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感恩是人生必修课】
母亲信佛。在外人眼中,这也许是迷信,但它确实教会了我许多。
母亲写了许多的感恩帖贴在家中,提醒我们感恩一切为我们付出的人,但对于这种教条式的感恩,我一向不以为然。
去年冬天,大姨突然打电话来说,外婆摔了一跤,摔骨折了。正值我期末考试时,母亲权衡再三,决定等我考试结束再回家。
母亲开始抄经,一张一张,几天,佛台上便叠了厚厚一摞。我曾开玩笑:“难道你把我们家所有的经抄完,外婆立马就康复了?”母亲只是淡淡地瞥了我一眼:“心诚则灵。”
我随手翻起那摞《心经》,“希望母亲早日康复”,再往前,便全是关于我的了,“希望女儿考试顺利”,“希望女儿天天开心”,一摞《心经》,有为我祈福的,有为外婆祈福的,独没有为母亲自己的,我的心中泛起了涟漪,眼眶有些酸涩。我揉了揉眼睛,生怕滴落的泪珠沾湿了母亲的一片慈心。
母亲学佛不为自己,而是希望其他人能幸福!泪眼中,佛台上的“感恩”二字,仿佛活了起来,化为一条条墨线,汇成了母亲为我付出的点点滴滴。
我将《心经》塞回烛台下,却发现烛台下还有一些小纸片:“保佑女儿平平安安,万事顺利!”我泪水无法控制地落了下来,滴在纸上,漾开了一朵朵墨色的花。母亲的爱,要如何才能回报得尽?感恩为何,心中愈发明晰。
趁母亲小憩,我去佛台拿了一张《心经》,提笔描画,写了一会,便觉脖子上像压了块巨石,酸痛不已,但下笔却仍旧坚定,脑海中回放着母亲为我付出的点滴,至少,我也能多少做些什么来感恩母亲了。
“愿母亲长命百岁”,收尾。将《心经》轻轻夹在那摞当中,心中默念:感恩你,母亲!
感恩是人生的一节必修课。
感恩之于人生,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
想必,母亲为外婆祈福时,也是怀着同样的心情吧。
【篇二:这样的人让我暖心】
北京的雍和宫,那是一座充斥着热闹而不失安谧的藏教寺院。我每年都会随父母去那里参拜。而每次参拜时,看到那高高在上的佛像,我的心中便时常涌起了虔诚的信念。而当我准备烧香礼佛时,总会看到周围虔诚的人们毕恭毕敬的双手合十,心中默念着期盼的心愿,对佛表达了尊重之情,让我领略了世俗中难以感受到的善良、慈悲的一面。但这些与我在礼佛过程中无意间发现的正在清理佛台的老妇人来说,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一进殿中,佛像温和而恭敬的神态便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我昂起头仔细地端详着,佛像安详的脸上透露出慈祥,看着佛像高大的身躯,心底不禁有些感叹,佛祖啊!人们心中的信念!在人们的心目中高高在上,它的无私的慈悲,感化了多少的心灵,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地低下头来,却发现了另一幅画面,有一位老妇人,正在用布满了皱褶的手,拿着一块抹布仔细而小心地清洁着佛像台,我呆在了那里。
她佝偻着身体躲在阴暗处,像是很怕被人发现似的,小心翼翼而快速的清理着!透过大殿中昏暗的烛光,我隐约看到她穿着破旧的上衣,衣服上的补丁随处可见,她双手仔细地擦着佛台,脚下有一个装满了水的小桶,擦一会儿,她就弯下身子去桶中清洗抹布,她轻手轻脚的,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可能是怕惊扰了佛祖,还有那些虔诚的信徒吧!不时地有人从她身边经过,但谁也没有注意到她,她双眼紧紧的盯着佛台,除了投抹布的时候,没有片刻地移开。
这样的一位地位卑微的老妇人,她用她的双手不仅清洁了大殿,也赶走了人们心中的阴霾!她的行为不会被许多人知晓,默默的奉献也不会像佛像被人们虔诚的参拜,可在那一刻,她的无私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篇三:瞧!常州在变化】
常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吸引着全国的游客如潮水般一拥而上,让人特别想去看看。
我的家乡常州是个“美食城”,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美食。每天早上,大街上人头攒动,放眼望去,连个空位都没有。而我为独喜欢常州最有名的银丝面,面细如丝,色白似银,像在夜空里闪烁的珍珠,不仅颜色漂亮,味道柔软滑爽,富有韧性。
常州不仅因美食得名,风景让人流连忘返。淹城市常州最有名的景点之一,周末的时候,景区更加拥挤!园区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可以了解的古代历史,有惊险刺激的水上漂流,许多的景色让人停住脚步。
常州的发展一天比一天快,有像蠕动蛇般的BRT,为每个人打开方便的大门,有环保的公共自行车,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倡了低碳生活,有快捷的地铁,更加方便快速的服务了大家,常州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的好转。
“铛……”l聆听着晨钟暮鼓,香火缭绕。这是我们常州的一个代表建筑,天宁寺。站在佛台上,常州的一切都尽在眼底,运河中的游船,文笔夕照的红梅公园,古老的淹城遗址,车水马龙的BRT,一辆辆低碳自行车穿穿梭在常州的每个角落……
常州一步步的变得繁荣昌盛,以新的面貌迎接远方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