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相关作文
满招损谦受益作文2000字12-23
【满招损谦受益】徐曹畅俗话说得好,“满招损,谦受益”顾名思义就是:骄傲招来损失,谦虚带来好处。那件事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个道理。依稀记得那时候的我学习不算上等,因此爸爸妈妈就为我报了一个英语辅导班。在刘老师教新课程时,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快速的了解它,掌握新知识。可不过一会儿,掌握了知识点,我自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的没有一点漏洞了,便想着开始做题,做题,想着想着,便觉着这课似乎有些枯燥无味,开始撑着头左转...
让,是一种谦虚的表现作文700字12-19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让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幼长顺序分给了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呀。”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应该让着他。”这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后来孔融便成为了人们教育孩子的榜样。但是并非人人都是谦虚的,例如这个故事:在萧伯纳访问苏联期间一次,...
谦虚的另一面作文700字12-18
谦虚,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古人对我们的告诫,“成就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同样陈述了谦虚的重要。然而我们应该一直保持谦虚么?不,我认为有的时候骄傲远远胜过谦虚。两千多年前,此时赵国某个地方,一位说客没有保持谦虚,相反的,他对自己的骄傲让他在国家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最终,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楚王解救赵国于危机之中。他就是毛遂。试想一下,若...
我的家风作文900字12-12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构建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我们稍加梳理,解读一下历史不难发现。许多长盛不衰,地位显赫的家庭或家族。都会有各自兴旺发达的秘诀--家训,又可称为家风,它可贯穿于整个家庭或家族辉煌的始终。我的家风呢,其实不是制定的,而是在生活中,家中长辈言传身教的。先...
论语读后感作文800字12-04
谈学习态度《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智慧的结晶,是一份让人受益匪浅的文化宝藏。读过之后,我对学习态度有了更深的认识。有人说“态度决定性格”,我觉得“态度决定学习的一切”。因此,我认为,学习要有一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我们在学习上要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要正视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人的知...
素材简短作文600字12-03
谦虚与嚣张不仅仅是两种人格的表现,这也是两种不同的态度。谦虚是一种低姿态,心怀敬仰的学习之道,嚣张则是一种高姿态,心怀蔑视的骄傲表现。很多人喜欢谦虚的人,讨厌跋扈的人。其实这两种态度究其根本来讲都无可厚非,谦虚也好,嚣张也罢,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而在于拥有这两种态度者的实力。实力弱小者理应谦虚,实力强大者则有资格嚣张。古人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的是无论是谁都要以一种谦虚的低姿态去对待,对于这种...
谦虚是中华传统美德作文500字11-30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诗词激励着人们,使人们不断进步,谦虚是成长路上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孔子是一位伟人,当时他已家喻户晓了,孔子并没有骄傲,反而更加谦虚。一天,孔子去拜访老子,想拜老子为师。老子见孔子想拜他为师。心中很是疑惑,孔子当时比自己名声还大,为什么要拜自己为师呢?孔子虚心请教他人,从别人身上发现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陷。连一代圣贤都虚心请教,我...
为别人喝彩作文900字11-25
也许当你成功的时候,你很想得到掌声来肯定你所付出的努力,想得到他人的喝彩。同样当别人取得成功时,你也应该学会为别人喝彩。为别人喝彩,是一种谦虚的美德。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谦虚的美德,也有许多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启迪后人,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这些名言警句都告诫我们要谦虚,也就是学会向他人学习。当他人取得骄人成绩时,也就是我们向他学习的时候,也是我们应该为他人喝彩之时...
我真后悔作文400字11-19
在四年级时有一次期末检测,那件事令我后悔莫及,但是,它教会了我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那年夏天,灼热的高温直晒得大地冒烟,教室里更是被晒得滚烫,这时,谈老师说:“下周期末检测,都回家好好复习!”大家听了这话,瞬时满脸惊慌,只有我还是一脸无所谓。回到家后,我除了完成家庭作业,其它啥也不干,只顾玩乐,爷爷劝我:“复习复习吧!”我非但不听,还生气地反驳道:“我成绩这么好,哪要复习嘛!”说着,我又兴冲冲地去玩...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