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夏日过后,我愿作最后一只秋蝉】
时值九月,天气仍旧炎热,与盛夏相比却已寥落许多。窗外倾洒进室内许多月光,寻寻觅觅,寻不到一只鸟雀的影子。也许是夜晚松凉吧。我这样安慰自己。
晚饭过后,母亲叫我一同出门散步。“桂花开了,夏天就要被送走了。”她这样说道。
我们披上薄衫,带上门轻轻走出去了。初秋的夜晚确实很凉爽,夜风将桂花香酝成一坛佳酿,与每个走出家门拥抱秋夜的人共享。待夜风送来的桂花酿将人灌的微醺,我们已走出近一公里,却还未见到一只曾在夏日中翩翩起舞的小虫。
难道他们走的这样决绝,不留情面?
想到这里,我已没有了与秋风共饮的心情。我轻声对母亲说:“咱们回去吧。”我们沿另一条小道回去慢慢的走,月光清幽,风来也只有大树的叶子沙沙作响,窄路上只一块块石板做铺垫,大有几分“曲径通幽处”的意思。
就在这曲径幽处,蓦地响起一声蝉鸣。我几乎要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知了……”又一声蝉鸣引领我与母亲来到一棵树下,那里果真趴着最后一只蝉。母亲称奇道:“这个时候居然还有知了呢。”我也大点其头,弓下身子观察它。一只在初秋中摇曳的蝉,不能与秋风共舞,不能嗅闻桂花的清香,它与秋天的脚步脱节,却依旧堂堂正正的活着,正在微微颤动蝉翼。这让我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
它大概已经很老了,抑或夏日的离去让它打不起精神。它的翅膀无力的垂下,身体在夜色中更显黯淡无光。夏日过去,带走了绝大部分鸣虫,带走了它的光泽和骄傲,却留下了它。
它还坚守在这棵树上做什么?难道等到以后入了冬,它死了、只剩下一具空壳,也要伏在这棵老树上,固执的守护夏天?是了,正是守护夏天。
我心绪几番起伏,甚至与蝉翼一般心神颤动,为发现了它生存的理由而感动,很是感慨:夏日因为一只鸣蝉的留守而从未真正离去,一些艰苦卓绝的工作也只因为小部分人的坚持而存在,而得以熠熠发光。
【篇二:挣扎的美丽】
曾见过美丽,大多是平和而舒缓,而那挣扎着的美丽,却是跳跃着,弹得我心头一上一下,久不能平静。
那对生命的欲望,被写在了它的足上,向上探着苍穹……
我是扫楼道的。和同伴一道儿笑谑着,一边扫一边上楼,那日的飞蛾特别多,一路上来,已经扫了有3、4只。那些蛾子,大多是奄奄一息的,被我们用脚踩死在坚硬的花岗岩上,旋及扫入了那冰冷的坟墓。可怜的东西啊!死前它们蹦跳着,虽飞不了半尺高,最后还是挨进了公墓。
这次地上躺的活物儿特殊些,是一只六足的蝉儿。黑色的足在向上探着。虽然,这是只将死的秋蝉。我轻声叹息着,将脚伸过去,压在它的身上。
蝉并没有任何声响……
然而我的确感觉到了它那轻微的呻吟,也觉到了它细微的挣扎。它朝天的姿势刻到了我的心里,漾出一丝丝微波。我扶着扫帚,又把脚抽了回来。它还是朝天的姿势,一遍遍挣扎着,我鼻子一酸,几乎哭了出来。它,就是这样的生命?
我蹲下了身子,注视着它纯黑的身躯,这小小的身躯颤抖着,重复着一种动作。我突然想帮它翻过身来,但最后还是没有。没有,不是因为我的胆小,与那令人唾弃的高傲、“自尊”,而是因为我从中想起,挣扎是一种美丽,如果我“帮”了它,那是对它的一种侮辱。真正的生命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外援,而对生命的挣扎之美的真正尊重,则是凝视着它,等待生命的完美谢幕,而不是给自己戴高帽,以善心去破坏一种美丽,一种尊严。
我终究是个鄙俗之人,无法欣赏上苍的杰作,竟抽身而去。一路上又碰上了几只病蛾,我的心竟跳跃不止,最终绕了过去。
但我的确又是个幸运儿,感谢上苍,让我看到了——
挣扎的美丽。
【篇三:大自然的声音】
在虫子们的世界,有着我们人类世界的一切。他们有着观察气象的测气候者;有着做饭的厨师;有着出色的舞蹈家;同时,也有杰出的歌唱家。
而这位歌唱家,就是在“音乐界”享有盛誉的“贝多芬”——秋蝉。
“知知——知知———知”在一个秋夜,一棵杨树上,站着一只秋蝉,我想它一定是一个音乐家吧!你看它站在杨树枝头,沐浴着秋风,不慌不忙的演奏它的交响曲,它唱一句,其他树枝上的蝉也附和一声,“知——知——知知——知”仿佛他们就是他的学生。忽然,一声娇小优美的声音响起“知知——知——知知”原来是一只美丽的秋蝉,她慢慢地靠近了他,他们意味深长的对视良久,那位“贝多芬”对着她高歌“知知——知知”然后停了下来,她立刻明白了,也唱起来,“知——知知——知”两股声音混合到一起,简直是天籁之音,那些秋蝉们听着,也入了迷,跟着一起唱“知知——知知”。
我被他们的音乐所迷惑,直至姐姐的喊声才让我的心灵唤回来。这里,仿佛是他们快乐的天地。
【篇四:秋天的图画】
随着秋蝉的最后一声鸣叫,夏天的帷幕渐渐落下。秋风习习,秋雨潇潇,秋天悄然而至。
苏轼对友人说:“一年好景君须记”,说的就是秋天;刘禹锡说:“我言秋日胜春朝”,他对秋天更是喜爱。秋天的美在哪里?于是,我开始寻找,寻找秋天美丽的图画。
我抬起头,湛蓝的天空,白云像一朵朵蓬松柔软的棉花糖,飘来飘去,顽皮的秋风,用它的小手轻轻撕下一条又一条,四下散开,难道风儿要尝一尝云的味道吗?真是有趣!一排大雁飞过,一会儿变成“人”字,一会儿又变成“一”字,它们逐上云端,“嘎……嘎……”,撒下阵阵温暖的叮咛。
我走进树林,不知什么时候,绵绵秋雨已经调好深深浅浅的橙黄、金黄和褐黄,为树叶换上了漂亮的秋装。叶子随风摆动,伴着“沙……沙……沙……”的舞曲,在树枝上踮起脚尖,跳着芭蕾。那些跳累的叶子们,又像翩翩飞舞的蝴蝶优雅落下。向远处眺望,是一片红似火的枫叶,正如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所说“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来到田野,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梨子打起金黄的灯笼。火红的高粱向我点头问候,似乎炫耀着它那丰满的面庞,宣告又一个丰收年的到来……
我喜欢这景色宜人的秋天,我喜欢这五谷丰登的秋天。我爱秋天!
【篇五:秋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大家猜猜我刚才说的古诗写的是什么昆虫呢?对了,是蝉!
我在妈妈办公楼下发现地上有一只蝉,它六脚朝天,张牙舞爪的样子,特别吓人。我找了一个纸盒,放到它的面前,它似乎很聪明,立刻就钻了进去,我连忙把盒子盖住,把它带回了家。
这只蝉的头是黑色的,圆圆的眼睛凸出来,嘴巴是一个细细的吸管,背部也是黑色的,硬硬的,仿佛穿着盔甲一样,腹部和腿有桔黄色的斑纹,翅膀是透明的,像纱一样,上面还有黑色的纹路,非常有光泽,特别漂亮。
我最早了解蝉是通过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法布尔称蝉为夏日音乐家,但是它的生命非常短暂。几天后,我捡的这只蝉已经奄奄一息了,听到窗外同伴的呼唤,它也跟着叫起来,虽然声音嘶哑,但却用尽最后的力气去回应同伴,仿佛在说:“我已经快死掉了,你们不要管我,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吧,谢谢你们关心我,再见了。”
希望这只蝉下辈子还能跟它的朋友相遇。
【篇六:那声音,常在我耳畔】
嘶拉……嘶拉……蝉声响起。
窗外的风,吹着红叶停了下来,留下一片寂静,让凝望着的空气,渐渐凉了下来,仿佛一阵阵轻柔的虫鸣。
不,是真的有虫鸣,那是一只行将就木的秋蝉。想到夏日的喧闹带来的热燥,这半阵蝉鸣如纸上一笔淡淡的墨迹,若有若无,透出背后的一丝冷寂。它在鸣些什么呢?是为了逝去的夏日带来的不舍,还是因为远走的同伴留下的悲哀,抑或是为自己而唱的挽歌?
倾听浅浅的鸣声,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它正走向生命的结束。一会儿,鸣声停了。度过六年,在地下;弥留一生,于树梢。短短的生命弹指一挥间便灰飞烟灭,虽不是朝生暮死,却也短若流星。
猛然间,一道闪光亮起,我一下子如醍醐灌顶,明白了什么。蝉在地下生活的六年,都为了能在破茧而出的那一刻,遇到夏日绚烂的阳光,生命虽短若流星,但也应如流星般璀璨。流星燃烧自己,却在最后化为尘土。蝉的鸣叫,给它的生命镀上了“辉煌”的金边,鸣出了生命的价值。
而作为人,我们发光发热的希望,自然要比蝉迫切得多。既然蝉也能做到,为什么我们不能?应在有限的生命中为社会作出贡献呀!当然,你可以选择享受生活,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社会终将抛弃你,你整个生命也就变得没有意义。
于是乎,秋蝉,它的生命,它的鸣叫,和它所栖息的树,就成了一个社会与人群的缩影。人生再长,也终有一死,只有让生命体现出价值,才能在离开后留下印痕。
嘶拉……嘶拉……蝉声再一次响起。这声音不绝于耳。声音本身,和它带来的一阵思索,都将被我记在脑海中。