?亦舒说:真正的才华如火焰般难藏,总会燎原。
小时候她顽强,不服输,喜欢挑战,喜欢敏锐而快速的思考问题,她优秀却不冷傲,无意中吸引了一批人在身边,也有的同学说:怎么是她?怎么又是她!但没有嫉妒,只有服气。只有欣赏,只有靠近。大了再见她,她的气质与谈吐让她自带光芒,尤其是她的谦逊的微笑,但当她说出自己目前的打算和正在做的事时,又是那么的笃定和信心满满,让人感觉在她的心里没有失落、失去、和失败等阴暗一面,只有能带给你阳光美好的东西,她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能让人自惭形秽,觉得自己的格局如此的渺小,真是弱者容易软弱,正如强者容易坚强。她的演出非常的成功,我不禁为她鼓掌,不止为她,也为我找到了生活的定位,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什么能成就才华,什么是真正的才华,我想是对美好事物自始至终的相信,不懈的追求。
王蒙说: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于天地之间。希望我们都能拥有真正的才华!
【篇七: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自轰轰烈烈的郭明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了低谷。党根据局势判断,做出了将工作重点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的举措,毛泽东在1927年领导并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但是在当时的党内仍存在一部分人,幻想以大城市为中心进行革命,如以林彪为例的悲观主义者,他们不相信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设想,不认为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为防止错误思想在党内蔓延,端正和坚定革命信念,毛泽东同志写下了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来读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毛主席在艰难岁月里面怀揣着对党无比坚毅的信念和热忱,感受到一个革命者对革命事业的准确定位。
读完这篇文章,合上书页,我们会发现一种激情澎湃在心胸,这就是他文章的魅力。他于平淡的论述中、于激昂的言辞里都会写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无论是在写中国社会的矛盾激化时的痛心疾首,还是在结尾处的信心满满,都洋溢着个人的风采。我最喜欢的是他表述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语句,用简单的三个意象就写出了那种迫不及待的渴望之意。用“看见桅杆尖头的航船、喷薄欲出的朝阳和躁动成熟的婴儿”就表露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良好发展态势和革命高潮的即将来临。当然文笔的成熟是锦上添花的美丽,若是文章没有思想精髓肯定是败絮其中。这篇文章很典型地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特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指导实践,毛泽东在认识上却不会囿于条条框框,他坚持凡事都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对周围事物做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考察后,才能具体地运用到实践中。他反对只从表面浅层次地分析,认为“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做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回到文中,毛泽东正是看到当时革命主观力量削弱,革命陷入低谷的现象,但是认识到立足于落后的脆弱的小农经济之上的反动势力,他们相伴而生的各种组织(政权、武装、党派)也是相对弱小的实质,做出了放弃苏联的城市中心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伟大决议。这条全新的革命道路虽然艰辛、坎坷,但却代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表现了毛泽东同志作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瞻远瞩。当然无一例外的,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成为这一革命道路理论的标志著作。
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这是那时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必须面对和回答的两个问题。在现在的共产党人面前,他们也急需回答怎样坚持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90多年的风风雨雨,共产党领导我们走过战争年代的腥风血雨,也迎来了和平年代的安稳前行。但在今天,我们当中却有一部分人蠢蠢欲动,贪污腐败现象令人生寒,网络上的“仇官、仇富”言论也层出不穷,我们不禁发问:“这个社会怎么了?”为何在战火纷飞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能够团结一致,共同抗敌,但是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今天,部分人却用着对立甚至仇视的目光看待世界。一部分的原因是在于党内的一些破坏分子并未秉承为人民利益办实事的原则,而是满足个人私欲,丢弃了党员的操守。另一部分的原因则是境外反动势力死灰复燃,试图通过策划反动事件来破坏社会主义建设,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毛泽东提到了怎样判断事物的前景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台独分子、新疆的打砸抢烧事件,或是最近的香港占中事件,我们国家都以迅速而强硬的态度去处理和面对。对涉及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问题,党和政府都是不可退让半分,必须实行到位。这样一个以人民为根本、对人民负责的政党又何理由不被人民群众信任呢?所以反动势力所妄想煽起的零星之火,成不了燎原之势,只会被更深的人民群众的泥土所掩盖。
以前谈到以上的话题时,我只是在朋友中静静聆听,不会发表观点。可是我却在想如果不是空谈误国,那么我们作为普通的公民,在议论社会热点和现象的时候,更多的应该基于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去评析。白岩松说过:“权力要懂得妥协,对自己要有所克制。公众的妥协在于,我们可不可以变得更加理性,而不是情绪化;我们可不可以在反抗的同时,也能自责和自律。”那么在对于社会事件的评论中,我们扮演的不应该是吐槽者、或者一无用处的愤青,而要用理智的目光去看待,用我们所掌握的发言权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些事件,并且能够更好的更正我们的生活,而非是做手指翻飞的“键盘手”。星星之火看似微小,也许我们不在意的“点赞”和“转发”,就会在无形之中扩大无知言论的影响,那么我们所扮演的将会是侩子手的角色,这种星星之火还是不能让它助长为燎原大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很好,但是学会克制、学会自我控制地理智分析更为难能可贵。毛泽东的燎原之火是基于可靠的科学的分析之上,在网络时代的我们要把燎原之火引燃也要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
【篇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什么是一堂好课!人都会拥有一堂受益终生的好课,无论是三个小时之久的心灵熏陶,或是三句信仰之托,都是一节可以改变自我的学习之机遇。
因为看见所以相信是多数,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是少数的。一——金一南先生。往往具有优秀领导潜力的人都是部分少数人,因为有了相信自己心中那份远景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就能看到希望。如同我们在生活中的信仰,这是值得我们去奋斗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信念,以中国面于苦难时来说,这种信仰带领着爱国将士们的一腔热血,冲向敌人,救出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是将士们的责任,是对将士们的激励与勇于胜利。
我们的先辈带领看“救中国”的决心做出斗争,为他们最爱的中国贡现出一份光和热,这点看似没有任何威胁的力量便作为了那点不起眼的星光之火,如儿微薄,如此薄弱,可既便是这好似不足以燃烤的星火却也同样可以燎原,同样可以将星光燃成熊火,将自己对国的热爱染到大江南北,烧至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
毛主席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对之前中国能够发展为和平之国的信仰之光,如今,这是对新少年,新时代新生活的鼓舞,做为军人,驻守祖国边疆,做为老师,浇灌祖国未来,做位少年,皆为国家栋梁。做为中国人,我们庆幸拥有国家的发展强大,如今,我们昂首回望祖国百年苦难,铭记历史,不是忘不下过去,是我们不能忘记先辈如何历经磨难打下江山,不能忘记如今的中国是一代代中国人用生命换来的,不能忘记现在生活曾也是一片小星火燎烧出来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篇九:潜在草丛中的那一抹光芒】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
我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
我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曾经很喜欢这首诗。记得这首诗的评语是语言狂野,语调慷慨激昂。但我喜欢的不是它语言的狂野,在我看来是它的内在深蕴很能表达出我内心的胸意,使我感慨颇深。窗外的细雨已悄然飘散,不禁带走了我的思绪……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身处青少年的我们是国家的希望,国家的接班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灵魂都是等价的。但是,物质的高低,城乡的差异在现实世界中还是有的。我曾经很痛苦,因为我知道出生在农村的孩子在一出生时便跟城市的孩子有差距。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知不觉中已是上学的年龄。每当这时,父母总是犯愁。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去付学费,所以会有很多未成年的儿童、青少年外出打工。因为我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本以为很多孩子都将像他们一样,一生如此而已。但在国家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法》。免除了学杂费等一系列费用。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享受知识的乐趣,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自从有了这样的法律之后,一切问题似乎都解决了。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孩子辍学,因为钱?不是,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原来,是因为身体!在一些贫困地区,至今还有一些儿童吃不到好的饭菜,没有充足的营养,产生身体条件差,贫血等一系列病症。病的起源点在于没有充足的营养。有的在极贫困条件下,一天也吃不上一顿饭。在他们的眼睛里,盛满着渴望,渴望有一天能够有“神人”将他们带离这无希望、无营养的地方。在无形之中,这一天来临了!
这是一项民心工程,由政府出资让国家贫困地区的学生每天得到一份热乎、可口、卫生的营养餐,来增强学生的体质,让他们茁壮成长,变得更加顽强、挺拔……
2012年3月1日,这一天来临了。我也是享受营养餐的学生之一。那天早晨,班主任临时开了一个班会,说国家实施了一项民心工程,就是每天每个学生能吃到一份国家补助的营养餐。班主任话音刚落,班里的同学就七嘴八舌的纷纷议论起来:“怎么可能!怎么会有这等好事,天上怎么可能会掉馅饼呢?”班主任听后,笑着说:“同学们,这是真的。这是国家的一个民心工程,就像国家免除学杂费,都是为了我们能健康成长实施的。所以,我们应感谢国家。同时也应珍惜劳动果实,爱惜粮食。当天中午,我们就享受到了营养餐的美味。虽然说住宿生的营养餐只是一勺菜。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仅仅是菜,更多的是关心、爱护……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生命在于起航,生命在于奋发向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像一朵朵花儿,国家就像一棵大树。我们享受着国家的民心政策,如同一朵小花夹在一片草丛中脱颖而出,绽放出亮点……
雨后天晴,太阳出来了。天空变的瓦蓝瓦蓝的。花儿在雨水的洗涤下显得格外艳丽。花瓣上还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这时,一缕阳光照射到水珠上,闪闪发光。在一片青草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夺目。我们就像那朵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般耀眼,如同草丛中的那一抹光芒……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相信这一抹光芒必可形成万丈燎原之势,将生命之火烧旺,烧亮!
【篇十:他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父亲引用伟人的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希望我人如其名,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所向披靡——题记
“她皮肤怎么这么黑啊,好丑啊”,“对对对我也觉得,真的没见过这么黑的”,“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她长得好像非洲人啊……”因为本身的皮肤原因,多年来我饱受各方面的抨击和外界的排斥,成为了我童年深深的烙印,也成为了我心底最不可触及的伤疤……幸运的是,这些年我有他——父亲
骄阳似火的六月最是触及人心,赤焰烘烤着大地,一切都发生的神神秘秘的,“哎哎哎同学们站好了啊,拍完这张我们就拍毕业照了”瘦瘦高高的女老师拿着耳麦喊话,我被同学拉到一边,手上紧紧捏着那张耀眼的奖状举在胸前,听着他们笑靥如花的喊着三二一,最后那一秒,我举起细瘦黝黑的臂膀喊了暂停……
“老师……我能不能申请不要拍脸”那时我声音小小的,颤颤巍巍的低下头,怯懦就藏在眼里。“为什么啊你……”女老师将我拉到一旁思想上安慰了一番,可我仍然不能接受直面的镜头,因为那是慢慢的嘲讽和鄙夷,就连毕业照里,我都有逃避镜头的表现。
记得那天我弄得很晚,日色落过山头,父亲在校门口等了许久,等我出来时他的神色一直不是很好,直到我们一路闷不吭声的坐上公交车,他才开始发问:“为什么不想拍脸啊?”面对父亲严峻的眼色我低着头不说话,他更是生气了:“为什么不想拍脸啊?说啊”“我……我不太好看,不想人家拍我”“你哪里不好看了?这点自信都没有吗?”父亲的声音威严有力,我当时年纪尚小,低着头一下子就哭了出来,抽泣声似乎充斥着整个公交车。
我闷闷的,父亲没再说话,时间过了挺久,他从口袋里掏出了皱巴巴的卫生纸递到我的面前,眼角通红的我一瞬间扼住了,慢慢的接过。他粗犷沙哑的嗓音徘徊在耳边“你皮肤黑又不是天生的,谁让你小时候喜欢在大太阳底下玩”“长得好看没用,学习成绩好才是正道”“你的名字呢,星字代表什么,人家毛泽东还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呢”“你要自信,人如其名,尽力去做就好了,你管人家说什么……”当时他举出了一堆的道理,我低着头,看似闷不做声,但是我什么都听到了……
很久以后我偶然听到父亲和母亲以及家里亲戚的谈话:“她的名字有个含义,就是我听她妈说,她出生那年有一个叫马星星的女孩子考上了北大,希望她学习成绩也好,有个好前途”他的爱或许没那么暖人心弦,或许不是那么动听,可是他很好,特别好。
父亲告诉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父亲告诉我,他希望我人如其名,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所向披靡。
父亲告诉我,他希望我自信,希望我好。
我也告诉父亲,我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