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绣相关作文

【篇一:家乡的汴绣】

我的家乡是开封,开封汴绣闻名于世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五牛图》、《群鹤图》、《兰花图》还有《小猫图》。若是挂上这些绣图,使得原本漂亮的新房子愈发显得精致而有情趣了。

仔细观看这些默不作声的绣品,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是从小在身边看到这些,对它们太过于熟悉,当我静下心来认真品味它们的时候,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惊喜。绣品上的每一笔都很细腻、圆润。无论是高雅素淡、独放幽香的兰花,还是活泼顽皮、精灵一般的小猫,都栩栩如生,就连平时里一向沉默的几头老牛,也变得可爱灵巧起来。我知道,这都要归功于绣工们灵巧的双手、善于观察的慧眼以及精湛的创作技术,他们该是多么的勤奋啊!

我又细细揣摩《群鹤图》,它大约有半米高,青色的透明丝织物结实地固定在铜色的木质支架上,古色古香。画面的主体部分十几只姿态各异的仙鹤,有的引吭高歌,气质脱俗,黑白色调的装束犹如歌剧演员;有的俯下头用细长的嘴巴梳理洁白的羽毛,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有的展翅欲飞,似要冲向高空;有的悠然自得地品尝这林间野果的美味。岸上那两只相依相偎的仙鹤仿佛在说着什么悄悄话,亲密无间。幸福和谐!

这就是我的家乡汴绣的魅力,感受着他们诱人的美,我为自己的家乡汴绣而骄傲,更为汴绣闻名世界儿自豪!

【篇二:锦绣中华】

一弯弦月透过浮云,现出朦胧的光,虚虚的,淡淡的……

照回那个古老的时代,那个扇袋香囊时刻不离手的时代,那个娴静古雅的中国秀极盛的时代。蜀绣的巧妙,汴绣的奇异,粤绣的细密,苏绣的柔情,鲁绣的逼真……伴着朦胧的月色,一幅幅,一幕幕,映入眼帘。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蜀地的绣,是女儿家绕指柔破千万针,一针一线含情而绣。女子手中拿着情真意切也绣不尽的鸳鸯枕,心中念着漂泊天涯的意中人,不谙离别苦楚的月光下,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君可见刺绣每一针有人为你疼,君可见牡丹开一生有人为你等。蜀地的绣,传达的是山盟海誓的游子思妇之情。

那是何时,岭南的人们与中原隔绝,湿热的环境下,朴实勤劳的粤地人民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绣文化,一个个绣佬翻腾着一根根绣花针,中华的男儿竟也能如此精细,那一个个融合佛山织物和黎族剪纸的织绣图,没有最华丽,只有更华丽,那汇集山水灵气的粤绣,传达的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勤劳朴实的精神。

那是何时,汴绣诞生在那个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北宋开封。那不仅是瓦舍勾栏的盛世,不仅是诗坛画坛的盛世,那更是汴绣的盛世。大相国寺中的琳琅满目的物价,汴绣成了其中最美的色彩,那些本来已经了却红尘的尼姑,夜夜针不离手,手不离绣,绣出所有的繁华,绣出所有的得意。那是一座城池的盛世,一个王朝的盛世。汴京的绣,传达的是泱泱大国文化的恢弘与气魄。

所有的这一切,靠的是静卧在滇西大路上的几条细若游丝的马帮路线传向世界的。那几条路,见证了那些由脚夫商贾,马帮象队从一个帝国驮往另一个帝国的丝绸,织绣,香料,茶叶……见着了那些关于文化传播的累累白骨和血色记忆。当着一切逐渐远行的时候,这被文化传播踩出来的路,默默地承载着辉煌,也承载着落寞,无言的尘封着一部厚重的历史。

一幕幕过往从眼前飘散,月光照在地上,当有游子思妇不在,当城空了,人散了,中国绣留下了一个关于文化的唯美背影。

无论是粤绣,湘绣,苏绣,蜀绣四大名绣争奇斗艳的明清,还是近代夹缝中求生群的丝织厂,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的对湮没中传统文化的拯救工作,中国绣再也回不到那个被当做“贵族宠儿”的时代了,那个扇袋,香囊盛行,户户皆置屏风幔帐的古老时光,和关于时光深处那些焚香,净手的安宁心境,再也回不来了。

毕竟,一名绣师从成名到封针也不过短短数十载,而一幅精美的绣品耗费的时间,精力,心血都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又有多少人当真会用大把的青春去换回一个旖旎的梦呢?

哒哒的马蹄声从远方传来,月光朦胧下,那一幕幕昔日的繁盛仿佛又出现在我的眼里,我的心里…。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