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愧于相关作文

【篇一:爱心是一种传递】

前几日,坐公交车时,我正一直盯着窗外看景。车上来了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两个一年级左右的孩子。不知是我看景看得出神还是没反应过来。这位母亲手中提着一个大大的旅行箱,另一只手中还挎着一个黑皮大包。车上已挤满了人,她只好一边把持住孩子,一边扶着行李保持平衡。

“坐这儿吧,你带着两个孩子不方便。”同她一起上车的妇女说。“不用,不用,你坐,没事儿。”年轻母亲笑着应着。那位妇女只好坐下来了。

这时,我才反应过来,我后悔道:自己为什么不让呢?她就在我的身边啊!我正想起身让座时,又不知该如何对她说。我平时就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不太会同什么人开什么玩笑,也很内向,通常也只会和自己熟知的人打招呼,只有当他人开口问我时,我才会笑应他。

我内心百般纠结,我不知道该怎么向这位年轻的妈妈开口,平常,我一看见老人上车我就会主动让座,如今,我真悔恨当初为什么没有注意呢?刚上车时,年轻妈妈的女儿同我坐了,这时,她开口道:“快上你姐姐那去。“她对自己的儿子说。我听了,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站了起来,站向扶手去了。年轻妈妈见了:”妹妹,你坐吧!“”不用,你坐吧!“我笑应着,内心无比轻松。

扶手旁坐着的一个小男孩站了起来,他拉着我的手道:“姐姐你坐吧!“我的心顿时被过样的一个可爱的小男孩震住了,来不及多想,我扶他的肩膀:”没事,你快坐!“小男孩执拗了一会儿,只好坐下了。可我的内心还被他感动着,我以为像他这样大的孩子都是不谙世事的,都是淘气的。他的行为在我感动的同时,也在羞愧于自己,自己在做一件这样简单的事情,还会犹豫不决,而小男孩,根本就来不及多想,完全是出于他本质的善良。

这几天,与小男孩天天见面,我发现,小男孩的母亲也是这样。他从来不坐,待人和善,说话时总是轻快的语气,经常与司机,售票员开玩笑。

这对可爱的母子让我认识到:爱心是一种最美的传递。

【篇二:冤家也能路宽】

像春日里的缕缕花香,像夏日里的习习凉风,像秋日里的累累果实,像冬日里的徐徐暖阳。她们,令我如此的心怀感激。

冬日的被窝总是格外的温暖,而门外的噪声却不绝于耳,我极不情愿地从床上起来,想要一探究竟。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几个搬着家具男人,跟着一个瘦弱的女人的步伐走进了楼上住户的大门。原来她们就是新搬来的住户啊。打扰了我的美梦,我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在那个女人的目光与我的目光相接触后,我转身,将门一摔,扬长而去。恍惚中,那些声音变小了,仿佛是在故意放轻脚步。

有了这次的事件,从那以后我看见她都跟不认识似的,埋着头与她擦肩而过。直到那天晚上,我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

天早早地拉下了巨大的帘幕,我正在家里奋笔疾书,埋头苦思,霎那间,灯一下子全灭了,茫茫黑暗中,果真是伸手不见五指,我在黑夜中寻寻觅觅,翻翻找找,却不见一根蜡烛的影子。这时,一阵敲门声响起,我打开门,是一个小女孩站在门口,我认得,那是楼上住户的孩子。有些不耐烦地,我问:“有什么事吗?”那张充满童真的脸上出现了些许期待,开口道:“姐姐,你们家有蜡烛吗?”原来是为了这个啊。“没有。”我轻声回答她之后便关上了门。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来电,我便捧着书想到窗边借外面微弱的灯光看看书。忽然,又是一阵敲门声响起,我不太情意地打开门,见到的还是那个女孩。只不过这次她的手上却多了些蜡烛。她甜甜地开口道:“姐姐,这些蜡烛是妈妈让我给你送过来的。”说完,她将手上的几根白花花的蜡烛递了过来,一时间,我分不清心里到底是什么感觉,也不知道这蜡烛是接还是不接。她将蜡烛放在我手上,便蹦哒着上楼去了。

回到屋中,我将蜡烛点燃。火花投影在桌子上,也映在我的心底。我羞愧于自己之前的行为,也感恩于那对母女的善良。

一盅清茶,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次发自肺腑的感谢,都可能令人动容。我们常常感恩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于老师的教诲之恩,但也请不要忘记那些“雪中送炭”的“路窄”的冤家们!

【篇三:“不知道”是一种智慧】

承认自己的不足,做到内心的谦逊,深化于行,才能懂得“不知道”的智慧。

——题记

苏格拉底有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这位开辟了新哲学、新艺术的智者,却拥有了令人不解的谦逊。后来我才明白,正是这“一无所知”的谦逊,才是他智慧的源泉。

那次小小的考试中,我竟进步了四十多分,名次跃进了班级前十。得意和满足充斥着我,考试后的那段时间里,我慢慢的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学习没有了兴趣,即使遇见陌生的知识点,也懒得探求其中的道理。化学课上,老师让我们举手说出习题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看着其他同学纷纷举手提出疑问,我却不屑举手。老师让我起立讲习题,我楞住了,支支吾吾说不到重点。老师失望的让我坐下了,可那以后,我却依然没有改掉之前的骄傲自满。即使有不会的题,还是不肯承认自己“不知道”。

就这样,我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负走进了期末考场,直到面对毫无思路的题目和直线下降的成绩我才醒悟。我细细回想,成绩稳定的同学在老师办公室的俯身侧耳倾听的样子,他们在课堂踊跃提问的身影,他们勇于面对自己的“不知”,并去探求“不知”背后的原因。我的脸唰一下红了,我终于羞愧于之前的盲目自傲,不懂装懂的虚伪。

这次经历,警示了我,我们本就是有其知也有其不知。生而为人,从无知懵懂的幼童到有富有人生阅历的老者,这是一个不断探索自己的不知到知的过程,而只有勇敢承认自己的“不知”,并加以钻研,才可以有所进步。盲目的自负和掩人耳目的“我都懂”,不过是欺瞒了自己罢了。

原来,“不知道”才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智慧啊。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