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思维,决定高度】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柏拉图所推崇的“思辨”思想尤其注重思维的重建。放眼中华名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统治者们不是独守一家思想,也不是恪守先秦时期的制度风俗;而是百家争鸣,儒法兼施,是名族融合,摒陈推新。文化、政治领域的多层面融合造就了五千年来的不断发展。思维的更替使中华民族完成了从氏族社会步入农耕社会,再跨入工业化社会的历程。那么,思维是什么呢?为何会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思维决定了高度。互为邻里的甲、乙二人相邻地开了两家面馆。三年后,甲家赚得盆满钵盈,生意源源不断,而乙家处于破产边缘。贫富差距的原因究竟出在哪了呢?原来乙家的拉面口感虽好,但刚出锅的面烫,客人往往七、八分钟才能大块朵颐。甲家则是在面出锅时,用碗把面盛起来放入清水中30秒,待冷却后再端上桌,到客人口中时温度刚好。这30秒和八分钟就决定了客人的流向,甲店主的经济头脑更胜一筹,这也何尝不是思维固守给乙店主带来的“破财之灾”呢?
思维也决定着人生的宽度,中国著名禅师马祖道一,推崇并身行人善之义。有次,他见一蝎子掉入水中,决心救它。谁知手刚入水,蝎子便蛰了他的手指。禅师无惧,简单处理了伤口又将手伸入水中,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一旁的弟子实在看不下去:“它老蛰人,何必救它?”禅师回答:“蝎子蛰人是它的天性,而善是人的天性。我怎么能因为它蛰我,就改变了自己的天性呢?”弟子默然。是的,禅师的做法或许有点可笑,但换种思维想想,这难道不是对人性本善的诠释吗?
思维更体现出生命的长度,黑人总统曼德拉曾被关押27年,期间受尽虐待侮辱。在他就任总统之际,他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当他向这三名不知所措的中年人致敬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时,我已经清楚,自己如果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当你真正把一切负担抛之身后时,对自己才是一种真正的解脱,思维的变通使曼德拉重新组建了对人生的认知。
生命的高度、宽度与长度构建了人生的视野,思维一陈不变只会让你注视眼下,前途惘然。思维通达变换,才能使你豁然开朗,欣赏本属于人生的那番美景。
思维创造视野,视野展现思维。让我们多加变化思维,拓宽人生的纬度。
【篇二:成长从这里起步作文】
【篇一:成长从这里起步】
在这个金色的季节,我们怀着青春的梦想步入了中学的殿堂,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步入中学,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刺激。新的学校,新的同学,一切是那么的陌生但同时又感到熟悉。中学时代,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人生中最美好但同时又是最重要的阶段。为了以后的未来,就要把握好这个重要的阶段,走好这人生的第一步将对以后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那么如何走好这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呢?答案当然是努力学习。人生的大门才刚刚打开,学习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同样对中学生更为重要。中学时期,我们会受到各个方面的诱惑,如何把握好自己是至关重要的。中学生是充满活力,迸发出青春气息的。在这一时期,我们应当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抵制住各方面的诱惑,为以后的生活指明方向与铺平道路。我们在享受这一切美好的时候,应当把握好人生的第一步不要让青春岁月在这里赞送,要让这人生的开始在整个人生中都闪耀出金子般的光芒。成为以后人生中的美好回忆。
告别了小学也就告别了美好的童年,既让童年在小学中结束,那就让成长从这里起步吧!
【篇二:成长从这里起步】
我以那永不停息的脚步,在这世界里徘徊和漫步十多年了!
人越长大,对生命看得越灰。梦想的真谛究竟是什么?追求不到自己的目标,惟有违背自我、得过且过、马虎了事地去混日子。有时我会这样的醒觉:我不能浪费宝贵的青春,我的生命该活得充满干劲和朝气才对吧!或许更有意义呢!不管我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亦要靠自己的一双手去创造,若要拥有一个美好的将来,年少时就在奋斗,打好基础。慢慢的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凭着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一切。
人自出娘胎那天开始,不知不觉间,由天真无邪的小孩变成活力充沛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又由青年至壮年,最后变成体弱多病的老年人。人的蜕变过程,是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的过去,而世界上的各种事情,只是瞬息间已经千变万化。我们的步伐可以追赶及它吗?
当然可以,今天,我怀着无比的信心,在这儿不断地努力向前进。一边走着、一边在看着、一边在想着。走过人生必经的成长之路,年世界的辽阔广大,而沉思幻想自己的未来。小时候,我还没有认识这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尽管看到别人的辛苦和痛苦,只有无奈,也不懂他们的心灵受到许多创伤和悲痛,只会看着他们傻笑罢了。今天,我长大了,才明白和体会到昔日那些人的心情,我的思想也得到启发。
上了中学以后,渐渐开始明白现实是迫人前进的,来自各校的学生聚在一起,竞争也大了,而中学课程也远比小学时紧张和吃重。每天的功课就好像旋风似的,徘徊等待我们去面对它、解决它。否则,只会把你吹倒,抬不起步前行。起初我感到非常吃力,很难适应,曾跌倒失败过。但时间一久,也不感觉艰苦。因为已经习惯了。在这中学时期里,一天一天的过去,不经意的我长大了。当中经过无数的困难与挫折,但也能跨过。
现今的社会,发展迅速,稍一松懈就跟不上它的脚步。成为一个与社会脱节的人,永远走在别人的后面。社会中的人和事也不像学校里单纯,学校就如一个温室,能令幼苗健康生长。成长后就要到外面的环境生长了。到了社会工作时,要面对种种的挑战:斗争、凶险、悲痛、失意、挫败。令你不能停下来歇息。若要停下,就会面对这些痛苦,要成功,惟有不断地前进,吸收多一些经验,抱着战战兢兢的心情,去面对社会每天万变的挑战;抱着雄心壮志去闯、去拼,遇到挫折,也不能放弃、只有默默地去接受,拿起勇气去面对,这样我们才能以与这社会一起进步、一起创新。
瞬息万变的社会,我也不知在你的怀抱里要跌倒多少次,我的生命也不知会存活多久,尽管我会跌多少次;但我不会放弃,不会停息。去追求目标,在未来里我愿意留下我的青春和时间去与你一起奋斗,为我的家园、为我的祖国、为我的理想而努力向前迈进。
就是以这永不停息的脚步,踏上人生的征途!
【篇三:成长从这里起步作文】
再雄壮的河流,起于平静,终于平静;再激昂的乐章,起于和缓,终于和缓。
然而,人们总感喟于奔涌的河流而忽略了上游涓涓的泉水和入海处浅浅的浪花;总热衷于欣赏乐曲的欢快而忽略那引人入胜的开头和令人回味无穷的尾音。
的确,“过程”是任何一件事中最重的一笔。就拿一场球赛来说,只要球踢得好看,结局如何只是一个次要因素。但是,如果有本首页缺掉的书,我们或许很难静下心来将余下的故事欣赏完;而对于听书评的人来说,最牵肠挂肚的莫过于“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一场球赛,如果没有起始和结局,也就是我们说的起点与终点,而只是让球员在场上唱独角戏,这场球无论如何不能说精彩。
提起苏轼,人们往往会想到“饱读诗书、为官被贬、心胸豁达”,而这三个词分别反映了苏轼命运的大波折大起合--起点、过程、终点。但“为官被贬”更多只是“饱读诗书、心胸豁达”的陪衬。在他命运的终点,是他用“满腹经纶”写下的一篇篇豪壮诗篇。“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天下万物尽为苏轼所有,“灭灭生生何必在心头,”何等胸襟!苏轼以他多舛的命运为他生命的结局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一直为世人所景仰。
思绪回到现实。池莉曾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孩提时代是我们人生的起点,我们看世上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不带任何虚假,容不得半点矫情做作,以诚待人;而壮年则是生命的重要过程,然而,我们开始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怀疑,总爱戴上“变色镜”去看人,虚伪在人际交往中变成法宝;到了老年,红尘俗世全然看透,多了份坦然,于是我们的生命欣然谢幕。倘若生命没有起点的稚嫩与终点的安详,而只有壮年的雄伟,恐怕我们再也难得一见什么纯真、反璞归真,恐怕这世界只会有尔虞我诈、坑蒙拐骗!
我们读律诗,赞赏的往往是精彩的中间两句,但真正表现诗人情感的,却是诗的开头和结尾。诗人们在那“起承转合”中总会突出“起与合”,就是那大开大合才真正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所以,当我们感叹于当年强烈的阳光时,请别忘了充满生机的朝阳和韵味十足的夕晖。当我们为精彩的过程而激动时,请别忘了那同样振奋人心的起点和终点吧!
【篇四:成长从这里起步】
萌芽是一株草,展望蓝天的起步,蓓蕾是一棒花缩放绚丽的起步,化蛹是一只毛虫羽化成蝶的起步,成长是一个人真正成熟的起步。
春风习习,洋溢着盎然的春意,“轰隆隆”,打了个响亮的春雷,沥沥地下着绵绵的细雨,道路两旁似乎长了根根碧草,一位扩持禅仗的禅师漫步在蒙蒙细雨吟咏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青青草也迫不及待想要成长,成长成一丝啊,叹息间,一位少年抑郁地坐在河边,一副了无生趣的样子。老禅师走到了少年身边,问道:“”少年,为何如此抑郁不振啊?可以与老衲说一说吗?”少年沉默一会儿“唉,我娘胎老是说我不懂事,不成熟,可我不知道怎样使自己成熟”。老禅师微微一笑,道:“老衲有一法,不知可否一试”。你心里默默想好自己干什么,明天到此告诉我”。于是禅师拄着禅仗,消失在烟雨蒙蒙之中。
少年想了一宿,觉得自己想要变得成熟,第二天他便将此告诉了禅师,禅师摇了摇头,细问少年:“你认为我成熟吗?”少年忙着点头“大师气宇非凡,如山颠之云,登峰化极一般,怎能不成熟。”禅师又摇了摇头,大甩了下袖子,道:“成熟在佛家只有佛祖拥有,贫僧远不如菩萨,贫僧远不如菩萨,又如何比得了佛祖,实在愧不敢拥有成熟二字”。禅师领着少年来到那若隐若现的青草前,少年顿了一会儿,悟道:“原来不是成熟,要得是成长。……。那,我又该怎么成长,什么时候开始?”禅师蹲下捡起一要树枝,附身在地上画了一条线,从这里起步。去吧,去开始或者继续做你应该做的事,别在犹豫,你会成长起来的。
少年欣然地迈过这条线,步伐稳健地向着朝阳夺去,他成长起来了。
我们可能记过无法成熟,但我们一定可以成长,我们所说的成熟只是对我们成长进度的一个比较,应像禅师说的,“成熟只有佛祖拥有”,我们都不是佛,可我们拥有成长,拥有享受成长那份喜悦的美好。各门各取认真开始或继续自己的路,不要慌张,不要犹豫,更不要偏偏停顿,一位总统他的成长,从治理起步,一位老师,他的成长从教学起步,而我,一名学生,我的成长不是从治理、教学起步,成长从这里起步——从学习起步,奋发地谱写我的“青春之歌”。
【篇五:成长从这里起步】
成长若是大海,那大海也会承受海啸之吼;成长若是一颗枝叶茂密的树,那这棵树一定能经历风雨,经受风雨的考验;成长若是一条大路,那大路也会遭受车辆的挤压,而在这挤压下,大路的成长就从这里起步……
这里是一片蒲公英的场地,纯白的蒲公英,一个挨着一个,宛如那白色的海洋。
蒲公英妈妈与蒲公英的儿子们,正在这白色之海中嬉戏,妈妈每天都细心照料着他们的孩子……
有一天,妈妈问他的孩子们:“孩子们如果有一天,妈妈把你们放飞,你们会怪妈妈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妈妈:“妈妈,我们不想离开你,我要一辈子照顾你,妈妈!”
妈妈说:“孩子们,你们终有一天会离开妈妈,去追寻属于你们自己的天地。”
然而妈妈和孩子们的分别很快接踵而至……呼啸狂风,猛烈的大雨,蒲公英妈妈受到狂风的袭击,妈妈用手紧紧的抓住孩子们的手,不让孩子经受着巨大的困难,可是妈妈的手松开了,它放飞了她的孩子们,对孩子们喊到:“孩子们!你们快飞吧!妈妈不能保护你们了,孩子们很不想离开妈妈,妈妈对他们说:“你们努力的飞吧!去追寻你们的世界,你们需要成长……
孩子们听了妈妈的话,努力的飞翔!
是啊!蒲公英尽管受到了分离之痛,可是,他们的成长却从这里开始起步!
成长的起步,难免会经受困难,只要你勇敢的面对,成长就会从这里起步……
记得那是上小学的第一天,我背着一个小书包与爸爸一起向着心中学校奔去,进教室时,爸爸对我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你要自己去面对许多的困难,只要你不去屈服于困难,你一定会成长!”爸爸说的话,我那时只听懂了一半,但现在我知道了。
也许我的成长就在这里起步……
成长若是一颗茂密的大树,那么在大树成长的过程中,它就在风雨中成长,成长就从这里起步……
【篇六:成长从这里起步】
成长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一道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在路上,我跨出了那一小步,却在人生的道路上跨出了一大步。
小时候,我们按耐不住好动天性的诱惑,拿出足球,在小区里踢了起来。不一会,我们就已经踢的满头是汗,没想到悲剧却刚刚才要发生,我在踢球的时候,一个大脚把球给踢的老高老远的,却未曾想到球掉下来时正好掉在了一户人家的窗户上,把人家的窗户给踢了一个大窟窿,我一下子呆住了,没有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我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同伴拉了拉我,示意我快点离开这个地方。我没有多想,就跟着他们一起逃走了。这件事情如同一片阴云一样积压在我的心头,久久没有散去。我一直没有想清楚这件事情我做的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我心中的疑惑却久久困扰着我。
直到那一天,我迈出了那第一步。那一天我们几个人依旧在小区里踢着足球,成长依旧不能使我们的玩心褪却。我们几个人在小区中忘情的疯闹。不一会又是满头大汗了。这时我一脚却又把球给踢了出去。又踢到了一户人家的窗户上。窗户碎了。朋友们见状都纷纷逃去。只剩下了我和他。我犹豫着。最终我下定了决心。走向了这扇门。我畏惧的敲开了门。开门的是个老婆婆。她问道是不是我打碎了它,说完指了指窗的方向。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羞愧的笑了。我抬头正看见了老婆婆那和善的笑容。她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不怪你了,我如释重负般的长吁了一口气。走了出去。阳光是那么的明媚。
成长不都是从一件件小事中堆积起来的吗?我跨出了轻轻的一小步,却在人生的旅途上跨出了一大步。
【篇七:成长从这里起步】
当羽翼渐渐丰满的时候,我们并学会展翅飞翔。成长,从这里起步。
——题记
刚迈进初中校园的大门,又翻开了人生的一章。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极为重要。我们拥有梦想,更要为梦想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
13岁的我们,朝气蓬勃,处于花季雨季的我们,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路上或者会遇上骤起的风暴,或者会遇到虚幻的风景,或许我们的脚印歪歪扭扭,或许我们的膝盖会被石块磕破,可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只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我们要成长!
苍鹰在逆境中学会了飞翔,而我们也只有经受风雨的洗礼才能成长。花季的我们,多了几分稳重,少了几分莽撞。在新的生活中,我们或许会为学业而烦恼,或许新的功课给了我们新的压力,但有压力才有动力;或许我们一开始的成绩不尽人意,或是有人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是有点小叛逆的我们却说只有笑到最后才是嬴家!
雨季的我们似乎又多了几丝粉红色的幻想,或许我们会坐在教室里,手拖着脑袋,想象着王子与公主,想象起未来的生活?我们会发呆,但不要说我们不务正业,正是有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们才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梦想,我们便会不断地奋斗,我们相信“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
青春,赋予了我们新的本色——叛逆,我们已不再是父母襁褓中的婴儿,我们也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对父母百依百顺。但是,请相信,不管我们怎样叛逆,只是为了证明我们长大了。我们的纯真依旧不变。
青春的日子,空气也弥漫着芬芳。成长,从这里开始!一起见证我们的美好明天吧!
【篇八:成长从这里起步】
在令人做呕的一亿八千九百二十万九千秒中,我们度过了学习轻松小学时期,步入学习难度较大的的初中时时期。童年是美好的,但是我们已经是青少年了,这时人生的大门将对我们敞开,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走好成长的第一步,在这激情澎湃、朝气蓬勃的成长时期更要走好第一步:军训。
初中就是从残酷的军训开始的,即使这一个开始就让我领悟到了很多,在军训开始时我认为军训没什么了不起的,可是军训后让我感受颇多,因为我遇很多困难。第一个困难是不会洗衣服,第一天晚上我认为我的洗衣服技术是百里挑一的,可是第二天早上我傻眼了,我洗的衣服比婴儿的皮肤还要滑,可能是洗衣粉没洗干净吧,于是我在晚上又把衣服和今天的衣服一起洗了,次日我想哭,因为我又没洗干净,于是我干脆不洗了臭它两三天。第二个困难事是饭堂的菜比人呕出来的呕吐物还难吃,像是从臭水沟里捞出来给我们吃的,于是我把亲爱的妈妈给我的一百块买了一大堆好吃的方便面,以求来补充这几天来的严重营养不足造成的四肢乏力。第三件困难事是没人伺候我了,以前我一发话不管做什么事我妈都以火箭般的速度冲过我这里来,然后我让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现在军训不但没人听我的听,还要受满脸横肉、硕壮如牛、脾气暴躁的教官的话,一不听话就被凶恶的教官一顿教训。这时我想放弃,但是想到有很多人有放弃的念头,可是在聪明的老师激情澎湃的开导中被感化了,于是他们发誓以后绝对不会有放弃的念头;有一些刚过来就出现了生病的状况,但是生病过后他们以七寸不烂之舌说服了要他们退出军训的家长;有一些在军训之前就有病的也来参加了军训,因为他们想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再也不是父母怀中的儿童了,难道我不能够跟他们一样吗?不!于是我咬紧牙关挺到了军训结束的日子。
我们在军训中长大了,懂得了什么是容忍,什么是困难,什么是坚持,为什么军训能让人变这么多呢?因为我们已经开始渐渐长大了。
【篇三:猫】
在我以前读的书中,猫是位捕鼠专家。但现在,当我看到被养的肥肥胖胖的猫,开始怀疑,猫还会捉老鼠吗?
那现在的猫还会捉老鼠吗?我心里想。直到我从一本书中看到,终于知道了真相。
猫以前可是身手敏捷,会捉老鼠。人们因为家中闹老鼠,便把猫抓到家里来养着。由于每天人们都给猫好吃好喝的,猫就越来越懒,当老鼠再次出现的时候,猫就不愿意捉老鼠了。
虽然猫不愿意桌老鼠,但阻止不了人们对它们的喜爱,仍然每天喂养它们,从此,猫就成了人类的宠物。
有一次,我在手机上看到,一只猫见了老鼠后,居然吓得躲了起来,它们可知自己的祖先是最会捉老鼠的吗?
现在,人类已经发明出了不少对付老鼠的东西,使得老鼠不再出现在人们眼前,人们的私心使得猫失去了它们的天性,只知道吃饱了睡,睡醒了吃。
如果改变日本的曹洞宗之祖道元禅师曾写过的一首悟道诗,那就是:
辽阔大地,
猫应捉鼠。
水清澈底,
鱼行似鱼。
大地是多么辽阔啊!猫应该捉老鼠。水是多么清澈见底啊!鱼游得像鱼一样。这看来简单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多么幸福的禅心啊!
猫应该捉老鼠,有猫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这个世界最基本的模样了。
【篇四:记一次班会】
今天下午的班队课上,班主任胡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青春的班会课。刚开始时,同学们都很害羞,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一首动画视频《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幽默的画面和音乐,让我们稍稍放松了一些。
“同学们,你们听过《沙弥思老虎》的故事吗?”胡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则有趣的小故事,故事中那个从没见过女子的小和尚,在禅师告诫他这是接近便会尸骨无存的老虎的情况下,仍对这个陌生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原来,这就是朦胧的好感,是男女之间正常的情愫。
接着,老师让我们画出自己所认为的爱情。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认为,爱情,就像一朵美丽的花,可就算再怎么美丽,终究还会凋零。有的同学则认为,爱情,就像一朵带刺玫瑰花,虽然很美,可一不小心,就会划伤自己的手。有的同学理想的爱情,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接下来,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案例,关于小章和小何的故事,面对突如其来的感情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同学都出谋划策,提出自己想法。随着故事的发展,同学们也深刻的了解到了友情一旦跨出那一步,很难回到原点。而在让别人产生想法之前,其实我们更应该注重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亲密有间,男女有别。
最后老师以一个小瓶子的爱情故事结束了这次班会。告诉我们爱情这朵花,应该等待最好的我们共同开放。
一堂课下来,同学们有感而发,毛涵露同学说:“现在的爱情是不现实的,我们要以学业为主,要懂得保护自己,也要学会明辨是非。”王艺辉同学说:“现在都只还是中学生,青春的萌动也是懵懂罢了,带不来任何结果与利益。只会耗尽自己的感情,以至在未来后悔。把最好的自己,留给最好的未来,最好的ta。”夏迦楠同学说:“最怀念的是小瓶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遇见最好的ta之前要学会保护自己。”
【篇五:天行有常】
《千字文》有言: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这是揭示自然规律的名言,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皆行于此。
世间万物,都是紧密相连,而非孤立的。他们或生或灭,都奉行着自己的法则。
我们人类更是如此。我们不会因进化出灵巧的双手和活跃的思维,而背离自然,背离了法则。
既然如此,何不坦然向前,尝尽人生酸甜苦辣?也不枉度过匆匆岁月年华。
人们常说僧人看破红尘,其实禅道才真正探讨着万物皆应顺应自然的哲理。
诗人白居易与著名高僧道林禅师是故交。白居易曾为邻居家吝啬贪财的女人爱占小便宜而感到恼怒。道林禅师得知此事后,只是告诉他:没有关系,顺其自然,终究平衡。原来,这女人还有一个挥霍钱财的儿子,即使她贪占钱财,也最终所剩无几、顺其自然,又何必与其格格不入?
有失有得,二者终究平衡,这自然的法则亘古不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其自然,善之善也。
可否记得那位扫落叶的小和尚和他的师父?勤劳的小和尚每天把院子扫得一尘不染,但他常常为扫不完的落叶而感到苦恼,于是他绞尽脑汁,决定将树上的枝叶摇下来,以免明天继续再扫,师父见此,笑着告诉他:“万物都有生长规律,今天摇掉落叶,明天还将有,不如顺其自然,等到冬季,落叶便无踪无影了。”小和尚恍然大悟,明白了师父的教诲。顺其自然,是最明智的做法,等到树无叶可落之时,自己也便就不用扫落叶了。
顺其自然,如一轮明月,照进世人黯然的心灵。
顺其自然,如一缕清风,吹散众生纠结的思绪。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不能挽留的不必强求,不能躲避的,亦不必逃脱,坦然无畏地面对。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诚如是,人间悲欢离合,亦是有滋有味?
【篇六:青春的旅途靠信念】
春去秋来,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幼时的玩伴已步入青春,十六岁的青色春天里,我们一起拼搏,一起玩耍,一起讨论,一起学习。
然而并不是一切都那么完美,现实中无数的诱惑勾引着,让我们一次次迷惘。如电子游戏、烟酒、网络上充斥的各种不良信息,这些时不时地让人离失本心,就那么无知无觉地走上歧途。
青春是一次旅途,它必然荆棘密布,全然是另一个蜀道,难登让人叹惋,危险让人失颜,但它又不失为一方圣地,其中暗藏宝藏,有醉人的风光。
青春是一次旅途,信念是途中指引方向的灯塔。只要有信念在心中扎根,那么即使是困在牢笼中,也能等到围栏破碎的那一刻。就像有个故事中,旅行者困在沙漠,只因仅存的一个苹果而有了这样的信念:“我还有一个苹果,只要它在,我就不会饿死,不会渴死。”他在最饿最渴的时候仍没有吃下苹果,因为苹果是他的信念,吃下它信念就没有了,人有能活多久呢?他最终走出了沙漠。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在庙中长大,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将吟读诗书作为他的信念。禅师为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他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沁人心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求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收录着茶学及学茶过程中对人生的感悟。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调皮的孩子,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树立了读书成才的信念,开始用心读书。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毛石磨去尖锐,方成大器;铜矿融于真火,鼎尊呈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们都是在青春中靠信念为自己的道路努力过的人。陆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变,而万斯同临“茶”顿悟,找到了自己的信念。最终,他们走出了“沙漠”,成为千古流芳的名人。
霜月冷落夜,憔悴淡漠时,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是信念。
要有信念,要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要知道自己前行的方向。混乱中追觅,迷惘中思索,奋力拼搏而前行。
青春的终点是成熟,只要信念坚定,站在终点处,笑容会有奇幻而绚烂的色彩。每临夕阳,反省自己,或许会嘲笑曾有的无知、幼稚。涌起青涩回忆,或许会尴尬到脸红,尴尬之后也许会兴发感慨,但只要确立了信念,感慨之后定会——洒脱。
【篇七:传承】
当血液在流淌时,我们传承的是血缘关系;当我们孜孜不倦的学习着,我们传承的是知识;当我们帮助别人,不求回报时,我们传承的是爱心。生活需要传承。
生活需要传承,而传承需要感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将自己的一大半生奉献在讲台之上,我们在传承之余,也应该不忘感恩。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葬礼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他的亲人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将自己的购物证给了张夫人,还派人给她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他们一家加倍关照。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得是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周恩来是传承感恩的典范。
生活需要传承,而传承需要理想。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生活在唐朝的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诗念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遇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将一杯热腾腾的苦丁茶端到了师傅面前时,禅师终于放他下山,让他学习,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茶文化发扬广大。只有拥有着比现实更高的目标,才能将生活引向高处。要想射中靶,必须瞄准比靶略为高一点,因为脱弦之箭都受到地心引力影响。
生活需要传承,传承需要爱心。罗曼·罗兰说: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袖手旁观的权力。一个单身女人搬到带着一个小女孩的寡妇旁。一天晚上停电了,女人想:“她们不会穷的连蜡烛都没有吧!还要找我借。”随即吹灭了蜡烛,然后开了门。小女孩说:“阿姨,你有没有蜡烛。”女人脱口就吼:“没有!”小女孩笑着拿出两根蜡烛说:“我妈妈就猜到了你没有,让我拿给你。”在爱心中传承,在传承中体味温情。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个有爱心的人,就像一盏明灯,既照亮了周围的人,也温暖了自己,爱心无须灌输和强迫,只会相互感染和传播。
传承需要感恩,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去继承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为我们讲述的知识;传承需要理想,拥有一个美好的蓝图,为着它去努力,就无法丢掉继承的动力;传承需要爱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对来人的爱心化为对旁人的爱心,让爱心在传递。
【篇八:阅读让我热爱生活】
无意间,读到无门禅师的一首禅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读完,顿觉一片光明,原来生活如此简单,也如此美好。
一天早晨上学路上,我在寒风中前行,走上校园的梯子上时,看见银杏树的叶子全部变成金黄的了,格外美丽,忽然读懂了无门禅师的那首诗: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生活中从不缺乏美丽的景色,你的眼睛也从未放过美景,只是,你的心在别处。在别人抱怨冬天的寒冷时,我却看见了银杏满树金黄的美景,心情便格外好。正如丁立梅所说:这世上,有我享不尽的良辰美景,哪里还有时间抱怨呢?
前几天,网上传来余光中老先生去世的消息,许多人都以转发、阅读老先生的作品来缅怀他,我也不例外。我想起了老先生《听听那冷雨》中的“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和《乡愁》,我读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愁和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悲伤。再想想我自己,便觉得,能生活在如此美丽的家乡,不必苦苦遥望,我真是幸运,亲人都在身边,也时常能在一起聚聚,也是一种幸福。我当珍惜这一切,更当热爱。
一天读书,读到杨丽萍的故事,她在洱海边,种下满屋的花。我想,虽然我没有她那样翩跹的舞姿,我也不住在洱海,但我也可以像她一样,生活在芬芳之中。于是我去花店里买了种子,向邻居讨了营养土,小心翼翼地种下,怀着忐忑的心情,为它浇水,害怕它不发芽。一天,当它终于发芽时,我开心地捧着花盆给爸妈看。日复一日,绿色的小芽渐渐长大。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它终于开出了黄色的小花,我多日的期待最终也没有失望,这朵朵明亮的黄色小花,让我开心了好久好久。
看,生活不一定要远方,却一定要有诗与书。怀着美好的心情静享阅读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美好模样。
【篇九:宽容之美】
如果没有温度,种子就不会发芽;没有阳光,花朵就不会开花;没有水流,鱼儿就不会生活。如果世界上没有宽容。人们就难以成功。
宽容是一种心态,一种精神。灿烂的太阳不会出现在每一天,而生活中阴暗的日子,在生活中的不顺心、不称意,与其抱怨连天,不如轻轻一笑。面对困难挫折的事,守住乐观,保持开心才重要。像是学生间的争执,如果双方相不退让,咄咄逼人,就会导致同学间的不团结,不和谐,甚至会产生争斗;反之,如果双方互相宽容,互相包容,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忍,风平浪静。”也许小小的争吵就会风吹云散。
宽容是一种人生智慧,是一种伟大的胸襟。从一段经历中获取经验,从一件事件中得到启蒙。而宽容则定是一个伟人必备的精神品质,例如:唐代的太平盛世时期,李世民宽容魏征进谏时的鲁莽,更是广开言路,建立了太平盛世,也成了一代明君。又如清朝大臣李英,那次,因家里修墙与邻居发生里纠纷,家里写信想让他来解决,他回复道:“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明白宽容他人的道理,邻居知道后,也十分感动。由此可见,小小的宽容可成就事业,可获人尊重,可消除人们之间的矛盾。
源远流长的历史河流中中华名族优良传统之一便是宽容,它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对自己的心灵升华。我曾读过一篇小故事:禅师喜爱兰花,弟子却撞碎,禅师说:‘吾爱兰花岂为恙呼?’道行高深的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我想这次也给弟子上了一堂重要的课,也给我们有所启示。其实,宽容的表现就在身边,就在人与人之间,大家多一份宽容,多一分体谅,便少一分隔阂,少一份争吵。
海洋之所以辽阔无边,是因为它不曾拒绝任何一滴水;山峰之所以巍峨高大,是因为它容得下每一粒不起眼的石头;天空之所以无边无际,是因为它包容着每一朵或大或小的云彩。其实,宽容他人也是成就自己,所以,请学会宽容。
【篇十:别让尘埃蒙蔽双眼】
艾默生说过:一个可以聆听鸟声的人,才真正拥有了这个世界,花语、鸟叫皆是大自然的优美馈赠,似乎对人的品质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验。别让尘埃蒙蔽了你,心灵有多美,世界就有多美好。
别让尘埃蒙蔽了双眼,即使冬日掩盖了春天的明媚。一阵风吹来,花儿纷纷飘落。弟子问:“当花儿谢了,春天是不是结束了?”“当花儿谢了只是春天被冬日掩盖了,当我们感觉到最寒冷的时候,春天或许就会回来了。”禅师告诉弟子,“那春天回来的时候会带来什么呢?”“会带来红的花、绿的草、青的草、和煦的春风和明媚的阳光,带回生机和希望。”所以,当我们一时看不到人生的春天时,要坚信,你只是一时被暂时的阴暗蒙蔽了,只要一心向阳,寒冷也能化为温暖。禅师又指着枝头的一棵嫩芽,问弟子:“你能否掐断它?”弟子说当然可以,“你能掐断整个树的嫩芽吗?”禅师进一步问。弟子说只要把整棵树砍掉就好了。“但是你能掐断整个春天嫩芽吗?”假如你的心是一个明媚的春天,谁又能掐断你内心希望和梦想的嫩芽呢?我深信,一直以来,花与树的完美,是来自于它们不会有丑陋低俗的意念,因此,人如果也能清静想法,略去尘埃,就会走向高尚完美之路。
“空将岁晚无来客,远道情深独见君。”杨柳岸的迎客,是那么的盈人,让人感动与欣喜,这样的词句,更是让每个读者如同身临其境。我们想到了王摩诘的惜别禅音,想到了李太白的孤帆远影,想到了柳三变的晓风残月。而我们如果心无旁骛地去单纯研读词句,定会收获情真意切,可如果纠结于词句来自哪个天人共愤的奸臣严嵩,词句的已经便会化为乌有。文品不能与人品划上等号,当你看待词句内心充满阳光时,收获也就会比较单纯了。
只有年少时拥有年轻,是件可怕的事。塔莎奶奶为了让“年轻”永驻,不惜花上30年光阴,在荒野上建成了美丽农庄,她守着如花的生命,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童话,92岁依然美丽优雅的女人,告诉世界,精神灿烂,可以击溃衰老,衰老只是你眼前的污点,将污点擦去,依然是美好的生活,别让尘埃蒙蔽了你追求的心。
不管你是否愿意,生活总会催促你不停前行,我们穿过一扇又一扇人生的大门,在周而复始的起点和终点里徘徊。篱菊笼微月时,总有人行走在优雅的小径;细雨点蓼花时,总有人哼着如浅吟默唱般的絮语;雨过初凉时,总有人徘徊在人声鼎沸的街市。别让尘埃蒙蔽了你的双眼,每个人心神默默孕育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出洁白、芬芳的花朵。
信步从寂静的花园走过,尘日的喧嚣化为一份澄静的空灵。这将是我的世界,我整装、启程、奔走,拭去昨日的泪水,抛掉眼前的尘埃,用一颗赤子之心,踏上未知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