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聚焦于本身】
自己的玻璃布满灰尘,而嘲笑他人衣服脏,这似乎是一个可笑的故事,但是那扇窗子折射出来的是盲目责怪他人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自身反省能力的缺失。何不拉近目光看看自身,人生需要从自身找问题,聚焦于本身。
曾有周立波以一人一桌一张嘴立苍穹,以这种很好的文化艺术形式,积累大量忠实观众和粉丝。而近几年他一直处于风口浪尖。曾有人采访他为什么不上春晚,他说:“我知道我该干嘛,我知道我的观众在哪里,因为我的观众不是农民。”曾有很多明星表示不上春晚,但从不曾有人这样凶神恶煞过。
他是真正的看清自己吗?是真正的反省了明白了自己吗?并不是。更像是一种昂首而走的人,不曾低头看上自身可笑的油污,从这方面看,他的沉寂,他的由盛转衰,有着他必然的原因。人生需要多关注检讨自己,将目光聚焦于自身。
唐有贾岛作诗,被称为“苦吟派”,即从自己诗中不断寻找,发现问题,不惜耗费功夫追究发现。他曾作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是又从诗中不断研究发现,“推”还是“敲”,于是有了脍炙人口的“推敲”这一典故,更有一首优雅的诗从此诞生,贾岛也因此解释韩愈先生。
这种结识才人,这种文学成就不是偶然不是巧合。只有人懂得对自身的反省,明白以自身为鉴的道理,那么品质内涵自然有所提升,才华能力自然更进一步,前行之路便一定会清晰宽阔。
当一匹英姿飒爽的狼高傲地立在塔克拉玛干的广阔沙漠中心时,透过那双明亮深邃的眼睛,看到的是自我反省的力量。塔克拉玛干的狼被鹰袭击时有一个回头的习惯,也因此使鹰借此便利地捕杀了无狼族数成员。就有这样一匹狼,他发现了自身种族的弱点,看出了自己民族的缺陷,于是便出现了勇敢奔跑,杀死猎鹰的狼勇士。
从习惯中反省自身的错误,从自我种群中发现失败的原因,这匹狼用反省的力量拯救了种群,他,成为了狼王。
故省身以完事业之辉煌;省身以深自身之内涵;省身以振兴民族之万世。用心灵承载一面铜镜,照尽心中污点,聚焦本身,拥有最精彩的人生。
【篇二:心要在焉议论文作文】
【篇一:心要在焉议论文作文】
张晓风曾说:“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我想说:“我还要心在。”诚然,她说的已是一个现世安好,岁月静美的人生,但“心在”,却也是圆满人生不可缺少的部分。
心在,是艺术的灵魂。艺术表演中重要的是要求表演者全身心地投入,准确演绎每个角色,这才是大师的水平。梅兰芳曾在表演《断桥》时因入戏太深,差一点将“许仙”戳到,他又赶紧去扶,可这一扶又体现不了白娘子内心的复杂情感,于是他又轻轻一推。这一戳一扶一推,准确地表现了白娘子内心的复杂情感,成为后来这个片段的经典动作。若不是梅兰芳的“心在”,使他入戏太深,又怎么会有这不朽的经典动作?由此可见,心在,是艺术的灵魂,因而我们在学习中,心要在焉。
心在,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格物致知,诚心正意,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心在焉,能够使我们变不可能为可能,从而走向成功。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为了消除南非种族主义统治,实现人民自由平等生活的愿望。他坚持一生投入,终于使消除南非种族主义统治变为事实。心在,使他能够治国平天下。正如罗斯福所说:“我有梦想,尚未实现,还要奔行万里,方可沉睡。”每个人都有理想,心在追求理想的漫漫长途上,心要在焉,振作向前,才能一步步接近成功。
心在,要求我们心有所止。千年之前,苏轼淡泊名利,而成为伟大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华人首富李嘉诚,全身心投入于工作,才有了长江集团在金融危机中不亏反而扩张的神话,也使他能够驰骋商界60多年。每天忙于奔波的我们,虽然做不到“隐居山水间,誓与浮名散”的洒脱,也不能让俗世的红灯酒绿,纸醉金迷蒙蔽了我们追求理想的心。
杨绛曾说:“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潜伏于水底,让时光如水般从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知水流。”因为一心做事,没有感到时光的流逝,最后才会发现,自己竟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创造了如此多的价值。
身系行云,爱及八荒。虽卑若蝼蚁,却也圆融安详,重要的是心要在焉,给自己一个圆满无悔的人生。
【篇二:心要在焉议论文作文】
马克思曾说:“天才就是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即是专心做事。只有专心做事,方能成就大业。
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因为心在焉而成为博学鸿儒;《西游记》老版中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因为“心在焉”而使得他扮演的形象深得民众的喜爱;越王勾践因为心在焉而最终吞并吴国。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皆因心在焉。
因此,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心在焉。
回望过去,多少文人墨客因心在焉而流芳百世。初唐四杰之一的少年才子“王勃”挥笔写下《滕王阁序》(并诗)气势磅礴,词藻华丽,句式整齐,语言优美。王勃用一颗专一的心,一份专注的情,书写了壮丽篇章。然而,我们又可曾想过,为何王勃能写成这精彩绝伦的文章,而我们不能?为什么当众宾客纷纷推辞时,只有王勃奋勇上前?为什么景色壮美,惟有王勃进行了最完美的诠释?因为王勃付出了心血。在灯火摇曳的夜晚,潜心苦读,只待才华尽现,终于迎来众人惊羡赞叹的目光,专心做事的王勃得到了回报。
放眼外国,不少名家也因用心做事而受益匪浅。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人尽皆知,蒙娜丽莎的微笑醉人心田,潺潺的水流在静静的流淌,阳光透过窗纱,柔和地洒在达·芬奇的肩头,那个用心做画的画家,将他毕生的心血用于绘画创作上。“苦心人,天不负”,达·芬奇的用心没有白费,向日葵用最鲜活的生命向我们展示着用心的瑰丽。
刚刚在第十五届肖邦音乐节担任评委的李云迪正是第十四届金奖获得者。同时他也使空缺了连续两届的金奖有了主人。然而,年少成名的他并没有因此松懈,他一如既往的用心弹奏,高山流水般的琴声喷涌而出。他依旧用心,才能成为钢琴界“奥林匹克”的评委,那等级最高的音乐盛宴上才会有咱们“钢琴王子”李云迪的身影。
做事,要用心,只有用心,事才能成,人生才会成功。
【篇三:心要在焉议论文作文】
在大观园儿女中,香菱虽并不起眼,但她学诗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香菱为学诗拜黛玉为师,黛玉给了她几本诗集,她便没日没夜潜心研究,一心扑在上面,睡觉也忘不了作诗,连宝钗都笑她“疯”了。也正是因心在作诗上,让香菱梦得一诗,赢得好评。
香菱作诗成功靠的是什么,答曰:心在诗上。由此说来:无论做何事,心要在焉才是成功的关键。
谈到这里,不由想起“推敲”的故事,正是贾岛的一心作诗才有了他误打误撞碰到韩愈,“推敲”的美谈才得以流传后世。正是贾岛的心在诗上,让他得一好诗,也让他在文坛上占得一席。试想,若贾岛没有心系作诗,而是草草收尾,怎会有“推敲”一词,更不会在诗词大家中找到他的名字。由此说来,做学问是离不开专心的,成功与否,关键是心要在焉。
那么,是否仅是做学问心才要在焉呢?当然不是。各行各业的成功都需要专心为之。我们在惊叹丁磊26岁创办网易、马化腾27岁创办腾讯时,也应该想想他们成功的原因。他们成功不是因为幸运女神眷顾,时来运转,而是因为他们心在上面,才取得了这令人惊叹的成就。
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多少人因为心不在焉而追悔莫及。考场上的心不在焉,有人考后直拍大腿;职场上的心不在焉,有人痛失升职机会,只能后悔地说要不是;马路上的心不在焉,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有人锒铛入狱,只能流着泪说早知道……世上每天都在上演无数场这样的悲剧。每个人的头上都有一把用头发丝系着的达摩克斯之剑,而心不在焉就像一把利刃,轻轻割断那根头发丝,而那把剑便会随之坠落,让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所以,在人生道路上,我们要带着心去走。让心成为一股绳索,系紧我们头上的那把达摩克斯之剑,勿让那把达摩克斯之剑坠落。
切忌:心不在焉;切记:心要在焉。
【篇三:寻隐者不遇改写】
天还没亮,贾岛就带着行李去拜访隐居在山林的隐者了。
山岗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他来到隐居之地,只见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松树,站在那里,路边一簇簇花儿粉的似霞,黄的似金,白的似雪,旁边溪流哗啦啦地流淌着。贾岛高兴地说:"这儿可真美呀,仿佛和人间仙境一般。"
贾岛走着走着,突然听见一阵欢声笑语,走他上前,打量着童子,只见他传着一身绿衣服,身系粉红色腰带,手上还拿着一根树杈跟狗玩耍。童子见了贾岛看见他身穿蓝色衣服,背上背着包,还撑着一把伞,"你是谁,你找谁?"贾岛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亲切的问:“请问你知道隐居山林的隐者在哪里吗?”童子说:“当然了!他是我师傅。”贾岛又惊又喜:“那你师傅去哪儿了?”他巡视四周希望能看到隐者。童子指了指山里说:“我师父上山采药去了,现在还没回来。”贾岛很失望。童子又说:“但师傅就在这座山里面。”贾岛觉得又有一线希望了。可童子又说了一句:“只是这山上云雾缭绕,我也不知道师傅到那里去了。”贾岛彻彻底底地失望了。
贾岛叹了口气不禁吟起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篇四:寻隐者不遇扩写】
古时候,唐朝有一个响当当的诗人,名叫贾岛。
有一天,贾岛兴致勃勃,去拜访一位隐士。但是在他的山居没有遇到,他只好下山了。走着走着,他在一棵松树下遇到了隐士的弟子,便走上前行礼询问:“你好,你的师父师傅到哪里去了呀?”
隐士的弟子想了想,回答说:“我的师父师傅去前面那座山上采草药去了。”说完弟子带着贾岛快步走到了一座满是大雾的山前面对贾岛说:“就是这座山,请您自己去找吧,因为我还要去松树下摘松果,失陪了。”说完,隐士的弟子就走了。
“等一下,等一下!”贾岛急急忙忙的追过去说道:“你还没告诉我你的师父傅在这山的哪里呢!”隐士的弟子听了这话,马上停下来走回来对贾岛抱歉的说:“对不起,我也不知道师父傅在哪,因为这里雾太大了,我只知道师父傅在一座很深的山里。”
贾岛只好自己走到这座充满大雾的山里去找了。找了好久,贾岛终于在一个黑暗的山洞里找到了正在采草药的隐士和他另外一个弟子。
贾岛请隐士出山来到自己家里,和隐士聊了好久,终于获得了人生的真谛。
【篇五:《寻隐者不遇》改写】
一天,在终南山下的一条大路上,一辆马车飞驰而过。颠簸中,车中乘客迷迷糊糊问道:“这是到了哪里了?”
“这里就是终南山了。”车夫回答道。
“终南山?!快停车!”那车中乘客叫道:“我的一位老友在此隐居,我们已经多年未见,这次定要见他一面!”
原来这车中乘客就是唐朝诗人贾岛,此番前往长安公干,途经这终南山时忽然想起了他的一位多年不见的好友,此人学识渊博又精通医术、深谙药理却不喜世事浮华,故而带着弟子隐居于此。
几经打探,终于在一片苍松翠柏环绕处,找到了他的老友的草庐。
推开院门,只见一位十多岁的童子正在一棵大松树下摆放晒干的药材。
“童儿,你师父可曾在家?”贾岛问道。
“请教先生大名?”那童子躬身抱拳施礼,看上去年龄不大却丝毫不失礼数。
“我姓贾名岛,是你师父多年老友,当年就是你师父妙手回春治好了我的病,这次路过特来拜会!”贾岛一脸的期许之色:“令师可曾在家?”
“先生不巧,家师一早就出去采药去了。”童子回答道。
“那他何时才能回来?”贾岛有些急切。
“家师一行人出去有时日落即回,有时两三日才回来。”那童子答道。
“他通常去哪里采药,我怎么能找到他?”贾岛又问道。
“家师他们采药一向行踪不定,也许这会儿都过了白云峰了。”那童子说着用手一指远处那飘渺的山峰。
“看来这次又是不得相见!”贾岛喃喃自语,一脸的失望之色。思索片刻,贾岛让那童子取来笔墨,在纸上写下了: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篇六:情景描述】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春光明媚,空气清新,花儿争先恐后地开放,鸟儿在“叽叽喳喳”地唱着美妙的晨歌。
著名的诗人贾岛从城里千辛万苦,翻山越岭地来到了山里。他一边有感情地吟诗一边来到了要寻找隐居山林那位有学问人的家。贾岛看到如画的风景,不禁赞叹道:“不愧是有学问的人,连住的地方都这么美,这更能体现出隐者的学问和性格,看来我没找错人啊!”
一个童子从屋里走了出来,贾岛很兴奋,立即走向前去,一边摸着自己的胡子一边有礼的站在松树林下问:“你的师傅在吗?”童子回答:“我师傅采药去了。”贾岛听了,有点失望,接着问:“你的师傅去哪里采药了?”童子回答:“就在这座山中。”贾岛又有了一线希望,又问:“那你知道你师傅具体在山中的什么地方吗?”童子回答:“层层白云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天幕,笼罩了高高的大山。云雾缭绕,我也不知道师傅具体在山中的哪个地方。”贾岛听了,就像是刚爬到山顶上,又坠下了深渊一样,心情十分灰暗,失望地回城里去了。
【篇七:唐朝诗人追星的那些事】
在我眼中,中国最好的朝代,就是唐朝。
不仅仅是因为唐朝国力强盛,我喜欢唐朝,更多是因为那帮有趣的诗人。
真要讲起来,他们的故事就是好大一团纠缠的线,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粉丝线。
唐人追星甚为拼命,比起今人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流行的送礼物对他们来说那都不叫事儿,想要表现出对偶像的爱,就必须得做些什么惊世骇俗的事儿。比如杜甫的脑残粉张籍,天天把杜甫的诗烧成灰拌上蜂蜜吃,希望能变得更聪明;贾岛的脑残粉李洞,把贾岛的像当神一样供着。
有些粉丝追星比较冷静,文艺。比如上述脑残粉张籍的偶像杜甫,他的男神是李白。身为一名有才华的粉丝,杜甫天天给李白写诗。比如《天末怀李白》、《赠李白》、《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简而言之,他一年四季都在想李白或者在给李白写诗。不仅如此,夸起李白来他也很有一套,像“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看看,直接夸自己偶像天下无敌了。所以说,有文化的粉丝真是可怕啊!然而不幸的是,李白对这个小粉丝并不怎么关注。他们初次相遇时,李白44岁,杜甫只有33岁,对于一个小自己11岁的粉丝,李白并没有十分在意。毕竟在他们认识时,杜甫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四处漂泊的落魄诗人;而李白,虽然不再出入宫廷,却已经名重一时。更何况,李白也有自己的偶像——孟浩然。
对于孟浩然,李白可谓是推崇倍至,瞧瞧他的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连平时喜欢用的“我”都换成了更为正式的“吾”,可见他有多认真。另外一句名句更广为人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偶像的船都已经开远了,他还站在江边默默的眺望。这事要是让杜甫知道了,一定会羡慕得死去活来。
不过风水轮流转,李白也被孟浩然冷落了。他们不是同龄人,而且孟浩然还有自己的好友王维……
我喜欢这群诗人,不光是因为他们才学出众,更是因为他们在许多方面都与我们身边的人一样,同那些死板的古人比起来更多几分有趣,亲切,使人感受到他们的有血有肉。
【篇八:寻隐者不遇】
唐代有个诗人,他叫贾岛,人们称他苦吟诗人,他写诗喜欢反复推敲,所以写一首诗要花很长的时间。
有一天,贾岛要去拜访一位隐居在深山老林里的贤者,这位尊敬的贤者是贾岛的好朋友,这位贤者很有才华,但他却不愿意当官,就躲到了这座深山里。这里山高林密、云遮雾罩、重峦叠嶂,犹如仙境一般。
长途跋涉的贾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那位贤者隐居的山林里,他在一棵松树下看到了一个小孩,就和蔼地问到:“我是你师傅的好朋友贾岛,今天特来此地拜访你师傅,他在家吗?”
“老先生,我师傅去采药了。”童子见到老先生很陌生,有礼貌地说。
“那你师傅去哪个地方采药去啦?”贾岛有一些失望地说。
童子指着小茅屋后面的山说:“就在那座山里。”
贾岛的心里又有了希望,说:“还可以再具体一些吗?”
童子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说:“这座山里云雾缭绕,我也不清楚我师父具体在哪里。”贾岛遗憾地离开了。
贾岛在回家路上思绪万千,他想写一首诗来表达当时拜访朋友的不易,通过反复地推敲,终于写成了《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篇九:在路上】
待到春暖花开时,花草微微笑。
——题记
人的一生中,有数不尽的路可以走,走对一步,受益无穷,走错一步,追悔莫及。可在我眼里,我还是最喜欢学习这条路,“学海无涯苦作舟”有人会问,明知学习苦又长,为何偏往学路走?因为学习谁给了我“山重水复”的感觉,可我却又从中得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若狂,然而,总的来说,每个人都在路上。
就拿“推敲”两字的典故来说吧!贾岛当时只是书写了他走亲访友,未遇李凝的这样一件小事,可是贾岛却对“鸟树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字始终耿耿于怀,是用推还是敲呢?贾岛边读还边做推敲之势,几乎都思考了一夜。再不觉的情况下,还一同撞进了仪仗队,遇到了韩愈,韩愈不仅怪,还思考良久,最后说:“用敲字佳矣”就这样,不仅贾岛创作出了名作,还结交了挚友,是啊,他不正是走在文学的路上吗?他要是放弃斟酌,可能就不会有这一首旷世之作,更不会结交这样的朋友。而这样的人还很多,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王安石曾用过“到、吹、来、去”等数十种字。最后才选用了绿字,完成了名作。你看!他也不正是走在了文学的路上吗?可以说,我们所读所背的每一个字,都是踩在文学大家的肩膀上。所以我们也要珍惜当下,不要后悔。
说完,百年前的文学大家,再来谈谈我吧!在一次数学的练习上,我趁爸爸妈妈出差,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我和我弟偷偷玩我妈给我们买的新乐高,还玩得不亦乐乎。这时我弟突然说:“还有数学练习呢!”我没理他。结果,第二天我才发现自己没有做,便以没带的幌子找借口。可是,人们都说:“瞒天瞒地瞒不过父母。”果然被我爸发现了。
我爸看了看我说:“你没有写作业?”我默默地点了点头,正准备重重挨一下,我爸爸却盯着卷子说:“孩子啊,爸爸一直都在为你的自律而感到骄傲,你觉得爸爸不了解不联系老师?你还真想要我天天跟着你屁股后头?孩子啊!爸爸不希望你和我一样整天忙里忙外,你可要知道啊!在学习的路上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将成为钻石铺未来的路,你现在要是偷过的每一个小懒,都将在以后的路上挑上沉重的担子,你可是要想清楚了!”听了爸爸的这一番话,我羞愧无地自容。是啊,命运是公平的,在人生的路上,只有努力,方得回报,不要怨天尤人,看看后面的自己吧!
是啊,人人都在路上,几百年前的贾岛,现在的我、大家,不正是走在不同的路上吗?所以无论你走在哪条路,只要努力待到春暖花开时,花草就终将为你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