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青春摆渡人】
谁的青春不迷茫?在躁动的青春期中,人们经常会感到坐立不安、不知所措。而就在这时人们就会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摆渡人来带领你茁壮成长,去领略诗和远方。而我的摆渡人便是她——我的妈妈。
小时候,我是一个身体不太好的孩子,有哮喘,并且还比较严重。对这事,我倒不以为然,但这可急坏了妈妈,她怕小时候不治好会影响我一生。于是,一有空她便带我去各大医院检查治疗,但几乎每个医生都说:“这病好治,要想痊愈却很难。”可她偏不信,固执地想要治好我,到处打听治哮喘的医院和医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偶然中她得知了一位专治哮喘的中医,她兴奋极了,十万火急地带我去了那里。果然,那老中医在看了看我的病情后说一定能治好我,我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希望。犹记得她那时开心得像一个孩子。在妈妈的细心照料下,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我的病真的慢慢好了。
我是一个学习一般的孩子,主要是贪玩,学习习惯不太好。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我便感觉自己出现了“青春期”的一些“症状”,比如烦躁,上课不专心,听不进别人意见等,还常跟妈妈顶嘴,好几次把妈妈气得掉眼泪,可妈妈却从没打骂过我,总是耐心的跟我谈心,还经常讲一些她们青春期时的心理及发生的一些“丑事”,以取得我的“认同感”,在妈妈的细心开解下,我也乐于将自己的一些心事向妈妈倾诉,也表达了我对前途的担忧和迷茫。妈妈知道了我的心事后,就经常找些有关青春的书籍给我看,又陪我散心,我们甚至还召开了“家庭会议”,经过谈心,爸爸妈妈针对我比较喜欢运动的特点,决定让我初中进足球队,一来锻炼身体和意志,二来培养一个终身的健康的爱好,三来让青春期的躁动有个宣泄的出口。
经过一年多的足球训练,我的身体越来越强壮,虽然很忙碌,但也很充实,只是苦了我的妈妈,为了我能学习训练两不误,经常把我接回家,补做一些因训练拉下的功课,让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花大量的精力来照顾我。
现在的我已真正进入了“青春期”,虽然还是会有烦躁和不知所措的时候,学习上也还是进步不大,可是我的心里却不再害怕和担心,因为,在我的青春里,有妈妈这个摆渡人,我相信,我的青春一定会灿烂如阳。
【篇二:医学历史人物】
在日常生活中,医生是不可缺少的。可是现在大多数都是西医,那些知名的大医院也是西医居多,把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中药给淡忘了。我国古代的医术也是很厉害的。比如一些有名的医学人才像扁鹊、华佗、张仲景……他们的医术是非常高明的,也为当时的人们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你想知道他们吗?想了解和他们有关的一些事吗?如果想,那就跟我来吧。
扁鹊,战国时的医学家,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他给人看病运用望、问、闻、切。大家都听说过“讳疾忌医”的故事吧。扁鹊初见蔡桓公就知道他有病了,但不严重,扁鹊就告诉他如何治疗。可是桓公不认为自己有病,以为是扁鹊为了邀功而说的谎话。随后扁鹊每次见了桓公,他的病情日益加重,并告诉他该如何治疗。可桓公都不以为然,直到有一次,扁鹊远远看见桓公就知道他已经无药可救了,就赶紧走了。直到桓公知道自己得病时,再召扁鹊,扁鹊已经逃走了。通过观看桓公就知道他的病情,从这里可以看出扁鹊的医术有多高超。当然,他有那样的成就,也是付出了一番心血才做到的。
华佗医术高明,擅长治疗各种病症。曹操常患头晕病,华佗运用针灸的方法,每次都针到病除。他尤其精于外科,并发明了一种叫“麻沸散”的麻醉剂。手术前先对病人实行麻醉,等病人失去知觉后,再开刀做手术。他的这种全身麻醉进行外科手术的方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华佗被后代医学界尊称为“外科鼻祖”,民间则称他为“神医”。华佗还提倡通过劳动和锻炼来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他仿照古人的导引之术,编了一套“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使人在各部位得到适应的活动,从而增进健康,消除疾病。
我们现在不仅要采用西方的医学技术,更要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中医中药。
【篇三:我的爸爸是中医】
我的爸爸个子不高,头发理得短短的,圆圆的脸,鼻梁上架着副眼镜,透过厚厚的镜片能看到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热情的光芒,他脸上常常挂着谦和的微笑。
爸爸从事的是证券工作,但他却是个十足的“中医师”。
首先是他的藏书。爸爸房间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绝大部分都是与中医有关的书。爸爸的车上、公文包里经常都带着一本中医书,无论去到哪里,只要一有空,就会拿出书来聚精会神地看,边看边记笔记,别提有多认真了。有一回假期,我们开车回老家,高速公路很拥堵,每次一堵车,爸爸就会拿过放在副驾驶座上的中医书来研读,前面的车开始动了,他还沉浸在中医的世界里浑然不觉,等听到我们的喊声方才回过神来继续开车。
其次是他的各种装备。我们家备有针灸、艾灸、拔罐、刮痧要用到的东西,墙上贴着张穴位图,桌上立着个小铜人,是爸爸闲暇时用来辨认穴位、练习扎针的。还有一个大大的柜子,每格抽屉里放满了中药颗粒包,有当归、党参、黄芪、桔梗……都是最常用的中药材,爸爸手写标签纸贴在一格格的抽屉上,把每种药材的药性和常用的搭配统统熟记于心,自己会开药单,像极了中医馆里的医师。
每当我风寒感冒时,爸爸会第一时间给我望闻问切,并嘱咐妈妈用艾灸灸我背上的大椎穴,祛除体内的风寒。然后打开他的中药柜,取出几味药剂,加点水放锅里烧开,让我趁热喝下,这样感冒没几天就能好,特别灵验。每当爸爸回老家时,常常会询问奶奶和姑姑身上有哪里不舒服,根据情况给他们针灸,或者开药方,特别厉害。
这就是我的“中医大师”爸爸,是我敬佩而骄傲的爸爸!
【篇四:我的中医文化缘】
我是闻着中药味香长大的,和中医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因为我的妈妈是一名中医博士。
因为我是过敏体质,一岁起就患上了哮喘,每次患病都是吃妈妈开的中药。起初我觉得中药味又苦又难喝,不过慢慢地,我不咳不喘不难受,不用一次次上医院挂盐水,我开始一点一点喜欢上了中药味。
等我稍大一点,妈妈在每年夏天总会把生姜汁和各种药粉和在一起,做成圆圆的小药饼,敷在我的脊柱上,那凉凉的、辣辣的感觉挺舒服的!更加神奇的是连续敷了两个夏天后,我明显感到,冬天哮喘犯病的次数减少了。这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叫作“冬病夏治”,效果特别好!
每年端午节,妈妈还会把自制的药粉放在一个个小酒盅里,摆在家里的每个角落。妈妈告诉我,春天来了,各种虫子都要出来“捣乱”了,这些药粉可以防虫、驱虫。不仅如此,妈妈还会把一个制作精美的小香袋挂在我的书包上。妈妈说:“佩上这个‘锦囊’后,虫子闻到里面散发出来的味道就会躲得远远的。”
就这样,我从小体验着中医文化,还知道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了我们伟大祖先炎帝“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可见中医历史是多么悠久!而且在妈妈的影响下,我也对中医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要像妈妈那样把中医文化的瑰宝发扬并传承下去。
【篇五:我的妈妈】
一双温和的眼睛,戴着一幅眼镜,高挑的身材,乌黑的长发……她就是我心目中美丽的妈妈。
妈妈很有亲和力。她经常面带笑容,说话时声音很柔和。她创办魏氏经络龙悦居店已经四年多了,进门就是一张茶台,每天许多人一过来,就一起喝茶聊天。遇到身体、饮食等问题,妈妈都非常乐于给他们提供中医方面的专业建议。
妈妈很喜欢钻研中医,很多年以来都乐此不疲。她店里的服务项目可多了,把传统中医和现代高科技相融合,贯通中西,可以调理体质,健康减肥,包括拔火罐、针灸、艾灸、熏蒸……60岁以上的老人来针灸,妈妈还给他们打五折……很多顾客身体调理好了,减肥成功了,都非常感谢妈妈,和妈妈成为了好朋友。
妈妈很勤劳。她每天早出晚归,早上一般7点多就出门,开车到深圳北站附近的龙悦居店,晚上经常忙到9点多才开车回到家里。因为很多顾客需要服务,妈妈有时忙得连吃饭、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妈妈对我很严格。她只要见我做事分心时,就会批评我。她总是说:“我每天上班,就跟你每天要上学一样。可你每周都有假期,每年放假的天数占全年五分之二,而我只有过年时放几天假,休息一下。你要是不好好学习,长大后会比我更辛苦。”
妈妈很关心我。为了治疗我的近视眼,妈妈为我购买了昂贵的“一只老鹰”护眼宝盒产品,使用后我的近视好了很多;为了督促我锻炼身体,最近她每天早上陪我登山、跑步;为了提升我的综合素质能力,她给我报了许多的课外班,如古筝、画画、作文、口才等等。过生日时她都给我买很多礼物,今年的生日蛋糕还特别大、特别美味。
这就是我那美丽而有亲和力、爱钻研而又很勤劳、对我严格要求又很关心我的妈妈。我爱我的妈妈,我为她感到骄傲!
朱妤馨妈妈、魏氏经络传承人魏海燕。
【篇六:丢失了梦想的人】
许多小学生都因为学习而失去了梦想,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从小病就多,几乎所有病症奖我都见到了,所以我长大以后最想干的事就是当中医,为别人治病养身。前几个星期,我跟着妈妈去书店买钢琴用材书,一进书店,我就看到一块专门卖中医中药的书,我被那儿吸引住了,跑过去一看,呵,全都是我想要的书。我像一匹饿狼,贪婪的读着,可时间总是短暂的,妈妈把我从梦中拉了回来,无赖之下,只好抓起一本《儿童常见的病》随妈妈走了,妈妈向:“要哪本?”此刻,出现在我面前的只是一片钢琴书,我随手抓起一本就这本吧!妈妈把那本书放在一个书堆里,想必那就是我要购买的书了,我把中医书也放了那堆书中,又去找另一本书了,当我回来时,爸爸正拿着那本书,自言自语,“这是什么书嘛,要它干嘛?”说完,便把那本书扔住在了一边,我气极了,一下子走了。
我就这样,丢失了我最宝贵的梦想,我哭了,是那么的绝望。
我是一个丢失了梦想的人。
【篇七:重读长辈这部书】
长辈是一本厚书,一本写不完读不透的书。“和风不语,至爱无言”。在长辈的温暖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我们总以为很了解他们,却好像总不太了解。
记忆中的爷爷是一个性格爽朗的老大爷。他喜爱和三两个好友坐在院子里,泡着茶,翘着腿悠哉悠哉地聊天。时而回忆陈年旧事,时而又对时事新闻展开一番说解。
爷爷是名中医,这是最让我骄傲的了。小时候我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那时家里每天都有好些人来找爷爷看病,我坐在院子里的小椅子上啃着棒棒糖,看着爷爷对病人一一叮嘱:“这是早上服用的,那是晚上服用的,饭后一次三粒……”和煦的微风拂过,耳边的杂发从脸颊边吹过,院子里的花草随风摇曳,爷爷略带磁性的嗓音也随着风飘啊飘,飘啊飘……
后来的后来,我慢慢长大,而爷爷在慢慢变老。现在还是会有些人来家里找爷爷看病或让爷爷出去看病,而年纪大把衣食无忧的爷爷从未推托从未懈怠。每次看到爷爷微驼的背和鬓白的头发,看到他仍旧在翻看中医书,看到他打针吊瓶时丝毫不犹豫的手法,我似乎看到了爷爷身上时代的印记、岁月的沧桑以及某种难以读懂的倔强。
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说:“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是的,长辈是一本永远参透不完的书,我们需要从中汲取的能量太多了,岁月漫长,这种书等待我们继续翻阅。
【篇八:中医机器人让生活更美好】
中医机器人简称中医AI,英文名tcm robot,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医AI,中医AI是创科技有限公司发明的,现在要推广到美国,现在我是这家公司的CEO。
要把这个产品卖出去,我要考虑三个点,一支持度:美国人支不支持中医?二是消费人群:谁会买我的产品?三是销售渠道:怎怎样把产品卖出去?
我要详细的介绍一下中医AI,它可以干许多事。诊断方面,数据库能容纳上几亿的处方,实在查不到的时候,会直接连线老中医开方子,机器人会吐出处方,患者可以直接凭处方去实体店取药。治疗方面,机器人可以提供按摩、推拿、针灸等多种治疗方法,还会提出各种建议。
产品融合了中医的传统“望闻问切”,分别配有摄像头、语言交互系统和脉振仪,可以从你的面部肤色,声音和脉冲看出你的毛病,中医AI使生活更美好。每个机器人都是独家定制,是专属于你的机器人,虽然价格稍有些昂贵,但如果你爱护的好,用一辈子绝没有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发明中医AI呢?首先,让生活更方便快捷,解决中国“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其次,也是对习总书记在十九大的讲话“要搞创新,也要遵循传统”的积极响应,而中医AI两者兼容。
现在中国人一般生病都要去看西医,不看中医原因有三点:一是西医更科学,中医更传统。二是西医看重部分,哪疼治哪,而中医看重整体。三是西医药效更快,相反中医药效更慢,但更温和。
有人问我中医机器人有什么好处,我想说的是它最大的好处就是让生活更加美好!
【篇九:神奇的中医】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它和西医不同,不用抽血打针。中医都是观形,诊脉,然后会配些草药回家煎水服用(中药有点苦哦),但有的病不用吃药,只要贴贴药膏就能痊愈,是不是很神奇呢?
跟着水晶老师和小记者团队来到萧山中医院参观,领略中医的神奇(冬病夏治和冬病冬治)。一走进中医院的大门,就能闻到中草药的药香(也有小朋友说是臭的)。
来到教室,名医教我们搓药丸,认穴位,还和小朋友们互相贴药膏。这副药丸是由延胡索、细辛、白芥子、甘遂四味药组成,能提高小朋友的免疫力,贴上后有点热热的,挺舒服,它会慢慢地渗入皮肤,融入经络,要提醒小朋友们药膏虽好,可不能贴时间太长哦,(小朋友贴药膏的时间2-4小时就好,成人是6-8小时)同学们要记得哦!
名医还告诉我们,中医还有针灸、推拿等……同学们是不是为我们祖辈的智慧骄傲呢?为我们是中国人而骄傲!
【篇十:吃中药】
从小我的身体就很不好,一到换季的时候就很容易生病,五岁那年的夏天开始妈妈就会带我去看中医,到今年整整三年了,妈妈告诉我,冬天的病夏天治,这叫冬病夏治。
每次看完中医总为七大包的中药带回家,妈妈每天准时准点的端来,还没有走近,我就闻到一股浓重的药味,立刻皱起了眉头。再看看那药汤的颜色,黑不溜啾的,苦苦的。我可怜巴巴地望着妈妈。妈妈又心疼又着急地看着我。妈妈说:“你别看它很难喝,但对你的身体却很有帮助,良药苦口嘛。”
我只能无奈地说:“好吧。”我把碗端到嘴巴前,一种怪怪的味道,真想马上倒了,可是想想妈妈的话我就咕噜咕噜地喝了起来。妈妈看我这么乖,每次都会拿糖让我舔舔,我感觉这时候的糖也是甜中带着苦的。
哎,喝中药可真难受,我要好好锻炼身体,让自己少生病这样就再也不用吃中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