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情相关作文

【篇一:清明祭】

你可知,世人都已等你太久哭尽了无奈,你可知,我们在人间彷徨却寻不见你的天堂。你可知,多少目光中炽痛的执着为你守候,你可知,我们眷恋一人流连忘返。

那个豪气不已,以梦为马,挚爱青青山川和炊烟的青莲居士。那个多少梦寐文思,两袖清风的李太白。那个不爱江山美人,偏求月下独酌的诗仙。那个白衫飘逸,放荡不羁的少年李白。

你可记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拂门槛露华浓的雍容?你可记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单?你可记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思念?你可记得长恨柳絮漫天飞,只将飞舞占清明的怨柳?

你可曾怨过自己的颠沛流离;你可曾恨过人心的曲折;你可曾笑过自己的动荡传奇?

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宠妃杨玉环,你怕是忘不掉的。自居高大的高力士,你怕是忘不掉的。昏庸浅薄的君王唐玄宗,你怕是忘不掉的。

可你既然写得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绝句,你又何曾为世俗所牵绊、折腰过?

你坎坷的经历,你的郁疾而终,你的诗,你的人,都是文人墨客眼中最壮美的神话,你是他们的神。

他们爱你的率真磊落,他们爱你的不畏强权,他们爱你轻财重施,他们爱你动容的诗篇,他们爱你的才华横溢,性情中人。

这个清明,柳絮飞雪淡如烟的怅惘孤独也渐渐隐却。只道是采一束白菊为你写下的史诗祭奠。只道是再陷入李白清澈的情怀神驰魂游。

【篇二:读音乐的灵魂】

可曾记得母亲在枕边轻轻哼唱《摇篮曲》催我们入眠?可曾记得夜行路上不安的公交车里播放着一首首“晚间音乐”供听众灵魂的休憩?可曾记得高考路上慷慨激昂的《我要飞得更高》伴我们一路走来……

这是音乐的魂在牵引着人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音乐,犹如一条从未剪断过的丝带拽引人们回归心灵的故里。

以前,音乐在收音机里静静的流淌;后来,音乐被我们关在亲切的复读机里;而现在,音乐则被嵌入小小的mp3播放器。音乐随着我们一路走来,变换着各种姿态带给我们心如止水的宁静,它变了个头,变了方式,始终不变的是那躺在音乐里的灵魂。

打开播放器,温婉、流畅的音乐飘入耳膜,我们用心聆听,伸出手囊括住音乐,人间尘世的喧闹抛于脑后。希腊哲人柏拉图说:“音乐应该归宿到对美的爱。”我始终相信,爱音乐的人定是热爱生命的人,读了迟子建的《听时光飞舞》我更是觉得,也许只有那悠扬虔诚的洞经音乐能打动月光,让它也忍不住想出来听听。这时,我更能体会迟子建那“穿着长纱,伴着音乐起舞定能迷倒唐太宗”的幻想,那是音乐的魂在支配着人们的血与肉啊!

听贝多芬的《月光曲》,舒伯特的《小夜曲》,能深深体会“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辽远与旷达,这时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苏东坡,那个被一贬再贬的落难文人,朝廷抛弃了他,好在音乐收容了他,他对音乐的喜爱,他对音乐的擅长让他在苦难的路途上找到了可以停歇的驿站,正是有了音乐,才有了他对生活的乐观豁达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一段乐曲,牵动多少人的心,“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有多少次边疆的羌笛催生了战士们的几多清泪。“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此时那思乡的人们早已愁容满面,而当一首《梅花落》翩然响起,怕游子已是泪湿衣襟。

音乐就是具有摄人心魂的力量,在他的审视下,你可以看到内心深处那纯洁的自我。聆听经典音乐,更仿佛如临佳境。如怨如慕的音乐,似一片归帆,送我去故乡拾梦。苏北平原如绣,湖荡水网似织,新芦出水,万竿摇曳,绿意侵入。江南细雨霏微,沾衣欲湿。冷街幽巷的小镇,悄然闯入记忆的怀抱,风物依旧,往事如烟,一声声熟悉的乐曲,带给我一片怆然的意境,催人欲涕。

我在音乐的怀抱里慢慢睡去,梦中品读音乐的灵魂,任那身后的夜幕徐徐落下。

【篇三:古韵·墨痕】

血液里说一种温柔,情怀中含一分清愁,笑魇里蕴三春香色,回眸处消一派风流,当古意渐行渐远,今世的红尘中我该怎样着步?当晕染的水墨日渐干调,让我用今世的泪水洗脱漠视的歉疚。当尘封的印迹日渐消逝,让我用今世的笔调重馥郁的墨香。随着画卷的徐徐展开,经线纬的错综交插,我品味着墨香的浪漫。

梦断愁天涯,只为情依依。一个是廊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仙?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有流到夏?在那个水流花放的季节,你在幽闺自怜,我在幽暗悱恻。你在枕上听雨,我在梦忆佳人,岂是绣纯才吐?残缺了你的浅唱低吟,漫天飞絮。还能迎着谁的目光谴绻天涯?潇汀馆中凄美的琴声,夹杂着她轻柔的笑语。清新的竹林,飘散着她的阵阵冷香。纵是潇泣残红,纵是梅魂竹梦,我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盈盈烛泪诚探了你的温柔,点点花愁,厌倦了我的执著,在那个花谢花飞花满天的水亭处,红消香断又谁怜?春去秋来却只道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绛绛仙魂,竟是伊人已去,空留红楼。

听雨打芭蕉,看天涯芳草,湘竹情,关山月,柳柳岸,山阴笛,却只留下我雪泥鸿迹。青莲居士仰天大笑,高呼我辈岂是蓬蒿人,举杯邀月,借酒消愁,浮云意,落日情,唱月行却与人相随的悲歌,吟何人不起故园情的小湖,用奔流到海的豪情,含笑间将流朗的胸襟化作三千尺的浪漫瀑流,用冲波逆折的壮志,推眉时将蔑视的权贵淡成九万里的扶摇大鹏,东坡居士挽雕了射天狼,唱千古风流人物,疏桐残月,印出了他的缥渺孤影,寂寞沙州,润出了他的平生烟雨。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却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达到一种明亮而不剌眼的光辉,达到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伤离别,千里烟波,晓风残月,那个多情永还在怀着“执手相看泪眼”的淡淡情思,寻觅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空虚。

采一曲芬芳古意,绣五千绵绣华章,成三千繁华红尘。“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至真至信,至美至淳。指尖淡淡的墨还在逸逸摇动,书面清绝的古韵还在绚舞飞扬,仿佛触不可及,又倾耳可听,倾心可寻。我站在古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古楼上看我,明月装饰了我的富,我却装饰了古韵的梦。

【篇四:笑谈汉语】

中华上下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国母亲,已有五千多岁了。她历经战争烽烟,文明优雅,可不管怎样变化,它的文化之光从未熄灭。从宏伟建筑到自然风景,从美食到衣着,从笔墨纸砚到美丽传说,哪一不见证了祖国的文明。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他经历了重重的演变,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后来的行书。楷书这些方方正正的字,就像一个个小精灵。他们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特点,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小精灵时而轻如鸿毛,时而重如泰山;时而飘若游丝,时而娇弱惊鸿。

汉语起源于图画,都是描绘实物的形体轮廓为起点。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但我们的国语是普通话。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都属于汉语,他们都是汉语的一部分,只是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是唐代作家李白写的,诗中表露了诗人想念家乡与亲人的感情。中华民族是诗的名族,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天生就有诗的灵性。有时候,一个词就可以翻译成一句简短的话,一个字就可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可以描绘或突出山水景色的秀丽,更可以暗喻某种道理,和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情感。一个个灵动活跃的汉字,流露出中华古老的文明,传诵了中华的辉煌与古典。每个国家都一样,每个国家的语言,都是那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的国家也不例外,汉语是我国最宝贵的财富,失去了它,国家就等于回了一半。

在中国,处处都有“中华老人”的存在,他们每天早上在公园晨练,练中国功夫,吃的是中国传统食物,下午,倒上一杯香浓的茶,再练练字,画会画,是多么的美好啊!

可现在,大多数人都投入到繁忙的工作里去,用的都是电脑打字,更多家长从小注意孩子培养外语,文化正在慢慢损失中。

汉语似一块千年古玉,汨汨地散发着湿润淡雅。平仄的韵律,吟诵出的却是千年的文化底蕴,如诗经的伊人,又好似诗人笔下的莲,每个人都知道它的存在,却又模模糊糊地瞧不见真切。

【篇五:磨练伴我成长】

素笺淡语,磨炼我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儿时,我拥有很多梦想,如:诗人,歌手,画家,医生等,但我最终没能坚持下去。

七岁,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撒在我稚嫩的脸上,随着星星的闪烁,我轻吟:“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或许是月光太刺眼了吧!不久便进入梦乡,梦中有个人把我轻抱起来,低低的叹了一口气。这个梦想便不了了之。

十岁,迷上了流行音乐,决心要当一名歌手。灯光微明,一束束的灯光照耀在我的身上,轻举话筒:“:雨后江岸天破晓,老舟新客知多少,远山见竹林芳草,晨风抚绿了芭蕉,寒梅落尽把冬了,衔春的燕想归巢,沿途的景,牵挂的人两情迢迢…”我银铃般的嗓音让观众掌声不断,但上天总爱捉弄人,由于训练强度太大,导致嗓音出现问题,从此与歌手无缘,与舞台告别。

随着时光流逝,岁月蹉跎,我渐渐的褪去了那份年幼的无知与迷茫,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看着老师辛勤的背影,身后的默默付出,我决定要当一名老师。

我要把我的知识传授给我的每一位学生,不只是传授课本知识,也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因为有些时候,生活道理往往比枯燥无味的书本要重要,正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多年后,三尺讲台,肆意挥洒。台下,学生朝气蓬勃,活力四射:“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朗朗读书声,声声入耳,句句入心,我的心绪载着风飞旋…

记得幼时,母亲多次教导我,而我不过云淡风轻一笑而过,那次,母亲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人生中有大大小小的风雨,你必须保留一个成熟稳重的心去做好每一件事,脚踏实地,不要投机取巧,只有一次次的磨炼,一次次的击打才会铸就辉煌的人生!”我看到母亲少有的严肃,在我记忆里,母亲从来都是慈祥的,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凡事不经过一翻捶打,一翻磨炼,不会很成功。

磨炼,忆你,小桥流水旧人家,忆你,亭台轩榭歌别绪,忆你,曲琼细卷江南雨。

【篇六:中华诗词文化,命不应绝】

中华名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同时,中华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现在回过头来审视我们的社会,哪里还有孔孟的淡泊宁静,哪里还有庄周的胸怀天下,哪里还有佛家的虔诚圆满,哪里还有道家的天人合一?中华文化的精髓都渐渐消失。中华儿女为什么不传承自己的文化了呢?

战国时期,有百家争鸣,九流十家,争芳斗艳。重要代表有: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主张“天道无为,道法自然”的道家。当多种思想相互碰撞,儒家思想最终脱颖而出,于是“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传遍天下,成为了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豪杰并起,意图建立万世基业。后世的苏轼曾有词云: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那羽扇纶巾的睿智,那金戈铁马的豪气,最终都化作了“三国”二字,融入了中华文化当中。

谁家玉箫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放眼望去,又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中华诗仙,酒入豪肠,七分成了诗意,三分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你不慕名利,钟情于山水,可还记得那峨眉山月中的半轮秋,可曾梦起那宣州的孤立谢朓楼。可是黑暗包围了你,你又孤身一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然而,黑暗并不能压倒你的傲骨,只能使你变得更加豪迈、激昂!唐诗,一个响亮的文化符号,饱含多少诗人的血泪,你当之无愧地撑起中华文化的脊梁。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词,一个凄婉与豪迈的代名词,化作了中华文化的血肉,充实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头脑。

笔、墨、纸、砚皆有灵气,西游红楼钟情于灵,京剧秦腔婉转悠长。可是它在我们之间一点一点的消逝,化作了梦影,留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灯红酒绿、劲歌狂舞取代了温文尔雅。中华文化,命在何方?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