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相关作文

【篇一:谢谢你的鼓励】

当我想起你的那双明亮而充满鼓励的眼睛时,我都会充满信心。是你的着双眼,鼓励着我长大,鼓励着我去尝试。

那是四年级的时候,我被选中参加校庆晚会文艺演出,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先是高兴得“弹”了起来,然后再是开始担心,因为有机会去参加校庆晚会文艺演出是多么光荣的事呀!但又想了想,当晚要求我表演书法即席挥毫,当晚的观众有全校师生、家长、老校友,当然还有校长和校领导。如果有什么差错,会被台下成千上万的观众嘲笑,况且我也是第一次在这样大型的舞台上表演,这就更容易出错……

一个月后,校庆的日子到了,虽然那天蓝天白云,但在我眼里却是灰蒙蒙一片……到了晚上,我最不希望的一刻来了,晚会的主持人说:“下面请欣赏书法即席挥毫。”台下随即响起了雷般的掌声,然后我就按彩排时的位置站好,接着就有两个“书童”走了出来帮我整理工具……一切都跟彩排时一样,但唯一不同的是彩排时只有指导老师在台下指导,但到了现在台下成千上万的观众,却鸦雀无声地等待着我的表演。使得我在刚才台下掌声如雷时的慌张再加上现在的鸦雀无声,我更慌了。这时,背景音乐响了起来,但我的心情还没有平伏下来,我一紧张,差点把桌上的墨给倒了,幸好旁边的“书童”反应及时,把墨放回了原位,我又装作镇定地拿起了笔,但我一拿笔,我又开始紧张了,手不断地在抖,我向台下扫视了一遍,当我扫视到最后一排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双熟悉的眼睛,那又大又明亮的眼睛,原来是妈妈,在她的眼睛里,我看到我自己,他的眼睛充满了鼓励,他的眼睛似乎在对我说:“加油,相信自己!”我顿时充满了信心,我握着笔,写完了那四个字,背景音乐停了,台下再次响起了雷般的掌声,这时我是多么高兴啊!

妈妈,你永远都在默默地用那明亮而充满鼓励的眼睛鼓励着我成长,鼓励着我去尝试。妈妈,谢谢你的鼓励!

【篇二:红红春联送祝福】

“挥毫泼墨过大年,迎春送福送春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超市送春联活动。一大早,我和外公就一起去大润发,我们要把最真的祝福送给勤劳的人。

去年,我也来大润发参加了写春联活动,但笔力太纤弱。今年,我一定要写得遒劲有力,更有气度。

来到超市活动区,老师还没来。我着急地找到一位工作人员,问道:“叔叔,请问我现在能写春联吗?”

“你在哪位老师那里报名啦,小朋友?”工作人员和气地问道,“你带了笔吗?”

“我在李杰老师那里报名了,但……我没带笔……”我暗自埋怨出门太兴奋,竟然忘了带上最重要的宝贝!

“哦,抱歉!你不能参加这次送春联活动。”

此时,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老师及时赶来,我向他说明了情况。他变魔术似的掏出一支毛笔递给了我,我终于可以开写了。

我握笔饱醮浓墨,欣欣然写下第一副春联——“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財。”横批:“四季平安。”看着自己的杰作,我心里自豪无比!可一扭身再看看别人写的春联,不禁楞住了,哎呀,我这技术简直是“鸡立鹤群”啊!

我一定要写得更加漂亮神气!我沉住气,稳健运笔,挥毫写下了第二副春联——“爆竹冲天去報喜,飛花入戶來拜年。”横批:“迎春接福。”它果然赢得了老师的赞许,“来,和你的作品合个影吧!”一旁观看的阿公也朝我竖起了大拇哥。

趁着热乎劲,我又写了几副更洒脱的春联,很快也被围观的大人们拿走了。

抑制住心中的小激动,我想自己已经一学期没有学毛笔字了,以后要勤加练习,将心中最美的祝福送给更多的人!

【篇三:寂寞书相伴淡然心相守】

生命要怎样开始才会轰轰烈烈,要如何结束才会不枉此生。年少芳华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呼朋结伴,心比天高。三十而立是风华眷恋,雄才大展,觥筹交错,自信人生。只有在年龄的某一阶段,人生的某一时刻,在一个人的时候,才会发现低调安静更是人生中一种真实的美好,能静下心来不受外惑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人格的底蕴。只有静下心来才发现那种青翠的沁美随之而来。只有在寂寞的安静里,脑海才会曼妙出许多浪漫的情节,滋生出许多美好的心念,只有安静中才能感受到一种空灵的境界。

让自己在想象中翱翔,喜欢静静品一盏香茗,在氤氲缭绕中将自己淹没在清寂的空间里,慵懒地细阅一本好书;喜欢在寂寞里放一首忧伤的音乐,心曲合一,在乐曲的缥缈中,感触乐曲中禁锢的灵魂;更喜欢斟一盏充满回忆的清酒,把旖旎的文字放逐,在属于自己的字里行间游走,或是在挥毫泼墨中漫卷风絮,以指间倾泻满腹话语,充分享受淡泊宁静带来的思绪满天的快感,或是守着文字的温柔,在无名的感伤中编织经年的一帘幽梦,婉约自己那细腻的心思,亦或是在晕晕的灯光下,穿云度月般游走在唐风宋雨中,水袖款款,摇曳起诗句的平平仄仄,书写属于自己的唯美情怀。

在平静中,发现有许多情感用言语表达出来都是那么别扭,那么空洞、乏味、浅薄,甚至不合时宜。只能提笔,将炽热的柔情放飞在文字里,让那勃勃的人生豪气、潋滟的月色星光、缠绵的浓情软语,在一方素笺上凝墨生香。这笔尖,指间曾蕴蓄过多少沉香流丽的思绪啊!曾记得多少笔端沾墨的浅吟轻唱,亦或是丹青笔墨,挥毫一阙,谈论诗经。

感慨于汉族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唐诗优雅风情,宋词婉约明丽,元曲通俗风趣。

感慨于各种文体的个体彰显,诗歌的美丽唤醒了内心的浪漫,散文的精彩呼应了心灵的回声,小说的神韵延伸了生活的憧憬,杂文的精辟道出了世俗的心声,日记的随性记录了生活的点滴。

在这浮华喧嚣、功利至上的年代,我却情有独钟地深深恋上了这风情万种的文字。

【篇四:赢得半个盛唐】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还有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在余光中的诗句间,我朦胧地看到你身着一袭白袍,醉捧半壶美酒,飘然而来。脚下,是你赢来的半个盛唐。

盛唐中有你的坚贞傲岸。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在唐玄宗的注视下你高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你以酒为墨,挥毫洒下“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的千古绝唱。对于那些封建权贵,你毫不留情地蔑视他们,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篇。虽然被人陷害,惨遭流放,但你绝不苟且偷生,与世俗同流合污,吟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你就是李白,用自己的傲骨和傲岸的节操撑起了半个盛唐。

盛唐中有你的豪放乐观。袅袅香炉紫,银河如练,萦绕在你周围。乘风沐雨,你持君王玉马鞭,去追赶天姥山引吭高歌的天鸡;穿着谢公的宝屐,去攀登险峻的天山;醉饮美酒,挥毫泼墨,你写尽满腔热情。举杯“莫使金樽空对月”,在风月中吟唱着无人问津的孤独;举杯,大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举杯,坚定了信念,唱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你笑看风云,似乎一切的悲伤都离你远去,只剩下半个盛唐的豪迈。

半个盛唐中还有你的天真烂漫。“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脍炙人口的诗句中,那种温馨的感觉不知勾起过多少人的无尽遐想!“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身为游子的你心中的惆怅竟会使青丝变成白发。至今我夜晚抬头,仍忍不住想起你“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童稚。辉煌的大唐中,你的天真为其添上了浓厚的一笔。

李白,一张宣纸写不满你的满腔豪情,一只毛笔也话不尽你的壮志。你用坚贞、豪放、烂漫,赢得了半个歌舞升平的盛唐!

【篇五:遇见的】

也许,有时的遇见不富丽堂皇,不精巧浪漫,但是它高贵典雅,我和书法的遇见也是如此。

有一天,我去朋友家里玩,看到朋友家墙壁上装裱的一幅书法作品。一问才知道,那是我朋友自己写的–天道酬勤。那四个大字写得苍劲有力,我羡慕极了。

打那之后,我便爱上了书法。因为喜欢,所以不知疲倦。我夜以继日地练习,墨汁用干了一瓶又一瓶,宣纸用掉了一沓又一沓。夏天,当同学们都在家里吹着空调,吃着冰棍儿的时候,而我顶着烈日去上书法课;冬天同学们邀请我出去滑雪,我婉言谢绝了,因为我要在家中练习书法。所以,同学们在滑雪场上风驰电掣,而我正在书桌上挥毫泼墨……

经过日复一日的练习,我的书法水平明显地提高了。不仅书法考级顺利通过,还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这让我颇有成就感,书法因此成为了我形影不离的朋友。

受疫情影响,我整天呆在家里,已经一个月没有出门,好似笼中之鸟,时常无所事事,无聊头顶。每到这时,我就会拿起毛笔,蘸满墨汁,在纸上挥毫泼墨。我的字已经写得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一首古诗,一段佳句,一则名言,这样写着写着,我的心情竟好了起来,写出来的字也轻快流畅。看着这些美丽的字,就像一束束阳光突破乌云的笼罩,照亮我的心。

书法就像我的倾听者。它让我发泄心中的苦闷和烦躁。开心时就写出一笔流畅轻快的字;悲伤气愤时就写出粗犷方钢的字……,我的字,一笔一画宛如吟唱!

感谢我遇见了书法,也感谢书法找到了我。在书法中,我总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篇六:我是谁】

一直以来,我以为我已经知道到哪一片天空徜徉,要拿哪一支笔挥毫,能吼出那一声“少年疏狂”,最后却发现,我还不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人物,又有什么样的梦想。

周国平说:“一个不用自己的脚走路的人,找不到人生的真谛”,我也知道什么叫“人生为棋,我愿为卒”,我了解太阳的温暖,风儿的坚毅,花儿的浪漫,可真要画出我自己,我还得知道我是个什么样的画笔,要画出什么样的彩虹的真谛?哎,这可真是个令我陶醉又恼火的问题。

有时候认为自己够坚强,也有不尽的勇气,可真正上讲台的那一刻,什么乱了套的经典台词,怎么又忘没了的美言誓词,全在紧张得一片满天星的大脑里成了一片空白。头皮发麻,手指发白,心脏狂跳,眼神不由自主的流离,扫向观众席。这一刻,我发现一直自认为有勇气,自信横溢的我,竟然还需要依靠别人的鼓励。我不想在人生路上留下三只脚印,也不想像辛德瑞拉那样需要王子的救赎,更不想像孔乙己一样无目的,要做就要做一个了解自己的我,对自己说,要有勇气。

经常认为自己能独立,也相信自己可以独立前行,可当没有手机找不到回家的路时哭泣好像是顺理成章的发泄,那样无力,忽然看到亲人的身影,再也控制不住的委屈,那一颗的泪珠告诉我,原来只是能够,叠叠被,学学习,削个梨,还不算是真正的独立。

认为自己画画不错时,又见别人手中颜色繁多;感觉自己挥毫自如时,又见别人笔走龙蛇,如泱泱春水,我的毛边纸一经对比就如秋风萧瑟;感觉自己语言真挚时又跟别人去句句珠玑,精辟之词滔滔不绝于耳。又是一阵叹息,原来,这一刻,我还处于优秀与卓越之间,那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距离。

虽然我有些累,虽然我没有找到梦来追,但我至少知道自己是哪一片太阳的光耀,要得到的又是什么样的青春无畏。我是一个不太了解自己,但将要了解自己,不太知道梦想,但将要拥有梦想的追梦人。

走吧,走吧,抓住未来的发尾,向前追。

【篇七:父亲的故事】

我小时候,因为父亲总是在村里忙,经常不着家。回想和父亲相处的时光,最美好的莫过于那时候和他一起写春联的情景。

距过年还有十几天,左邻右舍总会把红红的春联纸拿来让老爹帮忙写春联。老爹忙完一天的活儿,晚上吃过饭,就开始写春联。先把春联纸轻轻对折,再余出一个格子对折,有时还需要再对折一次写七言的春联。有的邻居送来整张的红纸,老爹也不烦,就先折成条状,再用镰刀头裁成一条条春联纸。

然后,老爹翻看《大众日报》上刊登的春联,挑选合适的,比如,大门上写什么,饭屋门口上需要写哪两句,茅房的门口需要写上“六畜兴旺”什么的。我的工作就是帮他轻轻拽住纸头,使春联纸更加平整,等老爹挥毫写就后,轻轻托着春联纸的两头,小心翼翼地平放到地面上等着晾干。昏黄的灯下,我摁着春联纸端,无比崇敬地看着老爹挥毫泼墨,写完一句,我就读一句。也许,我对对联的喜欢就是来自那时的启蒙吧?依稀记得一次写一句春联“……五谷丰登”,有九个字,可是我们当时门口两侧贴的春联一般是七个字,我向老爹提建议:“你只写……五谷,把‘丰登’去掉也行。”没想到老爹竟然听取了一个小孩子的意见,照样写上去了,写完后,读读这一副春联,竟也通。虽然不苟言笑的老爹没有说什么,但我还是得意了很久。

老爹忙了一个晚上,屋子里的地上铺满了春联,红火火的,仿佛春节已经提前来到了我家。第二天早晨,老爹指导我们把春联分门别类收起来,轻轻折好,等着邻居们来拿。当然,老爹写春联可都是义务帮忙的。等他们来拿春联时说句道谢的话,甚至什么客套话也不说,老爹也是非常乐意去做的。要不,我们一个单门独姓,老爹为什么能得到全村人的拥戴呢?过年啦,我们串门拜年时,指着谁家门口的春联大声念一遍,得意地向小伙伴炫耀:“这是俺爹写的!”往往会得到一片艳羡的目光。

后来,因为村里建厂,老爹更忙了,加上人家都可以从年集上买到已经写好的春联,老爹就渐渐不再写春联了,也无暇写毛笔字了。

老爹退休后,又重新拾起以前的爱好,练习写毛笔字,还上了老年大学的书法班。每天上午就在书房练字,先是楷书,再是隶书。每次周末回家,问老妈:“我爹呢?”老妈总会没好气地说:“在书房练字呢。”走进老爹的书房,书房里到处都是写满毛笔字的一摞摞宣纸。案几上还有一个笔记本,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他上老年大学书法课时记的笔记,呵呵,真是好学的老爹!一个周日,他拿出自己写的几幅《山居秋暝》,让我们欣赏、对比,然后送给我和姐姐,我们自然是非常虔诚地收好。

在这个夏日里,祝愿我亲爱的老爹身体康健,继续书写他和老妈美好的余生……

【篇八:我在丹青中成长】

窗外,清风如慈祥的母亲抚摸着树梢的片片枯叶,发出一阵阵悦耳动听的旋律;屋内,我收拾好心情,静静下笔,这一刻,我在丹青水墨中成长。

压平宣纸,扶正方桌,我正襟危坐,三指紧贴钢笔,与手中的笔连成一线。手指微动,笔便优雅地从纸上划过,仿佛百万军前舞得一曲霓裳。白色的纸上渐渐盛开起一朵朵绚烂夺目的墨花,古色古香,美得令人心醉,美得耐人寻味。

身体稳如泰山,手中的笔却是越舞越快。笔走龙蛇,钢笔在我手中仿佛成了法力无边的魔棒,那一个个刚正挺拔的字似乎在我手中获得了新生。看,那淡些的字像天真无邪的孩童,咧出一个大大的微笑,显得充满童趣;那浓些的字像坚定不移的山岳,任你如何“力拔山兮气盖世”它也纹丝不动;那紧凑些的字像一头在林间穿梭的猛虎,威风凛凛,势不可挡;那松散些的字又像一位出浴的美人,慵懒却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挑逗似的展现出她优美的体态……

笔依旧不停,心绪却滴水不漏,闲看浓浓墨痕在薄如蝉翼的纸上轻轻掠过,似腾龙,似舞风,抬手提腕间仿佛掠过了天涯外的净水闲云。心中便添了一份安逸,一份闲适,一份宠辱不惊的怡然自得。心在这一刻得到洗涤,灵魂在这一刻得到升华。我爱书写一个个优美的文字,我爱挥毫一段段清新的文章,更爱在那过程中收获心灵与精神上的成长。

一阵挥毫,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不觉夜已阑珊,独守心头那一份宁静,我在丹青水墨中成长。

【篇九:我有一双巧手】

我的手不似沉鱼落雁的西施的手一般白皙,不似闭月羞花的貂蝉的手一般细腻,不似玉树临风的潘安的手一般修长,不似铁骨铮铮的岳飞的手一般刚毅……,但我也有一双巧手。

每到夜深人静之际,便是我的巧手一展身手之时。我取出一支古色古香的毛笔,摊开一张洁白无瑕的宣纸,手便迫不及待地握上毛笔,待到笔酣墨饱,便开始笔走龙蛇。笔在我的手中仿佛一支魔法棒,所到之处,文字飞扬,美不胜收。又仿佛一把锈迹斑斑却又霸气外露的剑。指挥着如千军万马的墨,攻城掠地,在宣纸上留下浓浓墨迹。细看挥毫处,仿佛“醉里挑灯看剑”又如“铁马冰河如梦来”。墨色浸染,好像平添几朵墨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古风古韵,夹杂着缕缕墨香,令人如痴如醉。而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我的巧手的杰作。

“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琴声杳杳,绕梁三日,那便是我的巧手在演奏了。寻一方净土,置一架古琴,起手轻拨琴弦,琴声仿佛一泓清泉自山顶悄悄流下,叮叮咚咚,清脆悦耳。不久,双手拨的力度更大了,声音不再清脆,却十分厚重,犹如一江春水向东流,水流不急不缓,让人安逸自在。手在琴弦上掠过,虽无半点拖泥带水,却丝毫不乱,仿佛灵动的女子,在百万军前舞得一曲霓裳。渐渐地,双手渐奏渐快,带着如瀑布般的飞转流动之势,扑向大地。又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急促,使人的心为之颤动。末了,双手慢了下来,仿佛河水融入了大海,曲子也渐渐消逝在了风中……

我的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即使有一天,我的手无法挥毫、无法拨弦,我也不会因此而摒弃它。因为我的巧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撑起国家的大梁!

【篇十:站在半高处看世界】

山脚下的景色固然秀美,却终归是小家碧玉;山腰处的视野纵然祥略得当,却逃不过目光的短浅,惟有登上山顶,才能将世界尽收眼底,统筹帷幄,没有遗漏。

庄子一生都超脱淡然,“不汲汲于富贵,不凄凄于贫贱”是他人格的写照。曾与他人辩于桥上,用相同的理论辩驳他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质疑,换作他人,怕只气急地拂袖而去。也曾梦见化为蝴蝶飞舞于世间,却深刻思索着究竟是自己梦为蝶还是蝶梦为自己,思虑之深刻可见一斑。

正是思维攀上山顶才能一览世界,感世界之变幻无穷,感人生之喜乐无常。思维跳出山腰,乘风登上山顶的庄子才称之庄子。

观李白浪漫飘逸的诗歌,雄奇壮伟,浪漫多情。从小便才情崭露,至及第,登上那金碧辉煌的殿堂,却因才华出众遭人妒忌、无意摩擦惹怒妃子、直言进谏激怒皇上。这是挥毫泼墨的天堂吗?不,这只是束缚李白的山腰。李白选择离开,浪迹山水之间登上自由的山顶、登上豁达的山顶。书写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魄,是雄壮,是王者。

成就李白的并非金樽、玉箸,那只是捆绑他步伐的山腰。是在自由的山顶,李白才挥毫泼墨,留传奇于人世间。

雄据峰顶,以王者之姿态才能带领世界随他一起奔跑。诸葛孔明手中的羽毛扇轻轻一摇,千军阵退却。好一个空城计!面临大兵压境的局面仍旧临危不乱,只在空城上抚着马尾琴,远处林中寥寥的兵马却造出惊天的气势。孔明未被这危急的局面困在山腰,而是登上山顶,孤掷一局,用王者风范镇压危机。

登上山顶眺望,无遗漏,更能把握大局。诸葛孔明用他的智绝向世人诠释这一义理。

登上豁达的山顶,悟东坡“也无风雨也无情”,登上自由的山顶,感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登上思辨的山顶,体味庄子飘逸思绪。

登上山顶看世界,这世界尽在你眼中。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