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相关作文

【篇一:山顶山脚看风景】

有人说,我们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还有人说,我们要过最奢侈、最富裕的生活和最切实际的梦想。这两种观念,你同意哪一个呢?还是有着不同的想法与体会呢?毕竟人们角度不同,想法也不同。正如哲学上所讲的那句话,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世界观即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方法论即人们依据世界观而去做事情。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这决定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决定着人们对一件事的不同看法。

正如有人相信眼睛,用事实说话;还有人不相信眼睛,认为眼睛是最有欺骗性的东西。人们自己所站的角度不同,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想法。最重要的是,人们要依据实际讲话,毕竟口口相传与切身体会,不可同曰而语,所以人们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真知灼见。

透过一件事物看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正如一栋房屋,农夫会认为它只是一个供人冷暖和居住的港湾。建筑师会认为它是一件精美的建筑。数学家会认为它是一个由几何与立体组成的图形。而对于哲学家,他会认为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际物体。人们在这个世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着各自的工作与身份,所以决定了他们看世界的角度与想法。

在山顶看风景,你会感觉世界很小,一切都尽收眼底。熙熙攘攘的人群与车水马龙的交通好似与自己无关。感觉世界与自己分离。在山脚看风景,人们看到好像都只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人们会认为自己大自然是多么格格不入,人们惊羡于大自然的伟岸。人们感慨于自身的渺小与微不足道。角度不同,人们的看法也就不同。

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去对世界进行评价,对一件事物,要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他。不要短小狭隘的想法去理解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好的方法论去与这个世界相互认识,促进自己全面发展,有大眼光,高眼界,良好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

角度不同,一切皆不同。在山顶和山脚看到的风景定会不同,一个人要想成功,关键在你怎么想了……

【篇二:零散的整体】

人类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不同的世界观,将不同的世界观统一起来的是哲学。世界观是朴素、零散的,而哲学则讲这些化为一个整体。无置可否,我们生活在一个时间零散的现代社会,去拥有一个作为整体的社会,这个社会,是一种关系,容纳了人物、事件、时间、空间……这种共存是双重的。

零散和整体既是相悖的,正如油与水互不相溶。零散的时间分配是迫于世界周遭环境,由于生活的忙碌,我们很难保持在一个地方利用一段连续的时间完成一件事情。作为结果,很多事情难以不被打断。而对于有些事情(我们不难想象这些事情是存在的)本应有一个人在某个地方在某个时间段内连续操作才能完成,这些打断往往带来在安心的后果。试想男鞋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例如高空作业人员、交通管制、甚至是普通的司机对于他们来说,分神几乎意味着死亡的威胁。这的确可以印证碎片化的生活对我们带来的影响。

而如果从辩证的角度来分析,零散和整体又可以是互补的、相生的。众所周知,整体是由零散所构成的。如果把原子核看做一个整体,那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讲师组成整体的零散。这么看来,整体也是零散的。当我们把整体的时间和零散的时间拼在一起,才能构成我们的全部生命。因此整体和零散也是并列的。

人类从原始生活起就以改造自然为目标。他们对自然的贡献远大于自然界所有物种造成影响的总和。人类对于自然的改变也影响了为事的方式。尤其是将许多原本不可分割的事物拆解为更小的碎片。不论是卢瑟福行星模型打破了千百年来的原子论还是施莱登的细胞学说改变了人们对生物机理的理解,都是新思想对于陈旧理论的破除、完善和纠正。人们提出的新思想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也是由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知的提升。将不可再分的整体化为零散的碎片,是人类发展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同时由于机器的发展、电子技术的进步,机器正逐渐取代人类从事各行各业,人们的确生活在碎片化的时间中,但机器有能力胜任整体的事情。

零散和整体的关系是复杂的,对立与和谐的关系共存。生活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中,我们无疑是在一个零散的整体中寻找零散与整体之间的瓜葛。

【篇三:忠告】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看法。

孔子认为忠告就是遵守正确的道理,不能不去遵守,而朗根尼西却说:“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这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在社会上比比皆是,可我却认为忠告与实践同样重要。

著名哲学家马克思认为,认识是实践得来的,只有不断认识实践才能得出真理,也就是忠告。刚出生的小孩子他什么也不怕,你一味的告诉他火很烫不能碰,可他未必听得进去,但如果他自己犯了错误去摸了火,那么他则会明白火的危险而不再去碰它,忠告固然重要,但并不是人人都会去听去做,这时实践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可是伴随着人的长大,这时的我们不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了,我们有了世界观,有了自己的思维,这时忠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正如文学家歌德所说:“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的能力。”这时的我们看到了因为吸烟而生病的人们,听到了父母,老师谆谆诱导,我们收起好奇,听了忠告不去碰烟,就免受了烟对人身体的危害。这时的我们听了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说,不彻夜通宵上网打游戏,所以才会拥有健康的身体,充足的睡眠。这时的我们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享受着忠告带给我们的好处,这时的忠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但是这些忠告又是怎样得来的呢?为什么爱迪生不乖乖听话不去碰电呢? 爱迪生他的好奇心使他与电结缘发明灯泡,可他不是因为没有听忠告才成功的吗?所以忠告固然重要,但没有实践也远远不行,朋友之间如果你一味的告诉你的朋友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那么就如罗伯特·林德所说:“友谊绝不会忍受长期和频繁的忠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而忠告也只是自己认为的对的好的,但如果两个人之间有一个人强行改变另一个人的世界观,在将自己的看法强加在别人身上,即使是良言也不会使两个人和谐相处下去。人总要自己跌倒再自己爬起来,自己失败再自己成长起来,所以同样实践也极为重要。良药苦口可太苦了,人们也不愿意喝。忠告其实就像一个路标,指引着实践,可路标也会有人选择忽视,然后自己闯荡,自己成长。

忠告如果是一片大海,那么实践就像海中的鲨鱼,有时它会在海底遨游,却不会永远不越出海面。忠告是前辈的经验,可不实践、不失败、不成长也永远无法体会到忠告的甘甜。

【篇四:收藏生活的美丽】

生活,生活不是那么简单。成,如朗月探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志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存,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而废食。

收藏生活的美丽,便是收藏心中的那份最纯真的喜悦。收藏生活的美丽,走到哪儿,心灵依旧温暖如春。

每天,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丽,小时候,大人带我出去玩,曾不止一次地听到叽叽喳喳的小动物的鸣叫声,就这样满载着新奇的旅程悄无声息地开始了。中学时,心儿永远向着未来,但时常会有阴晴圆缺,与妈妈一起包饺子,享受浓浓的亲情时觉得无比幸福;可成绩不理想时,父母那哀怨的眼神却一次次撞击着我的心灵。

生活如泉,越品越见清冽;生活如茶,越品越见幽香;生活如酒,越品越感醇厚。感受生活,你就会发现困难其实是充满着乐趣的。生活中没可能尽如人意,总为这些不尽人意的事情生气,与自己过不去,这又何必呢?感受生活,你试一试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用享受的心态去接受它。或许这样,生活就会少了许多的不愉快,而且还会多出许多欢喜呢。不管你现在的心情怎样,请看看你的生活是否少了温情、浪漫、梦想和自在呢?如果是,请感受生活,你就会发现你并没有缺少它们,你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

生活也是一个简单中不简单,复杂中不复杂的问题,就像面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样,有些人的人生观暗淡无光,有些人的人生观流光溢彩,有些人的世界观宽广雄厚,有些人的世界观悲惨凄凉。观不同的人生就有不同的人生观,观不同的世界就有不同的世界观,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它们。生活亦是如此,看待不同的生活,那么生活就将给你不同的答案。

生活是美丽的,然而未来的生活又是未知的。相信自己,一直走下去,明天的生活一定是美好的。

五彩缤纷、多姿多态的生活,就是最值得收藏的生活。人生只有一次,单单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不能白白浪费我们的生命,我们都想为自己的人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感受生活的美丽,收藏生活的美丽吧!

【篇五:自我选择的思维方式】

公苹果司的总裁库克认为:“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人类的思维方式来源于迥异的世界观,纵然不会是相同的,更不会失去本性——同情心与其本身的价值观。

人类对思维方式有选择,有自主的选择权。但这个选择权来自他自我的世界观,而世界观又取决于他生活的环境鱼世态。当今,这个世界,纷繁复杂,多变,莫测,人们的思维在不断的跳跃。人们在世界观养成的阶段,其世界观会被外界大量的信息不断地更替,而更替过程中便有了他个人的自我选择,最终成形的,总会是千姿百态,各有千秋,决不会定死在一个格局的世界观。

也许,你会反驳,人的价值观和同情心正在渐渐消退,有谁准备退出历史舞台的趋势!否然!人们不去扶倒在路旁的老人,似是毫无同情心,可藏在这背后的不是另有原因?你敢扶吗?敢扶,愿意扶的大有人在,决不可将个别案例放大化而去定式整个社会,而人类的价值观着实发生着变化,但纵观古往今来,也许只有庄子,不慕名、权,愿息生于自然的”穷苦“日子。这种价值观的变化仅意味着人们对于物质需求的日益增多,并非失去。

诚然,当你选择去反驳我的观点时,你已做出了思维定式这个”圈套”你有自己的想法,并尝试去驳回自己的观点。可见,你是不愿从众的人”自我选择”不被思维定式,但,自我选择被思维定式的人不在少数。

著名的戏剧家达里奥福,用自我的价值观和同情心去更多地关注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同时。他也更愿意为这些“可怜”的人们发声、将他们写进自己的作品中,不与外界“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占据自我一方净土,坚守那份同情心与价值观。

又或者人类像机器一样思考呢?阿尔法狗与柯洁的对战,柯洁输了,阿尔法狗自动关机了,这难道不是作为机器的它,用有情感的一种体现吗?不然,它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反应当是大肆嘲笑柯洁,嘲笑我们整个人类,做出胜利者的姿态,傲视这世间的一切。

人类的世界观在不断变化,完善,价值观在不断改变上升,只是多偏向于物质,同情心,依旧在,更多的慈善款,希望工程,流浪动物救助站在社会中涌现。对于外界的各种事例,更愿发声,表明自我的观点与主场,人类在进步,人类在发展,人类不会因为自我选择的思维定式,而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

【篇六:走进】

其实你一开始就应该能想象到大量的复制粘贴。对于我们自己来说,那些我们其实并不想追求的理想和信念,只要我们努力,也许就能得到。

对于那些真正属于外界的东西,对你来说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因为那些物质条件无聊,你追求精神基础。追求了十几年突然发现又回来了不算失败吗?

还是说从一开始就没有固定的定义,信仰,标准,现在这里的行为给了你固定的安慰。

如果你之前看过的电视剧对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那么你现在就要考虑是不是应该做点别的,做个改正来改变。

记得高中一起住宿舍的时候,会有很多小插曲,但最后还是会像以前一样和好,没有造成太大的困扰。嗯,从一开始,你们都知道你们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你们的关系。

即使到最后,生活也不会改变。

因为从一开始,你的心情就特别坚定,你的信念一如既往的是决定。

【篇七:梦想】

有些路,尽管拥挤,却不是你选择放弃坚持的理由。

有人说,生活在世间,我们不可能无视他人的评价,但也不能只因为他人的评价而活。

只选择自己内心觉得正确的,自己喜欢且愿意去做的,不要太多地去顾虑,有时候,错过就是错过了,即便再补救也没有了原先的味道。但不管怎么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不管是否错过,不过是否会有非议,还是心中存有顾虑,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内心。

有些现实,认真地观察与分析,真的可以发现它的奇妙之处。

很早之前就很欣赏钟大哥,也许是因为世界观上有相同点吧,他说过,有梦想就去追,先别去想会不会实现,先去尝试了再说,如果你不去试,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而他说的观点,正是他自己一直在践行的。

后来认识了微笑小天使,尽管他们相差了近二十岁,可是微笑小天使说的关于梦想的言论,居然跟钟大哥的不谋而合。

而我同时很喜欢他俩,这几形中,其实就是因为有一种相似的观点在牵引吧。

有梦就去追,不管你处在什么样的时刻,什么样的年龄与环境。

只要想做,都有实现的可能。

【篇八:不能成为“计算机”】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但苹果公司总裁库克则更担忧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在我眼中,价值观和同情心于我们毫无疑问是重要的,我们不能成为“计算机”,也无法真正成为“计算机”。

世界观在政治中被阐述为:人们对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通俗来说“我认为XX。”是一种主观的感性思考。而价值观则是建立在个人的世界观之上,存在与长久以来的观念之中的,它是人们做事的依据。比如说最近国家颁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七不规范”等。“爱国,敬业,诚信……”它培养了我们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的基本素养。若无价值观,那么不就可以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了吗?有了价值观,才能建立文明社会。

价值观,是人们基本判断对错的能力;同情心,则是造就民族凝聚力的根本原因。

有了同情心,就有了互相包容,也就有了团结。尊老爱幼、扶老人过马路、让座,大到敬老院以及慈善机构,这些都是同情心的体现。不仅仅只有对人,对动物,对环境,对自己的物品,对公共财物,甚至对国家,我们也可以去爱护,去关怀。这些美好的品德经过历史的沉淀,便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足以在大危难之时共同抵抗危机。可以说是,同情心造就了一个美好的社会。

人脑是高度化的物质系统,可以说是只要是个人,他便会思考,会体悟,会有自己的想法,会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那么人则永远不能完全摒弃感性的想法,去真正的像“计算机”一样,正确计算自己的得失,也无法像动物一样,只凭自己的感性去生活。如若真的像“计算机”一样“冷酷”,无法感受到人情的温暖,那时候,“你”还能真正算是“人”吗?因此,我们无法,也不能成为“计算机”。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那时他们也有自己的价值观,有对人们的同情心,也有对生活的追求。即使会出现一些“恐怖”份子,但也一定会有正义的“警察”来制约他们的。

总之,处于如今的城市之中,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竭尽所能地享受生活——享受工作,学习带来的压力与收获,享受家人,朋友相处时的愉快时光,更享受今天的空气和阳光。同时也要记住,我们不能像计算机那样思考。

【篇九:故人心】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是纳兰性德的一首诗,让我觉得很悲伤的一句话,可又觉得这悲伤的话中暗含着巨大的人生哲理。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太多的人,他们都会风风火火地走入你的青春而又刹那间消失的无影无踪。是谁变了呢?是什么让我们走散了呢?一定是他薄情寡义,是她不念旧情。其实这只是时间的杀伤力,没有原因,没有理由,是我们都变了而已。

这句诗多形容男女之间的情感,想象着他们的爱情如果都如初见般那样多美好。我到觉得这首诗适用于人与人之间许多感情。那些曾经以为一辈子会在一起的恋人,久处后开始厌倦会怀念刚开始的甜蜜。那些曾经说好当一辈子好朋友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都走散了。或许会剩下一个人站在原地,念着旧情怀疑人生。可这都是我们需要接受的,这只是我们漫漫人生路上的一小步。

前些天我见了个小时候特别要好的朋友。小学时拉着小手,无话不谈,有着说不完的话。我们小时候可以一起捏泥巴,一起玩水,下雨天都会跑出去淋着雨笑。时隔好久再见时,我们早就已经没有了那么多话,两个人经历不同,环境也不同。她可能只想当个富婆,而我在她眼里可能还只是个小学生。我们没有见第二次面,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早都已经不是那个捏泥巴会笑出声的年纪了,我们都变了,但却都没错。

人和人的生理构造都是相同的,但人最精彩的地方可能就是人们的思想不同。我们都有着专属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世界观。所以当我想着去挽留那些走散的人时,我就会提醒自己,要尊重他人的想法,以及自己的世界观。

人们说朋友就像路上的行人一样,往往一闪而逝。而我觉得那些真正的朋友是从不会轻易离开你的生活。那些真正的朋友无论离开多久都会回来,无论多久没见,感觉都不会变。他们可能不会陪你沿途看一路的风景,但无论你在哪他们都在以另一种方式陪你一路经历。

我偶尔也会期待,如果都回到了初相见时那般该有多好。我偶尔也会期待,如果大家都没走散,那该多好。偶尔也会期待,哪怕走散了,彼此也不会抱怨,不道故人心易变。慢慢的我长大了,理解了妈妈从小说跟我讲说身边的人要宁缺毋滥,理解了那些最后留在身边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才是要珍惜的。

故人心并不重要,要的是珍惜眼前人。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