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们班的合唱比赛】
从初中到高中我不知道参加过多少次合唱比赛,从初中开始,每年都会有合唱比赛。
而每一次的排练过程中,都体现着我们的进步,从记不住歌词,记不住曲调,到记住歌词记下曲调;从大家不敢开口唱,到最后大家大声地吼出响亮的歌声;从嘈乱到整齐,每一个过程都体现着我们的进步,都见证了我们一起慢慢变好的过程。
而其最重要的,也不是其结果,而是我们一起训练,我们一起开心讨论该怎么唱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但是唱歌的进步,还是班里凝聚力的提升过程。因此,我们也无须在乎结果如何,只要享受那个过程就好了。
中间也不乏出现些摩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唱法,而合唱比赛要的却是班级的整齐划一,有的人提出某些想法,可能会被否决,不过也无须灰心丧气,也无须因此而生气跟同学们闹得不愉快,每个人的建议无非是让我们唱的更好,每一个人都是为了我们的集体考虑,只不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罢了。
其实做任何集体性的事情都是这样,都会出现摩擦,都会经历一个从不太完美到完美的过程,而我们关注的,应该是那个过程,而不是所谓的名次。做事,尽力了就好。
【篇二:团结】
相信大家都明白,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也只有团结,才能战胜不可战胜的东西。在以前的四(6)班,就可以用团结二字来形容。
那是在德育基地的一次训练,那是,我们正在为“两人三足”集体赛而准备。说来也可笑,在连长提议参加这个比赛时,我们都感到不可思议。要知道,集体性的“两人三足”是极具危险的。一人倒,众人倒。这是极其讲究队伍的团结性的,可是,就是因为我们骨子里的那倔强脾气,我们答应了。
为了保证比赛质量,因为怕我们受伤所以连长带我们来到了一块大草坪来练习。这个草坪很大也很宽,就像一个大大的地毯铺在地面。
开始练习了,我们集体围在一起商议计划,最终我们决定,让矮一点的站在旁边;高一点的站在中间。我们用结实的红布条绑住脚,再用力扯扯,“够结实了”廖嘉欣说。
这时,连长跑到离我们5,6米的地方大喊“都准备好,准备练习练习。”于是,我们迅速排好队形,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准备,预备备,跑!”连长的话一出,我们便像离弦之箭般飞奔而去。一遍跑还一边喊“一二一左右左,一二一左右左!”那声音可真是惊天动地啊。可是,天公偏偏不作美,在最左边的杨桂霞因体力不支而摔倒了。一人倒,众人倒。杨桂霞一倒,在他旁边的几十个人都摔倒了。
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我们迅速把战术调整好,又开始了冲刺……
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一二一,左右左”一直在草坪的上空回荡,等到开始比赛了,我们用尽全力的奔跑,终于,终于!我们胜利了,我们以7。5的成绩夺得了冠军!我们都哭了,我们激动得哭了1
也真应了那句话“团结,往往能创造出无数的奇迹!”
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渗入泥土,便会消失不见,而汇聚成河,却又是那么的川流不息!如同我们,团结起来,又是那么的勇往直前!
【篇三:为偶像点赞】
偶像是那束离我们最远的光,却照亮我们的心房。每个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偶像。
我的偶像王晨正,是“变形记”的主人公。他的知名度不是很高,更不是那种耳熟能详的人,但他是我的偶像。
我为他的义气点赞。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不良少年,老师称他为班级里的“搅屎棍”。其实他的本质并不坏,只是看不得自己的兄弟被欺负。他为兄弟挨过刀,但很开心,因为伤害的不是他的兄弟,他把自己的兄弟看做比自己的命还重要。这种宁愿自己受伤也不愿兄弟被别人欺负的品质,又有多少人能够拥有?但是王晨正做到了,因此我为他点赞。
我为王晨正的善良点赞。对于一个把几十万当做零花钱的他来说,来到一个几十块钱就视为很多钱的山村,他没有一丝的抱怨,不嫌弃老爷爷给他夹的菜,虽然和老爷爷之间存在着语言隔阂,但他一直陪伴着爷爷,因为爷爷的小狗走失了,而寻找了一个晚上,直到帮爷爷找到小狗。
我为王晨正的友爱点赞。和他在同一期的另一位“变形记”的主人公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那期“变形记”中,他们一同进入了山村学校。刚进入了学校,就迎来了一场集体性活动——广播操比赛。王晨正积极地参与其中,而另一位主人公却迟迟不肯参加。眼看天快要黑了,同学们也害怕得哭了起来,因为山上夜晚会有狼出现,同学们那时下山回家不安全。在新同学的眼泪下,王晨正挥出了“变形记”的第一拳。他只是为了让那位东北的主人公更爷们一点,更有担当一点。他是为了集体,为了整个班级。
我为王晨正的孝顺点赞。王晨正可以为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老爷爷上山采药。因为爷爷生病,他可以放下以往的自尊心,苦苦的哀求别人,当掉了价值十几万的项链,只换来了500块钱给爷爷治病。尽管如此,他还是傻乎乎的向别人道谢。
王晨正就是我心中最亮的那束光,我为他所做的好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