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努力的】
该来的还是来了,我终于还是步入了初三下学期了,这是我在母校最后半年的学习,想起以前浪费的两年时光,心中难免会有些伤感,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喜欢初三,因为它的压力比以前的更重,家人的期望比起前更高,我的神经绷得比平常越紧,他们像一颗大石头压在我的身上,让我喘不过气。有时我真希望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但时间允许,他总是把我逼到极点,再狠狠的把我摔下万丈深渊,有时我都不知道我究竟该怎么办。
当初一的孩子们成群结队地走向电影院;当初二的女生在学校走廊上嘻嘻哈哈、谈笑风生,初二的男生在操场上驰骋、兴致高昂。而我——初三的一名学生,坐在与世隔绝的北楼,埋在一摞一摞的讲义中奋笔疾书,心中只能一阵叫苦、嫉妒、羡慕、伤心?虽然每天被函数、ABC、之乎者也、串联并联、原子分子包围得团团转,又被“√”、“×”、“—1”、“—3”打败,虽然惨了点儿,但我却在不知不觉中进步着。其实初三的生活是积极的,是有趣的;学习的紧张,竞争的激烈是锻炼我的好机会,我想对自己说:即使再苦再累,我也不会畏缩,因为暴风雨过后,我迎来的将会是彩虹。在学校里,我从来不敢对自己有任何松懈,我怕一不小心就会被拉下来;在课堂上,我从来都不敢走神,我怕我会错过什么;在课外上,我又不敢出去玩,我怕我来不及巩固,真的,我好累。
打开天窗,去看星空,那漆黑的天幕上缀着几颗星星,它们是那样闪耀、迷人。我突然恍然大悟:那漆黑的天幕不就是初三的生活的外表,而那些亮晶晶的星星不就是生活中的内在之美吗?心中充满理想,不管未来怎样,永不放弃拼搏,就会取得成功的!初三,我的奋斗年!
【篇二:奋斗】
该来的还是来了,我终于还是步入了初三下学期了,这是我在母校最后半年的学习,想起以前浪费的两年时光,心中难免会有些伤感,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喜欢初三,因为它的压力比以前的更重,家人的期望比起前更高,我的神经绷得比平常越紧,他们像一颗大石头压在我的身上,让我喘不过气。有时我真希望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但时间允许,他总是把我逼到极点,再狠狠的把我摔下万丈深渊,有时我都不知道我究竟该怎么办。
当初一的孩子们成群结队地走向电影院;当初二的女生在学校走廊上嘻嘻哈哈、谈笑风生,初二的男生在操场上驰骋、兴致高昂。而我初三的一名学生,坐在与世隔绝的北楼,埋在一摞一摞的讲义中奋笔疾书,心中只能一阵叫苦、嫉妒、羡慕、伤心?虽然每天被函数、ABC、之乎者也、串联并联、原子分子包围得团团转,又被打败,虽然惨了点儿,但我却在不知不觉中进步着。其实初三的生活是积极的,是有趣的;学习的紧张,竞争的激烈是锻炼我的好机会,我想对自己说:即使再苦再累,我也不会畏缩,因为暴风雨过后,我迎来的将会是彩虹。在学校里,我从来不敢对自己有任何松懈,我怕一不小心就会被拉下来;在课堂上,我从来都不敢走神,我怕我会错过什么;在课外上,我又不敢出去玩,我怕我来不及巩固,真的,我好累。
打开天窗,去看星空,那漆黑的天幕上缀着几颗星星,它们是那样闪耀、迷人。我突然恍然大悟:那漆黑的天幕不就是初三的生活的外表,而那些亮晶晶的星星不就是生活中的内在之美吗?心中充满理想,不管未来怎样,永不放弃拼搏,就会取得成功的!
初三,我的奋斗年!
【篇三:校园的美景】
在美丽的赣江西畔,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谷中大道上,有一所美丽的小学,它就是我的学校——南师附小红谷滩校区二部。
学校整体建筑的风格是简约的欧式风格,墙体以砖红色为主,由南楼、北楼和操场组成。站在学校的大门口,可以看到大门两旁站着一些值日站岗的同学,他们个个都精神抖擞,看到老师立刻主动敬礼问好。进入校门直走,映入眼帘的是几棵棕榈树,当风吹来的时候,它们就会挥动着手臂向你招手,好像在欢迎你的到来。
大门左边是南楼,一共有五层,每一层的护栏外都种了迎春花。春风吹来,美丽的迎春花纷纷绽开了笑脸,黄灿灿一片,十分耀眼。南楼是回形结构,中间的空地便成了我们的“小操场”。“小操场”里种了一排竹子,它们争先恐后地像比赛一样快速的生长,最高的有两层楼那么高。“叮铃铃”的铃声传来,下课了,同学们都争分夺秒地跑出教室,在“小操场”上快乐地玩耍。他们有的跳皮筋,有的在竹林里捉迷藏,还有的在护栏旁一起欣赏迎春花和校园里的美景,到处都是嬉笑打闹的声音,十分热闹。
“小操场”后面就是大操场,它可比“小操场”热闹多了。看,到处都是同学们运动的身影,有的跑步,有的跳绳,有的踢足球,还有的踢毽子……大操场也是我们平时上体育课和户外运动的最佳场所,每次天气晴朗的时候,我都很想去大操场上肆意的奔跑玩耍,体育课也是我最爱的课程之一。
接下来就是北楼了,北楼也有五层。但是这边主要是一些多功能教室,如舞蹈教室、音乐教室、形体教室等。还有少部分是一些上课的教室。一般都是低年级的学生被安排在这里。去年我二年级的时候教室就在北楼,现在三年级了,教室又搬到了南楼。
这就是我的学校,一所美丽的学校。我热爱我的学校,更爱校园里的美景。我将在这里刻苦学习,努力读书,扬帆起航,奔向未来。
【篇四:孔雀东南飞】
找不到北,是我一向的特点。
然而在学校,我是分得很清楚的——因为有南楼和北楼。
起初也是分不清的,但因为后来总会听到领导提起,生生地把这两个方向当作两个楼的名字。
对于方向,许嘉桐同学曾推荐给我一部叫《西北有高楼》的小说。她刚说完,我忽然反问,为什么孔雀东南飞?她竟愣了一下,大概是不知我为何问这样古怪的问题。我淡然答道:因为“西北有高楼”啊。
七年级的时候,我很怕到北方的高楼里。那里的气氛紧张压抑,又有很潮湿的感觉,吸气时还好,一呼气,感觉身上汗津津的,不是大汗淋漓的感觉,而是潮乎乎的难受,前胸和后背的衣服粘在身上似的,令人透不过气来。
心理作用。
因为中学生活本就有紧张的感觉,而九年级更是了。那样的氛围,往往,我是很难待下去的。
开始不愿,是因为害怕考试。如今越来越能体会,我们大家,在一起的时间并不久了。
老师是艄公,渡走了我们,这些旅人,到了地方又要各奔东西……那个场面,一想到,便未语泪先流。
这么改:忽然想起今天的学弟学妹,七年级,还改不了打队礼的习惯。我高兴得不得了,正想找个老师,模仿他们敬队礼打招呼,竟一直学到热泪盈眶
好爱我们的南楼。
刚搬到南三楼时,唐鹤鸣同学写了一篇日记,里面提到,杨朋儒同学说:“走吧,以后又不是不在这个楼。”当时这篇日记被范读,我想,真是会安慰人,那么你明年又该怎样解释呢?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而西北有高楼,难以飞过。
而今是不在了。
刚搬进北楼时,确实没这番愁绪,如今,望着“禁行”的南楼,心中诸多感想,一言难尽。
那惧怕很久的北楼,如今便也慢慢适应。
欧阳菲菲有一首《感恩的心》:“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我来自南方,情归南楼。
两年的生活,固不能匆匆忘记,适应与平复,也需要时间。念旧的人,对往事总是有无限怀念。
魂兮徘徊。
我们,将魂归一处,那充满苦乐酸甜的南方啊!
旅人我,在船上,只有一年时间,明年,又该做怎样的告别?
“孔雀东南飞”是为什么?
因为,因为她憧憬的是冬季的温暖居所——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