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春天在色彩中】
远远地飘来一阵清风,伴有一股悠远的清香,夹杂着一丝清凉的水汽,摩挲着我的面庞,挑逗着我的鼻翼。我不禁失声喊道:“春天来了!”气息已至,春色何在?于是,我便开始寻找春天的色彩。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棵棵笔直的杨树上,一条条枯干的丫枝,似高手画出的颇有气力的线条,其上竟悄然冒出了嫩黄的芽苞,淡淡如烟的青叶中洒下不少淡黄的叶苞,好似在绿翡翠中几点零星的金色,让我看着眼馋。黄绿交错,更是一番风趣。杏树枝头上的蓓蕾已迫不及待,一簇簇一串串嫣然微笑的花朵千姿百态。白玉般的杏花润润的,罩住了我的眼球,远远望去,好似银色世界,却真有“树树花如雪”之感。淡淡的黄绿与银白浅浅地描摹了春色。
“嫩碧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黑色的土地上,是谁在肆意地泼洒着绿墨?定睛一看,是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小草渲染了这土地。小草细细嫩嫩,柔媚有加。小草青得耀眼,绿得纯净,翠色欲滴。我轻轻抚摸,油然而生一种柔腻细滑。细细的草茎上,沾染着的水珠像镶在翡翠上的珍珠,闪着五颜六色的光华。阳光在它们身上折射出多彩的光线,它们时快时慢地舞动,追随着宝贵的光线,轻盈地旋舞,陶醉地成长。小小的花瓣再也隐藏不住满腹的兴奋,好似彩墨,缀在绿色中,訇訇然怒放,举起五彩缤纷的杯盏,红似火,粉如霞,在三月熏风中歌兮舞兮。热烈的青绿和彩色浓浓地涂抹了春色。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来了,老人小孩都在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充满希望地动起来了。老人们一个个苍颜骨貌、银眉鹤发,两眼却炯炯有神,不时地气壮山河地吼一声,舞动着手中绚丽的彩绸,表达着自己的欢乐。孩子们也满怀希望地动起来了。瞧!那个女孩子颈上围了一圈粉红的围巾,穿一身轻快的粉色春装,好似一朵怒放的花朵,正趴在似锦繁花旁争妍斗艳呢!小孩子们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惬意地躺在油油绿意的草上,仰望湛蓝的天空,充满活力地交谈着。人们都在春天享受生活的美好。春天的色彩,更给人带来希望。在我们人生之春,也要满怀希冀,播下梦想的种子。欢动的老人和孩子悄悄地点染了春色。
春色何在?杨杏抽芽满活力,繁花绿草迷人眼。满目春色含希望,播种梦想携春长!
【篇二:高中游记作文】
呼伦贝尔大草原,天高云低,芳草连天,成群的牛羊尽享草原的丰美碧草,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展示出草原不可抗拒的魅力。阳光之下,呼伦贝尔大草原就是整个天地。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上三大草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优质、保存最好的草原之一。这里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出产著名的三河马与三河牛。呼伦贝尔大草原最著名的就是那儿的`景色,你瞧,它绿波千里,一望无垠,牧群如流云飞絮点缀其间,绮丽的草风光令人心旷神怡。许许多多个大小湖泊,河流都是烟波浩渺,鱼跃鸟翔,美不胜收。
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草是最美的,它犹如一首首优美的诗,一幅幅美妙的画:天高气爽,芳草如茵,群羊如云,骏马奔腾。呼伦贝尔大草原就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感觉一定会让你惊喜不已的。那么多的绿草,一丛又一丛,一簇又一簇,野花一朵又一朵,浅绿、嫩绿、深绿、青绿……那么多的绿,都汇集在一起,好像是无数个绿墨水瓶打翻了一般。远远望去,犹如绿色的海洋,风一吹,绿色的波浪一排又一排地翻滚着。啊,真是美极了!
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树林也非常美丽。看,茂密的绿草甸子上点缀碎如繁星的野花,它的旁边,大片大片的白桦林好似一块碧绿的翡翠。日落时分,枝叶间筛下一束束金光,那斑斑点点的日影洒落在地面上,如同碎金一般。
牧群与牧民也在草原中绽放着无穷的魅力。牛、马、羊等牲畜三五成群地栖息觅食,绵羊温顺可爱,牛犊听话、老实,小马也左右陪伴着主人,快乐时就大声叫一声,既忠实又爱玩。“咩咩……哞哞……叽叽”动物们都乖巧地讨着好,引着牧民们欢喜极了,常常唱起动听响亮的牧歌,宽阔的音域,独特的唱法,响亮的歌声,独到的见解,丝毫不逊于城市里歌手的唱法。他们高兴的时候,还举着鞭子挥舞着,开心的笑容一直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到了傍晚,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纷纷升起了袅袅炊烟,大家都快快乐乐地吃着晚饭。这种景象难道不能让你们大家大声赞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感慨吗?
啊,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啊!你何时才能成为真正的天上仙境呢?
【篇三:以风景为题的作文】
古风与现代相结合,那潺潺的小桥流水;那倒垂的柳树枝梢;那摇曳的节能灯泡……这些对于以前的我是不可想象的,也是毫无概念的。那风景,是我毕生难忘的。
那风景,让我惊讶
当汽车到达那座古城外围,绕了一圈,我看到的是木质的屋顶,用石堆筑起来的墙壁,青石板铺成的地板。这一切无不显示了它那段饱经风霜的岁月。入口处人来人往,人们个个嘴角上扬,激动地说着什么。我隐约听到出来的人兴奋的诉说和进去的人兴高采烈的期待话语。他们的言辞使我惊讶,那里真的这么美吗?
我准备去一探究竟。
那风景,让我沉醉
终于,我和家人进入古城。霎时,感觉换了一个世界,只是身上的衣服提醒了我,才能时不时使我从所处的环境中清醒一下。我看着街两旁各种充满当地特色的工艺品,就不禁联想到古时的街市是多么繁荣,墙上时不时的出现石窗——由镂空的精美图案组成,往里一看是满院的草木。我们走在像迷宫似的古城中,交错纵横的古道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有迹可循,但我们很快迷失了方向,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我们也彻底融入了这个环境。我们漫游着,走到了一座小石拱桥上,看着缓缓的溪水中,几枝柳条被溪水推着向后,但它用坚韧的身躯又奋力向前冲去,形成两道被分开的水流;远处的灯光倒映在水中,水波浮动,灯光摇曳。那一刻,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姐姐拍了一下我的头,顿时把我从如梦似幻的景致中拉了出来,我瞪了姐姐一眼,再回头去看,已没有那种意境,只好继续向前走去。
那风景,让我痴迷
我们走在街道一边,另一边的街道靠一座桥与这边连通。有石板桥和木板桥,它们相互间隔,但有时木板似乎彼此没有安全感,两块木板一起出现。石板却依旧坚强,独来独往。我们继续走着,一座木板桥又出现了,它和其他木板桥没什么不同。但连接它的是一扇古色古香的门,它周围长满树枝,像是一团绿墨包围着它,不准任何人进入,只能它自己享受。但“绿墨”似乎还不满足,枝叶伸向了栅栏,想把它也纳入自己的囊中。有几枝鲜艳的花从“绿墨”中生长出来,在风中晃动,宣示它的兴奋,水缓缓地流,时间慢慢地走,整个世界陷入了安静,我的耳里只有那流水声,眼里只有那扇门。时间定格,天地之间只有我和它。我看着它,它对着我。
那一片风景真让我痴迷,我的灵魂都被“绿墨”吸引住,它想把“我”拉入其中,而“我”也应邀进入到里面。只留下一具痴傻的躯壳。
指导教师:宋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