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炒菜作文】
在放学的路上,还没到家我的肚子就开始咕咕叫了,满脑子开始想回家了会吃什么,转眼间就看见单元口的樱花树。
回到家,妈妈说要给我做我最喜欢吃的荷兰豆炒香肠。她先把香肠切成片,接着把荷兰豆择好洗干净。两锅热油下蒜末炒香,先把香肠入锅炒出油,再把香肠和荷兰豆混在一起。荷兰豆变色后放一点盐,放一点酱油翻炒几下。好啦,妈妈把香喷喷的荷兰豆炒香肠上桌啦!
我看见妈妈炒的菜我想起了一首诗叫悯农,这道菜都是农民伯伯先种出来的蔬菜、和稻米,然后送蔬菜的司机叔叔把蔬菜运到城里,然后妈妈把菜炒的香喷喷的我才能吃到这么香的荷兰豆炒香肠。所以我把饭吃的.光光的一口都不剩,吃完,妈妈非常高兴。吃完饭后碗总要是爸爸洗得。有时候爸爸去出差了就是我洗碗。但是妈妈做的饭实在是太好吃了!我对妈妈说您做的饭实在是让人胃口大开,吃起来津津有味。我希望您以后给我多做点菜吧!我太喜欢您做的菜了。妈妈说“好,我以后就多给你做点菜吃吧!”
【篇二:传递勤俭节约的正能量】
家风是每个家庭的风气,有了好的家风,这个家庭才会更完美。我的家就主张“勤俭节约”。
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妈妈就是一个勤劳的人。小的时候,我的衣服都是妈妈给我手工缝制。有一次,我看见小朋友拿着一个可爱的布娃娃,嚷着要买一个,妈妈说明早醒来你就会有一个布娃娃了。果然,第二天早上醒来,床边有了一个布娃娃,虽然娃娃有点丑但这是妈妈亲手做的,我非常喜爱。长大以后才知道为什么妈妈常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原来她是一位勤劳的好妈妈。
俭朴是一种好的品质,爸爸就给我树立了好的榜样。有一次,我看见爸爸的衣服上有一个小洞,就关心的说:“爸爸,你的衣服破了换一件新的吧!”可爸爸却说:“不用了,让奶奶缝起来就可以了!”那时候我还小,不懂得爸爸为什么这么抠门,但现在终于明白了爸爸为什么这么“抠门”了!于是在爸爸的熏陶下,我也有点“抠门”了。
现在媒体提倡“光盘”行动,时时刻刻提醒大家要节约粮食。记得小时候在家吃饭前奶奶总要让我背诵李绅写的《悯农》,让我爱惜粮食,记住每一粒米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靠农民伯伯用汗水一滴滴浇灌的。
“勤俭节约”家风培养了我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爸爸妈妈说:“我们要把这种‘正能量’代代相传,使‘勤俭节约’不再只是一个口号!”
【篇三:廉洁在我心中】
“廉洁”?什么意思呢?查了字典,我才知道,它是“品行正,不贪污”的意思。可是,听着好像和我们小学生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廉洁”有着更广泛的意思,比如: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
在我们身边就存在着许多不廉洁的行为,如:比吃比穿,看见班里同学买了一件新衣服、新鞋子,回到家硬是要父母也买同样的,而且必须是同等价钱的。还有浪费粮食,学校里经常会出现吃剩的包子、馒头,这是一种极其浪费也不廉洁的行为。相信我们都学过《悯农》这首诗吧,它就是告诉我们要珍惜粮食,杜绝浪费。所以,“廉洁”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必须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
其实,我的身边就有一位“廉洁”的好榜样,她就是我的班主任——田老师。每次到一些节日,我们都会给老师送礼物,可每次老师都会拒绝。记得去年教师节,我和几个同学用心帮老师挑选了一份礼物,当我们兴致勃勃的去找老师送礼物时,老师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我们,并且语重心长的说:“你们的心意老师领了,礼物老师就不收了,只要你们好好学习,就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我们的田老师就是一位廉洁奉公,为事业鞠躬尽瘁的人民教师。
“贪婪的欲望使人堕落,廉洁的品质使人奋进”,就让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自觉树立勤俭节约、洁身自好、自律自强、反对浪费等优秀品质,把“廉洁”两个字深深的刻在我们心中,使自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的接班人。
【篇四:第一次回老家】
2016年的暑假,我们去哪里啊!我们去哪里啊!经过全家激烈的讨论,我们决定回江西老家,看望爷爷奶奶。
7月15日,我们坐上火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在临近傍晚时,我们到了老家,还没有走到家门口,远远看见爷爷奶奶依偎在路口,等待我们,我连忙大喊起来:“爷爷、奶奶,我回来啦!”我边跑边喊,不一会,就扑入老人家的怀里,只见爷爷奶奶皱巴巴的脸上乐开了花,边摸着我的头,边说道:“孩子,累坏了吧!赶紧进屋!”
来到屋内,我仔细地打量了爷爷奶奶一番,我发现爷爷、奶奶已经很老了,他们皮肤很黑,头发也是乱糟糟的,就连衣服也是皱巴巴的,身上都粘满了泥土,好像是刚刚从农田回来似的。据爸爸跟大伯说,爷爷奶奶还种了许多田地。顿时,心里很不是滋味,爷爷、奶奶真的很辛苦,也瞬间明白了为何他们会老了这么多。想到这里,我紧紧地抱住他们,爷爷奶奶用他们粗粗的手抚摸着我的头,说道:“孩子,饿了吧!我们坐下来一起吃饭吧!爷爷奶奶给你做了好多好吃的。”
夏天的乡下,天气很炎热,田野里面一丝风都没有,很多人在田野里辛勤地干活,非常的辛苦,我突然想起一首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艰辛苦”。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汗水,多学会感恩。
第一次回老家,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多回家看看。
【篇五:的作文】
同学们:
大家好!
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由一家杂志社举办的打造节约型社会活动,参赛作文堆积如山,冠军却被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拿走了。有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在有众多高手的比赛选手中,冠军被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拿走了?而杂志社给出的答案是:因为,他是所有参赛者中,唯一把写在稿纸正反两面的'人。
很多同学们会说,这没有多了不起的。但你又想一下社会上浪费资源的事例:在餐厅里大吃大喝,最后,剩菜剩饭一大桌。难道他忘了自己儿时背的《悯农》了吗?我想,不是的。同学们,你们想想,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滴水,10亿人就会节约10亿滴水,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天文数字啊!
我想,节约也是一种财富,它如宝石般的明亮。它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当年,周总理那身破了又补,补了又破的睡衣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我在此号召同学们:再遇到水哗哗作响的水龙头时,请不要在玩耍,请用最快的速度拧紧水笼头;在别人给你一次性使用筷子时,请你毅然拒绝;当房里无人,却开着灯时,请你坚定的关上灯。
我们要让节约走进校园,走进家中,走进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中。
【篇六:我的家风故事】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我们家的家风是勤俭节约。
有一天,我去二爹爹家里吃饭,我看见桌子上有很多的零食,我忍不住大吃特吃起来。到吃饭的时间,我的肚子已经鼓鼓的了。开饭了,我自己去锅里盛了一碗饭,在餐桌上慢慢的吃起来。当我吃到一半的时候,就吃不下去了,只好偷偷的将剩下的饭倒进了垃圾桶。妈妈知道这件事之后,跑到我面前训了我一顿,并且告诉我每一粒米饭的来之不易,听了妈妈的话,让我想起了唐代李绅写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在吃饭前吃零食,也没有剩下饭,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
我们家还有一些家风,比如“过年的时候吃团圆饭,不说不吉利的话”。“尊敬老人”、“勤俭节约”……我的家风要继续传下去!
【篇七:光盘行动,我在行动】
一件不起眼的事,但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就拿吃饭这件事来说吧,食堂里都贴着“光盘行动”和《悯农》这首诗,我每次都是光盘的,这可不是吹牛,不信你们问老师和同学,因此我还带着一圈的“游泳圈”。
而有些同学呢,要么把饭吃完了,菜不吃,要么把菜吃完了,饭不吃,总是浪费很多事物。每次看到这种现象,我都很生气!真是拿他们没办法,现在到处都在说光盘行动,没仔细听,但大致上应该也知道这么简单的道理了吧!
就拿今天中午来说吧,左边的同学饭盆里还有一大碗米饭,这白花花的大米饭好像在跟我诉苦:“快救救我,我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不想就这样被浪费掉!”右边同学碗里的大白菜也在求救:“为什么不让我去给你补充营养,我可是很好的蔬菜啊!”
哎,真是一声叹息,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但是,我要想办法,让周围的人都一起动起来。
【篇八:爸爸教育了我】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读到这首诗,我就会不由得想起这样一件事。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兴奋地吃晚饭。突然,我把一团米饭掉在了桌子上。我看了看,觉得这一团米饭太渺小了,置之不理,又继续吃饭。
就在这时,爸爸放下筷子,收敛了笑容,严肃地说:“曦曦,还不快把饭团捡起来。”我毫不在意地说:“饭团都已经掉在桌子上了,还吃啥呢?”这下可把爸爸惹火了:“俐俐,你再不捡起来,就别吃饭了。”
呀!爸爸这副严峻的脸色,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果我们平时有矛盾,爸爸总会让我几分,可这一次……我再也想不下去了,就生气地说:“那饭团都在桌子上了,再捡起来吃,难道没有细菌吗?”
爸爸见我还不知错,就严厉地批评我说:“爸爸小时候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的米饭,八九岁就得去挣工分,干生产队的活儿。吃饭时,若是掉了一粒米饭也要捡起来,不像你们现在日子好过了,也不懂得爱惜粮食了。特别是你们这些独生子女,更不懂得节约!”
听了爸爸的这番话,我一阵心酸,泪珠滚出了眼眶,顺着脸颊流下来。我小习翼翼地用手把桌面上的饭粒捡起来,送进嘴里。
“孩子,你还记得《悯农》这首诗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要牢记,每粒粮食都含有农民伯伯的汗水与辛苦呀!……”听着爸爸这番语重心长的话,回想起自己平时大手大脚地乱花零用钱和浪费粮食的行为,心里真感到有些愧疚。
爸爸,请您原谅我!以后,我一定会记住您的话,从小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篇九:古诗伴我成长】
世上优秀的古诗灿若繁星,星罗棋布,让我们追寻古人的足迹,体会古诗的魅力。遇见古诗,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题记
记得我第一次遇见古诗,是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当时,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发了张写满字的纸条,然后我们跟着老师朗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时,我们就跟着老师咿呀咿呀地读着。回到家,我在妈妈面前背起诗来,妈妈还摸了摸我的脑袋夸我是乖孩子。然而,那时候的我并不知道李绅写的《悯农》的真正含义。
后来,直到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的疑惑才得到了解答。那节语文课,老师在黑板上写着“悯农”二字,同学们都在底下叽叽喳喳地念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时,老师转过头问我们说:“你们知道这首古诗的意思吗?”我们都摇了摇头。接着,老师意味深长地说:“诗的前两句的意思是: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后两句的意思是:我们每天所吃的粮食,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听后,不禁想到自己平常挑食、浪费粮食的情景,羞愧地低下了头,眼眶不由自主地红了起来……
这时我仿佛穿越了历史长河,看见了古代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画面。不远处的田地里,有一群农民伯伯顶着炎炎烈日,正在辛勤地劳作。他们头上戴着白色围巾、皮肤黝黑,眼睛在太阳的照射下眯成了一条缝。他们都光着膀子,手里拿着锄头,在田地里用力地锄草、耕田,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流了下来。然后,他们就用脖子上的毛巾擦脸。他们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劳作,汗水一滴一滴地流淌着。我也好奇地跑过去拿起他身边的小锄头,可是一点都举不动。后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小锄头与地面有一点距离。但是还没坚持多久,我又马上放下小锄头,锄头砸到田地上,田里终于裂了一个缝。这时我才明白,农民伯伯种田是多么不容易啊!
傍晚放学回家,吃晚饭的时候,我把碗里的饭吃得一粒不剩。妈妈好奇地问我:“儿子,今天怎么吃得这么干净呢?”我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时,妈妈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我的宝贝儿子,长大了!”
随着年段的升高,我掌握的古诗越来越多,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苏轼的《题西林壁》……一首首古诗余香绕口,令我沉醉其中。
文字如风,古诗就是最凉爽的清风,迅速地拨开我们心中的乌云;文字如雨,古诗就是最缠绵的雨,轻轻地洗净我们蒙尘的心灵,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真谛!
遇见古诗,遇见更好的自己。古诗一直陪伴着我成长……
【篇十:从一粒米说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想必大家都会背,作为启蒙诗,有些二三岁的小孩都会背,但真正能做到节约的粮食的人,到底又有多少呢?
我们来算一下,如果一个人每天浪费一粒米,那中国大约有14亿人口,每天总共就有接近14亿粒米被浪费。看掉在桌下的一粒米,粘在锅上的一粒米,这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可这么多人,每天总共浪费14亿粒米,就等于28吨,那一年就浪费10220吨,相当于两亿人一年的口粮。这个数字相当惊人,可是每个人每天真的只浪费一粒米吗?远远不止。
在生活中浪费现象随处可见。食堂里泔水桶里总是堆得满满的,全部都是剩饭剩菜。等学生们都走了,保洁阿姨扫地都能扫出装满两个垃圾桶的米粒。再看看餐馆里好多人点了好多盘菜,却吃不完,但他们并没有打包带走,而是任由那些美味的饭菜“滚”进了垃圾桶。再比如婚宴、老板请客,浪费的现象就更多了。可他们不知道粮食是无数农民用他们的心血和汗水种成的,安全食品是无数筛查人员一遍遍地研究,排察而成的,美味的食物是厨师们的辛苦换来的。小到一粒米,大到一盘菜,我们有资本浪费吗?
中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每人平均分到的粮食数量却是世界的倒数。我国还有很多地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像海地那样的国家,他们吃的东西叫“特雷”,听名字挺好听的,可这东西其实就是把土晒干后做成的饼。天啊!太让人意料了,我们在这里浪费粮食,有些人在那里吃土,我们凭什么浪费!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浪费,让我们用举手之劳实行光盘行动。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粮,一天就能节约14亿粒粮。加油,勤俭节约,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