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松相关作文

【篇一:云】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走了一会儿,便坐在公共座椅上仰望蓝天白云。

这云雪白雪白的,犹如棉花一样,或许还比棉花更白。

这云形状各不相同,在蓝天的尽头,有大堆大堆的白云。这云高高低低层层叠叠,错错落落,像一座座巍峨的山,耸立在天空中,我还怀疑那是不是喜马拉雅山是不是阿尔卑斯山。

此时,天空中已经聚集了好多座云山。这些云山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有的行速快。有的则行速慢。它们千姿百态,有的云像一只可爱的小鱼,有的云像一只可爱的小熊猫。胖胖的小白猪,还有的云像一只调皮的猴子,有一片云最引人注目,它时而像迎客松,时而像八仙过海,时而像送客松。还有一片云,很大,就像庐山瀑布一样,又像一条长长的小河,真有些长河落日圆的长河的感觉呢。

此时,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太阳已经到了将落未落的地方,也就变成了夕阳。这个调皮的小画家。用橙色涂满了世界,整个世界也就变得橙黄橙黄的了,这位人人皆知的小画家。让本来白而无色的白云有了自己的色彩,小猪被涂成了粉红色的。猴子被涂成了黄色,小鱼涂上的红橙色。看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最后太阳落山了,我也该回家了,那天,所见的云真是千姿百态,五颜六色呀。我想今天我看到了,可能是最美的云,以后可能都见不着了呢。

【篇二:苍松】

苍松,是一种树类植物,一年四季都“不死”,那坚韧的树根,沧桑的树枝,包含着四季受到的洗礼历练。

在我们学过的《黄山奇松》课文里,雄伟秀丽的黄山上,有着千姿百态的松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大奇松。迎客松有一支树干伸了出来,斜着身子,好像好客的迎宾使者,热情欢迎游客的到来;陪客松在观景台旁,挺着腰,微微点着头,仿佛一位导游,陪伴着游客观赏黄山美丽的风景;最为奇特的是送客松,它生长在悬崖边,周围泛着袅袅的层层云絮,犹如仙境,送客松也斜伸出一支“手”遥遥地指向山下,风一吹,树叶和树枝“哗哗”作响,像一位老仙人缓缓地摇了摇头,似在依依不舍地向游客告别……

在三峡,也有一大片一大片的松林,造型千奇百怪,有“猴子摘桃”、“天女散花”、“神仙驾云”……最为神奇的是一棵超大个儿松树,树枝像楼梯,一层一层伸向云端,百十只树干拢在一起,像极了鸟巢。

苍松没有柳树那样柔情、梨树那样美丽、迎春树那样小巧玲珑,但是它的内在美是无与伦比的!风霜雨雪,四季轮回,苍松不败,青翠相随。百花园中争芳斗艳,没有苍松的身影,而在寒风凛冽,茫茫白雪中,只有——苍松,依然顶霜傲雪,巍峨挺拔!

我们要向苍松学习,学习它的持之以恒,学习它的顽强不屈,学习它的质朴无私,学习它的那种“立定脚根撑起脊”的铮铮铁骨!真是“高枝戮太空,捧雪笑西风。万丈危崖上,根深百尺中”。

【篇三:游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暑假里,我们全家跟着旅游团来到了令人向往的安徽省南部的黄山风景区。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奇松、怪石、云海,堪称黄山三绝。

黄山上有很多奇怪的松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迎客松了。迎客松的枝叶都伸向一边,就像它伸出了一双热情的手欢迎游客到来一样,所以叫迎客松。另外,还有陪你喝茶聊天的陪客松,欢迎你下次再来的送客松,以及犹如一只正在捕食的猛虎般的黑虎松……

黄山除了奇松还有怪石,那里的石头各种各样。就说“天狗望月”吧,它好像一只小狗蹲在一座山头上,睁大圆溜溜的眼睛,抬着头,望着无边无际的天空,一动不动地看着圆圆的月亮,好像在思念自己的主人——二郎神;又好像在伸着脖子不住地叫,仿佛要把月亮中的嫦娥姐姐叫醒。真的好神奇呀!

云海是黄山的另一奇观。云海把大山覆盖了,只露出来一个山尖,像大海上的一群岛屿,真美。我在云中走,仿佛成了仙人一样。看云海的最好地点是西海,那里的云海一会儿往上飘,一会儿往下掉,对面山上的人们时隐时现,漂亮极了。

风景如画,黄山真美!

【篇四:黄山游】

又是一个晴朗的周末,如水洗过的蓝天上漂浮着朵朵洁白的云彩。阳光好像比往常明媚了很多,当然了,我的心情也如这明媚的阳光般,甚至比这还要灿烂呢,因为此刻,我们一家人都已经坐上了去往黄山的火车上。

我们在十时左右到达黄山脚下,“哇,黄山好高呀!”我抬头一看,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横亘在我的面前。不由想起“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也许杜甫写这首诗时还没看过黄山吧,要不他应该会把这句词用在黄山上的。

“丫头,爬山了!”爸爸的一声呼唤将我从沉思中唤醒。我接下来便开始爬。开始还挺轻松,我还有空欣赏下沿途的美景。不过越往上越难走,双腿渐渐像灌了铅一般,抬都抬不起来。我拿出了妈妈提前准备的爬山杖,确实省力不少。这时,我抬头看看爸爸妈妈,他们满脸通红,头发一绺绺的粘在前额,正在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我正准备嘲笑他们呢,这时看到了后面跟上来很多挑着重担往上爬的人,他们的脸晒得黝黑,后背已经湿透了,仿佛能拧出水来。我心想:他们真辛苦啊!我空手爬已经很累了,但他们更苦、更累。想到这里,我便不好意思喊累了。一鼓作气,我们在下午三时终于到达黄山第二高峰——高达一千八百六十米的光明顶。

不过这一切的辛苦都没有白费,就在日出喷薄而出的那一刻。那天早上,我四点左右就被一阵兴奋的喊叫声吵醒。匆匆爬起,向着最佳观测点跑去。太阳还没有升起,我观察到了左边的云海,云海美丽极了!。如果在地上的话像是一层铺在地上的海绵,一定非常舒服。正想着,妈妈突然大叫一声:“看,太阳升起来了。”我没有多虑,而是直接朝东方望去。“哇,好美啊!”我不禁大喊起来。只见天边出现了一条金色的线,而红日正从金线上冉冉升起,这样的一幅画面是多么美丽壮观啊!。等呀,等呀,终于太阳在五点半左右发出了今天的第一缕耀眼的光芒,这意味着新的一天到来了!

当然了,在黄山我不仅观赏到美丽的日出,还走了特别陡峭的百步云梯。当然,还看到了黄山的著名标志物:迎客松和送客松,他们仿佛人一样张开手臂去迎接客人和送客人,展示着黄山的热情!

我爱这美丽的黄山,我爱祖国的锦绣山河,希望有一天我的足迹能踏在更多的名山大川上。

【篇五:我是一棵迎客松】

我原本是树上掉下的一粒籽,命运十分凄惨,被压到了一个大石头下面,我需要用尽吃奶力气,去顶开那个巨石,哦!在这里好像不是吃奶,应该是吃水的力气,最后我把那石头顶开了,我就成了这里的一棵迎客松。

有些熊孩子非常令我讨厌,在我脚下乱扔纸团,要是我可以动的话,我一定要要脚踩扁他们,我可是费了几百万年才长出来这么好的身材。

我还记得在我成名之前,是一位科学家让我成名的,那时是在傍晚,科学家把我盯上了,科学家仔细观察我旁边的石头,竟然可以融为一体,“不得了!不得了!”他叫到:“这树真有福气啊!”于是他把我的事告诉了世人,世人经过审核,认为我是从大石头里长出来的,我的位置正在西门的位置,于是给我起名叫“迎客松”,我还有一个小弟,它好像不叫小弟,叫孙子!它比我小多了,世人也给它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叫“送客松”!

我觉得做棵树也挺好的,我愿意一直这样生活到生命清零!

【篇六:黄山的奇】

黄山被称为“第一险”,古人徐霞客曾说过“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意思是说只要看过了黄山,就不用看五岳了。

黄山故有怪石、云海、温泉、奇松。黄山的奇主要表现在奇松,这些松树很古怪,如“迎客松”,之所以这棵松被称为“迎客松”,是因为它的枝干往外斜,好像在和游客问好。还有一棵“送客松”,它的枝干往下弯,好像弯腰送别。啊!黄山的松千奇百怪。

黄山的怪石也尤为独特,怪石的形状千姿百态,有“金鸡独立”,也有“年年有鱼”,还有“龙显神威”、“蟒蛇出洞”、“虎虎生威”等。

黄山一年四季始终都有云雾围绕着,因此被称为“云海”。从高处往下看,黄山就像是海中的一艘轮船,而奇松就是海面上的一群海鸥。若是从山底一直爬到山顶,肯定会很不容易,就算腾云驾雾也有可能登不了顶。如果你来到这里,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这里的云海、奇松、怪石会让你心旷神怡。如果你觉得爬山累了,不用担心,这里还有温泉,会让你痛痛快快地洗上一次热水澡,一定会让你舒服得不想离开。

黄山的奇让我心旷神怡,它的美不在于它的形,而在于它的奇。黄山,黄山,我热爱着你。

【篇七:静下心来】

那年夏季,我与妈妈赶着暑假最后的尾巴时间,迈着匆匆的脚步去黄山游玩。

不知是不是临近开学,车上的旅客,都面露匆忙之色,似乎缺少游玩的闲情逸致。一上车,不是左手拿扇,右手玩手机,就是拿着手机到处扫景。可谁又知,景美只是在那一刹那感受,而不是拍下,就此匆匆。我也不耐烦,想到还没玩够就开学,头都疼,只有妈妈与旁边的阿姨拉着家常,惬意得很。

到那儿的第二日便是登山,紧凑的行程,短促的时间,高陡的云梯,让人来不及多说一句话,更别谈停下脚步赏景了。在那块石阶上,我遇见了一只小松鼠,那是随众人的手机摄像声和惊叹声发觉的,松鼠憨态可掬,手捧一只果子,横跨石板,时不时拿起果子咬两口,淡然地从石块上走过,淡然道这地方她便是主人似的。

它的步子走得一撇一撇的,享受得很,小脚爪可能刚从湿泥中走过,在石块上,映出它的脚印,不大,很可爱。它的尾巴高翘着,时不时地动一动,与后背摩擦着,毛绒绒的,让人忍不住,要一把抱住它。它的走速也不快,慢悠悠的,或是可以说它懂得养生,一边慢走,一边吃果子有助于消化嘛!它高挺着胸脯,好似享受着人们将来的喜爱的目光,可一过石阶,它就一溜烟不见了。

后来,大家都挤过去与送客松拍照留恋。我远远望了一眼;迎客,陪客都已因被人们的破坏而亡,要那送客又有何用?只留妈妈一人拍照,我坐在一块远离拍照声的石板上,静静地坐着,看着一棵不起眼的松树,它很高,但没有送客松那粗壮的树干,它的树干被木板围绕,以防再次遭到迎客、陪客的惨遇。它没有给人带来特殊的寓意与感受,只是一棵再普通不过的松树,我躲在它的臂膀下,享受只看我一人懂得的绿荫、凉爽、惬意……

我静静地坐着,静下心来赏着那美景,直到导游的那面小红旗再次的挥舞……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