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活相关作文

【篇一:舍与得】

何为舍得?有舍方有得。但是,舍总得有个量度才行。

易牙为了得到主子的重用竟然毫不犹豫地蒸了儿子给主子齐桓公吃。虽然之后齐桓公看到了他的“忠心”,也确实一直很器重他,但是他也却因此抛弃了骨肉亲情,也削减了儿子及妻子对他的敬重。然而他又真正的到了什么吗?——升官发财,高官俸禄?难道齐桓公真就打心底里看重他吗?齐桓公哪里会不懂得一个连儿子都舍得杀掉的人还会对谁忠心。而且,就算易牙他再怎么狠心恶毒,在那日落黄昏,凉风袭来的时候,他也会略感悲痛和悔恨吧!

历史上有懂舍得的人,都是毅然决然的“大方人”乐羊自己吃儿子的肉羹,吴起杀妻,吕不为用妻妾施美人计,竖刀阉割自己……这些英雄豪杰怎么就不懂得父子之间的亲情,夫妻之间的爱情,达人性及人格的尊严,高尚?也许,这些他们都懂。可是为了做官,为了坐稳那把官椅,对于他们来说丢掉这一切也是不足为惜的。

可是当现代作家朱自清无米下锅的时候,他也一直去领那美国运来的救赎粮——直到他被活活饿死。作为一个知荣耻的中国男儿,他也深刻的明白——自己是不能为那五斗米折腰,因小失大的,他不允许自己扔掉骨气而苟活于世,他舍弃不起这么大一份国耻,所以他宁愿丢弃自己的生命。

无论是近现代,还是在远古,懂舍与得的人并非是屈指可数的。陶渊明身居五柳,他舍弃了黑暗的官场,却得到了自由闲适;屈原纵身投下尼罗河,他舍弃了苟活于世,得到了世人的赞许;谭嗣同为国捐躯……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舍弃的是无法与得到的相比较的。

舍弃,并不是要灭人性;获得,也并非指钱物。关键在于两个字——值得!

【篇二:生命的厚度】

庄子的淡定和超脱源于厚实的生命和独立的思想。厚实的生命长成需要肥沃的土壤和包容的空气。然而,无论我们的处境如何艰难,我们都有必要像梁漱溟那样拥有思想和生命的厚度,才能够从容豁达地投身于政治或事业而忘却自己遭受的苦难。只有从丰厚的思想和生命中汲取能量,才能乐观豁达而又充满希望地以人性之光透射历史和政治的幽暗之处。

可惜现代人忙于对物质名利的追逐,而容易缺乏精神层面的思考。在世俗价值观的影响下,人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往往只是功名利禄。殊不知,对名利的追逐是脆弱和不堪一击的。《族长的秋天》中,独裁者垂垂老矣,回顾他两百余年的超长生命,得出一个结论:人不是在生活,而是在苟活。人们为了生活,必须完成一些要求,具备许多品质,忙忙碌碌,委曲求全,终其一生,大部分时候都在为了生而活,似乎是苟活了。

然而,先哲早已说过,“无为”即“有为”,有时我们应当放下一切,只求精神上的“自适”。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米兰·昆德拉则说:“生活在别处。”我们需要生命的厚度,需要适时地,将自己放肆于精神的原野,汲取力量,使自身变得更美好。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这一境界的极好阐释,粗茶淡饭,躬耕田间。世俗之人可能无法理解,却不知这种放下一切的心境下,人是多么的畅达愉快。我们必须时不时地探寻一下自己的内心,将自己的心灵从泥沼中拔出。

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写道:“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啊!”诚如她所言,尝尽人生百般滋味的生命必是饱满而灵动的。可生来便能超脱尘世的只是少数幸运儿,许多人只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正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一生的挣扎只为了温饱,尝尽了豆腐青菜,而阳春白雪于他只是镜花水月,可他的生命仍可谓饱满,哪怕他面对的只是漫漫黄土,他的生命亦可谓厚重,是因为他能把平凡的小事做伟大,生命就自然被赋予了不平凡的厚度。润物细无声,这样的生命,给世界悄悄带来了光亮。

即便生活再平凡,出身再卑微,人也不能苟活于世间,我们要学会追求生命的厚度。也许你只是一颗小草,但只要能尽情摇曳,便无愧于自己在天地间的存在,在一棵小草的天地中实现自我的价值。阳春白雪或青菜豆腐,幸福或磨难,——多换些角度,把它们当作人生这餐桌上的不同菜肴,好歹要品味欣赏,无所不可,无所不乐。大千世界,有太多苦难与不堪,也有太多美好与惊叹。我们的生命倘若不能为凡尘留下痕迹,至少我们曾有过经历和努力,这纷繁的世界曾为我们的生命留下烙印。或许在某一个瞬间,你也会喊出:“你真美啊,请停一停!”那应当是在时钟垂落之时,我们已经历过人生百态,仍不失风度与信念,欣赏最后一刻的美好。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