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滚铁圈】
今天,我们班玩了一个新玩意—滚铁圈。
说它奇怪,其实它对我来说并不奇怪。因为滚铁圈这个项目,我在八卦村已经玩过,还兜着那书苑走了几圈呢!说回正题吧!一打大课间铃,我们便到了操场的塑胶跑道,几个同学拿来几个铁圈和几条铁棍,排好队后便开始滚了。李老师还教我们铁圈一定要贴住铁棍,然后用铁棍向前推。虽然这个项目我已“放下”很久了,已被冷落,但我回想起在八卦村那所全民所有“佳绩”时,心里也不禁泛起时一些骄傲。而看着同学们那“笨重”的样子,心里又暗暗讥笑:怎么,连这个都不会呀!
终于轮到我了。我装作一个高手的样子,拿着棍子,扶着铁圈。李老师一声:“开始!”我便向前推着。可这铁圈……。无奈,它也不听我的指挥,一个劲儿要停下。在离起点不到一米的位置侧翻了。我口中笑,脸上羞,心里恼,怎能这样呢?接着,我把棍和圈交给下一个同学后,重新排队,决心要“雪洗”第一次的败北。
第二次,我再次装模作样地滚了起来,又再次失败。我丧失了信心。最后也是以失败来告终。此时,一阵微风吹过,拂过了我的脸,耳边响起了许多让人戒骄戒躁的话。是呀,曾经的胜利,现在是什么?一切已归零!做好每一件事吧!曾经胜利不代表永远胜利。
【篇二:我家的一件珍品】
每个家庭都有珍品,自然,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珍宝就是我自己书写的一副字。
那副字是在我十三岁时,在学校书画厅写的。
记得,我那天去了书画厅,大厅里,墨香四溢,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一尘不染。放眼望去,大厅四壁挂满了书画,而每一幅无不是书苑精华,画坛锦绣。
在大厅里,我看见了一群人围着不知在干什么。我不由地挤进人群,看见了一个年纪与我相仿的少年正在挥笔落款。在那纸上跃然写着“生龙活虎”四个大行草字,其中“虎”写成了狂草,气势不凡,最后一笔甚是潇洒。
那时的我一向好斗,挤出人群找了一个书案,拿过一张宣纸铺开。大声说道:“我也写一副。”说完,又从书包中掏出了其余三宝。在四周都是些有涵养的人,大都含笑不语,拭目以待。
我掏出了一方砚,立即引起一阵骚动,这是外祖父送我的,价逾八百。之后我又掏出笔墨,众人又一阵骚动,这都是精品。
拿起笔来写字时,耳膜冬冬(咚咚)响了,我发现自己怯场了。可我一咬牙,心猛往下一坠,纸上立刻行云流水般出现了一个“生”字。写后,耳膜不再响了,变得和平日练字一样了。
转眼之际,我写到了“虎”字。这时,旁边有人说道:“他的造诣不在刚才那位之下啊。”……我美美地听着。正在我心驰神往之时“虎”字已写到了最后一笔,可我的心却没收回。这一笔下去,波波折折,枯藤病夫一般。我顿时清醒。刚刚那位少年拍着我的肩膀对我说:“虽有一处败笔,但不失为上乘之作,送给我行吗?”我搁下笔,坚决地说:“送字可以,但这幅不行。我要一直留着。”
回去后,我把这幅字挂了起来,并让它时刻提醒我不忘失败,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努力向前!
这就是我家的“珍宝”了。
【篇三:知识大王——“刘大师”】
红润的脸蛋,笑起来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的旁边长着一颗又黑又大的痣,圆滚滚的肚子里藏着许多知识。没错,那就是我们班的副班长——刘鼎畅。他可聪明了,上课积极发言,不过,“刘大师”最擅长写诗歌了。
昨天,陈老师让我们仿写第16课,一放学,刘鼎畅就抓起书包,飞快地往博雅书苑跑去。只见他拿起课本,大笔一挥,“唰唰唰”,一口气就写了几十个字,让我赞不绝口。
今天早上,陈老师让“刘大‘师’人”读一读自己写的诗歌,他便很有感情地朗诵起来:“绿色的草地,本是花的圣堂,可是地雷却‘霞’占了它们的领土,这究竟是为什么?和平,永恒的和平,不被子弹威胁。有一本书,一本学知识的书,免遭敌人的突击!让我们一起进步,拥抱永恒的和平……”诗人,不愧是诗人,在他手里写得如此顶呱呱!哎,小女真是甘拜下风。
刘鼎畅不仅写诗歌出名,写错别字也是无人不知晓的。叫喊的“喊”写成“喴”,我说咋看得一头雾水呢。
刘大师啊!刘大师!你的写作水平令我心悦诚服,但是你的字和错别字应该改一改,字如其人。切记,勿忘!
【篇四:书苑】
古人曾经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我看来,书不仅如此。培根说,“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在我看来,它就是无限宽阔的海洋,带给我们无穷的奥妙。
沉醉在散文的清香中
“精美的散文就是一杯清茶,淡淡的,当你以一种特有的心情去品尝时,你会发现,越品越香。”精心阅读的每一篇散文,就仿佛正在与作者近距离对话。散文中的字字句句,都是作者的内心写照,都寄托了作者独一无二的情。
春天,万物复苏,桃花开遍山头,翠柳绽放枝丫,展现无穷活力。于是朱自清抒发道:“春天就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一种独特的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袒露在眼前,它真实、优美,它像一幅美得令人心醉的画,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在其中。
漫步在诗意的朦胧中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我的朋友,江南无所有,能给予你的只是一片春意。它带你走进春的世界,带你游走在大街小巷。在一条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逢着一个丁香般的姑娘,你与她一同漫步在细雨如丝、哀婉朦胧的浪漫雨巷,共同走过迷蒙的烟雨,直到眼前消失无际。
明智在小说的现实中
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在时间海洋中的灯塔。”小说是现实的反映,它让我们了解历史中的社会,它形象地表现出社会的时代特征。品读它,可以使我们变得明智。为挣脱命运的枷锁,巴金创作激流三部曲,呼唤沉睡的灵魂;为唤醒国民的愚昧,鲁迅弃医从文,以锋利的文笔直指封建社会的腐朽;为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与对内心的渴望,托尔斯泰塑造出列文借以表达对社会的无奈,写安娜表明自己对自由爱情的歌颂和人性的谴责、同情……每一部名著小说,都有它内里折射出来的社会意义,它让我们明智,提醒我们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沉醉、漫步、明智于书苑中,在书苑中清心,在书苑中陶冶情操,在书苑中明理……书苑以它广博的心怀将我们纳入,引领我们去探知那奇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