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做“猪八戒”】
《西游记》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耳熟能详。金蝉子转世的唐三藏,奉了皇上李世民的旨意前往西天求取真经。一路上他先后收下了齐天大圣——孙悟空,天蓬元帅——猪八戒,卷帘大将——沙悟净为徒。他们师徒四人日夜赶路,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后终于取得了真经。
作者吴承恩笔下的师徒四人性格鲜明,各有特点:师傅唐僧一心向佛,善良软弱但又顽固执着,三番五次把孙悟空赶走;大师兄孙悟空则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意志坚定,一句“妖怪,往哪里逃?”令妖精们魂飞魄散;二师兄猪八戒呢?贪吃贪财好色,偷懒耍滑,成为整本书中一个“丑角”;三师兄沙僧则是心地善良,踏实肯干,默默无闻。
孙悟空心胸宽广,知恩图报,意志坚定的精神,令他成为我最喜欢最崇拜的人物。但是,我却在自己最讨厌的“猪八戒”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光是我外形上的相似,白白胖胖,腆着个小肚子;而是我曾经在处理事情上的态度和“猪八戒”极为相似。
记得那个暑假,爸爸担任学校体训队的教练。他嫌我每天在家好吃懒做,让我也去参加垒球训练。我想想一个人在家挺无聊就答应了。可真等我参加了体训队,没过多久我就叫苦不迭了。热身运动还是小事,绕着操场跑步进行体能训练时,酷暑的艳阳火辣辣地照在我们身上,不一会我就感到裸露着的肌肤发热变红,豆大的汗水不停地从额角,颈脖,头发里滑落下来,早上还干净清爽的T恤已经被汗水湿透了。而掌握动作要领,就得不断重复着机械的动作。我们不停地训练着,我感到内心后悔极了,我很快就打起了退堂鼓。
第二天,爸爸好说歹说,我才硬着头皮又参加了一天的集训。到了第三天,不论爸爸怎么威逼利诱,我坚决不为所动,做了一个及时的“逃兵”。当时,我还沾沾自喜,幸亏自己聪明,发现不对劲及早回头是岸,不那么傻乎乎地参加训练,又累又苦。而等我看完这本小说后,我不禁为自己的“聪明”举动而脸红。这样的我,遇到困难就害怕退缩,和文中那个好吃懒做,一遇到困难就嚷嚷着散伙的猪八戒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孟子》曾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哎,想想作为一个小小男子汉,遇到一点点的困难就打“退堂鼓”,无法鼓足勇气坚持下去,以顽强的意志力战胜困难,娇气地退缩,实在是不应该啊!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从今天开始,不做“猪八戒”!
【篇二:人性】
夏天了,天空明媚的张扬,灿烂的炫目。
人性,人性本善,亦或,人性本恶,这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问题,至少,迄今为止,我没有想明白过,不过也许正是因为这份捉摸不透,人性,才变得神秘,亦真似幻,亦正亦邪。
好人,坏人,世人的区别方式,太单纯了,也太苍白了。世上从没有绝对的好人,当然,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也许每一个坏人都曾天真烂漫过,只是如今,被生活,被世界的棱角磨出了血罢了,更也许,每一个好人都有阴暗面,都曾在午夜夜半梦醒时,被自己内心突然滋生的黑暗念头惊出一身冷汗。所以我说啊,仅凭一个单纯的好人,坏人去判断,去定位一个人,太可笑了,不是吗?
因为喜欢出去走走,我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中,一万个人有一万个性格,就如同一万个哈姆雷特,没有一个人会和另外一个人完全相似。我也曾闲暇时读过几本书,书中的人物,或悲或喜,贪嗔痴念,各不相同,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人生,他们在自己的故事里演绎自己的人生。因此,人,真的让人捉摸不透啊!
《悟空传》里有一句话,佛,虚无,世人皆愿成佛,却忘记了,无欲无求,才是真正的消失,所以石猴他只愿成魔,是的,石猴,我固执的不愿叫他孙悟空,我一直觉得,其实,《西游记》是个特别悲伤的故事,因为,石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孙悟空,悟空悟空,空,多可悲,我喜欢的一直是那个放肆,张扬,狂妄却又单纯善良的石猴。可是后来啊,五指山下的五百年,终究是“杀"了他,他认命了,他最后被磨灭了所有的棱角,他成佛了,而那个叫嚣着齐天大圣的石猴,死了。唐僧是金蝉子的转世,据记载,是因与佛祖对峙下了凡,可一碗孟婆汤下肚,金蝉子早已死在了轮回,后来成佛的,不过是唐僧罢了。
人性中有贪欲,贪嗔痴念,也正是这份欲,使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鲜活了起来。世间繁华万千,沧海桑田,岁月如烟,有人迷了本心,却也有人保持一份初心,这形形色色,善善恶恶,谁又能说得清呢,可也正是这份说不清,构成了一份真实,真实的世界。
这世间若遍地是佛,那又何尝不是,遍地入魔,还能忆起石猴那句话——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所以我的石猴啊,真的有些心疼他,悟空,傀儡罢了。
人有七情六欲,或笑,或怒,或哭等等等等,这人生百味,全品过才不算白来这世上走一遭,我从未相信世界上有完美的人,换而言之,太过完美,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虚伪。所以我宁愿,一壶浊酒,满纸荒唐。
【篇三:《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出自吴承恩大师笔下,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这本书讲述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贪吃的猪八戒,一心向佛的唐僧,老实人沙和尚和白龙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之事。在他们师徒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孙悟空,而是唐僧。
唐僧是东土大唐人氏,也是金蝉子转世,十世修行的好人,自幼出家,一点元阳未泄。他既没有孙悟空他们那降妖除魔的本领,也没有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却是这个团队的领导者,因为唐僧只想取经,无论有多少妖魔鬼怪,被抓了多少次,都不会放弃,因为在唐僧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两个字!这种不屈不饶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唐僧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犯过许多错:驱赶过孙悟空;不止一次被妖怪给骗了;没有听孙悟空的话,救了妖怪变的人等等。不过事后,他总会真诚的对孙悟空等人说一声“对不起”。
吴承恩大师用《西游记》告诉我们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