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相关作文

【篇一:做馒头】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奶奶家学习做馒头。

奶奶说:“做馒头要有耐心,不然做出来的馒头会不好吃!”我和妈妈听了,便认真地点了点头,仔细看奶奶怎样做。

只见奶奶把半包酵母粉放进大盆里,先用凉水泡,泡好后,奶奶又接了一点温水,让我和妈妈试了试,说:“夏天就是这个水温,如果是冬天,就要用再热一点的水泡。”说完,便把一大勺温水倒进了盆子里。又用筷子在盆里搅,搅完后,我发现酵母水热热的,散发出一股浓浓的奶香味。接着,奶奶又往一大盆酵母水里不住地放面粉,让妈妈来搅匀,后来我也试着搅拌了一下,啊!可真难搅呀!面粉放得那么多,真粘!像厚厚的稀饭一样,都要搅不动了!

搅完面粉后,奶奶对我们说:“等一会儿,然后再加面粉。”于是,我们便在客厅一边看电视,一边耐心地等待。大约半个小时后,我们打开盖垫,惊讶地发现面粉里面居然冒出了很多泡泡,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面里有这么多的泡泡呢?”奶奶笑着说:“因为里面加了酵母啊。”

接着,我们把盆子抬进厨房,奶奶又开始往盆里加碱水,我又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要加碱水呢?”“加碱水是因为怕馒头发酸。”奶奶耐心地解释道。说完,奶奶就开始加面粉了,奶奶说:“多加一点面粉,就可以多做几个馒头。”妈妈洗干净手,把面团在盆子里简单地揉了揉,顺便把粘在盆周边的渣渣刮下来,和面团和在一起。然后,奶奶把面团抱到大面板上,让妈妈和爸爸轮流揉面,我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

接下来,奶奶把面团横着切成两半,再把每一条面团切成一块一块的,大小和我的拳头差不多,爸爸妈妈负责把小面团揉匀,最后搓成椭圆形,我负责把揉好的小面团放到盖垫上,可爸爸却揉成了圆形,令我们哭笑不得。

所有的小面团做好后,盖上笼布,醒了大约半个小时,奶奶说:“现在就可以上锅蒸了。”……

等啊等,终于等到馒头出锅了!又大又圆的盖垫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又白又圆的馒头,一个紧挨着一个,我拿起一个尝了尝,又软又香,又有嚼劲!太好吃了!所以我忍不住吃了整整一个大馒头!

做馒头可真有趣!下次我和妈妈还要做。

【篇二:我的观察】

【小绿豆成长记】

马沈君

前天,我们的语文老师叫我们观察一种事物,可以观察得久点,我毫不犹豫就选了我们可爱的小绿豆。

第一天的早上,我先把小绿豆放进塑料的盒子里,再往塑料的盒子里倒点水,再拿一个塑料的大盖子,盖上盒子,爷爷告诉我这样就算大功告成了。第二天早上,我上学前观察了小绿豆,呀,它终于把它那白白的“肚子”露出来了,没浪费我那二十四小时的苦等。第三晚,哇!它发芽了,虽然它只长出一点点小芽儿,但还是很可爱,摸起来还软软的,像棉花一样,闻起来还有股淡淡的香味呢!

【会变胖的馒头】

徐艺磊

我和妈妈准备了酵母、面粉和水。我们把酵母和水混匀,然后倒入面粉中和面,和成面团之后把整面团倒到锅里。盖好锅盖,发酵一会儿。妈妈叫我过去的时候,我发现面团变“胖”了!起码变大了两倍!圆圆的,真像个大胖小子啊!摸上去软软的,一开始感觉不黏手,后来越摸越黏,但是在撒一层面粉后就不黏了。我们把面团切开一点点后,看到无数个小孔,像蜂窝一样。然后我们用力按压面团,是为了排出里面的空气。最后把面团弄成馒头的形状,放入蒸锅蒸十五分钟左右就可以吃了。

觉得好奇怪,为什么馒头会变“胖”呢?妈妈说是因为里面放了酵母,可酵母是怎么使馒头变“胖”的呢?

【烧开水】

徐灵睿

今天,妈妈叫我烧开水。

我把空无一物的水壶装满了水,放在水壶垫上,打开开关,开始烧开水。

过了几秒,水壶里隐隐传来呼呼声。之后,那声音越来越大,就像有人在里面敲起了打鼓。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盖子,发现里面有“大浪”在翻滚。“大浪”是什么造成的呢?我带着疑问问爸爸。爸爸说:“是因为里面有水蒸气的缘故。”

“哦,原来如此啊!”我揭开水壶盖子,发现上面有一颗颗大小不一的“小珍珠”,似夜空的繁星,眨着眼睛,美丽极了。这些小小的“珍珠”也是水蒸汽用它的“魔法”变出来的吧!

水蒸汽可真厉害!

【篇三:制作面包】

所谓“面包爱好者”也不过是喜爱吃面包而已。但我,还喜欢制作面包。

面包要出场了,不过,面包太傲娇了,要把它请出场,必须要准备这个“法宝”:高筋面粉。先把雪白的面粉倒入干净的小面盆,再把已经搅拌均匀的鸡蛋液,微甜的牛奶,分别放入有精准刻度的透明量杯备用,把酵母小心翼翼地放入面粉里。下一种材料你绝对想不到,当然是盐啦!

有人会问:“哎?面包不是甜的吗?放入盐,那面包不就变咸了吗?”

嗯!盐的确会让食物变咸,但你少加一点盐,会让面包更好吃哦!别担心,做出来的面包不仅不会变咸,而是会变鲜哦!然后,依次加入鸡蛋液和牛奶。切记:加入这两样液体后,千万不能再加水了哦!不然,用来做面包的面团会变得很软很软,就不能成形了!差点忘记加糖了,如果不加糖,只加入刚才的盐,那做出来的面包,就真的要变成“咸蛋”了!

开始搅拌了,用一个小木勺,搅呀——搅呀,经过漫长的过程,那堆像太空沙一样的东西,终于成团了,呼——好累啊!

接下来,把面团放到面板上,用力揉一小会儿,如若你怕粘手,那只要往手上抹些些油,等你觉得面团已经非常光滑的时候,再用刷子沾上油,在面团上轻轻刷一层,等面团表面变得油亮亮的时候,迅速把面团放进盆里,用保鲜膜封住盆口,放入烤箱,让它香甜地睡一觉。

一睡就是二十分钟,面团出烤箱时,已经是个大白胖子了,这可都得归功于酵母,酵母可真是大功臣。

把酒红酒红的豆沙捏成一个个小团后,把我们的大面团捏成一个个小球,先别包豆沙呀!把小面球放在长方形的大烤盘里,盖上保鲜膜,“铺”上白纱布,再让它醒一会。

它们睡醒了,那么,就来包豆沙吧!把小面球按平,让它们成为圆饼,把豆沙球包入后,就可以进烤箱了,烤十分钟,就可以出炉了,喷香的面包让我一直止不住口水。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做面包的小妙招:做面包时给面包听一些动听的音乐,会让面包更松更软哦!大家学会做面包了吗?

【篇四:舌尖上的美味包子】

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美食数不胜数。通常北方人喜欢面食,而南方人离不开米饭,素有“南米北面”之说法。而我这个生长在南方,地道的重庆女孩儿却偏爱面食,尤其喜爱美味的包子。

我的美好一天,常常是在热气腾腾的包子中开启的。虽然爱吃,但我一直不会做,今天终于可以学做包子啦!

食堂的叔叔阿姨们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食材。白的像雪一样的粉末是面粉,晶莹剔透的颗粒是白糖,红棕色的膏状物是什么呢?我忍不住用手指蘸了一点儿尝了尝,哇!又甜又沙,原来是红豆沙呀!老师告诉我们,肉色的少许粉末是酵母,还有一种白色粉末是泡打粉。

我们开始和面了,这次我们用“一发”的方法来做,这种方法用时较少。我们从麻袋里倒了一些面粉到盆里,面粉形成了一个小山坡。我们用手背压着“小山坡”,打着圈将“坡顶”压平推开,形成了一个面粉“小城”,这叫做“开窝”。根据老师的指导,我们在中间加上酵母和糖,并在边缘均匀地撒上泡打粉。该往中间加水和面了,老师再三叮嘱,千万不能加多了水。我小心翼翼地端着水杯,屏住呼吸,轻轻地倒了一点儿,生怕倒多了。我和了一下,太干了,何畅又小心地往里加了一点儿水,还是太干了,一旁的万尚坤早就按捺不住了,迫不及待地抢先端起水杯,“哗”的一下就倒进去了。糟了,这下可成水患了!

老师赶紧拿来面粉,“哗哗哗”往里面加了许多面粉,面粉一点点将水吸收掉,但还是十分湿润,老师又“哗哗”倒下一些,这下可以揉了。我卷起袖子,用双手使劲往下按,哎呀,手和面粉粘在一起啦!我满手都是雪花啦!我双手相互搓了搓,雪花又掉进了面团里,我继续揉呀揉,功夫不负有心人,“雪花团”渐渐变成了表面光滑的面团。

我从面团上揪下一小团,用擀面杖一点点把它擀成了中间厚两边薄的面皮。红豆沙被我搓成一个个棕红色的小圆球,放在面皮中间,好像在白玉盘上嵌了一颗晶莹透亮的玛瑙,十分好看。接下来就更有趣了,我用左手掌心托住面皮,拇指与食指捏住一点儿,右手往上轻轻一提,面皮便增长了几分。我一边旋转一边提拉,包子上很快出现了几道皱纹,最后轻轻一捏,一个长满皱纹的包子就包好了!虽然它不像普通包子那样圆滚滚、胖乎乎,但因为是我自己的杰作,倒觉得更喜欢这个“苗条版”。

包子出锅啦!热气腾腾的包子腾云驾雾般来到了我的碗里,一股诱人的香味儿钻进了我的鼻孔,我的口水流了“三千尺”。原本瘦瘦的包子现在变得胖乎乎的,像一个个精神饱满的士兵。我和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起来!

原来这看似寻常的包子,却是我们心中地地道道的舌尖上的美味呀!

【篇五:我和书的故事】

它是一把金钥匙,能帮你开启智慧之门;它是一只神奇的小舟,能载你在只是的海洋里遨游;它是一味良药,能治愈无知之病……猜猜它是谁?对,它就是我们的好朋友——书。

自打我识字起,便爱上了看书。几年来,为书哭过,为书笑过,甚至闹出了大笑话。在记忆的心扉中,这一幕幕小插曲都令人回味。

插曲一:为书哭

一天晚上,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书。忽然妈妈坐过来,说:“你该睡觉了。”“可是,我想看书。”我央求妈妈再让我看半个小时,妈妈看向那已指向十二的钟,用坚定的语气说:“不行,快点睡觉!不然没收你的书!”我只好砖进被子,心中却愤愤不平:凭什么你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我不行?想着想着,眼泪流了下来,滴在书上,书上的内容已经看不清了。看着“受伤”的书,我哭得更伤心了。

插曲二:为书笑

一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因为经常读书,写作文成了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平常积累的好词佳句,像酵母一样发挥了作用。老师给了我95分的高分,还在全班朗读我的作文,在点评每一个用得好得句子时,我的脑海里立马就呈现了与之相关的文章,当听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时,我像喝了蜜一样甜,在心里笑了。

插曲三:为书痴

那天,妈妈叫我把味精拿过去,我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然后拿起书,迷迷糊糊地打开冰箱(味精旁边是瓶料酒)。我拿出一瓶料酒,走到妈妈面前,头也不抬地递出手上的瓶子,说:“嗱,妈妈你要的味精。”妈妈哈哈大笑,说:“你自己看看啊、拿的是什么吧!”我放下书,定神一看,才发现拿的是料酒。顿时,我的脸像一颗红红的柿子,一刹那间,料酒瓶子也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哎……”

书是知识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我相信,书会带你走进另一个世界,书会让你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篇六:劳动节作文】

这个周末,四月过去了,迎来了五月的第一天,五一劳动节。

这天是周日,劳动节妈妈在家。一大早,我在妈妈之后醒来,虽然到了周末,起得比平时晚,但也不算很晚。劳动节,就是要劳动的。所以,中午的午饭妈妈就承包给我了。家里有面粉和酵母,所以妈妈和我决定做手工肉夹馍。用五十度的.热水冲开八分之一的酵母,依次倒入盛有精白面粉的碗里,用筷子打成一块块的,倒到刀板上,分批揉压,揉成一团团光滑的面团,然后和在一起,揉出一个大面团。擦干大型中刀,将揉成长条的面团切成一段一段的,揉成方形或圆形,扣在碗下,醒三十分钟,再放入三十度的热水加热的蒸笼里。出锅后,把馒头对半开,夹进炒好的馅儿。没错,肉夹馍诞生了。

下午,因为前一天我到胡佩钰家玩,骑自行车去,由于我实在太懒,没骑回来。妈妈叫我去她家骑回来。我摇摇摆摆在前面骑着,妈妈骑着电动车在后面跟着。骑到上坡时,脚踩得十分用力,而下坡又怕控制不住速度,不大会掌握刹车。会倒来倒去。费了老大的劲儿才从胡佩钰家骑回家里,结果累了个半死,感觉再也不想骑自行车了,然而这个学期暑假还要和胡佩钰一起学自行车。

这一天虽然很平常与以前一样,但却比平常要累,毕竟因为不大会骑自行车,准确来说我以后都不想骑自行车了……

【篇七: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用品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而形成的自然的回忆。这些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到这个时间,这个就会去做。

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明确的起点,但没有明确的终点。它必须不断努力使它刻在记忆中。

因为追求优秀,便有了做什么都要比别人做的更好的意识。对于追求优秀的人说,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不想做的,自己必须做,别人可以推却的,自己不能。

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也有客观原理。但真正优势优秀的人懂得: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有些人总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等。而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外在原因,一不小心,有人参和等。因为这些人永远不会懂得:虽然环境可以改变,但人也可发创造环境!

优秀地一种酵母,当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发酵时总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八:第一次做面包】

上周六,我跟妈妈学会了做面包。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做面包很容易,可是“亲身下河知深浅”,实践了才知道,做面包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

那天我自告奋勇,请求妈妈教我做面包,她答应之后,我马上洗手,开始准备材料。

我捋起袖子,开始打面。首先,准备10个鸡蛋,打破之后放到小盆里。“要注意别让蛋壳掉进去。”妈妈嘱咐我。好在我打鸡蛋很拿手,这个步骤很快做好了。接下来要4斤水和1千克白糖,再加上蛋液一起倒进搅拌机搅拌均匀。这时,我正要把水都倒进盆里,妈妈却拦住了我,说:“水不要一下子倒完,大概剩百分之五的水就好。”我连忙把剩下的水放到一旁,大约3分钟之后,三种材料就搅拌均匀了。我小心翼翼地把材料盛出来,放到干净的碗里。接下来要准备5千克面粉,50克酵母和25克改良剂。我把面粉、酵母和改良剂倒进已经拌好的鸡蛋液里,再次放进搅拌机搅拌。我没有把握好时间,导致面团不能完全成型,好在还有补救的方法,只要再加点水进去搅拌,直到面成为一团即可。之后再准备500克黄油和50克盐,从面团中间扒出一个窝。我挖了好几次,不是缺一个口就是弄破面团,试了好几次才成功。接下来把黄油和盐放进窝里,也可以加一些牛奶进去,这样会更香。在搅拌的过程中再慢慢倒一点食用油,这样可以防止面团粘底。

搅拌均匀之后,我就把面团从机子里拿出来,然后把面团分成几个小圆团做花样。“揉圆团的时候,把手握成一个圈,让圆团在手心的位置,把它揉成球状。”我按照妈妈的说法去做,刚开始总是把面团压扁,到后来就慢慢熟练了,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里我要提醒一下,圆团不要揉太久,不然会变干。揉好小圆团之后,就把它设计成自己喜欢的样式,也可以加入馅料。做好面包的样式,就可以放进发酵箱发酵1~2小时,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不然面的表层会不光滑。发酵之后,再把面团装饰一下,比如在面团上铺一点沙拉酱或者果酱。最后,把加工好的面团放进烤箱里,炉温一般在180~200℃之间,时间在15分钟左右。我懒得等,便看起了书,结果一不小心忘了时间,所以当我看到烤焦的面包时,简直是心如死灰,虽然还有能吃的,但也是寥寥无几。妈妈尝了一口,说:“虽然不够好,但毕竟是第一次做,下次再继续努力吧。”

哎,做面包也是要花心血的,一个面包真是来之不易啊!

【篇九:DIY手撕面包】

耶!期盼已久的面包机终于到货了,我和妈妈要一起用面包机做手撕面包了!

首先,我们准备好了90毫升牛奶、1克盐、27克白砂糖、1个鸡蛋、黄油14克,高筋面粉200克,酵母3克。妈妈说,这些材料可以让我们做一个550克重的面包。开始做面包了,我把桶从面包机里面拿了出来,先倒入牛奶,打入鸡蛋,然后把盐和糖放在桶的两个不同的角落里,在放入黄油之前,要把黄油放在温热的地方软化,软化好后也放入牛奶中,接着把面粉倒入桶里,并使它覆盖住所有牛奶,最后酵母来喽,在面粉中间挖个小洞放入酵母,要确保酵母不与牛奶和盐握手哦!这是为了提高酵母的活跃性,使面包能够发得更加蓬松。

一切工作准备就绪。我把面包桶装入面包机,调到和面档,开始和面。妈妈说,每40分钟需要暂停、休息10分钟,这是为了确保面包机的电机不会烧坏。等到面团轻轻一拉可以拉成像橡皮手套一样薄,和面就成功了,这时把面团分成3份,并排放入面包桶开始发酵。大约一个小时左右,面包就发好了,就剩下最后一步烘烤了。烘烤时,面包机那边传来了阵阵香气,馋得我垂涎三尺。25分钟了,面包机发出了“嘀嘀嘀……”的响声,松软的面包烤好了。我们把面包取出放在架子上凉一凉,心急的我不顾面包还烫手,快速地撕下一块放入嘴里,哇!香香甜甜的面包,真好吃呀,而且还是我自己动手做的,那味道就更不一般了!

【篇十:美味的面包】

在线学习期间,由于在家里的时间增多,所以我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就更多了。这段时间里,我除了每天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外,还跟爸爸学会了做美味面包。刚开始,我需要爸爸一步一步的精心指导,但做了几次后,就手到擒来了。下面,让我来分享一下做面包的方法吧!

我能做好美味面包,其实主要还是得益于我家有一台全自动面包机。首先,往面包机里放入15克黄油、17克白糖、6克奶粉、250克面粉。接着再放入190毫升的纯净水和2勺酵母,当然还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放入一些葡萄干、核桃仁等等。这些食材都放好以后,点击面包机上的“开始按钮”,并设定好时间。5个小时后,香甜可口的美味面包就新鲜出炉啦!

著名共产党人谢党哉先生说:“人生的最大快乐,是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成果。”和家人分享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面包,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