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人屈原相关作文

【篇一:端午节活动作文】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要数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之说了。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配香囊等。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据历史记载,在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秦军攻破楚国国都,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汩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那以后,人们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如今,每到端午那天,每家每户都会包粽子,粽子的类型有很多种,有鲜肉粽子、八宝粽子、红枣粽子、豆沙粽子、枣泥粽子、咸蛋黄粽子、腊肉粽子、雪菜肉粽子、鱼头肉粽子、宫保鸡丁粽子、鱼香肉丝粽子、鲍鱼粽子、榨菜粽子、五香肉粽子。这么多的粽子中,我最喜欢五香肉粽子。因为它吃起来软软糯糯、美味可口。

端午那天不光包粽子,还要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赛龙舟的赛手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年轻力壮的叔叔,有对赛龙舟很有兴趣的小孩,。比赛开始了,参赛的人都做在了龙舟上,只听见”嘭”的一声枪响,龙舟上的人都迅速划了起来。大家都拼命地往前划,惟恐落后。据说这也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这天,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人们还要挂艾草,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我听妈妈说,端午节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可以避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於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之说。

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喜气洋洋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

【篇二:湖北名人——我心中的坐标】

湖北人地灵,素有重教兴学,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当我们打开尘封已久的中华历史长卷,荆楚大地的英雄豪杰,贤人逸士。才子佳人层出不穷。从中华名族人文祖之一的炎帝农氏,到共和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从爱国诗人屈原,到明代的政坛领袖张居正,从远嫁塞北的王昭君……名主战士闻一多,她们的行为胸怀,成就无不令人敬仰,崇拜,羡慕。

我最敬佩的是王昭君,看惯了官僚中的勾心斗角,本以为身为宫女的她会在这高强深院中默默地度过一生。正逢大汉朝与匈奴和亲时,她毅然决定为安疆保国做出贡献,远嫁到了匈奴,匈奴人都很敬佩,爱戴她,是她促进了汉和匈两族的友好交往。

同样是好,而我却没有王昭君那样博大的胸怀,奉献的精神。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是为纪念他——爱国诗人屈原,他担任过楚国的三问大夫。惨于国家内政和外交事业,为了楚国的强盛。屈原主张对内进行改革,对外实行联合抗秦,却遭受到了贵族官僚的反对。楚王也不信任他,吧他罢官,放逐到了外地,在流放途中听到京都被占得消息,肝胆俱裂,悲痛万分,报汨罗江而死。

他心系国家,忧心国家得精神使我崇拜。

明主战士闻一多在1935年“一二——五”运动爆发,他积极参加,发表演说,支持学生爱国抗日运动,最后却惨遭国名党特务的杀害。

他不畏强权,怒怕牺牲的精神使我敬仰,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挺身而出,明知道使死路一条,却还要做,他的胆大也是我所没有的。我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面对人多的地方,总是不知所措。

王昭君,屈原,闻一多他们就是我们心中的坐标。我希望具有昭君博大的胸怀,奉献的精神,屈原的爱国情感,闻一多的胆量。他们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吧我们的湖北人得品质发扬光大,使我们湖北的文化源远流长。

【篇三:又闻粽子香……】

街头弥漫着粽子的香味,芬芳、浓郁且诱人,哦,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而设立的。每一次,我都是在怀念中度过的。这不,闻着粽子香,我不禁又想起了姥姥说的那个传说故事……

传说在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因皇帝不采纳他提出的许多爱国主张,而导致国家沦丧,他悲愤到了极点,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汨罗江。父老乡亲却十分爱戴他,就划船到江里去寻找他,打捞他。为了不让鱼虾咬食他的身体,人们就向江里投放粽子,希望鱼虾多吃粽子,而不去伤害屈原。端午节的风俗就是这样流传了下来。

如今,每年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甜粽子、淡粽子,还有咸粽子(那是用肉做成馅的粽子)。我最喜欢吃淡粽子了。因为淡粽子可以吃出很多种味道,比如你不放任何配料就吃,一股淡淡的米饭香味扑鼻而来。最令人享受吃法,就是把粽子叶剥掉,把白嫩的粽子肉放在碗里,然后再在粽子周围洒上白糖或红糖,再轻轻地用筷子夹着粘着白糖和红糖的粽子,慢慢送入嘴里咬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香香的,别有一番滋味,让人回味无穷。那种味道令人吃了一个是远远不够的,有时,我会一口气吃掉好几个呢。慈爱的妈妈最懂我,知道我喜欢吃淡粽子,所以每次都给我包很多淡粽子。每当这时,在满屋飘香的灯光下,一家人常常会久久地回味着粽子独特的味道,醉心地沉浸在屈原动人的故事中……

“孩子,粽子来了!”妈妈一声亲切的呼唤打破了我的沉思,一盘热气腾腾的粽子已上桌,我迫不及待地选了一个,开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哦,我爱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篇四:香甜可口的粽子】

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每家每户都会报粽子、吃粽子。

这不,已经快要到端午节了,奶奶早就把粽子包好了。因为它的美味,还没到端午节就要被我们吃完了。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样子既小巧又可爱,身上的粽叶就像穿了身绿衣服一样。

粽子的做法非常简单:

拿出一张又粗又长的箬竹叶,把下半部分卷成个圆锥形;再往里面放入红枣和糯米,用剩下部分的粽叶卷起来封口;光这样是不行的,还等用线把它缠起来;然后,给它们“洗个热水澡”——也就是放到锅里煮。煮到飘出一股清香来即可。最后,就是一口一口把它吞掉。

怎么样,简单吧!特别是最后一步。

煮熟后的粽子看起来就很诱人。剥开它的衣服,咬一口它的肉,真是又黏又甜啊!而且色、香、味俱全!

粽子不仅有红枣馅的,还有鲜肉馅和红豆馅的,里面想放什么就放什么,花样非常多。

介绍了半天,还没跟你说粽子的由来呢。想必你们都知道,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一生写过很多爱国诗歌,提出过很多拯救国家的政策,可楚王不予理睬,对屈原的主张持反对意见。几年后,国土沦丧,屈原满怀悲愤,最后投汨罗江自尽了。

为了纪念他,每到端午节,人们就把粽子投入江中,给屈原做祭品。这个习俗一直流传下去。也许有的地方还保持这样的习俗,但我们这里好像没什么人把粽子投到江里。

这就是端午节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的原因了。

现在,我每吃一个粽子就会想起爱国诗人屈原来。

对了,我还要提醒大家,粽子虽然好吃,有它独一无二的味道和样子,但我们一定不能吃多哦!因为这是糯米做的,吃多了会拉肚子的。

好了,听了我的介绍,你想不想去吃一个香甜可口的粽子呢?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