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说到“牛人”呀,我们班的小蔡同学肯定榜上有名,为什么呢?往下看你便知晓。
他呀,体型微胖,肚子里装的是墨水,紧要关头还是我们的“救世者”呢。他的鼻梁上经常架了一副眼镜,有时候眼镜滑下来,他经常用手指弄上去,往往弄太高,眼镜又轻轻掉下来他又要摆弄两下,那样子可真滑稽。平时,他不说话时则沉默不语,但一旦让他说啊,他会说个不停,有时还令人捧腹大笑呢。
他助人为乐。一次体育课上,我跑步时不小心扭伤了脚,他见状后立刻停下来,扶着一瘸一拐的我去报告老师,还帮我擦了药。第二天,我因脚受伤没有上学,他放学后马上来我家探望我。那一句句关心的话语如同一股股暖流流入我的心田。
他幽默风趣。语文课,老师提问我们“闻鸡起舞”是什么意思?他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便点名让他回答。他说:“‘闻鸡起舞’就是说一个人闻到肯德基的味道就跳起了舞。”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原本安静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了,连那些课堂不认真听讲的同学也给吸引过来了,这节课显然变得更有趣了。
还有一次语文测试,小蔡成绩名落孙山。老师挺为他担心地,便问他“回家后会不会吃‘鱿鱼’?”他马上答复“今晚我家要加菜了,不知我妈是要准备‘竹笋炒牛肉’还是‘青丝炒黄瓜’呢”?听,那幽默的话又再次使安静的教室热闹起来了。当然小蔡同学是知道的,这“菜”可不好吃,下次会注意的。
看,这就是我班的牛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也是我最好的伙伴。
【篇二:害羞的男子汉】
我们班有一个害羞的同学叫马农秦。说起他,还有不少有趣的事呢!
前几天,我们正在学“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故事,老师问:“闻鸡起舞这篇课文中哪句话说明了祖逖和刘琨坚持不懈地苦练舞艺?”
老师话音刚落,就看见有同学的手“哗”一下举起来。
“马农秦,你来回答。”老师脱口而出。我纳闷了,马农秦都不怎么举手的呀!为什么还叫他来回答呢?于是,我转过身,留心观察起来。
只见马农秦缓缓地站起来,大声朗读起来:“从此以后,无论是凛冽的寒冬……”读着读着,他的声音越来越轻,他那白润润的脸颊越来越红,最后像一个熟透的大苹果。更有趣的是,马农秦的眼睛离书本越来越近,似乎在和书本来个亲密接触。他驼着背,弯着腰的样子像足了一个八十岁的小老头。眼睛时不时地瞄一眼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好像想让老师表扬自己刚才回答的问题,又担心自己读错。
仔细一看,我居然还发现马农秦喜欢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两腿不停打颤,像用尽全力才能把自己站牢似的!
尽管这样,马农秦还是咬紧牙关,回答完问题,完成了他人生的又一次涅槃。
瞧!这就是我的同学——马农秦。一个腼腆、胆小、又非常勇敢的男子汉,你想不想认识他?
【篇三:观察蜗牛】
中国从古到今,有很多刻苦学习的人,闻鸡起舞就是其中的一个。
晋代时期,有一个叫祖狄的人,他胸怀宽广,武艺高强,可是,他小时不时候不爱读书,长大后,他开始努力学习了,24岁的时候,有人说:“祖狄,你这么有学问,不如进京去赶考吧?”可祖狄却说:“不了,我还想继续学习呢。”
后来,祖狄找到了小时候的好朋友刘琨,一起租了一个房子,一起学习。
一天晚上,祖狄还在睡觉,却听见鸡在叫,这时,他对刘琨说:“我们不如每天鸡叫的时候就起来舞剑?”刘琨同意了,就这样,他们日复一日地练习。后来,祖狄被封为镇西将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
闻鸡起舞: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我也要像祖狄和刘琨一样刻苦学习。
【篇四:好书推荐】
大家好,我是401班的学生一一一董智城。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的书是《成语故事》。
这本书是肖顺等人编写的。书中包含了151个故事,里面的故事一波三折,都是一些成语的意思,那些一时作者改写成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可以让小一点的孩子读得懂。里面有一些耳熟能详,如“打草惊蛇”,“网开一面”,"望梅止渴"。“一鼓作气”等,还有一些我们不太熟的,像“百步穿杨”,“才高八斗”,“反复推敲”,“入木三分”等。
这些成语都有各自的意思,比如说“运筹帷幄”的意思是在军帐中出谋划策,常指在后方制定战作战,方案,也引申为策划。运筹出谋划策。帷幄,军队里用帐幕。
这些简单的道理都能编出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这些故事非常容易懂,比如说像“铁杵成针”等,这些故事不一定存在,但是如果你说出了这个成语,你就一定会想到李白,看见那位老婆婆在磨铁杵的故事。
书中的很多成语我们不一定都看过,但是你看过这本书之后,就自然懂得它的含义了。有些小一点的孩子,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以为是听着鸡的叫声跳起舞,其实是古代没有闹钟,就以公鸡的叫声报时。听到公鸡叫,就知道天要亮了,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东晋名将祖逖的事迹。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好朋友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我想,我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现在也应该学习祖逖“闻鸡起舞”的精神,抓紧时间,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