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骨相关作文

【篇一:立于巨人之肩痛并快乐】

豪放的唐人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宋人亦写下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雄浑;放达的唐人写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宋人亦写下如“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自在;多情的唐人写下“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宋人亦写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缠绵悱恻。立于唐朝文学巨匠之肩,令宋人触摸到更高远的天空。

“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立于巨人之肩,令我们的视野更加宽阔,也令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向上天空近在眼前,而向下却是万丈的深渊。以巨人为榜样,虽给我们以压力,亦激励我们向更高处翱翔。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幸运而亦不幸地出生在那么一个巨人林立的时代,他位于唐宋两代巨人肩上,领略着旁人无法欣赏的景色,亦欣赏的景色亦遭受着高处不胜寒的苦楚。仕途不顺的他,欲同前人那样寄情山水,栖身市井,却悲哀的发现,那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先人积淀下的才情充满,全无自己的立足之地,而他的榜样的事迹却又告诉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潜心研究先人那些流传千古的佳作,含英咀华终于吐露出属于自己的芳华,终开元曲之宗派,位列元曲四大家之首,在巨人肩上,成为另一巨人。

位于巨人之肩,痛并快乐,痛,自己的每条出路上都已立有一高峰,标志着成功的高度;乐,每一座高峰都激励着自己去攀登,成就属于自己的高度。

他,叫玻尔。他的老师是质子的发现者、原子核式结构的提出者、诺贝尔奖得主道尔顿。能做这样的巨人的学生是幸运的,也是令人骄傲的,但是要在老师的耀眼的光环下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又是何其困难!于是他默默地研究着老师所研究的,吸收着老师所发现的。他也曾沮丧着自己的渺小,羡慕着老师的伟大,虽立于巨人之肩,却使自己的每一个脚步都变得拘谨异常,生怕有丝毫闪失。但望着近在咫尺的成功,他又更加努力。经过日夜的钻研与反复的实验,老师的体系中最大的缺陷终于被他所提出的震烁古今的三条理论补充完整。他,成为了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物理界中顶天立地的巨人。

立于巨人之肩,虽要承受高处带来的沁骨严寒,却又给我们以最好的起点,迎着太阳,顺风翱翔。

【篇二:红色旅游】

这次旅行的起源得追溯到上学期期末考结束,回爷爷家陪他一起看电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伟大的转折》。这部剧很吸引我,可里面又有很多地方看不明白,爷爷对于我的提问都做了一一解答。

1934年12月,寒气逼人,冷彻沁骨。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之后,中央红军在遭受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来的重大损失。面临极度危急的时刻,在湖南通道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史称通道会议。这次会议开启了伟大转折的序幕,打开了中央红军走向胜利的通道。

爷爷还跟我讲述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表转折点。

从爷爷声情并茂地讲解中,我看到了他对毛主席真切的敬佩之情,也能深刻感受到他的爱国情怀。爷爷看我的疑惑不解实在太多,于是郑重地宣布他的决定:暑假带我去革命根据地延安,更深入地去了解那一段历史。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3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

我们从西安乘坐动车到达延安,爷爷带我去看了宝塔山、参观了凤凰山革命旧址和杨家岭革命旧址,途中还不断给我介绍这里的历史故事。

爷爷告诉我:爱国,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要求的第一点。“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身在学生时期的我们要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

这次旅行我的感触很深,革命前辈在挫折、失败、流血面前对胜利仍然充满信心,生活在当今幸福新时代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学习?我热爱我的祖国,我要像爷爷那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效她!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