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端午节活动作文】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要数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之说了。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配香囊等。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据历史记载,在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秦军攻破楚国国都,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汩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那以后,人们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如今,每到端午那天,每家每户都会包粽子,粽子的类型有很多种,有鲜肉粽子、八宝粽子、红枣粽子、豆沙粽子、枣泥粽子、咸蛋黄粽子、腊肉粽子、雪菜肉粽子、鱼头肉粽子、宫保鸡丁粽子、鱼香肉丝粽子、鲍鱼粽子、榨菜粽子、五香肉粽子。这么多的粽子中,我最喜欢五香肉粽子。因为它吃起来软软糯糯、美味可口。
端午那天不光包粽子,还要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赛龙舟的赛手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年轻力壮的叔叔,有对赛龙舟很有兴趣的小孩,。比赛开始了,参赛的人都做在了龙舟上,只听见”嘭”的一声枪响,龙舟上的人都迅速划了起来。大家都拼命地往前划,惟恐落后。据说这也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这天,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人们还要挂艾草,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我听妈妈说,端午节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可以避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於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之说。
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喜气洋洋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
【篇二:抓鱼】
我的记忆深处,有许多许多令我难忘的事,它们犹如一颗颗星星,点缀在记忆的银河中,在这些星星里,最亮的一颗,就是这件难忘的事。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乡下表哥家玩,可高兴了,因为表哥每次都带我去河里钓鱼,刚到他家,只见表哥已在田里等候多时了,于是,我飞奔过去,问:“表哥,你到这干吗?”他说:“今天不钓鱼了,我们到田里抓鱼。”我听了,一蹦三尺高,赶紧换上鞋子,背上竹筒,蹦蹦跳跳地来到田里,表哥问:“知道怎么抓吗?”“怎么抓,当然是用手呀!”我得意的说。“算你还有点知识,不过,你肯定抓不过我。”我气愤地回答:“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那我们比一场,输了可别哭鼻子。”他轻蔑地说。
比赛开始了,哥哥在那埋头苦干,我想:这样太费劲了,得想个办法。忽然,一道灵光从头上闪过,有办法了,我找了许多花花绿绿的石头,把它围成一个漏斗形状,这样,鱼从大的入口进去,就出不来了,过了一会儿,妈妈来了,看哥哥抓的鱼,直夸他,我生气极了,说:“你怎么不看看我抓的鱼?”他们疑惑地问:“鱼在哪呀?”我领他们来到田边,只见石圈里都是鱼,妈妈和哥哥都目瞪口呆,我得意地笑了,晚上,吃着我的“战利品”,我感觉很幸福。
怎样,这就是我记忆中最亮的一颗星。
【篇三:端午节的作文】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篇四:欢乐过中秋】
昨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五口去外婆家过节。
到了外婆家,我们热热闹闹地围在一起,说这说那,可好笑了。
最有趣的事还是烧火。做饭时,我调皮地跑到烧火处,拿起竹筒往火里吹。糟糕!我脸上一脸的灰,嘴巴的四周还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黑圈圈,把人笑个半死!我把脸洗干净,又继续烧火。这次我可没那么笨了,我把容易燃的柴先扔进灶膛,再加其他的大柴,火渐渐地旺了,把菜都烧焦了。第三次,我有了经验,看爸爸炒菜来加柴,火时强时弱,火候刚合适。
过了好久,菜终于上桌了。这有厨神老爸的功劳,也有我烧火小助手的功劳呢!吃饭我吃得津津有味。
吃过午饭,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互相给起钱来,你给他,他给你。我在洗手时,外公拿着一百块钱准备放到我的口袋里,我一溜烟跑了好远。外婆也拿着钱要给妹妹,妹妹竟然收下了,我抢过钱,扔到桌子上,拉着妹妹跑了。
就这样,愉快的中秋节过去了。
【篇五:春节习俗】
“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转眼间春节又到了,在春节里有许多习俗,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收压岁钱……,让我们来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贴春联这几乎是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贴的,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们是用以辟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于桃木土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意味着对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
春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春节时欢欢喜喜的气氛了。放鞭炮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侯,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春节的时候就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用竹筒点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发出很大的声响,吓走了年兽,放鞭炮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随着环境的污染、很多地方已经禁止放鞭炮了,估计以后这个习俗在很多地方也就见不到了。
过年收压岁钱是我们小孩最喜欢的事了,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压岁钱就可以压住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健康吉利、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它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篇六:我身边的民俗文化】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民俗文化,但是最传统的,就是春节。
在中国,春节是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兽,它非常凶猛,吃人、毁坏房屋、祸害庄稼,人们都很害怕它。有一天,在外打猎的人要生火取暖,不小心烧到了竹筒,啪的一声把年吓跑了。渐渐的,人们发现年有三怕:怕响、怕火、怕红色,所以每当年来时,人们都点爆竹、贴对联、穿红衣服,又称春节为过年。
过年的时候在外打工的人们都会回到家中和家人团圆,各处洋溢着过年的气息。每到这个时候,街上分外热闹,有卖年货的、卖年画的、卖衣服的……五花八门,人人都精神饱满,喜气洋洋。
在家里爸爸忙着扫房,把屋子都收拾干干净净,装饰的别具一格,妈妈在家里忙着做各种好吃的,炖肉、蒸年糕、炸丸子……各家各户都传来酒菜的香气。
大年三十的时候,全家人都会围在一起包饺子,小孩子们则跟在大哥哥大姐姐的身后,忙着贴对联、贴福字、年画,有时候福字是要倒着贴的,预示着“福到”。除夕夜晚,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全家男女老少都围坐在一起看春节晚会,快乐地吃着年夜饭。
初一的早晨,大人们、孩子们都很早就起来,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小孩子们则跑到爸爸、妈妈的房间里,说一些过年的吉祥话,爸爸、妈妈就会拿出红包给孩子们,让他们去买自己喜欢的零食和玩具,这便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一天,大人们在那天则会到亲戚家拜年或在家做饭迎接客人。
这就是春节——我身边的民俗文化。
【篇七:铭记端午节】
汩罗沉没一流恨,汀楚常怀千古羞。楚国的灭亡,贤臣屈原的投江,留下了无限的感慨,带给我们的是——端午节。
一提端午节,同学们一定会想到粽子吧。楚国人,在五月五煮糯米饭,或蒸粽糕,将其投入江中,为了祭祀贤臣屈原,怕江中鱼儿吃掉其遗体。一开始人们是用竹筒盛米饭站在船上扔入江中。后来才逐渐用粽叶包糯米代替竹筒,吃粽子是端午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一个全家融融的温馨场景。
贤臣屈原投江殉国,楚国中的人民因为舍不得屈原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前来救他。当时他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时,再不见屈原的踪影。这就是五月五龙舟竞渡的起源。那里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遗体,比赛划龙舟,形成了繁盛的局面。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花和蒿蔳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现在家家都洒扫庭院,用蒿蔳、艾条插于门楣,或悬于堂中,并用蒿蔳、艾叶、榴花、蒜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还可做成花环,戴在头上。
在端午节那天,小孩们都佩有香囊。传说有辟邪驱瘟之意。实际上是用来装饰的,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清香四溢。香囊有各种不同开关,玲珑可爱。
端午佳节饮雄黃酒可以驱邪解,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用雄黄洒破解。
端午节距今已有千年,可任时间如何的流转,传统习俗也变得简单了,端午节,别的都不记得了,但吃粽子这个习惯却更加流行。这些习俗伴随着我们从小到大,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所以我们要把它传承下去,把这个节日传承下去,为的是纪念已故的屈原,歌颂他的爱国情怀,汨罗江一跃,他选择与国家共存亡。
我们要铭记这个节日。
【篇八:竹筒酒】
上周六,爸爸从淘宝上买的“南山行”竹筒酒到货了。
竹筒酒是用竹筒装成的一种酒,我感到很好奇,这酒该怎么倒出来的呢?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于是他拿起了随酒附赠的一个小木锤,说:“只要用这个锤子对着竹筒顶部敲击就可以打开了。”今天也非常的凑巧,刚好爸爸别的酒喝完了,于是决定今天就喝竹筒酒。
到了吃饭的时候,只见爸爸拿起小木锤对准竹筒酒的顶部使劲敲击,爸爸敲了一次又一次,锤子好像都要敲断了,然而筒口连一个小洞都没有打开。看见爸爸敲不开,站在一边的妈妈跃跃欲试,于是自告奋勇,结果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打开。这什么破酒?居然连两个大人都打不开,我就不信打开不了这破酒,我来!但是,我也失败了。
我们三个人围坐一圈,商量着打开的方法。妈妈出了个馊主意:“三楼邻居在装修,我去他们家借电钻怎么样?”“不行不行,这什么破主意?”我立刻表示反对,“你这叫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做。”“那你说怎么办?”妈妈反问到。我哑口无言。最后还是爸爸去工具箱里拿了尖铁锤,才在竹筒酒上开了一个小洞。
可酒是怎么灌进这个密闭的竹筒里的呢?我又有了一个问号。对了,我可以在网上查呀!说干就干,我在百度里查到:每年清明时节,等到幼竹的笋衣退下之后,在竹子的节附近打一个小孔,分多次少量的用针筒把准备好的酒灌进去,再就地取材,用小木棍把孔封住,等待2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让美酒和竹子一同成熟,渗入竹子的清香后,就到了采收阶段,竹子砍下来进行艺术加工,就成了原生态的酒瓶,酒杯和竹酒。
原来关于竹筒酒还有这么多知识啊,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篇九:我们的运动会】
今天阳光灿烂,我们迎来了冬季趣味运动会。
这次的运动会和以往大不相同,以前的运动会都有跑步、接力、跳绳、沙包等运动项目。这次的运动会都是一些有趣的游乐项目,有同心传递、有小马过河、有愤怒的小鸟、有快乐扭扭扭……原来空荡荡的操场上,如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充气玩具,像一个快乐的游乐园。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操场上参加运动会。操场上热闹极了。同学们都在为各自的班级呐喊助威,欢呼声、叫喊声此起彼伏,汇成了一首欢乐的交响乐。
我参加的项目是快乐扭扭扭。每位选手背上系一个带洞的塑料盒,里面装满了五颜六色的乒乓球,通过扭动让球从盒子里掉出来,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能赢。我心里暗自高兴,这还不简单,以我的舞蹈水平,一个下腰,所有的球一定都会掉下来的。终于轮到我比赛了,我下了腰,可是,一个球也没掉下来,我的心一下跳到了嗓子眼里,为了抓紧时间,我开始扭动自己的身子,我左扭、右扭、上蹦、下跳,终于,所有的球都掉下来了。我的用时是21秒。老师和同学们都夸我跳得快,我开心极了!
另外的赛场上也传来了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同心传递的同学们拿着竹筒,把网球小心地传到下一个人的竹筒里。小马过河的成员们拿起充气小马,往前冲!另外……
啊!这次的运动会真令人难忘!
【篇十:月季花又开了】
拥有了爱,一株小小的月季,也可以倾倒整个季节。
——题记
宾佳雪院落墙角那几株月季花怒放着,懒惰的阳光投下来,将月季花淡雅的粉映得独特美丽。月季花开的差不多,隐约的粉依稀可见,朦胧中带着神秘与美丽。那随风而来的花香淡淡地在空中飘荡,飘荡……
“奶奶,奶奶,去玩水!”“好,好。”田埂里,田里,多了一大一小两个身影。“轻点,轻点。”孩子坐在“凳子”上,脚丫子用力踢向清澈的河流,与鱼儿欢乐地嬉戏。淙淙的流水与双脚擦肩而过,凉丝丝的,爽极了。轻轻的抬起头,仰望天空,天上的云彩里写满了孩子的梦想。她的笑容里沉淀着彩色的梦,于是整个世界变得童话一般。老子慈爱擦去挂在孙女脸上的露珠,帮她擦掉鼻涕,望着天边的夕阳说:“孩子,咋们还回家了,家里的月季花已经开了哦。”
“萤火虫,飞灯鸿,飞上山,砍竹筒,砍竹筒做什么?淋菜……”老人哼着歌,慈爱地摸摸孙女的头,脸上浮现出淡淡的微笑。墙角的那朵月季已进入了甜蜜柔和的梦乡,散发出纯净的气息,粉红如霞的花骨朵缀满枝头,淡雅得没有一点装饰,纯净得没有一点杂质。来到院子里,青蛙打鼓,蝉儿歌唱,奏成一谱美妙的交响曲。奶奶抱起孙女小心翼翼地放在草地上,然后自己也躺了下来。
草坪上,坐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女孩,脸上浮现出聚精会神的情态,一旁的老人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笑眯眯地给孙女讲那过去的事情。月光散下,柔和地照在两人身上,编织着美妙的梦幻。
那一年,我七岁,父母回家后,把我带走了,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读书。
读书后,学业的繁重,使我渐渐淡忘了老家,淡忘奶奶,淡忘月季花。有一次,我的叔叔从老家来,他告诉我:自从我走后,奶奶经常在月季花前,不时说着我,每逢星期六和节假日都在村口,有人问她,她总是说:等我的孙女回来。然而并没有看到我的身影。
当我听到这些,我的眼睛湿润了,在朦胧的泪花中,我看到了村口,有一位老人孤零零地坐在树丛下,盼望着我。此时,有多少思念,多少期待的目光,都沉淀在这质朴的脸庞中,映在奶奶的眼眸里,她仿佛看到了我归来,在月季花下玩耍,开心地笑了。
如今,我还记得那月季花,还记得草坪上的童话。今年的月季花又开了,花开得那么芬芳那么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