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土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夜酣眠,沉浸在这冗长的梦里。梦里,我降生在一片黄土地。从睁眼的第一刻起,我就感觉到,那无处不在的,亲切的,沧桑而厚重的气息。当父亲欣喜地站在高高的土坡上,用他那略染黄泥,粗糙宽大的手掌将我迎着朝阳托起时,我明白了那如水般的气息来自哪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高坡下是一片一望无垠的安详而平静的黄土地。
自出生起,我就喜欢静静地站在那高坡上,呆呆的望着那宽厚的承载着万物的土地,震撼于那自远古而来,又亘古不变的沧桑气息。东方刚泛起鱼肚白,田野里似乎升起了淡淡的雾气,隐隐的,有男人们劳作的身影,他们手中的锄头正有力的翻滚着,或者又驱赶着,憨憨的,和他们一样淳朴的老黄牛。一遍又一遍地耕耘着这块他们赖以为生的土地。待到烈日当空,碧蓝而如尚未雕琢的美玉般的天空下,男人们依旧劳作着,吃过了女人们送过来的饭后,他们褪下了上衣,露出了厚实的胸膛和粗壮的臂膀,精壮的肌肉随着他们的动作不断隆起,在阳光下黝黑而发亮。他们毫不吝啬地挥洒着汗水,让这片坚实的土地在汗水的浸润下变得松软,变得更加肥沃。
终于,我长大了,能够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泥巴,一起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奔跑,跳跃,翻滚,又抑或是静静地躺着,让黄土缓缓地浸润我们的身躯,感受这片土地带给我们的安适与温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转眼,朴实的父亲已然老去,也更加如这片土地般安详平静。而我也正值壮年,代替了父亲踏在那饱含安定感的土地上。我的手掌也变得跟父亲一样宽大,布满了交错的沟壑,沟壑里深深地嵌着永远也洗不净的黄土,散发着那片土地特有的深沉的气息—我明白,我已被刻上了那土地的印记。
父亲也更加老了,也更平静了,平静得快要浸入这片黄土地。临走前,他嘱托我,要把他死后的灰烬洒在这片黄土地里。慢慢地,我也老了,大限将至,我同样把儿子叫到床前,嘱托他,我死后,也要融进这片土地里……
恍然惊醒,发现是一个梦,但真实得仿佛不是在梦里。
在生命的尽头,我愿化作一抔黄土,默默地,在伟大的,生我养我的土地里,永远沉寂。
【篇二:春天的气息】
早上起来,感觉暖洋洋的,不再有寒冬的气息。抬头一看日历,原来已是3月2日,正值阳春三月。春天来了!
我不禁走出门,一阵暖风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我开心地向前走着,耳边充盈着麻雀、喜鹊的歌唱声,欢迎我来这初春里做客。
不经意间,我将目光投至马路两旁,冬青经过一冬的洗礼,又重新焕发新机,长出了新芽苞,不久以后它们就将会变成一片片绿油油的小叶子!
经过冬青丛,来到了单调一冬的黄土地上。我惊喜的发现,在这千篇一律、单调乏味的黄土地上居然出现了一抹淡淡的绿色!赶紧俯身一看,原来是一株不知名的小草,刚刚破土,只有几毫米的样子。再起身向周围望去,一株株绿色尽收眼底,它们为大地增添了一番别样的滋味。
抬头仰望天空,淡蓝的天空中仿佛多了几个黑点。定睛一看,哦……原来是风筝呀!在这几个活泼自在的风筝下面,肯定有几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孩子在快活的嬉戏;亦或是几个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的老人在高兴地聊天吧!当然,也有勤奋刻苦的学子,在屋里趁着一年之计的大好时光,认真学习。不然,我耳边怎么会有朗朗的读书声呢?
在这草长莺飞的景象里,在这鸟声、读书声里,我不禁陶醉了,在心底大喊:春天来了!
【篇三:一步与一生】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爱。原因毫无疑问:他们都认真地走好每一步。人生在世,每一步脚印,或前行或退后,也许都经历了艰难的决择。某时某刻的一步,或许便成就了你的一生……
许多年前,爷爷还健在的时候,父母总问他:“爸,咱搬城里去吧。我们也方便照顾您俩,是吧?”而爷爷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绝:“我俩不用照顾,这儿多好,不搬,不搬!”但谁又知道在很多年前的某一个夜晚,他彻夜未眠,瞪着眼望向乡村上方的星空,终于决定与它们共同守护这片土地,他选择扎根的土地。
爷爷的一生似乎在他决定的这一刻,在他选择后迈步的这一刻,便定了方向。夕阳下,他的布鞋沾染了黄土,将步伐一个一个印地田垄上,通向村庄,延伸至这片乡间土地。
几年后,爷爷再是扛不起锄头了,他想亲自给自己选墓地。父母劝他买城里方方整整的白漆公墓。他却说:“这地得挑在乡下,那黄土地才是最亲人的。”他最终选定了一块墓地,同着太阳,他笑嘻嘻地说:“我呀,终于又可以天天看日出喽!”
又是几年转瞬即逝,那时爷爷却不再这般乐观,他斜卧在床上,被一家人包围着,父亲搂着低声啜泣的母亲,眼眶微红,我站在一旁号啕大哭,而奶奶坐在床沿握着爷爷的手。爷爷呜咽着,想说什么却不得说出口,他的目光流转在我们之间。他“呜呜”地发出声响,手指微颤,却是说不了,也动不了。他的眼神逐渐涣散,终于是闭上了。
忽的,却是睁大了眼,四处搜寻,目光触及窗边的锄具,他又呜呜出声,而后深深地望了一眼,向着窗外的土地。他的眼睛合上了,嘴唇紧闭。爷爷,走了。
他的一生或许在他迈出那一步的时刻便注定了。日出,劳作;日落,休憩。但他并不后悔,他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着,在这片扎根的土地上,走完了这一生,一步又一步。
而奶奶,坚守着爷爷的意志,走出了一步。他决定在这儿守着爷爷,守着土地。因此,至今她仍守在那片土地。或许,她的一生便也是决定了……
而我,如今在这一步的前头,望着这广大的土地,我想:走吧,一步迈上人生所向……
【篇四:蒲公英旅游记】
“呼一呼一”,风吹的猛烈。我赶紧打点行装。背上我的小伞包,随风去旅行,顺便给自己找个风景宜人的好住处。听说我现在住的这个地方,要建要建个高档小区,我们只有再次搬家。
风伯伯托着我,我悠然自得地从空中俯视,咦?这不是我以前的家?原来这一片绿油油的,我们这里有庞大的家族。既然来了,就去看看故友吧!突然见绽放着几朵大大的白花,咦?大大的?我们蒲公英身材都小巧玲珑的,怎么看起来这么大?我赶紧叫风伯伯慢些,好看个清楚。呀!根本不是什么花?是白色垃圾!白茫茫的垃圾随风漫天飞,真丧气,走吧!
我继续往前走,仔细的留意起沿途景色,一定要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家。突然发现一条黑色的小河蜿蜒在一片光秃秃的土地上,这是什么地方呀?简直太脏了,我心里嘀咕着,我想起了妈妈说过,因为要两边附近的工厂排出的废水把水都污染了,肯定有毒,快走吧。我只好又往前走,走哇,走哇,只见一路上不是黑烟蒙蒙,就是寸草不生之地,都不是理想的家园。唉,世界之大,难道容不下小小的我?不知我走过了好多地方,疲惫不堪。
有一天,我遇见了一只小鸟,连忙上前打招呼,说"小鸟,你好呀!请问你知道哪里什么地方适合我住啊?"小鸟说"对不起,不知道,我也正在找呢,我原来生活在一片树林里,日子还不错,可是一群伐木工拿着电锯每天砍树,把我们的家给毁坏了,我的亲人们病的病,杀的杀,几乎灭绝。我侥幸活下来了,我得赶紧离开那个可怕的地方。"说着它飞走了。
别了小鸟,还得向前走,最后不得已,来到了一户人家阳台一个花盆里安了家,过了几天开始生根发芽了,我想现在终于有一个家了,虽然地方小,但好歹很干净。可是好景不长,花盆里的主人呢?以为我是杂草一把将我连根拔起,丢的远远的?欲哭无泪,我现在躺在荒凉的黄土地,我要大声呼吁你们人类,破坏环境,罪大恶极。残害了多少生灵,摧毁我们多少家园,让我们无处安生,我希望你们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篇五:童年往事】
故乡的黄土地上留下我童年的脚印,那里有我的外公,外婆,还有我的哥哥姐姐们,那里的一切深深印在了我的脑中。
童年的我,是那么幼稚可爱,顽皮。记得有一次,到了春天,我看见了归林,我便像归林的小鸟,一头扎进我的小世界竹林,那时,我才八九岁,我常常挎着小竹篮,踏着软软的青草地,开始一天的游玩。一朵朵小花,一个个蘑菇,都进入我的小篮,玩累了,便躺在天然的绿毯上睡一觉。可当我醒来时,已躺在外婆的怀里了。我问外婆是怎么回事,外婆却哈哈大笑起来,就是不告诉我。那时的我,总让外婆担心,因为我很顽皮,淘气。就总让外婆担心我。
还记得有一次,到了傍晚,我第一个嚷着要吃西瓜,外婆外公那我没办法,就挑了个大西瓜递给了我,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了西瓜,外公便拿起我的西瓜皮吃起来,我看见说,外公比我还馋啊?一听这话,外公外婆就哈哈大笑。在童年的故乡,留下了我欢快的笑声,其乐无穷。当我写下这篇作文时,我眼仿佛出现了我童年时的画面,我是多么怀念童年生活的美好时光。
这就是我童年呆过的地方,想起童年,那时我和我的家人开开心心的生活,我是那么小,那么调皮,任性,给他们带来了许多不如意。但现在我长大了,依然忘不了我那快乐的童年生活。
我真想再去看看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就是我永远的家。
【篇六:食物的回忆】
我们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丰衣足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长辈们的童年却是清苦,我爷爷也一样。
爷爷小时候生活的地方,除了黄土地什么都没有,无聊时在家附近捏泥人。不仅仅这样,连一日三餐都吃不饱,总是饿着肚子,能吃上窝窝头已经不错了。过过节是每个人最期盼的日子。
每逢过节,孩子们仿佛成了一个个从牢里放出来的犯人重见天日了,挨家挨户讨喜吃食物,得到了食物后,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塞得太满掉在地上还恋恋不舍地抓起来往嘴里送,都顾不连抹去上面的灰尘。但是,这样的好日子毕竟太少,更多的饥饿的屈辱。
平时家里来了客人,饭菜会比往日好,那就能在这次吃上一顿饱餐,也能吃上美味的肉。但肉并不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随心所欲,每个人只许放一块肉在碗中。即使这样也解不了爷爷和另外两个孩子的馋,每个人趁大人不注意时悄悄塞一块肉放在碗底。当大人来“审问”时,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明察后,发现人人都有两块肉,便都重重得打了掌心,一块肉也没了。此时个个一脸茫然,想多吃点却吃不成。
相反,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富有,吃得饱,穿得暖,样样都有,可我们却不珍惜,学校里的饭菜很少有同学吃光,有些同学甚至一口不动。我们这样浪费的时候,可曾想过长辈们小时候的艰苦生活?
【篇七:公园一角】
世间处处是故事,处处是趣事,处处是新事,要想发现这些事,就要仔细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
早晨,阳光明媚,是出去玩的好日子。一进公园,我就感到春天的气息。小鸟在天上追逐打闹,一旁的大树欢快的唱着歌“沙沙”,多么美妙。再看看灌木下辛勤劳动的小蚂蚁,这如诗如画的场景,让人赏心悦目,谁见了能不陶醉呢?越向里走,就越美。这时,我看见一个面黄肌瘦的老爷爷,他眼里的眼神空洞无神,脸瘦巴巴的,好像没有肉,只有骨头和皮,嘴干裂的就像几年没有浇水黄土地,额头上的皱纹一个比一个长,一个比一个深,两只手满是老茧,左手牵着导盲犬,右手拿着拐棍,慢慢的走着,嘴角微微上扬。我不由自主的想:这个老爷爷,即使双眼失明,也能感觉到春天的气息,享受春天的权利。果然上天不会偏向谁,也不会孤立谁?就在这时,老爷爷突然无意朝着我笑了一下,我也回了一个微笑。虽然我知道他看不见,但这个笑容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跟老爷爷告别后,我看见一群人都在围观一个人,我和妈妈也去围观了。他们在围观谁?是找不到家人的小孩儿,还是看见明星了……正在我想时,才发现,是一个画家在画画。“一个画家也值得围观吗?”我想着。当我仔细观察时才发现,在如此嘈杂的声音中,他不受影响的原因只有一个——他是一个聋哑人。怪不得大家都来围观。再看看他的画,好像把面前的场景给搬到了他的画布上。我情不自禁地沉浸在这画里,一直等到他画完,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声音,没有语言,但这并没有影响他,让他放弃生活。我反而看出了他的另一种坚持。
我明白了,即使是身体残缺,也不能影响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
公园里,不只有景美,人也是美的,这要看你有没有仔细观察,不管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篇八:走在旧时的乡间小路上】
春风吹过,枝条摇曳,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却再也找不到旧时的感觉。
记忆回到从前,我刚开始上学的时候,上放学的必经之路就是这条小路,那时小路还很窄,黄土地,被太阳炽烤着稍微有些热。
老牛有时还会在这条路上出现“哞哞”的打着招呼,轻轻地点着笨重的头。我一蹦一跳的走着,走过了许多个春夏秋冬。
春天,我看那莺歌燕舞,春长莺飞,一派生机勃勃;夏天,我看那绿树成荫,花香扑鼻,一副欣欣向荣;秋天,我看那金华秋实,五谷丰登,一面硕果累累;冬天,我看那银装素裹,粉妆玉砌,一场白雪皑皑。
然而,时代飞速进步,黄土路早已铺上板油,两旁的高楼如春后竹笋拔地而起,穿着简朴衣服的老乡早已被替代成行色匆匆的城里人。一切都已不在是从前,我也再找不到旧时小路的影子。
春天,仍是莺歌燕舞,我却觉得少了点儿什么;夏天,依有绿树成荫,我却觉得闷热无比;秋天,仍可见金黄满地,却少了一些神韵;冬天,仍是白雪皑皑,却缺了一份纯洁。
我仍是每天走在这条路上,却再无欣赏之意,是啊!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即便是我怀念从前,却也仍免不了被当今社会同化,我感叹当世人行色匆匆,我又何尝不是其中一人?
我走在乡间旧时的小路上,却再无旧时之感。今天,是可喜还是可悲?
【篇九:底色】
任何东西都有它的底色。
朱漆剥落的窗棂,木纹难掩岁月的沧桑。青苔点点井沿,绿亦难掩的悲歌。一碧如洗的蓝天,飘荡零落的浮云,瞬息万变。或者是千沟万壑的黄土地……
生命起源于荒芜的底色。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堆垒了无边的土坡,源于喜马拉雅的雪水刻画了土地的沧桑。杳无人迹,凄苦苍凉。
在造物主遗忘的荒原,不知道,是哪一位先民将这块荒凉的大地,作为歇脚的驿站。也不知道,指哪一头羊,在这干旱的黄土地,繁衍生息。
千百年来,每一个黄土里生长的人。都印上了黄土的原色,每一曲黄河岸边的船歌,都带着九州大地的苍凉。悠悠不尽的秦腔,始终在神州上空飘扬。
春种,秋收,冬藏。看一粒种子在平淡无奇的大地上焕发生机,绿意在蔓延,展现生命的奇迹。
生命起源于海洋,月在大地上繁衍壮大,由原来的茹毛饮血变为五谷杂粮,由原来的不断迁徙变为扎根一方,由原来的愚昧懵懂变为文明开化。不着一物的大地并为村落团团,阡陌纵横,鸡犬相闻。
绝对没有一种生物,比人类更坚忍顽强了。走到哪儿就扎根在哪儿。极地,赤道,雨林。无处不活跃着人们的身影。平原,山地,高原,哪里都能生出任世间幸福的,袅袅炊烟。
与沟泽沼池遍布的南方不同,黄土地更干燥。也有别于鱼米之乡的温润婉约,黄土地更粗犷原始。相较于人文环境较多的南方,黄土的颜色就大地的底色,也是生命的底色。简单古朴的窑洞,与土坡浑然一体。
落日西斜,风吹黄沙,枯树老鸦,连落日也仿佛是千百年前的了。是不是他也曾照过千百年前秦汉大地上的先民,伴随着悠长悠长的牧歌,一起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之中。文明就这样在大地的底色上慢慢建立。
生命的底色是荒芜,是孤独,也是虔诚。
随着黄河的泥沙日益增多,滚滚洪流,裹挟着贪欲,冲击着道德的闸门,生态的底线。
灯红酒绿的现代社会,到处是钢筋水泥建成的高楼大厦。然而在表生命的泥土,却被深埋在大地底下。数以亿万计的肆意开采,土地已被挖空,生命的来源已被忘记。
大地的底色变得黯淡,他也比千百年前更加孤独。
最可怕的不是抛弃,而是忘记。
在背井离乡,追求繁华的路上,我们忘记了,我们最初来的地方,忘记了,生命最根本的意义,忘记了,虔诚的信仰,也忘记了,那青山绿水。还有苍凉的大地。
金钱迷眼,酒色迷人。在推杯换盏红筹交错的盛大筵席上,有多少人被迷了双眼,迷了心智。往往,使我们偏离最初的梦想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那颗抵制不住诱惑的心。
生命的底色是简单与纯真,在一日三餐中,虔诚的感谢自然的馈赠。在满目的青山绿水中,静静欣赏生命的美好。
没有了生命底色的支撑,即使再绚烂的烟火,也会苍白无力。
【篇十:第一次生火】
我是一个爱劳动的小姑娘,生活在青岛的一个小农村,那黄土地就是我美丽的家乡。农村生活恬静,没有什么可以娱乐的项目,但我却能到在这份悠闲的日子中找到生活的乐趣,你知道是什么吗?告诉你吧,那就是帮妈妈生火,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生火是什么意思吗?相信在城里的你一定没有见过,就让我告诉你吧!在我们的农村主要靠大锅做饭,烧炕取暖,田野里的麦秸、玉米秸和树枝都是生火的材料,我可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会生火做饭了哦。记得很小的时候,我总是对锅洞里那一团火苗充满了好奇,终于有一天,我恳求妈妈叫我生火,妈妈却笑着对我说:“生火很危险的,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再学习好不好?”“不嘛,妈妈我想学,这样就可以帮你生火做饭,我一定会小心的!”妈妈经不住我的死缠烂打,终于同意了。
我高兴地从门外抱来一捆木柴,按照妈妈的吩咐,放进了锅洞里。妈妈开始叫我打打火机,只记得我听从妈妈的指挥大拇指往下一摁,“呼”的一声,一股黄黄的火苗冒了出来,可是好像要烧到我的样子,我害怕极了,“啪”的一声,扔到了地上。妈妈看到我的窘态,笑了起来,轻轻的拉过我的手说“珍珍,别怕,这点火苗的温度不高,不会烧到你的,勇敢点!”听了妈妈的话,我顿时又有了信心,拿起打火机,大拇指勇敢地摁了下去,顺势把火苗移到了木柴底下,“哗”的一声,木柴烧起来了,火苗旺旺的。妈妈看到我成功地生起了火,露出了灿烂的微笑,欣慰地摸了摸我的头。我继续往锅洞里填木柴,虽然火烤的我热乎乎的,我依然留在灶台旁,坚守着我神圣的事业。等烧热了锅,妈妈开始倒油,准备炸油饼。
我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喜滋滋地不断地往锅洞里添柴,这时,妈妈却大声喊道:“珍珍,不能再填木柴了,火势很大,再填锅可就要被你烧糊了。”我一看锅里,确实有一些馅饼糊了,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只好静悄悄地守在锅的旁边,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心里有点酸酸的。我一直以为烧火做饭很简单,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讲究,做一顿饭要这么辛苦,自己还那么挑食,要这要那,太不应该了,火红的火苗映红了我的脸。
这件事过去了很久很久,但依然留在我的脑海里,那顿饭吃的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