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相关作文

【篇一:手机存在感】

手机,渗透入我们的生活。微信的出现,更是掀起了网上交友的狂潮,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近来,小黄车、小橙车日益风靡。不久前,“摩拜单车”的周末发放小礼品也是掀起了一阵求赞、转发的热潮。我们不禁疑惑,“点赞”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

相比于微博的公众化,微信偏于个人私人的空间。作为由来已久的传统,QQ、贴吧等很多社交网站都有“赞”的功能,能够得到多少“赞”体现了个人的受欢迎程度。然而现在,“集赞”盛行,在朋友圈中,时不时会出现一串被刷出来的赞,还有各式求赞的消息。人们希望通过刷赞,将那表面上看起来的受欢迎程度刷上去,也就是所谓的,刷存在感。

然而,人们却并没有想到,你在虚拟世界刷存在感,现实中的你,却早已没有了存在感。沉溺于虚拟的世界,周围的人会渐渐地忽视你,那虚拟的存在感又有什么用了。请记住,手机是为了在现实中更好地生活,而不是逃避现实,你这样刷赞,刷出来的不是存在感,而是忽视。

更可怕的是,一些商家利用“点赞”,形成了“微信营销”,利用“点赞兑奖”赚取关注。当我们的朋友圈最终变成了垃圾广告的投放点,我们在微信群中躲闪着那扑面而来的转发,我们对原来朋友的消息避而远之,这个平台是否还有它的用处?

而对于这种营销,人们还发明了“点赞群”、“刷赞群”,人们沉迷于点赞带来的蝇头小利。当商家不再给这种无脑的点赞提供平台,人们从手机中抬头时,思考一下,那些好友们,你们有多长时间没有已没有联系?思考一下那虚幻的世界究竟带给你了什么?一时的快乐,永远的空虚。

不要再刷了,去现实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吧!趁周围人,都还在。

【篇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许多人带来方便的同时,它也在危害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我们青少年。

网络为我们打开了许多不知道的世界窗口,人们可以通过网上学习,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可以通过上网,了解全世界的各种奇闻怪事,同时增长科学知识。更有甚者,人们现在还能在网上做买卖。我的一位同学,就是一个合格的网民,他本来学习就好,而且家庭条件优越,他就凭借着自身优势合理地使用电脑,从不登录不良网站,从不沉迷虚拟世界,只查阅自己应该查阅的东西,来充实自己的大脑,学到了很多在我们同一年龄段学不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当时我们都你他是“一台小电脑“。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益处。

当然,青少年中不合格的网民占多数。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治理学生上网是老生常谈的事了,与其说他们上网,毋宁说他们是逃避现实。现在的网络虚拟世界足以让人沉醉其中,为什么学校三令五声地说禁止上网,但总断不了根?就是因为网络虚拟世界太吸引人了,一般人是不能自拔的。电脑中的虚拟世界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在里面,他们可以结拜兄弟,共进退,共分享,可以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情,不受约束。这正是他们所想要的,那或许才是他们真正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都罪在网络,如果没有网络,他们怎么能沉迷其中?网络使许多青少年误入歧途,荒废学业和光明前途,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害处。

虽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但我认为,使用哪一刃还是取决于人自身,不然怎么会有合格网民和不合格网民呢?所以人们应该加强自我约束力,合理使用电脑网络,自然双刃就会变成单刃。

【篇三:碎片中的我们】

随着网络的出现和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开始被手机,电脑等所不断分割。最终支离破碎犹如一张蛛网化成了许多的碎片。工作时,一条信息,一个电话可能就打断了工作,阅读时可以在手机上随时读随时停,阅读变的断断续续。在这碎片的世界中,我们的身边被微信,QQ所充满,所有的人都行色匆匆却不知生活已然破碎。身处碎片中的我们又该如何呢?

碎片化的生活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淡。在信息化的当下,我们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低头族。他们行色匆匆面对手机屏幕时而喜笑颜开时而愁容满面,他们的一切心声似乎都只对虚拟世界所袒露,而当两个人面对面时更多的则是沉默与冷淡。当人们从一个碎片踏入另一个碎片时,他与现实的联系却在不断被切断。

碎片化的生活就像一种快餐文化,我们不断的在各种碎片中穿梭,时而工作,时而阅读,时而购物,时而聊天。这些体现出的都是我们内心的不平静。遇上碎片化生活的我们迷茫在一个个碎片组成的迷宫中。我们需要一双翅膀去摆脱碎片的束缚。正如古语所说“君子使物,不被物使。”身出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中,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世界,却可以改变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被物所使那么我们的生活就将破碎而我们也将无所适从,只有我们掌握物,去控制物,就会像手拿粘合剂将我们破碎的生活重新粘合起来。

许多有识之士都喊出了“放下手机,抬起头”的口号。在这碎片横飞,喧闹纷乱的世界中,将手机放下,去寻一片净土。当我们摆脱互联网时才发现生活的不同,这样的宁静与安详是碎片化生活所无法给予的。正如阅读纸质书籍,你可能一连几个小时手不释卷,完全沉浸其中,在书中的世界你躲避了互联网的喧闹,在这其中你获得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身处碎片中的我们面临着抉择,是身处其中还是跳出束缚?答案显而易见。可太多的人却不愿离开,他们甘愿被物使成为互联网的奴隶。面对数量庞大好坏不一的信息,他们来者不拒在一条条回复和一个个赞中他们的心变得空洞,变得迷茫,他们沉浸其中而不自知深陷泥潭也甘之若饴。他们的生活破碎不堪分崩离析。我们的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亲情消逝唯有虚拟世界作伴。我们是时候放下手机了,不要让生活再破碎了。是时候静下心来去感受完整的生活了。

【篇四:被虚拟侵占的现实】

每天清晨,挤在沙丁鱼罐头似的地铁里,环顾四周,你会发现根本没有人注意你,因为大家都在低头看手机,对着微亮的手机屏幕或是抿嘴而笑,或是眉头紧锁;下了地铁,走进办公室,对着电脑机械的打着字,偶尔拿出手机给只临了两个桌的同事发去一个消息,即使只隔了两个桌也懒得起身,反倒更愿意用看似亲昵的表情包拉近彼此生疏的距离;回到家,照例打开手机翻看新闻,或是清理一下购物车。你已经很久没有读过报纸也很久没有上街去寻找一件罕见的饰品,网络的便捷快速让你厌烦现实的等待,你将其称之为麻烦。翻看手机你会发现,最近和你通话的只有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你习惯在网络上装疯卖傻,进入现实却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现状。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一样思考,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现今,虚拟世界的确带给我们更多的便利和更大的空间,但随之也抛给我们一个问题,朋友圈究竟是成就了我们的生活还是毁灭了我们的生活

换句话来说,虚拟的网络其实向我们提供了一个肆意妄为的平台。正是由于它的不真实性可以让我们在里面重新建立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新人设,而其非实名制的有利条件,也可以让人们不负责任的说任何话。对于在现实生活中被打压的人而言,网络可能是他们最好的宣泄出口,说完即走,没有任何人会知道他们是谁,这样不负责任的逃脱让他们上瘾,而对于虚拟世界的暴力也让他们从中获得快感,你永远不会想到一个衣冠楚楚的上班族可能就是网络暴力的主推手,一个看似娇弱文静的小姑娘可能在网上出口成脏。

面对被冰冷机器主宰的社会,激烈竞争导致的压力让更多人企图躲在虚拟网络这一庇护所下。这个对于他们而言类似乌托邦的理想世界,带给他们的是精神鸦片,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戒断,最后沉溺其中。毕竟在网络上自己完全可以展现另一“完美”姿态,网络拉开的距离让人们可以安心的大放厥词,并找回被现实碾碎的自信。他们拼命在陌生人面前打造一种全新的人设,仿佛这样他们的人生就可以重新来过。你不会想到那个用儒雅温和言词和你聊天的人,在屏幕背后实则是个颓废而又不修边幅的宅男,你也不会想到和你大谈成功之道人生哲理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而虚拟世界仿佛真有神奇魔力一般,一夜之间让我们寻回最初的梦想,并体验到不同于单调生活的别样刺激。

我们逐渐将自我封闭,并尝试在梦中寻找现实,面对周而复始“穷且穷忙”的生活状态,人们机械地照着规章循规蹈矩,而下班入夜后却是别样的狂欢。假如我们的意识可以进入虚拟世界并拥有真实感觉,那我们应该会看到与灰蒙蒙现实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星球,一个完全解放自我与天性的疯狂派对。

我们总说,现在的人啊,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没有同情心。其实啊,人类并没有冷漠,只是将热心交给了网络。你会看到网上新闻评论下,永远存在一群热血又慷慨的勇士,高举正义的大旗,凌驾于道德的至高点;而当你走上街,却发现行人冷漠到不愿意安慰因迷路而走丢的孩子,就连遇到意外恳求帮助的妇女也熟视无睹。你开始怀疑那些高呼绝不袖手旁观的英雄是否真实存在;其实他们只是在现实中睡着,在虚拟中醒着。

电影上常常会上演科技高度发展,导致机器拥有自主意识并试图统治人类。无数人说,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而我认为,真正细思极恐的,应该是现实中的人类活得越来越像机器。如今,虚拟世界正悄无声息的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并一步步给我们洗脑,让我们甘心沉溺其中,又或许,这只能说是高度信息文明带来的必然产物。然而我们从没有思考过,或是根本不愿意思考这种精神鸦片带来的弊端,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会彻底在现实世界中沉睡,而现实,彻底沦为虚拟。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